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深圳”的由來?

“深圳”的由來?

今天的深圳河蜿蜒穿過繁華市區,“深圳”壹名,就來源於它,“圳”是指“田邊水溝”,“深圳”就是“深水溝”。

據清代康熙年間所纂《新安縣誌》記載,深圳河在歷史上不僅深,而且水流急,每逢下雨便漲起大水,居民來往十分困難,常有人“不知深淺,動遭淹溺”。為此,由負責當地治安的官富巡檢司長官廖膺寵主持,於康熙二十八年,在深圳河上,建造了壹座“惠民橋”,此橋以石頭建造,就是今日“人民橋”的前身。

“深圳”作為地名,最早出現在清朝康熙年間,是個小“墟”的名字,也是個哨所的名字,那個時候,僅有10名駐兵。

“墟”,本為鄉村定期的貿易集市,交易完成後人們就會散去,不過在清康熙年間,新安縣內的“墟”已發展為有固定居民的墟市,它們多形成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深圳墟雖不大,卻比較有名。

其實,“深圳”這壹名稱,除了帶有地理的痕跡外,還烙印了移民文化的色彩。它是客家移民南遷,帶來的新詞匯。

壹般而言,移民遷移到新的地方後,常把舊地名搬來使用,借此來表達對根的溯源。通常情況下,移民不是照搬原名,而是使用與原居地相同的地名通名。歷史上,嶺南地區部分客家人是從閩北、浙南遷來的,這些地區常見的地名通名中,就有坑、潭、洋、坪、圳等。

在浙江也有壹個同名的“深圳”,此外還有浙江麗水的愈岸、永康的圳頭;江西進賢的溫家圳、萍鄉的圳口、何家圳;湖南新寧的圳源垌;廣東大埔的圳頭坑、梅縣的高圳等。這些地名出現的年代,都在宋代以後,是南下的北方人帶來的古漢語,在南方演變成方言後,產生的方言地名。

“寶安寶安,得寶而安”

寶安境內有寶山,“得寶而安”。明朝有書記載:“得其寶者安,凡以康民也。”“寶安”在歷史上就這樣擁有了自己的名字,含有吉祥用意。

這座“寶山”位於現在的東莞市樟木頭鎮境內。宋朝有書記載:寶安“山有寶,置場煮銀,名石甕場。”所以,此“寶”實為銀礦。

“寶安”作為縣名,從公元331年的東晉年間算來,已有1670多年的歷史。公元331年,東晉設郡,下轄寶安等6縣,寶安縣範圍包括今日深圳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東莞市部分地區、番禺縣南部、中山市等地區。這是在深圳地區設立郡、縣級行政機構的開始,也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

深圳地區自從唐朝中期起,歸入東莞縣管轄,畢竟距離較遠,治理鞭長莫及,深圳、香港地區頻受倭寇、海盜侵擾,尤其在明朝中期以後,兵災不斷,因此經南頭鄉紳的提議,在廣東海道副使劉穩的支持與籌劃下,明朝萬歷元年(1573年),在寶安故地建“新安縣”,取“革故鼎新,去危為安”的意思。從“得寶為安”到“去危為安”,可見人民的生存環境與理想。

1914年,因全國行政區域整編,廣東省新安縣因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改回“寶安”縣名。1993年1月1日,寶安撤縣,設立寶安、龍崗兩區,由深圳市直轄。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南山”有南山,海拔336米。山北的山腳下,村前是大海,村後是稻田,歷史上就是“魚米之鄉”。南山區因大小南山得名,帶著幽遠的意境,總使人想起陶淵明的那兩句名詩。

不過,歷史上的這片區域,並不是遺世獨立的,尤其它的前身“南頭”,作為深圳市古代文明的中心,經歷了太多的戰火。

在東晉南朝時期,南頭就是粵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唐宋以來,商業開始繁盛,大型遠洋船舶要進出廣州,必須繞行大嶼山經南頭、虎門才能進入珠江,因此,南頭就成為廣州海外交通航道的咽喉。可見南頭當時的重要地位,頗有“好望角”的味道。

明朝初年,這裏加強了海防,並築城駐軍。公元1565年,面對日益嚴重的倭寇、海盜騷擾,廣東設立了6個水寨,水師總部設在南頭水寨。為了預報敵情,在赤灣小南山頂上修建了煙墩(又稱烽堠),作為南頭水寨的耳目,遇有敵情,白天用煙、夜晚用火進行報警。南山煙墩遺址至今尚存。

“得福於田”的虔誠

福田區,因清代康熙年間就已經存在的福田村而得名。

“福田”這壹名稱的來歷,與上沙村的始祖黃金堂有關,公元1192年的南宋年間,黃金堂的第四個兒子黃西孫,遷到松子嶺南沿定居,帶領兒孫開荒造田,田地塊塊成格,取名為“格田”,後來看到莊稼顏色碧綠,好似幅幅圖畫,心裏非常高興,又將“格田”更名為“幅田”,因“幅”與“福”同音,再改名為福田———“得福於田”。這兩個字透出了從事農業的深圳先民的性格與美好願望。

福田區的前身,是上步管理區,現在仍有路名“上步”。“上不去,下不妙”(上步區、下步廟),許多初來深圳的人第壹次聽到這樣的說法,都會笑上半天:“這好像是騎在老虎背上嘛!”

“步”,俗稱“埠”,是指“水陸碼頭”,用在地名上,與古代越語有關,也僅限於中國的南方地區。加上村落位於深圳河的北面,是在“河之上”,故名“上步”。可以想見幾百年前,這裏“輕舟水上泊”的景致。

古越語中羅湖山

今天繁華熱鬧的羅湖區,名稱來源於清代康熙年間就已存在的羅湖村。

深圳博物館的容達賢先生對記者介紹,羅湖村的“羅”字,源於古越語,是古壯侗語對山的稱呼,帶有“羅”字的山名是古代百越族人的遺留,如“羅浮山”壹名,就見於廣東的博羅、電白、興寧、平遠以及廣西的欽州、防城等地。所以,可以推斷,深圳的“羅湖”就是山名,加上地勢低,周圍湖塘眾多,得名“羅湖村”。

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之初,羅湖山被夷平,山土被用來墊高羅湖低地,據說,這使當時羅湖低地的地面增高了1米!

龍鳳呈祥的美麗傳說

龍崗有龍,也有仙女。

關於龍崗,還有壹段美麗傳說:遠古時期,有壹位美麗的仙女下凡後,到了這裏,而天上群龍“憐香惜玉”,終日環繞在她的周圍,保護佳人的安危,矢誌不改,最後終於變成脈脈山崗。

傳說歸傳說,不過,這裏山崗的形狀,倒真的極像巨龍伏臥,“龍崗”壹名也是因此得來的。西邊的東莞,有壹地名“鳳崗”,與龍崗遙相呼應,頗有龍鳳呈祥的寓意。

公元331年,東晉設立東官郡,龍崗屬於寶安縣轄地;民國時,龍崗變成惠陽縣轄地;1958年11月又歸為寶安縣管轄;1986年改稱龍崗鎮,1993年1月1日,改為龍崗區。

大鵬古民煮“海”為鹽

“鹽田”是從行業經濟演化出來的地名。鹽田區的名稱,得於深圳東部沿海舊有的鹽田村。深圳位於南海之濱,先民“靠海吃海”,在寬廣的海邊開辟鹽田,以煮鹽為生。

古代深圳居民制作“熟鹽”,需用海鹵,海鹵的常用制法是這樣的:

先在海邊沙灘上挖壹個深坑,坑底及四壁鋪設“特制”土磚———壹種摻進草稈、經牛腳踩而成的“筋韌熟泥”,磚縫填實,以防泄漏,將竹木橫架在坑口,上鋪葦席,然後將鹽田內浸漬海水後經日曬泛出鹽霜的表層沙子掃攏起來,堆於坑口葦席上,用海水澆淋,濾入坑內富含鹽分的鹵水便可用於煮鹽。真是“誰知盤中鹽,粒粒皆辛苦”。

古代的深圳,就以鹽產著稱,早在漢代,這裏的鹽業生產就被納入國家管理。宋、元時期,鹽業生產達到了高峰,官收鹽利成為政府的壹個重要的財政來源,以至當時有人稱“天下之賦鹽利居半”,鹽業在深圳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鹽民的辛勤勞動為官府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鹽民的生活卻異常困苦。官府的暴利盤剝和壓榨激起了鹽民的反抗,煮、販私鹽的現象日益增多,社會矛盾由此激化。南宋年間,因政府查禁鹽民煮、販私鹽,就引發了壹場較大規模的鹽民武裝暴動,以高登為首的鹽民壹度擊退官軍,並乘勝進攻廣州,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

大鵬所城

深圳東部的大鵬半島有壹座築於明代的“大鵬所城”。這也是深圳簡稱“鵬城”的由來。

明初廣東沿海倭患成災,太祖朱元璋遂下令開築“大鵬千戶守禦所城”。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廣州左衛千戶張斌在大鵬半島埋下第壹塊磚頭,不多久,壹座固若金湯的大鵬城出現在大鵬嶺下。

當時,大鵬城內有上千名駐軍在開發海疆、屯田衛國。還開辟了東西兩個演武城,俗稱東西教場。

“沿海所城,大鵬為最”,在康熙年間靳文謨編撰的《新安縣誌》中這樣得意地記載著。作為明清兩代嶺南海防軍事的要塞,大鵬城占地約11萬平方米。它抵禦倭寇,抗擊葡萄牙殖民者,備戰兩次鴉片戰爭,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

歲月悠悠,就在大鵬所城逐漸廢圮的地方,鵬城深圳奇跡般地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