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高家將的簡介

高家將的簡介

北宋於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被金朝滅亡,欽宗的弟弟趙構登上帝位後逃至江南,史稱南宋高宗。北宋大小官員攜家帶口蜂擁南逃,中原居民隨之大批南遷,形成上中原居民規模最大的壹次向南移民浪潮。這就是“宋室南渡”事件。高瓊家族此時正傳到第六代“世”字輩。此輩壹部分也遷至長江以南,分散在今江浙二省,壹部分仍滯留汴京,下落不明。遷至江南的仍繼承了先輩的傳統,產生壹批文武人才,成為江南望族,仍保留著較完善的世系譜牒,形成浙江高姓的主幹。撰於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冬的《蕭山譜·序》中說:“高氏自渤海、燕、汴入浙,凡三徙,既徙浙,析為海寧、錢塘、臨安、溫州、山陰五支。”

據《蕭山譜》記載,高世則的長子高百之壹系留居溫州;次子高千之,其長子高子蕃由溫州遷居山陰(治今浙江紹興)。南宋光宗紹熙年間(公元1190——1194年)高子蕃的兒子高道壽(號田井莘)在縣西前梅裏(今屬蕭山)建造房宅,定居下來。高世則的叔伯兄弟***200余人渡江南下,另有數百人陷落中原。據《海寧譜》說,除文端公世英之後的海寧支以外,只有忠節公世則之後的溫州支、山陰支,修撰公世定之後的臨安支、錢塘支這五支各自修有,譜中把世英和世則、世定合稱“南渡三公”。除此三公外,見於《蕭山譜》、《海寧譜》的南渡諸公還有:遵度之後的世祚(居臺州,次子遷處州)、世傑(居寧波)、世選(居無錫),遵憲之後的世言、世閌居寧波。世閌即官居禮部侍郎的高閌,官至兵部侍郎兼實錄院修撰、修國史的高文虎則為高世言之子。此外,遵度4世孫世亨留汴京,遵甫4世孫世由遷四川邛州,遵範4世孫世美死守汴京祖墓。宋人熊克著《中興小記》[13]記載著這樣壹個故事:有壹尼姑阿李,法名善靜,被金兵擄去,後逃回南京,自稱是柔福帝姬(公主),被加封為福國長公主,以高世榮為駙馬,後因證實真帝姬已死於金國,阿李被處死。查《蕭山譜》,高瓊第8子繼隆長子遵益,生壹子士俅,士俅之子名公訪,公訪之子名為世榮。據《金史》卷103記載,興定二年(公元1218年),南宋有壹”高太尉”率兵三萬駐朐山,在與金軍作戰時陣亡。高世英之孫高翥詩才名動江東,宋孝宗賜號”菊磵居士”。明代,錢塘高儀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宰相);出自高世則4世孫高不倚之後的蘇州高啟官居戶部侍郎,為著名詩人,”吳郡四傑”、”十才子”之壹。清代,錢塘高士奇為禮部侍郎、著名學者。據《海寧譜》,高世英11世孫(即高瓊1》世孫)高諒贅海寧東裏長平鄉陳明誼女,遂徙趙家橋。高諒之子名榮字世宏,號月軒,依母姓叫陳榮。他就是清代雍正朝著名的海寧陳閣老陳世倌的先輩。民間盛傳乾隆皇帝實為陳閣老之子。今天,自認為高瓊後裔的還有壹些聚居在閩南漳浦、南靖、龍海,粵東潮陽、惠來、普寧、陸豐、澄海、潮安、饒平,及泰國、新加坡等地。澄海高暉石曾創建泰國潮州會館和中華總商會,為獲得泰國爵位的第壹位華人。浙江高姓則出了兩位中科院院士:嘉善高尚蔭,武漢大學原副校長;蕭山高小霞(女),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

留在北方的高瓊子孫中,史籍中有記載的唯有高士談,字子文,又字季默,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任沂州戶曹參軍,後為金翰林直學士,其文集命名為《蒙城集》,以示不忘先祖。另外,見諸史籍的高世忠(金山東東路轉運使)、高世由(金汴京留守)未知是否高瓊後裔。據《元史》,曾率軍征討浙閩、爪哇,歷任右副都元帥、左臣相,追封南陽王的高興(字功起),為蔡州(治今河南汝陽)人,其祖先由薊州遷汴,曾祖高拱之,祖父高子洵。父親高青於金末遷居蔡州。據《蕭山譜》,高世則長子百之生子溶、子津等九子。高拱之可能也是陷落中原的高瓊後裔。以上數人如果真為高瓊後裔,其行徑和楊四郎又何其相似乃爾、可嘆累世忠良的高氏家族也不免良莠不齊。

從上文可知,高瓊家族門風尚武,自5世祖仲武始,世代任武職。祖父高霸為燕趙豪傑,任四川行營都統。高瓊之弟高瑤官居團練使。自高瓊起,七代為將:樞密副使1人、節度使5人、指揮使5人、團練使3人、防禦使1人、提舉1人、兵馬鈐轄2人,還有任殿值、侍禁、內殿崇班、內殿供奉、內殿承制、合門使等侍禦武官15人;五代七人封王,還有壹位被譽為”女中堯舜”的皇後。家族成員屢在抗遼、夏、金戰爭中建立功勛,其家世之顯赫,武功之卓著,實可和名傳天下的楊家將相輝映,稱作”高家將”殊不為過,然而向無人論及。究其原因,愚以為有二。其壹:楊家將其實是作為同類英雄家族的典型代表而受到傳頌。其二:楊家將是悲劇英雄,其事跡、精神更具震撼力、感染力;”高家將”世代榮顯,其事跡稍遜起伏跌宕的”戲劇性”。今特撰此文,追述這壹段幾被湮沒的輝煌。

註:

[1]見《宋史·高瓊傳》、清光緒三年(1877年)六修浙江《海寧巖門高氏》、《大傳》

[2]見《宋史》《高瓊傳》、《寇準傳》 [3]見《宋史·高繼勛傳》

[4]見浙江《越州蕭山東瓜瀝高氏》,敦睦堂1915年續修 [5]見《宋史·高繼宣傳》

[6]依《蕭山譜》 [7]見《宋史·高遵裕傳》

[8]見《宋史·高遵惠傳》 [9]見《宋史·後妃傳》

[10]參見《蕭山譜》 [11]見《宋史·高世則傳》

[12]見《蕭山譜》 [13]熊克:《中興小記》,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第3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