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英文是怎樣產生的,什麽時候傳入了我國?

英文是怎樣產生的,什麽時候傳入了我國?

歷史發展

早期日耳曼人四支部落(盎格魯族、撒克遜族、朱特族和弗裏西族)移民到英格蘭,英語就是從他們的語言中變化繼承下來。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記載,公元449年左右,不列顛群島國王伏提庚(Vortigern)邀請“盎格魯親戚們”來幫助他對抗皮克特人,於是他賜予盎格魯族東南部的領土作為回報。隨後他又進壹步尋求支援,撒克遜族、盎格魯族與朱特族人便紛紛前來。《編年史》記載,最終這些“移民”建立了七個王國:諾森伯利亞、麥西亞、東盎格利亞、肯特、埃塞克斯、蘇塞克斯、威塞克斯。 日爾曼人入侵後,統治了當地的凱爾特語民族,本地語言主要於蘇格蘭、威爾士、康瓦耳與愛爾蘭存活了下來。這些入侵者的語言逐漸形成了“古英語”,與近代弗裏西語極為相像。English(英格蘭人、英語)、England(英格蘭)和East Anglia(東盎格利亞)這三個詞是分別從描繪盎格魯族的詞匯發展而來:Englisc、 Angelcynn、Englaland。 公元九世紀,斯堪的納維亞人大規模侵入英國北部。九世紀末,入侵者幾乎占領了整個英國的東半部。斯堪的納維亞人說的是北日爾曼語。北日爾曼語和西日爾曼語的差別不是很懸殊。斯堪的納維亞人入侵的結果使大量斯堪的納維亞語(以古諾斯語Old Norse為代表)的詞匯進入了古英語的詞匯。古諾斯語和古英語有很多同義詞匯,結果古諾斯語詞在英語詞匯裏往往取古英語詞而代之。 1066年諾曼征服後三百年內,英格蘭的國王只講法語。因此壹大批法語詞匯進入了古英語,古英語本身也失去了大部分曲折變化,形成中古英語。1500年左右的元音大推移將中古英語變形為近代英語。古英語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是《貝奧武夫》,中古英語則是《坎特伯裏故事集》。 近代英語在莎士比亞所處的時期開始繁榮,壹些學者將之分為早期近代英語與後期近代英語,分界線為1800年左右。隨著不列顛對全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占領和殖民,當地語言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的發展。

編輯本段歷史時期

壹、古英語時期——公元449年至1100年 古英語時期***有四種主要方言: (1)諾森伯裏亞方言——洪伯河(the Humber)以北的方言; (2)梅爾西亞方言——界乎洪伯河與泰晤士河之間的英國中部地區的方言; (3)肯特(Kentish)方言——居住在英國東南部地區的朱待人的方言; (4)西撤克遜方言——泰晤士河以南的方言。諾森伯裏亞和悔爾西亞這兩種方言又合稱盎格裏亞方言,即盎格魯人居住地區的方言。 二、中古英語時期——公元1100年至1500年 三、現代英語(Modern English,Mod E.)時期——公元1500年至今 現代英語時期又細分為: (1)早期現代英語時期Early ModernEnglish period——公元1500年至1700年; (2)後期現代英語時期LateModernEnglish period——公元1700年至當前。

編輯本段全球分布

全世界說英語的國家和地區***有172個。 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有: 英語世界分布圖

英國、澳大利亞、巴哈馬群島、博茨瓦納(但國語是Setswana)、加拿大(連同法語)、斐濟 (但是國語是斐濟語)、中國香港(連同普通話、粵語)、印度(連同孟加拉語、泰盧固語、馬拉地語、泰米爾語、烏爾都語、Gujarati、Malayalam、埃納德語、Oriya、Punjabi、阿薩姆語、克什米爾語、Sindhi、梵語)、肯尼亞(連同Kiswahili)、基裏巴斯、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巴巴多斯、百慕大、愛爾蘭(但是第二語言,第壹語言是愛爾蘭語)、南非(連同南非荷蘭語、 Ndebele、Northern Sotho、梭托語、斯威士語、Tsonga、茨瓦納語、Venda、班圖語、祖魯語)、新西蘭(習慣上的官方語言;其它法律規定的是毛利語)、新加坡(連同馬來語、泰米爾語和漢語。國語是馬來語)、菲律賓(但國語是菲律賓語)、岡比亞、圭亞那、牙買加、聖克裏斯多福及尼維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波多黎各(連同西班牙語)、贊比亞、納米比亞、美國的部分地區。〔美國聯邦政府沒有壹種官方語言;英語是習慣上的第壹語言,而不是法律上規定的。英語在下列州或地區是官方語言:阿拉巴馬州、亞利桑那州、阿肯色州、科羅拉多州、佛羅裏達州、喬治亞州、夏威夷州(連同夏威夷語)、伊利諾州、印地安那州、肯塔基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蒙大拿州、內布拉斯加州、新罕布什爾州、新墨西哥州(連同西班牙語)、北卡羅萊納州、北達科他州、南卡羅萊那州、南達科他州、田納西州、維吉尼亞州、懷俄明州〕、馬耳他、加納、尼日利亞 另外,英語在歐洲及日本是最普遍作為外語來學習的語言(32.6%),接著是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基本英語是為了國際交流使用的簡化了的英語。它通常被壹些飛機廠商和其它國際商業用作寫手冊和交流。遠東的壹些學校把它作為基礎英語來教授。 以英語作為母語的國家有6個: 英國、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愛爾蘭。

國內情況

中國的基本教育(小學三、四、五、六年級至高中)階段,特別是中學階段,外語以英語作為必修課的超過80%。現在在很多城市的小學,壹二年級已經開設了英語學科,有的學校甚至把它當做主科對待,目的是提高中國英語水平。中國自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開始,在全日制普通大學推行英語等級考試,作為對選擇英語作為第壹外語必修課課程的達標要求。 中國大陸從1949年至在1960年代中期,因與蘇聯的關系極為密切,外語主要以俄語為第壹外語,從1960年代中期以後,選擇英語作為第壹外語,1978年特別是1983年以後,英語(外語)是在高等學校升學考試中,和其他科目壹樣同等對待。以此為導向,中國的中學課程,特別是初中教育基本上全部以英語作為外語教學課程的必修課,高中課程超過80%英語作為必修課;除非英語外語專業,在全日制普通大學,壹般以英語作為必修課,其他外語作為選修課。 由於高考英語的地位很高,大學四六級與學位掛鉤,近年來各界出現非常多的批評聲音,指責中國教育過分強調英語的地位,忽視中文素質的培養,很多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在英語上,影響了自己專業的學習,中文文化處於受歧視的地位。然而另壹方,因為英語的準“世界語”地位,如果沒有大量熟悉英語的人才,在全球化的進程中會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