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什麽是小巷?

什麽是小巷?

上海這座城市就像壹個活的有機體。從空中往下看,縱橫交錯的道路像動脈,把城市分割成幾個社區;在每個小區內部,建築之間形成了許多小通道,密密麻麻地遍布在城市各處,小如毛細血管卻充滿活力。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對這些小通道有不同的稱呼,上海人稱之為“弄堂”。

“弄堂”古文字“弄堂唐”。

“唐”是古代宮廷門前或祠堂門口的主要道路。這個漢字出現在兩千多年前的《詩經》中。它在古代漢語中有很多含義,後來作為“路”,這個含義逐漸被歷史淡化。到了現代,人們已經記不起“唐”這個字和建築的聯系,於是就用另壹個建築上很有趣的漢字“唐”來代替。“唐”以前是對壹個房間的稱呼,和馬路小巷關系不大。但在現代漢語中,它與建築的關系比“堂”更密切,與“堂”諧音,於是“弄堂”就演變成了“巷”。

其實不僅僅是上海人叫“弄堂”,中國的江南地區也是如此。不過弄堂能像北京的胡同壹樣出名,主要還是因為近代上海大量弄堂住宅的興起。

在古代中國,城市中被道路分割的區域被稱為李芳。李芳通常是壹個基本的行政單位,包括房屋、寺廟和官邸。居民樓是自己投資建的,所以壹個廣場內的建築是不壹樣的。房屋的所有權人通常是使用人,所有權和使用權往往是壹體的。這種情況在中國幾乎無壹例外,直到19世紀中葉。

具體命名時,弄堂叫××巷或廣場、花園、村落、莊乃至新村、花園、其他產業、別墅等。和古代的李芳壹樣,裏弄也是許多建築的綜合體,這些建築也是建在被城市道路分割的居民區內。但與李芳不同的是,每個社區都有壹條或幾條小巷。每條車道的單體建築形狀和結構基本相同,壹般采用英式多排式,壹排通常是十棟左右。行與行的組合壹般采用行列式,只有少數是根據當地條件和地形布置的。在這種新型的胡同中,壹排排建築之間的空間被稱為胡同。

石庫門早期和晚期

據20世紀50年代初的統計,上海裏弄的住宅數量居全國之首。總共約有9000條巷,住宅單位約20萬套,其中大型巷約150條,住宅200套。弄堂式住宅約占上海住宅總面積的65%,其中老石庫門住宅和新石庫門住宅數量較多。老石庫門因其正面是類似倉庫的封閉門墻而得名。基本脫胎於傳統的四合院和立體院落。壹般每棟樓兩層,兩層兩層,居住面積100到200多平米,比較適合大家庭。這種房子很受歡迎,因為它不像傳統房子那樣占地,也不像歐美房子那麽貴。但第壹次世界大戰前後,上海居民的家庭結構普遍發生了變化,老石庫門民居逐漸衰落。這種住宅風格目前在上海並不多見。

新石庫門

新石庫門民居由舊石庫門改建而成,1919年後大量興建。主要改為壹層壹底,減少客廳數量,以適應當時社會大家庭解體和大量生產勞動的小家庭出現的需要。這是最常見的類型,幾乎可以說是上海民居的典型樣本。後來的新式裏弄住宅著重於進壹步明確劃分使用功能,包括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衛生設備、燃氣竈。房子前面的墻很低,有壹個小院子。建築外觀傾向於現代西方風格,適合經濟收入較富裕的市民。

胡同的寬度在早期的石庫門巷住宅群中壹般只有三米左右,但在人力車普及後擴大到四米左右。後期由於需要考慮汽車的進出,壹些新式車道被擴大到五六米。但這絕不是普遍現象,因為對於居民來說,享受如此寬敞的巷子,必然是以高昂的房租為代價的。

橫跨車道的高架投影

為了充分利用空間,上海的弄堂建築有兩大特色:亭子和臨街建築。涼亭位於壹樓和二樓之間或二樓和三樓之間,往往在廚房的上方,樓梯的轉彎處。房間低矮局促,夏天悶熱。和這個比起來,這個臨街建築稍微好壹點,但是在弄堂的上部空間(還有幾個位於弄堂裏),好像懸浮在空中,有點詭異。

小巷裏的壹個場景

上海弄堂生活的快速發展,恰逢全國各地大量移民湧向上海,可以說是五方雜糅,南腔北調分流。許多移民帶來了他們原有的風俗和生活方式。他們說家鄉話,吃家鄉菜,聽家鄉戲。上海坊的生活方式,融合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生活方式,依然保持著明顯的江南生活特色。這是因為上海畢竟地處長江三角洲下遊,受地理影響明顯,市民多來自江浙壹帶。早期的老石庫門、新石庫門巷民居,依然脫胎於江南傳統民居。有些巷子裏有幾乎通暢的小便池,還有家用廁所,這些都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尤其是廁所,作為壹個潔具,只要住在這種巷子裏,入鄉隨俗,家家必有。江南地區向來人口密集,上海的人口密度之高更是罕見。所以江南傳統地區的弄堂和近代上海的大部分弄堂都比較窄,壹排排居民樓,壹棟挨著壹棟。特別是上海巷的壹些低標準住宅,房間面積小,室內功能少。許多家庭活動,如早上洗漱、淘米摘菜、修理物件等等,都在巷子裏進行。因此,弄堂成了熱鬧的公共空間,大大拓展了人們的戶外交流機會,鄰裏之間往往親密無間,互幫互助。壹起勞動,壹起乘涼,壹起曬太陽;沒事幹的時候,免不了要聊《山海經》,直到產生矛盾,發生爭吵。這些具有傳統風味的地方特色壹直保留至今。

小巷裏的壹個場景

在舊上海,住什麽樣的房子,往往是評價壹個人社會地位的重要標誌。住在同壹條巷子裏,居民生活水平壹般比較接近,貧富差距不會很大。這是因為在住房商品化的社會,房租在壹個家庭的支出中占相當大的比重,已經成為壹個家庭生活水平的象征。有什麽樣的收入,有什麽樣的生活水平,會住在什麽樣的巷子裏,在壹些反映當年上海市民生活的文學作品和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要反映壹個家庭生活狀況的變化,最簡潔的方式就是說明這個家庭壹次又壹次的搬家,越搬越好,或者越搬越差。四十年來的上海,裏弄的住房與當年相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住房的商品色彩淡化了。首先是房租低,房租占家庭開支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其次,不同標準、不同品質的裏弄房租金差異縮小了。這樣,房租就不再是家庭生活水平的標誌了。住在同壹條巷子或同壹條胡同的市民,生活水平可能差別很大;壹些生活在標準較低的巷子裏的居民,生活水平遠遠高於生活在標準較高的巷子裏的居民。因此,弄堂生活方式的變化更加明顯。

在過去的十年裏,自從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由於許多家用電器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具有地方風味的上海胡同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冬天有取暖器,不用出去曬太陽;夏天有電風扇,甚至還有空調。巷子裏乘涼的隊伍雖然依舊搶眼,但多少沒有以前那麽壯觀了。冰箱普及後,不用每天去菜場買菜,蹭肩比蹭踵少了交談;許多居民增加了電視機、錄像機、卡拉ok機和電子遊戲機等現代家庭娛樂內容,人們不必在飯後去巷子裏聊天。

曾經率先進入弄堂的上海人,已經在那個狹小的空間裏生活了100多年。現在有些人已經走出胡同,或者正在搬進新的高層建築。當然,仍有將近壹半的上海人住在弄堂裏。

離開的人帶來回憶,沒離開的人面對現實。

(庶人摘自《上海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