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希臘簡介

希臘簡介

希臘簡介

 位於南歐巴爾幹半島Balkan Peninsular南部。東瀕愛琴海Aegean Sea,西濱伊奧尼亞海Ionian Sea,南臨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陸鄰阿爾巴尼亞Albania﹑南斯拉夫﹑保加利亞Bulgaria和土耳其Turkey。面積13.19萬平方公裏,領土由大陸﹑半島和400多個島嶼組成,其中島嶼面積2.5萬平方公裏。主要島嶼有克裏特島Crete(希臘最大的島),以及北斯波拉澤斯群島﹑南斯波拉澤斯群島﹑基克拉澤斯群島和伊奧尼亞群島等。海岸線總長1.5萬公裏,曲折多港灣。人口989.6萬(1984)。全國劃分為10個區。首都雅典。

 自然環境

 境內3/4為山地。品都斯山脈縱貫西部,南北延伸270多公裏,寬46——60公裏,為幼年期褶皺山脈,構成全國地形骨架。羅多彼山脈在東北部保﹑希邊界處,東西綿亙,山體廣闊,平緩 *** ,屬古地塊。色薩利盆地在品都斯山以東,是全國最大的內陸山間盆地,盆地東北面山地高聳,其中奧林波斯山海拔2 917米,為全國最高峰。平原分布在沿海壹帶,狹小而分散。主要在愛琴海沿岸,經濟發達,人口集中。河流急湍短促,少航運之利,富水力資源(水力發電占全國總發電量的絕大部分)。主要有阿海洛奧斯河﹑奈斯托斯河和瓦爾達爾河。全境除高山外,屬地中海型氣候,冬季溫暖多雨,夏季炎熱幹燥。從北到南平均氣溫1月5——11℃,7月25——27℃。年降水量受品都斯山的影響,其西900——1 200毫米,以東400——700毫米。

 礦產資源有褐煤﹑鋁土﹑鎳﹑鐵﹑鉻﹑鎂﹑銅等。其中鋁土礦探明儲量10億噸﹑褐煤27億噸。1978年在北部茲拉馬附近發現大量鈾礦,後又在愛琴海北部薩索斯島附近發現深海油田。

 居民和發展簡史

 居民95%為希臘人Greeks,其余為馬其頓人Macedonians﹑土耳其人Turks﹑阿爾巴尼亞人Albanians等。希臘語為國語。希臘正教Greek Orthodox Church為國教。1982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全國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裏75人,分布很不平衡,僅雅典和塞薩洛尼基兩大城市就占全國人口的36.4%。

 歷史悠久,是世界著名的愛琴文化發祥地。早在公元前12世紀就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前8世紀出現城邦(奴從制國家)。前5世紀經濟﹑文化高度發展。古希臘的建築﹑文學﹑藝術和哲學等方面均對人類作出了重要貢獻。前146年後,先後被羅馬帝國﹑拜占廷帝國和土耳其占領。公元1829年建立自治公國。1830年宣布獨立,成立希臘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法西斯德國侵占。希臘人民在“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下,奮起抗戰,1944年10月15日全國解放,恢復獨立。1967年4月廢黜國王,實行軍事統治。1973年建立希臘***和國。

 經濟地理

 原為農業國。60年代以後工業迅速發展。70年代起工業產值開始超過農業。1983年工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6%,農業產值占15.6%。第三產業部門發展很快,同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8.4%。紡織﹑食品和煙草加工等輕工業曾是主要工業部門,重工業薄弱。60年代以來,鋼鐵﹑造船﹑采礦﹑煉油﹑煉鋁﹑化肥和水泥等重化工業發展較快。1982年褐煤產量2 200萬噸;1981年鋁產量14.76萬噸,是歐洲主要產鋁國之壹;同年產水泥1 326萬噸。目前輕﹑重工業產值各占工業總產值的壹半。企業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在制造業中,雇工在10人以下的企業占全部企業數的95%。工業分布極為集中,雅典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2/3,工廠數占全國的壹半。塞薩洛尼基為第二大工業中心。

 農業在經濟中仍占重要地位。在全國從業人口中農業約占37%,農產品出口值占全國出口總值的36%。農業以中小農場為主要生產單位,平均每個農場的土地面積僅3.5公頃。種植業是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占農業總產值的2/3,畜牧業占1/3。1979年全國有耕地和多年作物土地392萬公頃,其中榖物種植面積153萬公頃。主要榖物有小麥﹑大麥﹑玉米和稻谷。小麥是希臘居民的主食,其種植面積占谷物總面積的63%,1982年產291萬噸,占榖物總產量的56%。糧食不能自給。經濟和園藝作物主要有糖甜菜﹑煙草﹑棉花﹑橄欖﹑葡萄﹑柑橘和蔬菜。1980年糖甜菜種植面積3.4萬公頃,年產粗糖19.8萬噸,可以自給。煙草種植面積3 000公頃,1982年產煙葉12.9萬噸。其出口值約占農產品總出口值的40%。1980年產橄欖油28.1萬噸,其產量和出口量次於意大利和西班牙,均居歐洲第三位。棉花種植面積13.9萬公頃,1981年產皮棉11.7萬噸,為歐洲第二產棉國。蔬菜以西紅柿為主,種植面積近4萬公頃,年產167萬噸,占蔬菜和瓜類總產量的46%,其中60%加工成罐頭出口。柑橘﹑檸檬和葡萄等種植廣泛,主要產區在伯羅奔尼撒半島﹑克裏特島和馬其頓等地。全國有長期牧場525.5萬公頃,占土地面積40%。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為主。1980年有大牲畜144.7萬頭﹑羊1 246.5萬只。養豬業發展較快,70年代初存欄41萬頭,現已達102萬頭。家禽業因飼料短缺,發展較慢。漁業以近海捕撈為主,1981年漁獲量10.6萬噸,其中2/3以上捕自地中海,海綿是出口的唯壹海產品。

 航運業﹑旅遊業和僑匯是希臘的重要經濟支柱,是彌補外貿逆差的主要來源。古代希臘海上貿易即相當發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擴大了船隊,發展航運業,特別是遠洋航運業發展更快。1979年全國擁有商船(包括油輪)4 056艘,3 830萬總噸,另有在國外註冊登記的船祗1000多艘,1 720萬總噸,合計5 050多艘,5 550萬總噸,居世界前列。航運業每年賺取大量外匯,60年代平均每年為10億美元左右,1980年達22億美元。在全國就業人口中,約有1/10依靠航運業為生。雅典的外港比雷埃夫斯為全國航運中心,擁有685家商船公司,每年賺取的外匯幾乎占全國的壹半。旅遊資源豐富。宜人的氣候,誘人的海濱,特別是輝煌的文化古跡對旅遊者有巨大的吸引力,建於2 000多年前的雅典衛城帕臺農神廟,其建築藝術和神話故事浮雕,是古希臘建築和文化藝術的薈萃。建於公元前19世紀克裏特島上的米諾斯迷宮,是克裏特文化的集中代表,該宮殿雖已兩次毀於地震,但仍保留有石印章﹑金屬器和陶器等文物(陳列在當地博物館裏)。20世紀70年代以來希臘旅遊業發展很快,1972年遊客273多萬人次,1982年增至546多萬人次。同期旅遊業收入由3.9億美元增加到15.35億美元。旅遊業外匯收入僅次於航運業。此外,勞務出口約占全國勞動力的1/4,是歐洲主要的勞工移出國之壹,主要去向是聯邦德國﹑瑞士﹑法國﹑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

 全國鐵路總長2 479公裏,其中有些線路具有國際交通戰略地位。自塞薩洛尼基沿斯特裏蒙河谷北上至保加利亞的鐵路和沿瓦爾達爾河谷到南斯拉夫的鐵路,以及自亞歷山德魯波利斯沿馬裏查河谷西北行至保加利亞的鐵路,都是東歐﹑南歐國家南下地中海的捷徑。自塞薩洛尼基通往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鐵路是溝通亞洲和歐洲大陸的重要陸上通道之壹。雅典和塞薩洛尼基為重要鐵路樞紐。公路總長59 400多公裏,承擔國內客﹑貨運總量的80%。各島嶼之間的聯系主要靠海運。空中交通也很便利,雅典的埃利尼康國際機場,是東地中海地區空中運輸中心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