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帝國大廈的歷史沿革

帝國大廈的歷史沿革

18世紀後期,此地曾經是壹個農場。

19世紀後期,此地曾經是社會名流經常光顧的華道夫-阿斯多裏亞酒店。

1930年1月22日,項目開始動工,於同年3月17日開始建築。項目涉及了3400名工人,主要是歐洲移民,也包括數百名蒙特利爾附近的北美原住民。據官方統計,施工過程中***有5名工人身亡。帝國大廈的建設速度是每星期建4層半。在當時的技術水平下,是驚人的。整座大廈最後提前了5個月落成啟用,比預計的五千萬美元減少了10%,所用材料包括5660立方米的印第安那州石灰巖和花崗巖,1000萬塊磚和730噸鋁和不銹鋼。

1931年5月1日,美國總統赫伯特·胡佛在首都華盛頓特區親自按下電鈕,點亮大廈燈光,帝國大廈正式落成,成為當時世界最高的建築。但許多辦公室在40年代之前壹直空置,使它在早期被戲稱為Empty State Building(空國大廈)。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人們曾壹度擔心帝國大廈是否會成為恐怖襲擊的下壹個目標。在經歷了短暫的關閉之後,帝國大廈第86層的觀景平臺重新對公眾開放,只不過為了防止有人從該處跳樓,觀景臺周圍的防護鐵欄又加固了而已。觀景平臺位於大樓1050英尺處(約320米),從該處可看到紐約市的全貌。

2006年5月1日,美國紐約的帝國大廈度過了它的75歲“生日”,美國的報紙和電視為此做了許多報道,同時也追憶大廈經歷過的滄桑。

2008年2月,由克林頓氣候行動計劃(The Clinton Climate Initiative,簡稱CCI)發起的帝國大廈減排項目悄然啟動。壹年半之後,帝國大廈改造完成,比改造前減少3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