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移民永暑礁

移民永暑礁

21世紀以來,南海局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周邊國家和外國勢力紛紛調整戰略和南海政策,不斷挑戰中國的南海政策和主張。南海局勢正從總體穩定逐步走向動蕩,不確定性不斷增加。鬥爭的性質也從海洋權益之爭上升到了海洋戰略博弈。可以預見,在今後壹個時期,南海局勢仍將處於總體上沒有戰爭的狀態,局部對抗和沖突不可避免。針鋒相對,鬥而不破,是各方共同把握的政治外交準則和鬥爭策略。

中國將繼續與東盟及其成員國,包括菲越等南海爭議國保持良好的政治外交關系和密切的經貿往來。與此同時,圍繞南海海洋權益的競爭和戰略博弈將更加復雜和深刻。菲律賓、越南和南海其他有爭議的國家搞“大國平衡”,在經濟上向中國求助,在安全上向美國求助,並不斷利用域外勢力與中國抗衡,企圖鞏固其在南海非法攫取的利益。美國等域外勢力的不斷介入,不僅是2010以來南海局勢驟然緊張的重要原因之壹,也將給南海帶來更多不穩定因素。煽動和支持周邊國家在海洋爭端上與中國保持適度緊張和對抗,刻意扭曲中國和平崛起的形象,對中國施加各種壓力,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因此,正確分析南海問題及其形勢,在堅決捍衛中國領土、主權和安全的基礎上,與周邊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不僅是當前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也是壹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壹.南海目前的總體情況

(壹)南海和南海諸島的自然概況

南海自然海域總面積約350萬平方公裏,包括南海的主要海域、北部灣和泰國灣。南海垂直跨度約2000公裏,東西跨度1000公裏。南海幾乎完全被大陸、半島和島嶼所包圍,北鄰中國、海南、廣西、廣東和臺灣省,東臨菲律賓群島,南接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西接越南、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曾母暗沙,中國最南端,位於南沙群島最南端,北緯3° 58 ',東經112° 17 '。南海被許多海峽包圍,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是東亞和東南亞國家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貿易和海上運輸的“生命線”。其中,馬六甲海峽被稱為南海和印度洋之間的“咽喉”。

南海諸島是中國位於南海的眾多島嶼、沙洲、礁石、暗礁、淺灘等自然地貌(以下簡稱“南海島礁”或“自然地貌”)的總稱,有島、礁、沙、灘等自然地貌約300處。這些自然地貌分布廣泛,北起海岸附近的魏碑灘,西至萬安灘,南至曾母暗沙,東至黃巖島,南北綿延約1.800公裏,東西分布900多公裏。根據這些自然地貌的分布,中國壹直將其分為四個島嶼進行管理,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根據1983年4月24日中國地名委員會審定的《南海諸島部分標準地名》,南沙群島共有189個名稱,其中島嶼14個,沙洲6個,礁石134個,淺灘35個。

目前,東沙群島屬中國臺灣省管轄;西沙群島歸中國大陸管轄;除黃巖島外,中沙群島位於水下,屬中國大陸管轄。南海諸島,除中國駐守的8個島礁外(中國大陸7個,包括永暑礁、華、赤瓜礁、東門礁、南潯礁、渚碧礁、美濟礁;臺灣省駐守南沙最大島嶼太平島,其他40多個島礁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非法侵占。

南沙群島是中國南海四島中最南端,島礁數量最多,分布最廣。主要島嶼有太平島、南威島、中業島等20多個,其余多為高潮時淹沒、低潮時露出水面的低潮高地,以及礁石、淺灘等自然地貌。

(2)南海局勢及其發展趨勢

近年來,總體而言,南海局勢復雜多變。從每個具體領域來看,情況也是不壹樣的。

從政治角度看,南海的地緣政治格局和政治力量對比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中國與東盟及其成員國的關系來看,中國與所有這些國家都保持著友好的政治關系,甚至與南海有爭議的國家也是如此。在南海問題上,其他東盟成員國的立場和態度並不完全壹致。除了本地區的這些國家,壹些地區外的國家也逐漸介入南海事務,在南海的地緣政治建設和政治力量對比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美國和日本,美國是其中的代表。

中美合作的必要性在增加,海洋方向的戰略博弈也初露端倪。在美國看來,中國必然會對美國在世界海洋的傳統霸權地位構成潛在威脅,甚至在某些方面構成挑戰。目前,美國調整了亞太戰略,南海是其亞太戰略中極其重要的壹部分。防範和遏制中國在南海日益增長的影響力已成為美國近期和未來的戰略目標。

目前,在南海,美國與菲律賓和越南有著相同的戰略利益,即平衡和遏制中國。越菲等國害怕中國強行奪回在南海的既得利益,迫切需要域外勢力的幫助來抗衡中國。但菲律賓、越南等國也應該吸取格魯吉亞的經驗教訓,不要幻想壹旦它們與中國的海洋爭端加劇,美國為了幫助它們,會毫不猶豫地直接介入與中國的沖突。因此,在政治層面,南海是戰略博弈的新舞臺。

從經濟角度來看,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相對穩定的經濟發展對南海國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與美國和南海周邊國家保持著重要的密切關系。中國與包括南海周邊國家在內的東盟國家的經貿往來日益增加。因此,對於中國、越南和菲律賓來說,經濟領域的合作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本地區所有國家的共同利益。

從軍事角度來看,目前各方都在保持克制,不願意發生直接的軍事沖突。在南海爭端中,所有國家都小心翼翼地使用他們的海軍,並普遍派出非軍事化的行政執法部隊。然而,美國和日本相繼以各種方式加強與菲律賓的軍事合作和援助,幫助菲律賓提高海上軍事能力。美國和印度也加強了與越南的軍事交流與合作。俄羅斯迅速恢復了與越南的傳統軍事合作。總之,在外國勢力的支持下,菲越等南海有爭議的國家正在掀起軍備建設的熱潮。

從南海自然資源的勘探開發來看,目前南海的自然資源主要是漁業資源和油氣礦產資源,天然氣水合物等新資源仍處於調查研究階段。在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中,在有爭議的海域,中國漁民的漁船經常面臨被鄰國非法抓扣的威脅。在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方面,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三國常年與外國公司在爭議地區合作,非法掠奪爭議地區的油氣資源。相反,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在南海有爭議的海域鉆探過壹口油氣井。

總之,南海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存在明顯的不對稱性。中國壹直保持克制,而菲、越等國無視中國的善意和隱忍,從不接受中國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踐踏《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掠奪爭議地區的油氣資源。越方與世界跨國油氣公司簽訂了數百份合同,共同勘探開發油氣資源,幾乎將整個南海爭議地區劃分為200多個油氣對外招標區。今年6月,越南國會不顧中國強烈反對,通過了《越南海洋法》,將中國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正式寫入立法。

為了應對越南越來越肆意的挑釁,中國今年采取了壹些反制措施。比如,國務院正式宣布設立三沙市,作為壹級地方行政建制,主管南海的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首次在南海爭議地區劃定了9個油氣招標區塊,並向公眾發布。這些區塊位於中國和越南之間的爭議水域,不涉及其他爭議國家。南海的自然資源爭端將繼續存在,這是影響南海局勢的重要因素之壹,存在因資源問題引發局部對抗或對抗的可能性。

從國際輿論的角度來看,可以說2010是壹個重要的轉折點。此後,南海爭端被大肆炒作,成為熱點問題。目前,關於南海爭端的輿論宣傳情況與1990結束前形成鮮明對比。壹方面,據媒體報道,在1990的年底之前,南海之爭只是偶爾在各種媒體上報道,而這兩年,涉及南海之爭的報道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另壹方面,從東盟地區論壇和外長會議等機制來看,在1990年代末之前,南海爭端幾乎從未被列為會議的正式討論議題。自2010美國國務卿希拉裏高調宣稱要保證“南海的航行自由”以及美國在南海擁有巨大利益以來,南海之爭幾乎成為近兩年來東盟各級會議的主要議題之壹。今年甚至走向了壹個極端,就是因為菲律賓無理要求將中菲黃巖島對峙事件納入會議文件,導致今年的東盟外長會未能達成壹致,未能發表聯合聲明,這是東盟成立以來的第壹次。

從法律角度來看,中國在南海的主張有雙重依據,包括壹般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周邊國家基本只有壹個依據,就是公約(這個問題下面會詳細說明)。

二、“南海問題”的由來及其復雜背景

(壹)“南海問題”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南海爭端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從那個時期到80年代,越南、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開始侵占中國南沙群島的部分島礁,遭到中國的抗議和反制,以至於70年代和80年代,中國和越南在南海發生了兩次局部武裝沖突。然而,即便如此,南海爭端並未成為地區熱點或焦點問題,南海局勢總體上壹直是和平穩定的。

然而,在2009年前後,南海的局勢開始發生變化,2010是南海局勢的轉折點。美國在完成亞太戰略部署和南海政策調整後,與越南相互利用,並利用越南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的機會,高調介入南海事務。代表性事件是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在當年的東盟地區論壇上多次談到南海的“航行自由”問題,並宣稱美國在南海有國家利益。

近年來,越菲兩國極大地改變了他們的南海鬥爭策略,采取了“多管齊下”的方法。在對華關系方面,他們在贊揚與中國友好合作關系的同時,采取積極措施不斷加強在南海的實際存在,鞏固和維護其在南海侵占島礁和勘探開發油氣資源的既得利益。與此同時,越南和菲律賓還采取隱瞞真相和歪曲事實等措施,扮演在南海受中國欺淩的受害者角色。在東盟內部,菲律賓和越南不遺余力地綁架其他東盟成員國,“壹致”對付中國。

越菲之間達成諒解,暫時擱置了雙方之間存在的南沙島礁領土爭議和海洋劃界爭議,密切合作,公開挑戰和否定中國在南海的合法權益,為美國迅速介入南海爭端提供了極大便利。域外勢力方面,越菲緊急將美國拉入南海抗衡中國;他們迅速加強了與日印之外的其他國家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合作,並利用這些國家與中國之間的海洋爭端或缺乏戰略互信,以及他們對南海戰略地位的高度關註,贏得他們的支持,並將其拉入南海事務。

與此同時,越菲等國也違反《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在爭議地區加緊單方面開發建設,引發南海局勢緊張。長期以來,越南壹直積極從事被占島礁建設,包括出臺國家政策鼓勵民眾移居爭議島嶼,發展旅遊業;加緊侵占島礁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修建醫院和教堂;在島內搞議會選舉、演練等活動;在爭議地區從事自然油氣勘探和調查活動,與西方和印度的壹些油氣公司簽訂了大量油氣勘探開發合同。同時還打法律戰和輿論戰,計劃舉辦國內外研討會和國際輿論宣傳,特別是動員海外人員加大對美國國會的說服力度;越南還提交了南海北部和南部外大陸架劃界案。壹旦中國停止這些非法活動,越南和菲律賓就大搞輿論,聲稱中國“欺負”了他們。

(二)美國的南海政策

歷史事實證明,南海問題與美國的地區戰略和南海政策密切相關。近年來,美國為了實現其亞太戰略目標,大力炒作“南海問題”。實質上,美國當前和未來的南海政策與其初始階段是壹脈相承的。美國的南海政策形成於冷戰時期,其核心是爭奪戰略控制權。

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爭奪西北太平洋的戰略控制權。作為西北太平洋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海自然屬於美蘇的戰略爭奪和控制範圍。從冷戰結束到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和越戰從柬撤軍,美國對在南海軍事存在重要性的認識下降,因此將南海政策調整為“中立”,這實際上大大削弱了南海在其全球戰略中的重要性。

在此期間,美國在南海主權爭端問題上采取中立立場,“不支持任何壹方”。此後,為了保留其安全利益受到影響時調整立場的權利,美國政客開始小心翼翼地回避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問題,轉而通過強調《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重要性來表達對南海海洋權益的關註。

20世紀90年代,菲越利用中國重視戰略機遇期和維護周邊穩定的優勢,加強了在南海的侵權活動。他們不僅鞏固和建設自己非法占領的島礁,還引進西方油氣公司爭奪南沙海域的油氣資源。1990年代中後期,中國開始受夠了這些非法活動,在抗議的同時采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例如進入和建造美濟礁。

由於蘇聯解體,俄羅斯在亞太地區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被大大削弱。美國逐漸將中國視為該地區的潛在戰略對手,並相應調整了其南海政策。顯然,這壹階段的南海政策與其對中國的戰略定位直接相關。美國單方面將中國對越菲在南海挑釁行為的反制措施視為中國在南海的力量擴張,將中國對南海的正當主張視為“威脅”,認為這可能演變為大規模軍事沖突,聲稱可能對美國在南海至關重要的海上交通線構成威脅。

1995 5月10日,國務院代理發言人雪萊就南沙群島問題發表正式聲明,宣稱“維護航行自由是美國的基本利益”等等。除了繼續堅持在南海主權問題上故意模糊的立場外,聲明首次系統闡述了美國在該地區的主要政策意圖,即:不評論主權爭議各方的觀點;南沙群島問題應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反對以武力解決這壹爭端;無論最終采取何種解決方案,南海的航行自由都不應受到影響。1995年,美國參議院通過決議,正式決定其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將從“不立場”變為“立場”。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的國際和國內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南海問題在美國對華戰略中的分量增加。美國在國際體系中的相對實力下降,大大削弱了其獨斷專行的能力。美國開始重視通過外交等“巧實力”維護其全球霸權。南海爭端被美國視為其遏制中國的巧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把南海問題作為拉攏亞太地區和南海周邊國家的“抓手”,企圖“包圍”和“遏制”中國。

美國企圖有限激化南海爭端,惡化中國與南海爭端國家的關系,破壞南海的和平與穩定,為其幹預南海事務制造借口,給中國制造困難,以達到遏制中國、延緩中國快速發展的目的。美國企圖以“攪渾水”的方式,將涉及各國發展和安全的航行自由問題混入“南海問題”,從而將日、澳、印等域外國家拉入南海地區,改變該地區政治力量對比格局,削弱中國日益增強的地區影響力,為其爭奪該地區安全事務主導權創造條件。

但與此同時,中美兩國的利益日益復雜和深化,美國暫時不想在周邊海域與中國發生直接沖突。為此,近年來,美國采取了引入“代理人”和充當“和平締造者”的策略,以迅速實現其南海政策從“不幹預”到“積極幹預”的轉變。

壹方面,美國讓越菲願意充當美國在南海方向挑戰和公開對抗中國的“代理人”。2010以來,美國通過各種方式加強了與越南和菲律賓的政治軍事關系。比如,目前美越關系是“越戰以來最好的”。利用越南、菲律賓和中國的海洋爭端以及這些國家利用外部力量抗衡中國的戰略需要,美國通過煽動、拉攏和暗中支持,鼓勵越南和菲律賓不斷公開挑釁和對抗中國,導致這些國家與中國之間存在了30多年、各方相對克制的海洋爭端迅速激化,演變成所謂的“南海問題”。

另壹方面,美國試圖充當調解“南海問題”的“和事佬”。美國國務卿等高官頻頻高調出擊,利用東盟多邊平臺和各種場合渲染南海“緊張局勢”,影射中國“不遵守國際規則”,為其爭奪和掌控南海安全事務主導權營造輿論氛圍。2010以來,美國國務卿、防長等美國軍政高官輪番利用東盟會議、新聞發布會等各種平臺,以及與菲越互訪、對話、聯合軍演等場合和方式,加強軍事合作,高調炒作“南海問題”,迫使中國接受“以多邊方式和平解決南海爭端”,以壹個看似中立的“和平締造者”身份,企圖強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