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上個世紀50-60年代,以色列是怎麽在巴勒斯坦建國的?

上個世紀50-60年代,以色列是怎麽在巴勒斯坦建國的?

以色列歷史

以色列是世界主要宗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猶太人遠祖是古代閃族的後代希伯來人。希伯來人也就是古猶太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認亞伯拉罕Abraham為祖先,在現代人類基因學中,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DNA較其他種族是接近的。有猶太-阿拉伯基因壹說。以色列最初是指壹個民族而非地名,可查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公元前1211年。在過去三千年的歷史中,猶太人視以色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應許之地”。以色列在猶太教中具有特別的含義,包括聖殿遺跡和相關的宗教禮儀,都是現代猶太教傳統的重要基礎。

猶太人曾在埃及旅居430年之久,約在公元前1450年(公元前13世紀)離開埃及遷回到迦南地(現今之巴勒斯坦),公元前十世紀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王之後分裂為南北兩國,北方是由十個支派組成的以色列王國和南國猶大王國。公元前722年和586年,這兩個王國先後被亞述人征服和被巴比倫人滅亡。公元前壹世紀末由希律王加以擴建,羅馬帝國統治時期,絕大部分猶太人被趕出巴勒斯坦地區,流散在歐洲各國。後來,在聖殿斷垣殘壁的遺址上修建起圍墻,雖然是古猶太國第二聖殿護墻西墻的壹段,但猶太人仍然珍惜它,這段墻被視為猶太人信仰和團結的象征。

據說羅馬人占領耶路撒冷時,猶太人常聚在這裏哭泣,因而名哭墻。公元7世紀巴勒斯坦被阿拉伯帝國占領,阿拉伯人從此成為該地居民的絕大多數。16世紀巴勒斯坦被奧斯曼帝國吞並。經歷過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庭等古國的統治,猶太人在這壹地區逐漸衰落並遭驅逐,散於全球各地,連中國的開封都有猶太教會堂的遺跡。尤其是在公元132年的壹次大規模起義遭到鎮壓後,羅馬帝國將猶太人驅逐出這壹地區,將地名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猶太教最重要的兩本經籍《密西拿》和《塔木德》經也是在這段時期寫成。公元638年,穆斯林從拜占庭帝國奪取了該地區的控制權,之後數個穆斯林國家統治過這個地區;包括了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在1260年至1516年間由馬木魯克統治,接著在1517年成為奧斯曼帝國壹個省份。

(壹)猶太人回歸潮

18世紀便有數波小型的回歸潮。在1878年,佩塔提克瓦出現了第壹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殖民區。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隨著猶太居民的增多,他們與阿拉伯人之間的關系也日趨緊張。

1896年,中歐地區的奧匈帝國猶太裔記者西奧多·赫茨爾發起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全世界猶太人回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在瑞士巴塞爾,他召集了第壹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大會決議建立“壹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相應機構成立,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錫安主義運動的發展推動了第二次回歸浪潮(1904~1914年),約有四萬名猶太人返回定居。1917年,英國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壹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1920年,國際聯盟委托英國管轄巴勒斯坦。1922年英國將托管地劃分為兩部分:東部(現約旦)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為猶太居民區。1917年英國占領巴勒斯坦,發表《貝爾福宣言》。表示主張“在巴勒斯坦為猶太民族建立壹個由公***法律保障的猶太人之家”。第壹次世界大戰後,猶太人掀起了第三和第四次回歸浪潮。在1929年爆發的壹場巴勒斯坦暴動中,阿拉伯人殺死了133名猶太人。1922年,國際聯盟通過了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訓令”,規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民族之家”。以後,世界各地猶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接著在1936年-1939年又有數場暴動發生。對此英國在1939年頒布了壹份白皮書,限制猶太人的移民數量至75,000人,並且限制猶太人購買土地。這份白皮書被許多猶太人和錫安主義者視為是對猶太人的背叛,並且認為那違背了貝爾福宣言。阿拉伯人也並沒有就此平息,他們希望完全停止猶太人的移民。1933年,納粹在德國執政,掀起第五次猶太人回歸浪潮。1940年,猶太人已占當地居民總數的30%。後來在歐洲發生的猶太人大屠殺,進壹步推動了猶太人回歸。1944至1948年之間,愈20萬猶太人通過各種途徑輾轉來到巴勒斯坦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60萬猶太居民。

(二)復國

1947年,鑒於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暴力沖突不斷升級,和平努力受到挫敗,英國政府決定從巴勒斯坦托管地脫身。猶太人的移民數量自從19世紀末以來壹直穩定增長,受到二戰中的猶太人大屠殺影響,猶太人復國的理念也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支持。聯合國成立了“巴勒斯坦專門委員會”,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包括美國和原蘇聯),13國反對,10國棄權,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沖突。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分治方案的當日,大衛·本-古理安接受了該方案,但被阿拉伯國家聯盟斷然拒絕。阿盟委員會高層下令對以色列的猶太平民展開為期三天的暴力襲擊,攻擊建築、商店、以及住宅區,緊接著猶太人組織的地下民兵部隊展開還擊,這些戰鬥很快便蔓延為大規模的沖突,繼而引發了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托管期結束前壹天的子夜,以色列國正式宣布成立。在1949年1月25日全國選舉中,有85%的合格選民參加了投票,接著有120個議席的第壹屆議會開會。兩位曾領導以色列建成國家的人成為該國的領袖,猶太人代辦處領導人大衛·本-古裏安當選首任總理;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領導人哈伊姆·魏茲曼由議會選為首任總統。1949年5月11日,以色列取得聯合國的席位,成為第59個會員國。

(三)1948年獨立戰爭

在以色列建國之後,埃及、伊拉克、約旦、敘利亞、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戰,開始了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北邊的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軍隊都在接近邊界的地方被阻擋下來,來自東方的約旦軍隊則攻下耶路撒冷的東部,並且對城市的西部展開攻擊。不過,猶太人的民兵部隊成功的阻擋了約旦軍隊,而地下的國民軍組織部隊(Irgun)也阻止了來自南方的埃及軍隊。從6月開始,聯合國宣布了壹個月的停火令,在這段期間裏以色列國防軍正式成立。在數個月的戰鬥後,雙方在1949年達成壹則停火協議並劃清暫時的邊界,這條邊界線被稱為“綠線”(Green Line)。以色列在約旦河的西方獲得了額外的23.5%的管轄領域,約旦則占有以色列南部壹塊山地區域和撒馬裏亞,後來那裏被稱為西岸地區。埃及在沿海地區占有壹小塊的土地,後來被稱為加沙地帶。

大量的阿拉伯人口逃離了新成立的猶太人國家,巴勒斯坦人將此次流亡稱為“大災難”,預計有400,000至900,000名巴勒斯坦難民流亡,聯合國估計有711,000人。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未解決的沖突、以及巴勒斯坦難民的問題壹直持續至今。隨著1948年的戰爭,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的猶太人口開始撤回以色列,大量來自阿拉伯國家的猶太人難民使得以色列的人口遽增了兩倍。在接下來幾年裏將近850,000名瑟法底猶太人從阿拉伯國家逃離或遭驅逐,其中約有600,000人遷移至以色列,其他的人則移民至歐洲和美國。

(四)50年代

在1954年至1955年間,擔任以色列總理的摩西·夏裏特(Moshe Sharett)試圖轟炸埃及未遂而爆發醜聞,造成以色列在政治上蒙羞。埃及在1956年國有化了蘇伊士運河,英國和法國對此相當不滿。以色列在遭到壹連串阿拉伯地下民兵部隊的襲擊後,秘密的與英法兩國結盟,並且對埃及宣戰。在蘇伊士運河危機後,三個國家遭到聯合國的譴責,以色列被迫從西奈半島撤軍。

在1955年,大衛·本-古理安再次成為以色列總理,並且壹直任職到1963年才辭職。在古理安辭職後,列維·艾希科爾(Levi Eshkol)繼任了總理。

在1961年,納粹的戰爭犯、也是歐洲猶太人大屠殺主謀之壹的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遭到以色列的摩薩德(Mossad)情報局幹員逮捕,並且被送回以色列接受審判。艾希曼成為以色列歷史上唯壹壹個遭到法庭判決死刑的罪犯。

在政治舞臺上,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在1967年5月再次緊繃。敘利亞、約旦、和埃及透露了開戰的意圖,埃及並且驅逐了在加沙地帶的聯合國維和部隊。埃及違反了之前立定的條約、並且封鎖了以色列戰略要地的堤藍海峽,接著又在以色列邊界部署大量的戰車和戰機,以色列於是以埃及挑釁為由在6月5日對埃及展開先發制人的攻勢。在這場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擊敗了所有阿拉伯鄰國的軍隊,並且在空軍戰場上獲得完全的勝利。以色列壹口氣奪下了整個西岸地區、加沙地帶、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1949年劃定的綠線則變成以色列管轄國內領土和占領區域的行政分界線。後來在簽訂壹則和平協議後,以色列將西奈半島還給了埃及。

在戰爭中以色列空軍誤炸了壹艘美軍的情報船自由號(USS Liberty),造成34名美軍死亡。美國和以色列的調查總結認為這場意外是因為自由號的辨識困難而造成的誤擊事件。

1969年,梅爾夫人當選以色列第壹位女總理。

(五)1970年代

1968年至1972年這段期間被稱為消耗戰爭(War ofAttrition),以色列和敘利亞、埃及間的邊界頻繁爆發許多小規模的沖突。除此之外,在1970年代早期,巴勒斯坦武裝部隊對以色列和各國的猶太人展開了規模空前的恐怖攻擊,在197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爆發了慕尼黑慘案,巴勒斯坦的武裝民兵挾持以色列的代表團成員作為人質,最後所有人質皆遭殺害。以色列對此展開了報復性的“上帝之怒行動”(Operation Wrath of God),由壹群以色列摩薩德情報局的幹員在世界各地行刺那些籌劃慕尼黑慘案的幕後兇手。

最後,在1973年10月6日,正值猶太人傳統的贖罪日那天,埃及和敘利亞對以色列發起了突襲攻勢。盡管阿拉伯國家在戰爭初期成功打擊了準備不足的以色列軍隊,但是由於以色列依靠美國的強大外援以及衛星科技,埃及和敘利亞最終仍被以色列擊退。戰後的幾年局勢變的較為平靜,以色列和埃及終於得以達成和平協議。

在1974年,伊紮克·拉賓繼承梅爾夫人成為第五任總理。1977年的國會選舉成為以色列政治歷史上的主要轉折點,從1948年來壹直支配以色列政壇的工黨聯盟(?)遭到梅納赫姆。貝京領導的聯合黨擊敗,這次選舉在以色列還被稱為是壹場“革命”。

接著,在當年的11月,埃及的總統薩達特史無前例的拜訪了以色列,在以色列國會進行演講,這是以色列建國以來第壹次獲得阿拉伯國家的承認。以色列軍隊的後備軍官也組成和平運動以支持這次談和。在薩達特拜訪之後,兩國間進行的和平談判最後簽下了大衛營和約。在1979年3月,貝京和沙達特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達成以色列-埃及和平條約。隨著條約的簽訂,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軍,並且撤離了自從1970年代開始在那裏建立的移民區。以色列也同意依據1949年劃定的綠線讓巴勒斯坦獲得自治權。

(六)1980年代

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軍轟炸了伊拉克在奧西拉克(Osirak)建立的核子反應爐,阻止了伊拉克制造核武器的企圖,這次任務又被稱為巴比倫行動。

在1982年,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了壹場攻勢,卷入自從1975年以來壹直進行的黎巴嫩內戰。以色列的開戰理由為保護以色列在北方的殖民區,當時殖民區經常受到來自黎巴嫩的恐怖攻擊。在建立了四十公裏的障礙區後,以色列國防軍繼續前進,甚至攻下了首都貝魯特。以色列軍隊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了黎巴嫩,迫使巴解轉移基地至突尼斯。由於無法承擔戰爭帶來的壓力,總理貝京在1983年辭職,由伊紮克·沙米爾(Yitzhak Shamir)繼任。以色列最後在1986年撤出了大部分在黎巴嫩的軍隊,邊界的緩沖地帶則壹直被維持,直到2000年以色列進行單方面的撤軍。

在1980年代裏,原本由伊紮克·沙米爾領導的右派政府被左派的西蒙·佩雷斯取代。佩雷斯從1984年開始擔任總理,但在1986年又被沙米爾取代,沙米爾達成了壹個政黨聯盟的協議。在1987年爆發的巴勒斯坦大起義引燃了占領區域的壹連串暴動,在暴動後沙米爾再次於1988年的選舉中連任總理職位。

(七)1990年代

在波斯灣戰爭中,雖然以色列不是反伊拉克的聯盟國之壹、也沒有實際參與伊拉克戰事,以色列仍遭到39枚飛毛腿導彈擊中。導彈並沒有直接殺害任何以色列的公民,倒是有壹些人因為不正確使用預備的防毒面具而死亡,除此之外壹名以色列人遭到愛國者導彈碎片擊中而喪命。在戰事中,以色列也向在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提供防毒面具,以免他們遭伊拉克的生化武器攻擊。盡管如此,巴解仍然表示支持薩達姆政權,壹些巴勒斯坦居民甚至還站在屋頂上替來襲的飛毛腿導彈歡呼,雖然最後他們仍使用了以色列人提供的防毒面具。

在1990年代早期,原蘇聯的大量猶太人開始移民至以色列,依據以色列的回歸法,這些人在抵達以色列時便能取得以色列公民權。大約有38萬人在1990-1991年抵達以色列。雖然以色列大眾最初相當支持回歸法,新移民造成的許多問題被工黨作為選戰中的把柄,批評執政的聯合黨沒有解決他們的工作和住房問題。結果在1992年的選舉中,新移民們大量投票給工黨,使得左派再次擡頭。在選舉之後,伊紮克·拉賓成為了總理。在選舉中工黨曾經承諾將會大為改善以色列的國內治安和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到了1993年底,以色列政府拋棄了1991年的馬德裏協議框架,改與巴解簽訂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在1994年,約旦成為繼埃及之後第二個承諾與以色列和平***處的阿拉伯國家。

最初以色列大眾廣泛支持奧斯陸協議,然而在協議簽訂之後以色列仍然持續遭到哈馬斯武裝團體的頻繁攻擊,協議受到的支持也開始大量減少。在1995年11月4日,拉賓遭到壹名極端的以色列民族主義者刺殺。

由於拉賓的遇刺,大眾對於奧斯陸協議的觀感也稍有好轉,大為提升了西蒙·佩雷斯的支持度,使他贏得了1996年的大選。不過,新的壹波自殺炸彈攻勢加上阿拉法特贊美炸彈客的聲明,使得公眾輿論再次扭轉,並且在1996年5月輸給了聯合黨的本雅明·內塔尼亞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