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甘肅省永昌縣移民

甘肅省永昌縣移民

公元前,壹支羅馬軍隊來到中國,在這裏紮下了根。幾年前,中央電視臺在那裏做過壹個節目。大家都看了嗎?我在電視上看到那裏的村民很多都是黃頭發的(日耳曼雇傭兵?有些孩子和成年人把頭發染成黑色,以免被別人嘲笑。以前他們不肯承認自己的血統,說自己是大鼻子漢族人。現在他們對村民的祖先很好奇。

村長是壹個紅臉金發男人。他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如果中國打仗,他壹定會參軍。還有壹個小夥子很害羞,黑色卷發,高鼻梁,眼睛很深。很像古羅馬的雕像,他抓起壹口陜西,問記者問題,很有意思。

以下是考古界的考證。

武威、張掖北經永昌縣城,李贛舊址位於永昌縣城西南15公裏焦家莊,又名來寨或雜寨子(蒙古語,意為金庫)。該地原是匈奴哲羅王的住所。漢朝收復河西走廊後,設郡。公元前104年,設李贛郡,屬張掖郡。正因為如此,220年後改為無為縣。據《晉書》記載,公元355年,梁倩張佐派李贛入侵南山,被擊敗。在西魏和北周,這個地方的名字是李贛。隋開帝十壹年(592),李贛並入範縣。李贛古城位於祁連山脈的出海口,東鄰古藏(武威),西鄰張掖。它的地形廣闊而危險。漢代時,因曾駐有大宛、大夏、大秦(羅馬)商人而成為河西走廊名城,在中西經濟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贛古城今天已經不存在了。只有壹座長約10米,高1余米的古城墻。它是用粘土夯實的,有壹堵堅固的墻。根據測試,它建於漢代,被認為是李贛的舊址。不遠處還有壹座歐式的象牙穹頂紀念亭,上面有壹塊石碑,詳細記載了李贛古城的歷史和人們的猜測。

永昌縣城南街有三座古羅馬人花崗巖雕像,是當地政府於1994修建的紀念景點。碑文記載: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總領事克拉蘇率領7組軍隊東征安息(伊朗),結果慘敗。長子普布利烏斯率領第壹軍團突圍,前往東部邊境休整,移民西域。經過多年的輾轉反側,剩下的軍隊在公元前36年左右跟隨大月氏和匈奴來到了西漢。公元前36年,在與匈奴知止汗的戰鬥中被漢軍俘虜。後來西漢置祁連山,現在永昌縣的人來村裏定居。漢朝稱羅馬為李,於是設郡名為,讓羅馬有了農牧生活,化幹戈為玉帛,與中華民族融為壹體。關於西漢李贛城與羅馬戰俘的關系,目前證據不足,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對此持謹慎態度。但從外貌和遺傳來看,永昌縣確實有大量西歐白人後裔,其中的微妙關系有待進壹步探討。

1955年,牛津大學漢學教授霍默·杜布斯(Homer Dubs)在倫敦漢學協會的壹次講座中,率先提出了羅馬移民論。據荷馬·h·杜布斯(Homer H. Dubs)記載,這段旅程始於公元前53年,當時羅馬三巨頭之壹的克拉蘇(另外兩個是凱撒和龐貝)決定與令人生畏的帕提亞人開戰,以彌補自己戰功的不足。然而,克拉蘇的羅馬軍團在騎射方面輸給了帕提亞的敏捷專家。卡萊(位於今土耳其)之戰,42000羅馬軍隊中,陣亡20000,被俘654.38+0000。這是羅馬軍事史上最慘重的失敗之壹。根據古羅馬歷史學家普林尼的說法,這些羅馬囚犯被帕提亞人用來守衛東部邊境,也就是今天的土庫曼斯坦。由此,荷馬·h·杜布斯推測,有些人逃跑了,加入了匈奴人的雇傭軍。公元前36年,中國漢軍東征,打敗匈奴知止汗。漢軍清點俘虜時,發現匈奴軍中有145羅馬士兵。荷馬·h·杜布斯說,中國人把這個單位保留下來,放在李?(李茜).

荷馬·h·杜布斯的理論主要是基於對中國史書中壹些線索的推測,這些史書沒有對羅馬人的具體描述。證據之壹,是郅兵用的“魚鱗陣”。荷馬·h·杜布斯(Homer H. Dubs)說,只有羅馬士兵才能使用這種重疊盾牌的方法來形成防禦陣型。另壹個證據是知止城外有雙層木柵欄。這種“重木城”的築城戰術,羅馬人經常采用,匈奴人不采用。至於這個城鎮的名字——李贛,那是當時用來稱呼羅馬帝國的。在6世紀,李贛不再被用作地名。

荷馬·h·杜布斯並不是唯壹相信古羅馬聯系理論的學者。在甘肅省省會蘭州,來自中國的學者關義全也認為李贛與古羅馬有著相當大的關系。從1978開始,在生命的最後20年裏,他煞費苦心地完成了壹本45萬字的關於李贛的書,但遺憾的是,就連他的兒子也承認,沒有無可辯駁的證據證明“羅馬接觸論”。

多虧了澳大利亞作家和冒險家大衛·哈裏斯,中國官員終於發現了這個羅馬故事的旅遊資源潛力。因離婚而絕望和心煩意亂的哈裏斯先生決定去參觀荷馬·h·杜布斯筆下的中國羅馬城。在關義全的幫助下,他把尋找的目標定到了賴宅。他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了壹本遊記——《黑馬奧德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