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求壹部關於拯救地球的電影

求壹部關於拯救地球的電影

中文片名:《後天》(也叫《大決戰》和《後天》)

中文標題:後天

導演:羅蘭·艾默瑞·羅蘭·艾默裏奇

主演:

丹尼斯·奎德·丹尼斯·奎德....傑克·霍爾。

傑克·吉倫哈爾·傑克·吉倫哈爾....山姆·霍爾

艾美獎·羅森艾米·羅森公司....勞拉·查普曼

達什·米霍克·達什·米霍克....傑森·埃文斯

傑伊·桑德斯·傑伊·O·桑德斯....弗蘭克·哈裏斯。

雪拉·渥德塞拉沃德....露西·霍爾博士

奧斯汀·尼科爾斯·傑克·奧斯汀....法學博士

發行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

中國電影發行集團公司華夏電影發行公司

發行日期:2004年5月28日(全球同步發行)

長度:124分鐘

分類:美國:PG-13

簡介:

《後天》描繪了壹個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在壹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河時代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在觀察了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暖將會給地球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傑克博士警告政府官員采取預防措施,但顯然為時已晚。傑克·霍爾博士隨後緊急告知美國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的美國民眾盡快撤離到赤道,該線以北的民眾盡量保暖。

就在這時,霍爾博士得知他的兒子山姆(傑克·吉倫哈爾飾)正在紐約與他最喜歡的女孩壹起參加全國高中比賽,於是他決定冒險前往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此時,災難從紐約開始,曼哈頓摩天大樓遭到強烈旋風襲擊,大部分被毀。突然,巨浪從海上沖進了紐約市。洪水吞噬了紐約,淹沒了美國,歐洲在洪水下不復存在。從此冰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河時代開始了。

當鏡頭再次回到美國時,那些幸存的美國人逃到了墨西哥,要求進入那裏的難民營。在影片的結尾,美國總統不得不感嘆並承認他的氣候政策是壹個巨大的失敗。

2002年7月,福克斯公司擊敗派拉蒙、夢工廠、環球和華納兄弟,最終獲得《後天》的拍攝權,並請來擅長科幻災難的導演艾默瑞(《獨立日》和《哥斯拉》),交給他壹張65438+億美元的支票。該片原定於今年夏天上映,但由於特效場景制作困難,制作周期不得不延長,將於明年夏天成為鞏大片。奎德飾演的古氣候學教授名叫霍爾,他要解決的問題比他之前面臨的問題要困難得多:拯救冰凍的地球。

後天2

後天II末日天火2006最新美國科幻電影

電影的名字是:後天II末日之火。

電影類型:科幻電影

主演:詹娜·帕科拉,尼克·曼庫索。

影片簡介:

由於地球磁場的混亂,所有的閃電電荷都是正的。

功率是普通閃電的15倍,實驗電流無法控制!壹個

壹旦所有帶電的雲都連上了,地球就遭殃了。冷靜下來。

危機是壹個家庭:母親的理論+兒子的工具+父親的。

修行終於拯救了地球。

飛星撞擊地球;人類逃脫不了恐龍的厄運...6500萬年前,弗萊徹彗星的地球之旅使恐龍滅絕,形成了冰河時代。現在它將再次出現。大彗星群中有兩顆巨型隕石;他們正高速飛向地球。人類突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世界末日的陰影下...無數飛星穿過大氣層,變成火球;像導彈壹樣射向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摩天大樓倒塌;人們恐慌;隨之而來的颶風、地震、火山爆發,把人類推向了絕境;還有誰能拯救人類?像恐龍壹樣拯救我們免於滅絕。

[編輯此段]背景

冰河時代和嚴重溫室效應的威脅

6500萬年前的冰河時期讓恐龍徹底滅絕;如果新的冰河世紀到來,人類會在哪裏?為了喚起世界對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和理論上可能導致的新冰河時代的威脅,電影《後天》為世界著名地標設計了壹系列相關的冷凍圖像,展現了氣候對人類威脅的緊迫性和全面性。因為影片中的氣候變化先是被海水淹沒,然後由於氣溫驟降而突然凍結,倫敦的自由女神像、艾菲爾鐵塔和大本鐘都會被凍成冰柱,而水平的冰柱突出了地球的快速冷卻和凍結。選擇兩張自由女神像“濕身”和自由女神像“冰淇淋”的圖片作為官方海報!

《後天》的導演羅蘭·艾默裏奇註意到溫室效應帶來的可怕後果,決心把《後天》拍成世界上第壹部完全碳中和的A級作品:“電影拍攝中大量使用燈光、發電機和燃料加劇了溫室效應,我們努力中和並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彌補地球未來的森林。”不僅如此,導演還資助購買燈泡到牙買加,協助美國低收入家庭節約用電!真的不惡化溫室效應,證明大片也可以關愛地球。

近年來,無論妳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能明顯感受到地球的氣候變化。中國大陸冰雹,歐洲洪水,印度熱浪,美國壹天16龍卷風,去年8月9日百年最高氣溫38.7℃。這壹切讓人不禁好奇,地球到底怎麽了?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溫室效應是地球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氣候變暖導致極地冰層融化,海水變暖,洋流發生變化。據世衛組織預測,每年將有6.5438+0.6億人因溫室效應的外部影響而死亡,2020年死亡人數將翻倍。海平面上升將進壹步導致2500萬人離開家園。第三世界會因為洪水、饑荒、幹旱、歉收而大量移民,歐洲的老年人會死於熱浪。

摘要

《後天》是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大片,投資6543.8+0.25億美元。該片由曾執導《獨立日》和《愛國者》的羅蘭·艾默裏奇執導,由丹尼斯·奎德、傑克·吉·潤霍爾、艾米·羅森和莎拉·沃德等新生代偶像主演。

影片講述了因為溫室效應,全球氣候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紀的故事。全片匯集了很多頂級特效。由於影片中的氣候變化是由於氣溫驟降導致海水突然結冰,倫敦的自由女神像、艾菲爾鐵塔和大本鐘都會被凍成冰柱,場面極為壯觀。當然,除了鋪天蓋地的自然威脅,還會緊密交織出父子之間、男女之間刻骨銘心的感動。

[編輯本段]方面

大規模超逼真自然災害特效

首先,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

《後天》最大的看點是自然災害的精彩圖片。它試圖表明和說明,如果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的趨勢繼續發展,必然會導致全球範圍內的重大災難,這無疑是壹個具有非常現實的危機感的背景。

狡猾的羅蘭·艾默裏奇幾乎調動了災難片中所有關於水的元素。《天地碰撞》中的洪水在冰川融化後變成巨浪,湧入紐約城。《龍卷風》中的颶風這次變得更加強大,掀車掀房已經是家常便飯。它甚至撕碎了整個洛杉磯。

二、精彩超逼真的特效

“現在沒人想看大樓被炸的場景(他指的是獨立日轟炸白宮的場景),但《後天》是壹部截然不同的電影,有點像《海神號歷險記》或《高聳的地獄》。這更像是壹部經典的災難片,但如果這些災難結束了,世界就變了。”導演埃梅裏希說。

在這部影片中,最令人震撼的是極其驚艷和逼真的特效。壹場歷史上罕見或史無前例的驚心動魄的災難,這壹次真實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影片中,最經典的畫面是紐約市“速凍”前後的畫面。巨浪湧入紐約城,自由女神像被淹沒,萬噸巨輪在汪洋中突然沈沒,被沖進大樓。轉眼間,氣溫驟降,茫茫汪洋中的紐約城又成了壹個冰凍的世界。在廣闊的冰原上,只留下了自由女神像的頭顱,象征著人類的大部分文明城市被永遠掩埋在雪中。人類和人類創造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顯得那麽模糊?t有危險?在20世紀,Flowserve公司努力融合了鳥類、龍卷風、天地間墜毀等災難的視覺奇觀。

《後天》只拍了380個特效鏡頭,但它們是埃梅裏希導演生涯中最復雜的鏡頭。在談到紐約市被凍在拖車裏的虛擬效果時,埃梅裏希說,“這是我想象的第壹個場景。所有的道具都是專門為電影制作的,但必須看起來像真的壹樣。無論是洶湧的洪水還是咆哮的暴風雪,所有特效都必須毫無瑕疵。所以我們輪流在六個特制的布景房間裏拍攝,像魔術、海嘯、地震...這樣看來,好像所有的災難都真的發生在地球上了。”

馬克·戈登制作公司負責這部電影的制作。這家公司最著名的作品是《拯救大兵瑞恩》和《紳士大聯盟》。

第三,65438美元+2500萬巨制全球同步上映。

2002年7月,福斯公司在20世紀的制作成本高達6543.8美元+0.25億美元,將近90%的預算用於制作特效。而且由於壹些特效場景制作困難,福斯決定重拍壹些片段,所以電影上映日期推遲了壹年。這部電影原定於2003年夏天上映,最終在今年夏天壹鳴驚人。奎德飾演的古氣候學教授名叫霍爾,他要解決的問題比他之前面臨的問題要困難得多:拯救冰凍的地球。

預警災難大片《後天》終於定於5月28日全球首映。影片用超級炫目的特效,營造出影片中最驚心動魄的災難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效。後天就像電影裏的颶風和洪水。這次最幸運的是,國內觀眾也能在第壹時間和全球觀眾壹起感受到《後天》帶來的無與倫比的震撼。

第四,對人類未來面臨的災難的真正預警

從埃梅裏希導演的電影來看,他非常喜歡災難片。“我最喜歡《波塞冬歷險記》。但我喜歡災難片,因為它們講述了壹個故事,普通人不得不在非常情況下做壹些他們通常不會做的事情。”另壹方面,拍攝《後天》不僅僅是這樣簡單,還包含了對地球環境問題的關註和焦慮。相對於其他威脅人類生命、能引起全世界恐慌的天災人禍,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是唯壹能迫使世界各國人民停止抗爭、團結起來拯救地球的問題。

"這是壹部像《獨立日》和《世界末日》壹樣的商業電影."丹尼斯·奎德同意他的觀點。"但是電影所講述的將會發生——這只是時間問題."

綜合氣候變化的各種趨勢,他們在電影官網上做了壹個令人恐懼的統計和預測:2003年,歐洲因高溫死亡2萬多人;美國創下了龍卷風的記錄,壹個月內平均每天6次,據分析,這個數字可能很快會被刷新;在過去30年中,熱帶氣旋造成的死亡有壹半與洪水有關...到2050年,654.38+0.25萬個物種將滅絕;美麗的自然景觀會因為氣溫變暖而消失;由於氣候變暖,各種疾病將在這個星球上瘋狂傳播...

因此,在這部電影的制作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也在產生二氧化碳的埃梅裏希和他的創作團隊也發起了節能造林活動,希望號召更多的人為創造未來的森林盡壹份力。就像他說的,“妳壹定要讓這部電影盡可能的娛樂化,但我還是想豎起壹面警示旗。”

《後天》的歷史原型——新仙女木冰河時代

美國大片《後天》描繪了全球變暖帶來的可怕景象:隨著格陵蘭島和北極的冰山融化,大量淡水進入北大西洋,降低了其鹽度,最終導致墨西哥灣暖流乃至全球海洋熱鹽環流的徹底終止,赤道和低緯度地區停止向極地和高緯度地區輸送熱量,導致這些地方氣溫急劇下降,進入新的冰期。

這只是科幻嗎?的確,為了戲劇化,這部電影中有大量的誇張和不合理之處,但總的來說,這部電影中的情節在科學上是有道理的,地質學家指出,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地球溫度在極短的時間內急劇下降的事件,其中最著名和最有影響的事件是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名稱的由來是在歐洲的地層堆積中發現了仙女木,這是壹種現在只生長在北極的草本植物,證明歐洲過去的氣候比現在冷得多。之所以稱之為“新”的仙木事件,是因為在更早的地層中也發現了仙木,所以仙木事件不止發生過壹次。不過除了新的仙木事件,之前的仙木事件和《後天》裏描述的不太壹樣。

新仙女樹事件的獨特之處不僅僅在於平均氣溫下降了——歷史上,地球平均氣溫下降得更低,而是發生在冰河時代結束、全球氣溫上升的背景下。從18000年前的末次盛冰期開始,第四紀冰川達到頂峰,地球溫度在上升,冰川在融化。但是在這個氣溫上升的過程中,突然出現的氣溫驟降的壹個突然重復,比如新仙女樹,就很有意思,對我們今天研究全球氣候變化也很有意義。

現在普遍認為新仙女木事件的起因如《後天》中所述。冰河時代末期,全球氣溫上升,北美大陸的勞倫提斯冰架開始融化。約公元前654.38+0萬年,冰川融化開始加速,大量淡水進入北大西洋,導致全球海洋熱鹽環流終止,高緯度地區氣溫急劇下降,冰雪大量堆積,對太陽光反射率高。地球吸收的太陽輻射減少,溫度進壹步降低,溫度降低導致覆冰面積進壹步擴大,等等,使地球在短時間內極度寒冷。

雖然新仙女木事件發生時的降溫速度沒有《後天》中那麽誇張,但確實極快。對冰芯的最新研究表明,在10年裏,北半球的平均溫度可能下降了20度左右。

相比之下,北京和廣州的平均溫差約為10度。

那麽,為什麽淡水進入北大西洋會破壞墨西哥灣流乃至全球海洋溫鹽環流?

墨西哥灣流發源於加勒比海,止於挪威。由於北大西洋盛行西風,墨西哥灣流的熱量主要通過空氣輸送到西北歐(對北美也有加熱作用,但幅度較小),使得西北歐的氣候比同緯度地區溫暖濕潤得多。

然而,盡管墨西哥灣流不斷將加勒比海的高溫海水帶到高緯度地區,但加勒比海的海平面並沒有降低,高緯度地區的海平面也沒有升高。這說明在墨西哥灣流之外壹定還有另壹股洋流,把高緯度多余的水帶走,補充到加勒比海,使墨西哥灣流不間斷。這是全球海洋中的溫鹽環流。

事實上,墨西哥灣流只是全球海洋溫鹽環流的壹部分,但全球海洋溫鹽環流是未知的,因為許多部分都在海面下。

在向北流動的過程中,墨西哥灣流不斷與空氣進行熱量交換,水溫降低。同時,由於墨西哥灣暖流是在海洋表面進行的,海水會不斷蒸發,鹽度會增加。溫度下降和鹽度增加都會增加密度。當墨西哥灣的暖流到達英國和挪威時,由於其密度已經很高,會沈到海底,然後通過海底的洋流經過印度洋和太平洋補充回大西洋(見附圖1,紅線表示海洋表面的暖流,藍線表示深海的寒流)。墨西哥灣暖流之所以不能中斷,是因為北大西洋高緯度海洋表面的海水下沈流走,把加勒比海的暖流“拉”走了;如果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的海水不下沈,加勒比海就沒有溫水的空間了。而且深海的冷水流會因為沒有源頭而停止,低緯度的海洋得不到補充,整個熱鹽循環就會結束。

然而,北大西洋高緯度地區的海洋表面的海水由於其溫度和鹽度而密度高,因此下沈。如果它的溫度較高或鹽度較輕,它的密度就會降低;如果它的溫度足夠高或者鹽度足夠輕,它的密度可能不會大到下沈,從而結束墨西哥灣流甚至全球海洋溫鹽環流。

如果有足夠的淡水進入北大西洋,其高緯度地區的海水可以被稀釋到小於下沈的密度;這是新仙女木冰期的機制,在《後天》中也有描述。

壹旦墨西哥灣流停止,歐洲西北部的氣溫將下降到同緯度其他地區的水平——加拿大北部和西伯利亞。挪威、瑞典、芬蘭和蘇格蘭將開始形成冰川,白色的冰雪將更多的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減少地球可獲得的熱量,進壹步降低溫度。溫度降低會促進冰川的發展,等等。雖然氣溫下降的速度不會像《後天》中描述的那麽急劇,但似乎10年地球平均氣溫下降了20度左右,未來也有可能出現類似的降溫速度。

新仙女木冰期,溫度接近上壹個最大冰期。即使是盛夏,中緯最高氣溫也從不超過10度,而冬季中緯氣溫壹般在零下20度以下。從九月到五月,暴風雪幾乎從未停止。站在直布羅陀海峽或長江口,可以看到冰山漂浮在海面上。冰河期來了,雪線和林線會下移,南移;大量的淡水被鎖在高緯度的冰雪中,低緯度的降水會急劇下降,對人類生活造成極大幹擾。新仙女樹冰河時期對早期人類文明產生了巨大影響。壹般認為,克洛維斯文化在北美的消失是由新仙女樹冰期引起的。

當然,人類會適應。在新仙女木冰期,農業誕生在亞洲西南部和中國的長江三角洲(歐亞大陸其余地區的農業都是從這兩個地方傳播擴散過來的)。很可能是寒冷幹燥的氣候造成的惡劣環境使得狩獵/采集不足以支持生存,迫使人們轉向農業。至於農業的發明,並不像壹般認為的那樣困難。很可能早期的獵人/采集者發現,如果他們留下壹些吃剩的水果,扔到地裏,第二年回來時,在同壹個地方會有豐富的食物。反復幾次,農業就誕生了。現代分子生物學表明,在強人工選擇的條件下,馴化作物可能只需要30代(30個種植季節)就能獲得足夠好的品種。

新仙女樹冰期持續約1000~1300年,約於公元前9500年結束。結束的原因還不清楚,但結束的時候和開始壹樣突然,可能是因為幾年內氣溫上升了7度。到新仙女木冰河時代結束,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