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求新加坡寶塔街、史密斯街、加丁奴街的詳細資料……

求新加坡寶塔街、史密斯街、加丁奴街的詳細資料……

唐人街(牛車水)

十九世紀開始,中國移民通過各種渠道湧入新加坡。

英殖民地 *** 為了避免各籍貫新客發生不必要的紛爭,就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1822年,福建人被安置在直落亞逸(Telok Ayer)及廈門街(Amoy Street)壹帶;潮州人則居住在新加坡河畔;客家人在克羅斯街(Cross Street)壹帶落腳;廣東人就聚集在牛車水(Kreta Ayer),因此,牛車水又有“小廣東”之稱。

1877年之前,殖民地 *** 就成立了負責管理華人事務的華民護衛司,而事實上,牛車水大體上都是由華人自己管理。

牛車水的馬來名字叫“Kreta Ayer”,意為“水車”。

早年的新加坡沒有自來水設備供應,人們用牛車把安祥山的水載送到各家各戶,此區因而被華人慣稱為“牛車水”。

另壹說法是,為了清掃塵土飛揚的街道,居民每天需用牛車運水沖洗,因此而得名。

牛車水的街道俗稱由來,通常與當時的主要行業、著名人物或建築標誌有關。

早期的寶塔街(Pagoda Street)有壹間著名的“廣合源號”豬仔館,而在1901年,此街甚至有多達12間的苦力館,故俗稱“廣合源街”。

史密斯街(Smith Street)則因戰前有間梨春園戲院,而被人稱為“戲院街”。

據說在1850年,碩莪街(Sago Street)因有17家碩莪粉制造廠而得名。

與碩莪街平行的碩莪巷(Sago Lane)則俗稱“死人街”或“大難館街”(即廣東人所謂的殯儀館)。

當年,許多來自三水的婦女,俗稱“紅頭巾”,多數從事建築業的體力勞動,或當“媽姐”(家庭女傭);她們年老之後,無力返鄉,選擇在新加坡終老,並由較年輕的同鄉送到這些專為年老者服務的店鋪等待天年。

因此,這些店鋪也就被稱為“大難館”,而這裏也出現許多為病難者提供身後事服務的店鋪,包括療養院、殯儀館、壽板店、紙紮店。

自1961年起,新加坡自治邦 *** 著手重新規範牛車水,決定關閉“死人街”,將經營這類行業的店鋪遷移到另壹地區繼續營業。

但由於店東老邁,後繼無人,大多數清盤歇業。

牛車水的傳統店屋多建於1840年至1900年間,壹般都有兩、三層樓高、寬四至六尺,由店前的有蓋五腳基(即五尺寬的長廊)連接起來。

居民***用廚房和廁所,但後因嚴重的衛生問題,當局自1960年代開始,為居民分配住宅單位,以改善居住環境.

1950年代開始,牛車水就是壹個名副其實的不夜天。

1986年12月26日,新加坡 *** 正式宣布把牛車水列為歷史保留區,同時宣布重建新牛車水。

但新加坡 *** 不是將整個舊牛車水拆除,而是在保留建築物的原貌下進行翻新,以全新姿態展現牛車水的輝煌。

在重組過程中,原本居住在牛車水的人口大量流失,傳統行業如木屐匠、神像雕刻、寫信佬等逐漸式微,紛紛結束營業,或搬往他處。

原本在牛車水路邊的風味小販,則被令遷入 *** 興建的小販中心營業。

自街道兩旁的建築物翻新後,許多與旅遊業有關的行業開始入牛車水。

值得壹提的是,牛車水並非清壹色華人居住的地方,這裏還有建於1826年的詹美 *** 堂(Masjid Jamae)及1827年的馬裏安曼興都廟(Sri Mariamman),顯示新加坡多元種族和睦相處的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