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學院精神

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的學院精神

軍事醫學科學院壹代代科技工作者默默奉獻,在取得2000多項科研成果的同時,還創造了以獻身軍事醫學科研事業為內涵的“愛黨愛國、拼搏奉獻、求實創新、團結協作”的“特等獎精神”。

(壹)被國際醫學界命名的“蔡氏區”。

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的留美博士蔡翹在美洲袋鼠腦組織的神經解剖學研究中,發現了視角與眼球運動功能的中樞部位———頂蓋前核。國際醫學把這壹部分命名為“蔡氏區”。這是20世紀的中國姓氏在有限的生物體上的命名,也是人類智慧的象征。

蔡翹沒有留在美國。他踏著太平洋的波濤,回到祖國。新中國成立後,他光榮入伍,後來出任了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成為我國軍事醫學研究的壹名“主帥”。

(二)全軍惟壹的“院士夫妻”。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的隆隆禮炮,深深震顫著大洋彼岸壹對海外遊子的心。旅居美國的周廷沖博士和黃翠芬碩士夫婦,在收到後來成為軍事醫學科學院第壹任院長宮乃泉從祖國轉來的親筆邀請信後,當即向美國移民局提出了回國的申請。但這壹正當要求卻遭到無理刁難,美國亮出了壹個令人望而卻步的獎學金所得稅索賠數目。

1950年3月,壹個春寒料峭的早晨,周廷沖和黃翠芬來到美國西部海岸的壹個貨運碼頭。毅然登上了壹艘不需移民局簽證的貨輪,開始了漫長的航行。當他們在浩瀚蒼茫的太平洋上漂泊了56天,走出甲板,踏上陽光燦爛的故鄉土地時,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海外遊子禁不住熱淚滾滾。

“解放祖國我們沒有流過血,建設祖國我們要多出力。”周廷沖、黃翠芬夫婦就是抱著這樣壹個最初的想法,在新中國軍事醫學的百花園裏奮力耕耘,用心血和汗水澆開了壹朵朵科研奇葩。周廷沖和黃翠芬先後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從而成為全軍惟壹壹對享受***和國最高學術稱號的“院士夫妻”。

(三)主動退回“院士”申請表。

在軍事醫學科學院,有位老教授叫宋鴻鏘,早在20世紀40年代,宋老就是復旦大學的前身———上海震旦大學的教授,並因發現治療血絲蟲病特效藥而聞名全國。後來,他服從組織安排,從事防化醫學研究。經過20年的探索,他帶領課題組,成功地研究出了當時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防化藥物。

鑒於宋老的突出貢獻,組織上推薦他擔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但當院士申請表送到他手裏時,面對保險箱裏厚厚的研究成果,他思索再三,竟無從下筆。因為他所從事的研究課題,都是軍事醫學的核心機密。為了國家和軍隊的利益,他主動把申請表退了回去,放棄了本該屬於他的榮譽。

當有人問已退居二線的宋鴻鏘:“您甘願這樣被埋沒壹輩子?”時,宋老平靜地回答:“壹個人做了工作非要受到社會承認嗎?農民種的米上是不寫他們名字的,大家用的煤燃燒掉了,我們也不知道是哪個礦工挖的。我很欣賞愛因斯坦的壹句話:‘不要努力成為壹個成功者,而要成為壹個有價值的人’。”

在軍事醫學研究隊伍中,有著壹大批像宋鴻鏘這樣的無名英雄,他們把個人的聲名,湮沒於國防科研的偉大事業之中。

(四)新崛起的壹代人。

43歲的研究員王海濤,1989年5月赴美做博士後科研工作,後被肯塔基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在美期間,他所做的艾滋病研究等10個方面的工作,均處於學科前沿。其中,他采用高新技術獲得壹株抗體,成為迄今為止整個免疫學領域內發現惟壹能與高比例人群特異性抗體反應的獨特型抗體。他還首次提出了對研究艾滋病疫苗有重要意義的“優勢克隆”假說,並取得壹項美國專利。僅靠這項專利,王海濤在美國就會有舒適的生活。然而,他卻謝絕美國方面的高薪聘請,攜妻子回到祖國。

與王海濤相伴的還有賀福初、範明、劉克良、高永良、裴雪濤等等。這又是壹代人。

從蔡翹,到周廷沖、黃翠芬教授,再到王海濤、賀福初,他們身上折射出幾代軍事醫學科學工作者“愛黨愛國,拼搏奉獻、求實創新、團結協作”的“特等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