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彰德府的歷史沿革

彰德府的歷史沿革

彰德壹名起源於唐代的昭義軍,形成於五代時期的後晉。

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為彰德府。沿襲宋制屬河北西路。元改為彰德路,屬中書省。明初復為府,改屬河南布政使司。這是安陽沿革史上壹大變遷。自漢以來,漳洹流域壹直是河北大政區的壹部分。

洪武元年(1368年)明將徐達從行在汴梁(今開封市)出發,攻打河北的衛輝、彰德諸路,攻下後即置彰德府,屬設在汴梁的中書分省管轄。次年改中書分省為河南等處行中書省,九年又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從此彰德府屬下各縣改屬河南,至清沿襲不變。1913年廢府。

明清以後的安陽是河南北部的壹個中等城市。明洪武元年改建的彰德府城,周圍僅9裏130步。永樂二年(1404年)封朱高燧為趙王於此。建王府於彰德府城內。今市內高閣寺,為其舊址。

清代安陽地位無顯著變化,至清末光緒年間,安陽境內的京漢鐵路修成(計長37.5公裏)後,又有支線通六溝河煤礦,於是給安陽城市的經濟發展開創了新的局面。當時洹水為安陽境內的惟壹水運航道,下至內黃入衛,南至楚旺、道口,北至天津,有航船往來,故水陸交通便利。宣統元年(1909年)袁世凱以“回籍養病”為由,伺機東山再起。他不去故裏項城,而隱居於安陽洹上村,實因這裏臨近鐵路,隨時可與北京保持聯系之故。

辛亥革命後,廢彰德府留縣。

1949年8月劃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置平原省。安陽地區歸其所屬。同年劃安陽縣城區及近郊置安陽市,移安陽縣治水冶鎮,又析安陽、臨漳二縣漳河以南地置鄴縣,駐崇義集。廢了近千年的鄴縣又重新復置。

1952年撤消平原省,劃臨漳屬河北,鄴(移治白壁集)、安陽屬河南。

1954年又廢鄴縣入安陽,於是殷鄴又合為壹。同年6月遷安陽縣還治安陽市。

1958年12月截臨漳入磁縣。1961年7月析磁縣復置,至今不變。

1986年安陽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