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臺灣什麽時候 正式納入清朝版圖

臺灣什麽時候 正式納入清朝版圖

臺灣府—臺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清朝雖然征服了臺灣,但是滿清憑騎兵入關,既不善水戰,更不了解海防。鄭克(土爽)請降之後,大臣紛紛主張棄守。唯有曾經親自勘查臺灣南北的施瑯,深知臺灣的重要,向康熙力爭“斷斷乎其不可棄”。八個月後,終於定案。1684年(康熙23年)臺灣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下設臺灣、鳳山、諸羅三縣。臺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當時清朝對移民限制甚嚴:

壹、欲渡船臺灣者,先給原籍地方照單,經分巡臺廈兵備道稽查,依臺灣海防同知驗審批準;潛渡者嚴處。

二、渡臺者不準攜帶家眷;業經渡臺者,亦不得招致。

三、粵地屢為海盜淵藪,以積習未脫,禁其民渡臺。

雖然渡臺有諸多限制,但是閩粵人口早已過剩,謀生困難。聽說臺灣地廣且肥,膽大的便走上了偷渡之路。盡管清朝政府三令五申,臺灣移民依然年年增加,從1683年到1780年(乾隆45年),百年之間渡臺禁令時松時緊,估計漢人增加了70~80萬人。到了1811年(嘉慶16年)漢人已經將近200萬人,另有高山族約10萬左右。今天很多臺灣居民的祖先,就是在這壹段時間移入臺灣的。

1840年(道光二十年)6月16日,180年前鄭成功登陸的鹿耳門外海,出現了壹艘英國雙桅軍艦。海防士兵立即向當時的臺灣兵備道(當時臺灣最高的軍事首長)姚瑩報告。這位大清朝著名的文學家立刻下令追捕封鎖,但英國軍艦似乎無心挑釁,巡弋壹陣之後掉頭而去。

三天後,48艘配備精良的英國戰艦,由南非開普頓(Capeton)開抵澳門。艦隊司令喬治義律(George Elliot),奉英國國會諭令,對中國用兵。理由是:兩廣總督林則徐,1839年6月在廣州虎門銷毀了英商約三萬箱鴉片,同時停止了英商在中國的貿易。英國國會在利益團體遊說之下,以271票對262票,9票之差,通過了這場被反對派議員稱為“將使英國人永遠蒙羞的戰爭”。

6月底,中英鴉片戰爭爆發;第二年,戰火波及臺灣。英國軍艦紐布達號(New Budda)進攻雞籠,炮火猛攻二沙灣,清軍還擊,英艦中彈逃離,觸礁擱淺。204名印度兵被俘。9月,英軍再次炮擊雞籠,又被擊退。隔年6月,英軍又來攻擊大安港,依然敗走。

1842年(道光20年)清朝被迫簽署中國歷史上第壹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從此清朝惡夢連連,而臺灣也因此走上了曲折的路程。

在清朝外患不斷之際,康熙、幹隆、嘉慶三朝移民的後代子孫,在臺灣各地繼續默默開墾。1860年代,臺灣已經發展成以城鎮為主,具有宗族組織的農業社會;當時臺灣已經設置了3府、3廳、11縣,大多以漢人聚集的城鎮為主。1840年(道光20年)到1860年(鹹豐10年),臺灣在不受幹擾的情況下,慢慢完成了邁向農業社會的轉型,但是歷史的浪潮並沒有忽略了臺灣。

南京條約割讓香港之後,擁有豐富資源與戰略、貿易位置的臺灣,成了列強的下壹個目標。

1848年(道光28年),英國海軍提督親自前往臺灣勘查雞籠煤礦。

1853年(鹹豐3年),美國駐華公使力勸美國政府占據臺灣東部或南部。第壹任美國駐日公使哈裏斯,更多方搜集材料,撰寫了壹篇詳盡完整的報告,送交美國國務卿,強力主張必須占據臺灣。適逢美國南北戰爭,這件事就擱置下來。

1860年(鹹豐1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朝再簽下天津、北京條約。列強希望臺灣開港通商的願望終於實現。

由於歐美工業革命之後對於天然資源的大量需求,淡水、安平、打狗(高雄)開港之後,臺灣的茶、糖、樟腦,立刻成為貿易輸出的主要商品。但是錢財到了外國人跟富商手上,臺灣基層的人民並沒有因此而改善生活。

1875年(光緒元年),正當自強運動在大陸各地展開時,李鴻章、沈葆楨看中了雞籠的煤礦,決定在基隆老寮坑壹帶設立壹座西式官營煤廠。他們請了英國礦業工程師、買進最先進的設備,雇用優秀的礦工。包括英國駐淡水領事,各方面都對這座礦廠抱有極大期望,認為基隆即將成為遠東重要的煤炭供應基地。但是由於缺乏便利的交通,煤礦運輸到雞籠港的成本太高,因而功敗垂成。

1874年(同治13年),改寫中日關系的壹年。事件得回溯到3年前,1871年冬天,壹批琉球人因為傳只遇到暴風雨,漂流到臺灣東南的八瑤灣港(今天的臺東縣佳樂水北邊),上岸後誤闖“牡丹社”,其中54人被高山族殺害,12人獲救,由臺灣官府協助送回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