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富樂鎮的歷史文化

富樂鎮的歷史文化

富樂最早時名叫“明家村”,當時沒有幾戶人家,傳說壹個叫劉致遠的叫花子雲遊到當地,帶領村民“打礦”,遂改名“卑浙廠”。原始礦口就在塊澤河畔的絕壁之上,古人們沿著絕壁上用鑿子鑿出的石梯來往運礦,僅看到此,就讓人懷疑古人是怎樣探出此地有礦的,那麽還是傳說中劉致遠是神仙下凡。總而言之,數百年之後我們來到這個藏寶之地,只見塊澤河把大山壹分為二,山頂離河底達數百米,進入谷底,就是進入壹線天,飛鳥在懸崖上方亂飛亂叫,擡頭看看,就讓人頭暈目眩。

據傳,古代稱鉛鋅為“倭銀”,大量開采鉛鋅礦後,人們便改稱“窩銀廠”。明清時代,鋅主要是配制黃銅,供鑄錢及制造各種器皿用。

當年,明末清初義軍首領孫可望在昆明稱王後,手下大將李定國部“十萬大軍”開到富樂,使富樂鉛鋅開采、冶煉達到高潮。這同時也吸引著來自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江西、四川、貴州等地的投資者、民工雲集富樂,制革、制醋、制衣,銅器、銀器、鐵器等壹時百業興旺。

各省人員為方便商貿洽談、歇腳,維護同籍人士權益,在富樂紛紛建蓋了很多會館,現有據可查的就有:1700年建蓋的貴州會館;1706年建蓋的雲南會館;1720年建蓋的四川會館;1700年建蓋的湖廣會館;1706年建蓋的江西會館。由於歷史原因,這些會館大多數被毀壞,地址也被另作他用,唯壹保留的只有雲南會館。

來到富樂,必須觀賞的當屬保存完好的中天鬥閣,由5大會館***同出資於1737年(康熙初年)建造。中天鬥閣也叫玉皇閣,當時清朝政權的影響力還未影響到富樂這樣壹個邊陲小鎮,故而其建築風格完全屬明代。民國初年,張沖將軍組織的地方武裝由瀘西到達富樂,親筆為中天鬥閣書寫“中天鬥閣”閣名。至今,閣內仍保存有數尊完好的青銅佛像。

史料記載,今天的百家姓中,富樂有50多個姓。五湖四海的人集中在壹個雲遮霧罩的山頭上,那該是怎樣的情景?民國初年,人們把“窩銀廠”改成了如今這個文縐縐的名字——“富樂”,是“富裕”、“安樂”的意思,至今已有400余年歷史,素有“羅平縣歷史文化古鎮”之美譽。今天來看,“富樂”不僅表述的是壹種願望、壹種記憶,還是壹種現實。

富樂古鎮

富樂古鎮順著山勢而建,步行在老街上,兩旁是明、清、民國時代的建築群。集鎮上壹段比較平的地方叫上平街,中間比較陡的地方叫陡街,下段比較平的地方叫下平街。3條街都有壹個特點,家家門前有鋪臺,專門用來做生意,賣涼粉的、賣紙火的、賣香燭的、賣農具的……

“人不以錢多而氣盛,人不以窮酸而氣脫”——是富樂古鎮獨特的商業文化。“拼、鉆、算”是古鎮的商業精神,做生意的以家庭為單位,各做壹行,互不沖突,不是妳死我活,而是互為補充,這樣不傷和氣,大家有錢可賺。

這壹文化跟當地歷來重視教育密切相關。“哪家要是出不起壹個讀書人,可能就是壹片空白,丟人現眼。”陡街上壹位姓羅的76歲大爺自豪地對記者說。所以,這兒的人家特別重視教育,清乾隆年間(1761年)就開辦了浙溪書院。

來到富樂古鎮,美食不容錯過,比如牛幹巴、涼粉、黃粉等。當然,名氣更大的當屬富樂酥肉,制作時壹般選用瘦肉,把蜜、姜汁、蔥汁、雞蛋、胡椒、八角粉等佐料與瘦肉攪拌均勻,用漏勺壹勺壹勺地舀到油鍋裏,待肉變成棗色才撈起,趁熱,猛吃,那滿口的香酥令人垂涎三尺。

如今,陡街的婦女還在當街用銅盆洗頭發;門前數百年的石水缸,還裝著清水;正在煮飯的電磁爐下面,墊著年代久遠的案桌。

徜徉在小鎮上,置身於古街、古巷和寺廟間,就浸潤在遙遠年代的陽光和空氣裏,心有所依、情有所寄、人有所樂! 據羅平縣誌和地方碑文記載,富樂原本不是聚居村落,明朝中期仍只有散居遊商不定期來此生活,富樂的歷史已超400年,富樂原名卑逝廠,開礦後叫窩銀廠,約民國初年定名為富樂;新中國成立後區劃為羅平北區第五轄區;1952年為羅平第七轄區;1953年為縣第六轄區;1958年改稱富樂公社,<火箭公社>,至1963年更名為富樂區;1970年為富樂公社;1984年後又改名富樂區;1988年定名為富樂鎮至今。富樂鎮雜居著回、彜、白、傣、壯、布依等少數民族,各民族信仰各異,道、佛、伊斯蘭、天主教四教合壹。富樂人民多為外來移民,土著居民較少。富樂鎮雖地處羅平邊陲,堪稱旱碼頭,其原有商業文化、手工業文化、飲食文化和民族文化成為羅平12個鄉鎮中較為繁榮和發達的壹個文化古鎮。文物古跡如下:

富樂天生橋位於鎮政府所在地正北約3.5公裏的塊澤河上遊,該地河谷深邃,懸崖陡峭,水流湍急,鷹旋獸跡,壹橋橫臥東西,茶馬古道順懸崖山勢尾橋而過。遠觀其景,斧劈懸崖,險峻之中點綴著蒼翠,古道蜿蜒上下走勢平坦,壹橋飛架,是橋非橋,趨於自然;身臨其境,山水映人,人居山水,自在而清幽,神秘而坦然,大自然鬼斧神工,給妳帶來的是靈犀之中的遐想。

鴛鴦池,原來人們叫熱水塘,位於富樂鎮政府所在地正東約7公裏,是塊澤河上遊自然形成的溫泉,因其借塊澤峽谷之景而蜚聲四圍。在過去的人們心中,那是大自然的恩賜,人人都可享受,是塊澤河兩岸人民童年的記憶、成年的“紅粉”、老來的獨衷。從古至今,塊澤河兩岸人民在鴛鴦池中壹直就是“老少同遊拉家常,男女***浴不設防”。來此就是享受和諧,享受自然,何計俗禮姓氏,“各人自驅勞作乏,那管他人身上垢”,來了就洗,洗完即走。

塊澤河發源於富源金雞洞(富源城西部支鍋石村大水塘)屬珠江支系,是雲南南盤江下遊主要支流黃泥河的壹級支流,河流全長174公裏,流域面積3265平方公裏,河流中段東南橫切富樂鎮8個行政村,有“壹河托兩縣,兩縣混壹河”之說,河經之處懸崖峭壁,灘急彎險,大有地頭蛇出山之勢,時隱時現,流經富樂鎮境內之處,反佛神龍嶄頭,意欲壹展雄風,它給人們帶來種種奇思妙想和許許多多常聽常新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