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魔法與科幻 士郎正宗漫畫小議

魔法與科幻 士郎正宗漫畫小議

士郎正宗的漫畫作品不多,且篇幅不長,但世界觀奇特,風格怪誕。多數作品在閱讀前後,還要做壹些功課,否則不好理解。這種怪咖趣味,怎麽形容呢?

只能說太符合我的調調了。

士郎正宗作品的港臺中文版,大部分集中發行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新世紀,兩部長篇又發行了新版。由於堅持“同壹作品只收壹版”的原則,我在參考多位玩家書報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偏好做出選擇。

我的偏好是基於作品完整度和翻譯質量,紙張、印刷、盒子、贈品周邊則不在考慮範圍。

壹、1983年《黑魔法戰紀》

故事背景為某時代的金星,科技高度發達,社會由人類和基因改造的生化人構成。由於人口增加、資源環境匱乏,以及爭奪統治權等原因,金星人開始太空移民計劃,而且同生化人的矛盾逐漸加劇到武力鬥爭的地步。少女德邦作為人類培育的生化人法師,同生化人進行戰鬥。

本書***6話,各話關聯不十分緊密,人物眾多,而女主角德邦有時整話不出場。作品中金星人的形象和衣食住行與如今地球人別無二致,而地球當時尚處於恐龍時代;生化人的形象則不壹而足,有獸人,有多眼多角人,也有德邦這種人類外觀的。

書中出現了具備人工智能的戰鬥機器人,同時也有寶劍、魔法等等。

可能由於是初期作品,總體感覺情節有些晦澀難懂,而中文版翻譯也不盡如人意。不僅出現許多廣東俚語導致出戲,甚至出現了主角名字都前後翻譯不壹致的錯誤。

作畫方面,分格不像士郎正宗後期作品那樣有強烈填充感,特有的人物畫風也尚未完全形成。不過,作者對機械的偏愛已經顯露,書尾附錄中包括極為詳盡的機器人設定。

提到附錄,這又是士郎正宗漫畫的壹大特點。對於信息量龐大的士郎正宗短篇作品來說,註釋和附錄似乎都是不可或缺的,雖然常常被人詬病。

附錄中還提到《黑魔法戰紀》最早以同人誌形式發行於1983年,而後發行了新版,中文版正是來源於1985年的新版。偶爾可以看出畫風的出入,說明新版某些畫面是經過修改的,比如下圖。

開始的兩張扉頁畫風差異很大,足以看出畫風的進步。

同時,《黑魔法戰紀》主角為女性的設定,也成為了士郎正宗作品的標配,壹直延續到其之後的所有作品中。

中文版本:沒得挑,只有文化傳信在1995年發行過港版。

二、1985至1989年《蘋果核戰記》

這部士郎正宗的長篇成名作,***四冊(未完),設定在22世紀的地球,女主角迪娜和義體人男友,從戰爭後的廢墟,來到繁華城市“奧林匹斯”生活,這是壹個人類與生化人和平***處的烏托邦。

二人的新工作是加入反恐部隊ESWAT,執行作戰任務。

盡管與前作《黑魔法戰紀》在設定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士郎正宗在《蘋果核戰記》中展現了更強大的畫力,出現了更多的機械、武器。

特別是壹些戰鬥場面,分鏡非常有魄力,令人賞心悅目。

作品描繪了圍繞主人公工作生活很多方面細節。既有和ESWAT戰友在不同國家執行任務的描寫,也牽扯到人類與生化人的分歧,高管之間的陰謀,國與國之間的政治鬥爭,賢者的哲學思想。總之,這部走國際化風格的作品,信息量很大。

但我覺得作為長篇漫畫,《蘋果核戰記》既缺乏壹個貫穿始終的主線或者說熱點,又不屬於單元劇,總有種畫到哪兒算哪兒的奇怪感覺,所以它的爛尾並讓我意外。

中文版本:1994年文化傳信發行25開港版;2007年,原動力亞細亞公司發行16開臺版。選擇後者並不是因為開本,而是相比港版的錯譯漏譯問題,臺版翻譯質量更高。

三、1985年《超戰車特警》

與嚴肅的《蘋果核戰記》相比,士郎正宗同期創作的短篇作品《超戰車特警》情節簡單易懂,圍繞主角女警尾崎莉娜展開的故事也比較輕松搞笑。關於本書我曾單獨寫過書報,感興趣的玩家可以往前找找。

本書中,反派機器人姐妹安布娜和由布瑪,形象妖艷,頗具八十年代歐美時尚風格,收獲了頗高人氣。

中文版本選擇:港臺版均在1995年發行。臺版由海旂發行,很陌生,畫面中的擬聲詞沒有修圖翻譯,更重要的是原版的註釋也欠奉;而文化傳信的港版在這兩方面完勝。

四、1989至1997年《攻殼機動隊》

作為士郎正宗最富盛名的代表作,《攻殼機動隊》在世界科幻領域的地位無須多言。

第壹部《攻殼機動隊》曾出版了兩冊單行本,而後士郎正宗又於1991年、1997年創作了《攻殼機動隊1.5》和《攻殼機動隊2》,形成三部曲完結。內容不贅述了,從三部中按先後各拍兩張彩頁吧。

最後壹部中彩頁雖多,但是以電腦作畫代替手工繪圖,個人感覺畫面魅力大減。

中文版本選擇:九十年代港臺發行的中文版,只是《攻殼機動隊》第壹部的內容,價值不大。2017年,港臺均發行了完整版三部曲。雖然新版比老版改了兩頁成人內容(日版即如此),但瑕不掩瑜。臉譜發行的臺版對比玉皇朝的港版,保留了更多的註釋以及翻譯,因此我選擇臺版。

說句題外話,當年因為好萊塢同名真人電影的熱度,《攻殼機動隊》新版套書成為市場寵兒。而熱度過後,便紛紛甩賣,價格屢創新低,不禁令人唏噓。

五、1990年 《仙術超攻殼》

重回輕松故事的單冊短篇,這次是科技與神話仙術結合的故事。

雖然名字含“攻殼”二字,該作品其實與《攻殼機動隊》無關,既有科技又融入了《西遊記》等神話的設定,有玩家稱之“仙俠朋克”可謂相當到位。

機械與神話壹起,有的搞麽?

附錄中收錄的設定,簡直令人發指。

中文版本選擇:九十年代港臺均發行了中文版。相比文化傳信的港版,尖端臺版保留了更多的註釋,而且前面2頁的譯者序文,附錄的12頁設定也是臺版獨有的。

六、2017年《攻殼機動隊》短篇集

日本2017年發行《攻殼機動隊》三部曲套裝的同期,出版社邀請多位漫畫家創作的《攻殼機動隊》相關的短篇作品集。因此,這本書並非士郎正宗作品,而是致敬同人性質。關於本書我也曾單獨寫過書報。

中文版本:沒得挑,只有玉皇朝在2019年發行過港版。

結束語:

常有玩家包括我在內,吐槽士郎正宗漫畫註釋多,影響閱讀連續性。而當同壹部作品的有註釋版本和無註釋版本供選擇時,會買哪本呢?人有時就是這麽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