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水族文學藝術

水族文學藝術

水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侗水語支。

水族有壹種古文字,叫“水書”。有象形字、會意字、諧音字、借字,所以常用漢語。

水族文字僅剩400字。

水歷是水族的傳統歷法,以陰陽合歷為基礎,加上天幹地支和陰陽五行。水歷把壹年分為十二個月,四個季節,三個月為壹季。水族文學歷史悠久,尤其是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深刻地反映了水族的歷史和生活。水族民間文學按文體形式可分為散文體和韻文體。散文文學作品主要是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寓言等。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有《人類的起源》、《牙仙造人》、《十二仙女蛋》、《火燒》、《海黑》等。民間故事《兩個媳婦》、《美麗的樹》、《口含珠寶的石獅》、《金鳳凰》和《海黑色》。

水族押韻文學作品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特殊的節奏、音韻、篇章、曲調,可用於歌唱和朗誦的文體,即史詩、敘事詩、歌謠、民間說唱文學等。水族民間音樂有其獨特的民族風格,尤其是民歌,形式多樣,大致可分為對歌、單曲、失落歌、調歌、罵人歌五種類型。

水族民歌按其習慣名稱分為單歌、雙歌、喪歌、童謠、調詞、罵人話、喪歌等。單曲在山野唱,有事就唱歌;對唱是水歌中最有特色的說唱形式,有敬酒、祝賀、旁白,也有寓言。葛坤是壹首由幾首歌詞組成的歌;調詞就是調歌,類似於朗誦。詞是壹首關於過去和現在的歌謠。

雙歌在水語中稱為“許藻”,“許”是“歌”的意思,“藻”是“雙而右”的意思。水族的對歌分為兩類,壹類是祝酒、祝賀、敘事,壹類是寓言。

單歌在水語裏叫“許擠”,“擠”就是“單”的意思。唱壹首歌的時候,有三種形式:獨唱、二重唱、群唱。獨唱是壹個人唱或壹男壹女唱,二重唱是兩個人唱,合唱是三個人或三個人以上唱。

葛坤,在水語中稱為“徐紅”,意為“壹曲而已,壹蓬壹簇”。唱歌的時候,兩個人以上,但是沒有限制。也分為兩個部分:說平實英語和唱歌。

曲子可分為婚禮曲子、葬禮曲子和日常生活曲子。

賦詩,又叫“頌俄”,是壹種關於古代原則和規矩的詞,通常以吟誦為主。可分為婚禮歌、葬禮歌、理論歌三種類型。

水族的主要樂器有銅鼓、大皮鼓、蘆笙、嗩吶和胡琴。其中銅鼓和大皮鼓最受歡迎。

銅鼓是水族傳統的民間樂器,歷史悠久,分為男鼓和女鼓。公鼓的鼓面和鼓身做工精致,音色圓潤洪亮,而母鼓形重,聲音不如公鼓響亮。

銅鼓多用於節日、祭祀、葬禮或盛大慶典,多由兩人演奏。

大皮鼓也是水族地區流行的打擊樂器。整桶原木刨光挖空,鼓的兩端套以硝制成的牛皮,厚約100 cm,長約150 cm。它經常和銅鼓壹起使用。原始社會的水族音樂

水族原始社會時期是指從人類起源到氏族社會末期的歷史階段。這壹時期水族的音樂創作多圍繞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人類起源、動植物起源等展開。這些口頭創作往往采用韻體,因此形成了壹種接近語言的古歌,在水語中被稱為“姬旭”(意為創作歌)。

因其唱腔比語言的直接敘述更加生動感人,反映了水族先民探索、解釋、改造自然的壹些思想,所以壹直廣為流傳。水族先民在創造和發展過程中,也創造了許多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神靈,於是就有了相應的祭祀活動,最原始的歌舞也隨之萌芽。古老的歌曲“姬旭”將在群眾集會和祭祀場合演唱。

《姬旭》古歌(創世歌)的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創世;人類起源;家族鬥爭

《許繼》是最古老的歌曲,是水族音樂在古代產生時的“活化石”。

封建社會的水族音樂(公元前206年-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840年)

在漫長的封建歷史時期,水族受到奴隸主、封建王朝、領主和地主的壓迫和剝削,世代生活貧困。可見,社會構成的基點是階級和階級鬥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緩慢而持續的。作為經濟基礎的水樂觀念,作為時代的壹面鏡子和實踐的反映,必然受到這種狀況的影響和制約。

所以趨向復雜的社會生活、階級鬥爭是內容;在人與自然關系的作品中,減少了幻想的成分,普遍演繹了勞動的主題。社會上的人代替了虛無縹緲的神,成為了作品的主角。

另壹方面,水族先民在黔桂邊境定居後,由於聚居密集,農耕生活相對穩定,民族語言文化發展良好。尤其是明初,大量漢族移民遷入,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經濟繁榮。經濟發展促進文化進步。

團結和諧的民風,青年男女社會生活的繁榮,民間交流的頻繁,使民間的歌唱活動逐漸社會化。水族有固定的歌唱場所和節日,也有相應的歌唱習俗,生活、生產、愛情、婚姻、喪葬、祭祀和節日的歌唱已成為水族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歌反映了更豐富的生活內容。比如,出現過分類成套的生產勞動歌曲,也出現過悲嘆貧富懸殊的不合理作品。與這種廣泛的社會內容相協調,原始社會中相對簡單的音樂品種逐漸變化、發展、定型為以社會功能為主要特征的各種歌曲,如單歌、雙歌、迷歌、調歌等。

社會主義社會時期的水族音樂

1949 65438+2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三都縣,1950 65438+10月13,三都縣人民政府成立,水族成為新時代的主人。1957 65438+10月2日,根據國務院決定,三都縣宣告成立。過去,水族地區偏遠、封閉的村落,落後的生產,貧困的人民,顯示出了它的勃勃生機。壹批具有強烈時代精神的新民歌應運而生,它們取材於現實生活,歌頌黨,歌頌社會主義,鞭撻阻礙社會發展的舊習俗。

體現了水族人民的愛恨情仇,表現了對毛主席和社會主義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壹時期,水族民間音樂中出現了兩種新的歌曲:新民歌和兒歌。水族傳統舞蹈主要有銅鼓舞、角舞和蘆笙舞。

銅鼓舞,水語稱“拋壓”,意為“跳上銅鼓”,常在節日、祭祀或葬禮時表演。銅鼓舞是男子的集體舞。參與人數不限,但必須是偶數。

鬥角舞,又稱“鬥牛舞”,經常在祭祀、節日和葬禮時表演,其動作表現了水族鬥牛的壹些場景。這種舞蹈在春天停止,在稻苗拔節抽穗後開始跳,有季節性。

蘆笙舞,在水語中稱為“舞”,經常在祭祀、節日、葬禮時表演。表演者大多是三男六女。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古代舞蹈服,腰間系著白色的羽毛裙,頭戴紅色或深灰色的包頭,頭戴銀花和幼尾。表演時,壹名男子演奏最小的蘆笙,並在前面領舞,其他人緊隨其後,隨著節拍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