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客家民居的優點

客家民居的優點

客家民居:圍龍屋

圍龍屋

客家民居建築的風格和形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的和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變化,有圓寨、圍龍屋、走馬樓、四角樓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圍龍屋。圍龍屋是壹種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陜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壹顆印”,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壹。據歷史學家考察,這種民宅建築與中原貴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這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漢人,因戰亂、災荒等原因輾轉南遷贛、粵、閩交界山區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遷定居嶺南後,不但傳播了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而且建築民宅保持了原有的傳統風格。

壹、圍龍屋的整體布局

圍龍屋的整體布局是壹個大園型,在整體造型上,圍龍屋就是壹個太極圖。

圍龍屋前半部為半月形池塘,後半部為半月形的房舍建築。兩個半部的接合部位由壹長方形空地隔開,空地用三合土夯實鋪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動或晾曬的場所。“禾坪”與池塘的連接處,用石灰、小石砌起壹堵或高或矮的石墻,矮的叫“墻埂”,高的叫“照墻”。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來放養魚蝦、澆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倉庫,也是汙水自然凈化池。

後半部的房舍建築,正中為方形主體建築。有“三棟二橫”,壹圍層;有“三棟四橫”,二圍層。最小的圍龍屋的建築面積也在上千平方米,大的則上萬平方米。有的大圍龍屋居住著上百戶人家,幾百口人。普遍為“三棟二橫”壹圍屋居多。三棟二橫圍龍屋,有上、中、下三廳,各廳之間均有壹口天井,並用木制屏風隔開,屏風按需要可開可閉。廳堂左右有南北廳、上下廊廁、花廳、廂房、書齋、客廳,居室等,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建築結構前低後高,這樣就有利於采光、通風、排水、排汙。

正屋——橫屋外層便是半月形的圍屋層,有的是壹圍層,有的二圍層,圍龍屋由此而得名。弧形的圍屋間,拱衛著正屋,形成壹道防禦屏障,圍屋間窗戶壹般不大,是自然的了望孔、射擊孔,便於用弓箭、土槍、土炮等武囂抗擊來攻之敵。圍龍屋的設計建築其實與當時客家人的處境有極大關系。客家人是唐宋以來由中原南遷的漢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區,受當地人的排擠和欺侮,為了團結禦侮求生存,他們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禦性的城堡式住宅——圍龍屋,以抵禦盜匪和當地人的侵擾。圍龍屋還建有堅固的多層“角樓”,既可用來儲備糧食、草料,又可居高臨下射擊來犯之敵。如遇盜匪前來擾劫,只要把大門、半門壹關,村民們便攜武器進入圍龍屋和角樓,進行抗擊。

二、圍龍屋隱含的文化精神

第壹、反映了客家人團結互助、敬老尊賢、禮貌文明、知書達理的傳統美德。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壹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和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壹年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優美而靜雅。

圍龍屋內的柱、梁、枋、門等雕繪上山水花鳥、飛禽走獸等栩栩如生的圖案,並塗上鮮艷奪目的油漆,顯得金碧輝煌,古色古香,十分壯觀、氣派。壹般來說,壹座圍龍屋聚居著壹個近親家庭,相互之間和睦***處,尊老愛幼、相敬如賓。逢年過節,男女老少齊集正屋上廳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門前的禾坪上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盡情歡樂,呈現出壹派喜悅、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圍龍屋的風格是原始住宅風格的承傳。據考古資料表明,處於黃河流域的原始社會中後期的半坡氏族和龍山氏族,他們居住的區域就是由幾十座樣式為方形和圓形的土夯房屋組成。這說明客家人的居住觀念中潛意識地蘊含了其對祖先某些住宅經驗的復蘇和借鑒。

第三、圍龍屋的建築特色也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射。

集中體現在講求建築物體與天然地形的協調統壹,而合符“天人合壹”的哲學道理。如遇上不盡人意的地形則通過增加半月形花臺或池塘或建築半門調整座向,以達到陰陽平衡和適應環境。這種陰陽思想,後來又夾雜了不少講究“風水屋場”的巫術文化,如俗諺:“風水人間不可無,全憑陰陽兩相扶”等。

第四、體現了傳統的宗族觀念。

客家民居建築規模宏大,壹方面,呈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習性。因為,客家不論是在長途跋涉的遊離中,還是新到壹處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壹家壹戶所難於克服的困難,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壹起;另壹方面,屋內住戶按輩份高低及尊卑來分配房間,其建築中心位置都安排放祖宗牌位,供後人拜祭,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這種傳統家族倫理思想。

客家人做了新屋,壹般都要舉行“搬新屋”禮俗,叫“出煞”。要請風水先生驅趕“三煞”之後,才會平安吉利。遷居之日,大排宴席,祭祀神靈。

參看客家人

客家人,又稱為河洛郎。客家人是壹個具有顯著特征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闊、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壹。

客家人的歷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壹個分支。因為身在異鄉,對於故鄉河洛(以洛陽為中心的洛河流域)地區的眷戀,自稱“河洛郎”。客家文化壹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壹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功勛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 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還有人說:哪裏有陽光,哪裏就有客家人;哪裏有壹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裏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

第壹次南遷是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後,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軍,從閩粵贛邊入抵揭嶺(即揭陽山,今揭陽縣北150裏),直抵興寧、海豐二縣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今兩廣地區)。這些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遷是在東晉“五胡亂華”時期。當時,為了避難,壹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遊兩岸。其中壹部分人口流入贛南,壹部分經寧都、石城進入閩粵地區。

第三次南遷是在唐末黃巢起義時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巨大災難,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逃。唐末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逃入閩粵贛區。如宗室李孟,由長安遷汴梁,繼遷福建寧化古壁鄉。固始人王緒、王潮響應黃巢起義,率光、壽二州農民起義軍五千下江西,致使閩贛邊壹帶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遷是宋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壹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壹帶。另壹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從蒲田逃亡廣東沿海潮汕至海南島。

第五次南遷是在明末清初時期。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臺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壹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四川的客家基本上來源於這次“西進運動”。當時四川人口因戰亂、瘟疫及自然災害銳減,清政府特別鼓勵移民由“湖廣填四川”。

第六次南遷是19世紀中葉太平天國時期。當時為避戰亂,有壹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規模的南遷外,中原漢人也有因旱災水患逃荒而南遷者,另有歷代官宦、貶謫、經商、遊學而定居閩粵贛邊地區的,但並不是所有南遷的漢人都成為客家人,他們中只有閩粵贛系和源自這壹系的人,才被稱為客家人。

據統計,現在生活在中國大陸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貴州、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總人口達5000萬以上,占漢族人口的5%。在國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東亞的日本、朝鮮,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巴西,歐洲的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和奧地利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3000萬之眾。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後來搬遷到江南,分住贛、粵、閩、湘、臺、瓊諸省,並逐漸散及國外,漫布全球。贛南是客家先民南遷的第壹站,也是客家人數最多居住最集中的地區之壹。“客家”這壹稱謂的來歷是與客家先民的遷徙相關聯的。對其居住地而言,這些人是從別處搬遷過來的“客”,可以說,離開了遷徙就不會有“客家”這壹稱謂。

客家人遷徙的原因多種多樣。早期則主要是源於災害的脅迫。諸如殘酷的戰爭、水、旱、蟲等特大自然災害的打擊及瘟疫的流行。中國歷史上每次大規模的戰亂,幾乎都造成了客家人的大遷徙。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就有過客家先民的大遷徙。試想,在漫長的歲月裏,“五胡十六國”,戰火不斷,哀鴻遍野,不逃離能活命嗎?據說我們陳氏先祖就是在那個時期離開豫西故土輾轉來到江西最後定居贛縣的。“月是故鄉明”啊,開始,先民們也許只想暫時客住壹段時間,但慢慢地也就習慣了。於是建造房舍,開墾田地,畜養豬牛,長久地居住下去。由暫時的客住到長久的家居。就這樣,也就永遠的“客家”了!

值得壹提的是,有壹種特殊方式的遷徙。據說秦始皇為了建造阿房宮,驅趕數萬“木客”往贛南興國伐木,沒累死的後來就留在了當地,這大概便是贛南客家最早的先民。

遷徙的過程肯定是艱險的。扶老攜幼,跋山涉水,到壹個陌生的地方去安家過日子。客家先民披荊斬棘,排除險阻,“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他們終於挺過來了,形成今天這樣壹支有著數千萬人丁的興旺發達的民系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