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夏泉的發表論文

夏泉的發表論文

(壹)A類刊物(中文權威核心期刊)

1、《郭嵩燾出使英國時的矛盾心態》,《近代史研究》1990-3;

2、《試論嶺南大學經費籌措及影響因素》,《高等教育研究》2004-6, 第壹作者;

3、《“知識經濟”與世紀之交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8-3,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1998-7全文轉載;

4、《華僑最高學府暨南大學的歷史變遷與現狀》,《高等教育研究》2002-3,第壹作者;

5、《試論新中國華僑高等教育的興辦》,《高等教育研究》2008-11,第壹作者;

6、《文化自覺理念下港澳臺僑生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與探索》,《高等教育研究》2009-2,第壹作者;

7、《設立“橫琴高教特區”的若幹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09-9,第壹作者。

(二)、B類刊物(中文統計源期刊CSSCI)

1、《清代閉關政策論爭》,《新華文摘》2003-4;

2、《中國近代對外開放思想研究的拓荒之作》,《開放時代》1991-6;

3、《何炳松“拆墻主義”的教育理論述評》,《教育評論》1991-4;

4、《新版〈辭海〉的兩處錯漏》,《中國圖書評論》1992-2;

5、《“以他的史著而存在” 》,《廣東社會科學》1993-4;

6、《新版<辭海>錯漏舉要》,《暨南學報》1994-2 ;

7、《端方與暨南學堂》,《暨南學報》1995-2 ;

8、《國際大都市與廣州高等教育》,《開放時代》1995-5 ;

9、《試論暨南大學在民國高教史上之地位》,《暨南學報》1996-2 ;

10、《在綜合大學實施綜合素質教育之我見》,《高等理科教育》1997-4 ;

11、《試論晚清早期駐外公使的國際法意識》,《江西社會科學》1998-10,人大復印資料《中國近代史》1999-1全文轉載,時任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所長、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教授在《1999年中國近代史學術動態概述》(刊《近代史研究》2001-1)對該論文予以肯定;

12、《何炳松與南洋問題研究》,《東南亞研究》1998-3 ;

13、《利用歷史知識對理工科大學生進行文化素質教育》,《高等理科教育》1998-2 ;

14、《何炳松的華僑高等教育思想和辦學實踐》,《教育評論》1999-1 ;

15、《淺談開展研究生學術活動的實踐與體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1999-6;

16、《試論端方的教育思想》,《暨南學報》1998-1 ;

17、《試論上壹個世紀之交的中國高等教育》,《高等理科教育》1999-3 ;

18、《開眼看世界與郭嵩燾的教育思想》,《暨南學報》1999-2 ;

19、《晚清早期駐外公使的愛國主義意識》,《江西社會科學》1999-7 ;

20、《何炳松與<暨南學報>的創辦》,《暨南學報》2001-1 ;

21、《鄭振鐸與上海國立暨南大學》,《暨南學報》2001-5 ;

22、《試論西方高等教育明清時期在中國的傳播》,《江蘇高教》2004-4 ;

23、《“史學沙龍”與研究生教學方式的創新》,《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4-3 ;

24、《試論首任駐美公使陳蘭彬》,《暨南學報》2000-3 ;

25、《清代閉關政策研究述評》,《清史研究》2002-4 ;

26、《開眼看世界與晚清駐外公使之派遣》,《光明日報》《史學周刊》2002.6.25 ;

27、《嘉道年間英華書院創校南洋研究》,《東南亞研究》2003-5,第壹作者;

28、《陳序經與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2004-2 ;

29、《讀<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9 ;

30、《龍思泰與早期澳門研究》,《東南亞研究》2000-2 ;

31、《19世紀粵港澳教育的演變與交流》,《暨南學報》2002-6 ;

32、《馬禮遜學校考實》,《澳門研究》(16),澳門基金會2003年版 ;

33、《晚清澳門教會教育研究》,《澳門研究》(17),澳門基金會2003年版;

34、《清嘉道年間新教教育研究》,《澳門研究》(21),澳門基金會2004年4月版 ;

35、《陳子褒與清末民初澳門教育》,《澳門研究》(22),澳門基金會2004年6月版,第壹作者 ;

36、《試論明清基督教教育與粵港澳社會》,澳門《文化雜誌》2004年夏卷 ;

37、《明清之際天主教教育創校澳門研究》,《澳門研究》(23),澳門基金會2004年8月版 ;

38、《清代中國傳教士培訓基地:澳門聖若瑟修院》,澳門《文化雜誌》2005年春卷 ,2009年獲第二屆澳門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壹等獎;

39、《中國第壹所教會學校: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澳門研究》(26),澳門基金會2005年2月版 ;

40、《基督教教會教育在中西演變述略》,《澳門研究》(27),澳門基金會2005年4月版,第壹作者 ;

41、《教會教育家那夏理與真光書院》,《暨南學報》2006-3,第壹作者 ;

42、《略論“忠信篤敬”的暨南校訓精神》,《東南亞研究》2005-6 ;

43、《明清基督教教會教育研究範式辨析》,《澳門研究》(33),澳門基金會2006年4月版 ;

44、《防範宗教滲透的思考》,《中國高等教育》2006-5 ;

45、《試論抗日戰爭時期國立東南聯合大學大的籌建》,《民國檔案》2006-3;

46、《試論陶鑄與暨南大學的重建》,《東南亞研究》2006-5;

47、《穗港澳大學生國家民族觀念比較研究》,《澳門研究》(37),澳門基金會2006年12月版,第壹作者;

48、《冒籍視野下的“國際高考移民”現象研究》,《澳門研究》(40),澳門基金會2007年6月版,第壹作者;

49、《試論清季江南儲材學堂》,《教育評論》2008-1,第壹作者;

50、《探尋譚其驤先生早年的學術足跡》,《東南亞研究》2008-3,第壹作者;

51、《追尋曹聚仁先生早年的活動足跡》,《東南亞研究》2009-5,第壹作者;

52、《試論民族主義與“非基督教運動” 》,《澳門研究》(53),澳門基金會2009年8月版,第壹作者;

53、《教會大學學生民族意識的覺醒:以五四運動中的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生運動為個案的考察》,《民國檔案》2009-3,第壹作者;

54、《晚清駐外使館的設立》,《江西社會科學》1992-3,人大復印資料《中國近代史》全文轉載;

55、《“五四”運動中上海聖約翰大學學生的愛國運動》,《澳門研究》(50),澳門基金會2009年2月版,第壹作者。

(三)、其他論文

在《中國社科報》、《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港澳研究》、《貴州文史叢刊》、《中西文化研究》、《漢學研究》、《廣東史誌》、《湛江師院學報》、《廣東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特區與港澳經濟》、《經濟前沿》、《宗教比較與對話》、《中西文化研究》、《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叢刊》、《思想教育研究》、《溫州大學學報》、《中國研究生》、《博覽群書》、《神州學人》、《歷史大觀園》、《暨南教育》、《暨南高教研究》等報刊上發表其他論文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