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寶安的由來

寶安的由來

“寶安寶安,得寶而安”

寶安境內有寶山,“得寶而安”。

明朝有書記載:“得其寶者安,凡以康民也。

”“寶安”在歷史上就這樣擁有了自己的名字,含有吉祥用意。

這座“寶山”位於現在的東莞市樟木頭鎮境內。

宋朝有書記載:寶安“山有寶,置場煮銀,名石甕場。

”所以,此“寶”實為銀礦。

“寶安”作為縣名,從公元331年的東晉年間算來,已有1670多年的歷史。

公元331年,東晉設郡,下轄寶安等6縣,寶安縣範圍包括今日深圳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東莞市部分地區、番禺縣南部、中山市等地區。

這是在深圳地區設立郡、縣級行政機構的開始,也是深圳城市歷史的開端。

深圳地區自從唐朝中期起,歸入東莞縣管轄,畢竟距離較遠,治理鞭長莫及,深圳、香港地區頻受倭寇、海盜侵擾,尤其在明朝中期以後,兵災不斷,因此經南頭鄉紳的提議,在廣東海道副使劉穩的支持與籌劃下,明朝萬歷元年(1573年),在寶安故地建“新安縣”,取“革故鼎新,去危為安”的意思。

從“得寶為安”到“去危為安”,可見人民的生存環境與理想。

1914年,因全國行政區域整編,廣東省新安縣因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改回“寶安”縣名。

1993年1月1日,寶安撤縣,設立寶安、龍崗兩區,由深圳市直轄。

現在寶安區的新安街道辦事處,沿襲了歷史上“新安”之名。

有新安大道、新安壹路至四路,都直接以新安取名。

還有壹些道路以“安”字取名,像裕安壹路二路、建安路、安樂路等。

西鄉:南頭之西

明朝東莞所城(今南頭城)建成之後,西鄉就逐漸形成。

原住民多姓陳,據張壹兵博士介紹,他們是南山陳氏分支,分居到此,因村子位於南頭城西面,就以南頭城為坐標,命名西鄉。

現在,西鄉陳氏後人已不多。

據嘉慶《新安縣誌》記載,明末進士張家玉帶領反清復明的隊伍,從廣州、東莞撤退到西鄉,與鄉紳陳文豹會合。

寡不敵眾,被清軍鎮壓,陳文豹死在戰役中,家族被滿門抄斬,陳姓族人陸續他遷……

西鄉壹條巡撫街,因巡撫廟得名,它聯系著深圳古代史上最大的壹次移民潮。

容達賢先生介紹,清初,朝廷將東南沿海居民內遷50裏,新安縣並入東莞縣,原廣東巡撫王來任冒死上書,力陳遷界之害,康熙八年,朝廷下令復界,恢復新安縣,並以優惠的招墾政策,吸引大批客家人遷入,推動了深圳東部地區經濟、文化迅速恢復和發展。

復界後,新安縣百姓在西鄉修建了“巡撫廟”,即今天的“王大中丞祠”,又命名巡撫街,以紀念為民 *** 的王來任。

西鄉是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布匹、棉紗、火水(煤油)的中轉站,有壹條興隆街,1950年改名為真理正街,後街則被改名為真理後街,均沿用至今。

常盛街則從舊的興隆街至河西街,取的是“經常繁榮昌盛”之意。

因西鄉河從境內流過,河東路、河西路就因地理位置得名,原名分別為坑邊、坑砂。

沙井:井中沙多

沙井曾稱龍津。

曾觀來先生介紹,村民挖井取水,井中沙多,而得名“沙井”。

張壹兵博士認為,沙井興起與陳氏家族有關。

北宋末年,為避亂,陳氏經福建侯官遷入廣東南雄珠璣巷,南宋中期,陳朝舉遷入歸德鹽場(現在的沙井、松崗等壹帶)湧口裏。

陳朝舉可能是個級別不太高的鹽官,當時古深圳地區的鹽業已經非常發達,歸德鹽場的附近,有壹個叫雲林的地方,已經比較繁榮,陳氏就在雲林的附近定居生活,這裏入海河道多沙,掘井時沙很多,就取地名為沙井。

後來,歸德鹽場的陳氏又發展出了荷坳、竹村、燕川、南山等陳氏分支,成為深圳陳氏的始祖。

舊時的歸德鹽場經多年的演變,成為今天的沙井鎮沙四村,深圳地區最早的古塔“龍津石塔”,就位於這裏。

蔡惠堯先生介紹,南宋1221年,鹽場大使在沙井村河上建石橋,建成之日波濤洶湧,似有蛟龍要出,就建石塔“以鎮之”。

在沙井新橋橋頭居民點,還有座1785年建的古橋“永興橋”,這是深圳地區現存的、有明確年代可考的最早的橋。

據這裏老人說,新橋村是由人名而立的村名。

福永:幸福永遠

福永之名由來已久,曾觀來先生介紹,據傳這裏地接海灘,只有壹條街,後由於海泥淤積,沿海灘塗伸展為陸地。

靠近海邊處加建了上、下街,商業活動逐漸移來,舊街則成了居民區。

肥沃的土地、豐富的物產,吸引了東莞、番禺、中山、順德等地移民集居,日漸成墟,取名“福永”,表達“永遠幸福”的吉祥寓意。

張壹兵博士認為,明天順年間《東莞縣誌》記載,公元1575年,明 *** 在福永村南面,設立“福永巡檢司”———主管社會治安的基層 *** 機構,這是關於“福永”的最早文字記載。

固戍:宋代軍事要沖

固戍位於西鄉鎮。

宋朝時固戍就是壹個純軍事要沖,從最初的屯門寨,到固戍角寨,再到宋元之際的南頭固戍寨,軍營的名字就這樣流傳下來。

歷史上,固戍角寨的附近,有個規模不大的居民小村,張博士認為,村名中可能就含有“固”字。

現在的固戍保存有壹座明朝晚期所建的祠堂,是深圳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祠堂之壹。

松崗:明月夜,黃松崗

很長時間以來,依山傍水的松崗被稱為黃松崗。

曾觀來先生告訴記者,早在宋鹹淳六年,即1270年,這裏就開始建立墟市,因墟場建在壹個黃姓村落旁,村附近有壹個長滿松林的山崗,所以墟場就被叫成“黃松崗”。

1950年改稱松崗。

南宋末年,文天祥之弟在惠州做知府,南宋軍徹底失敗後,他帶領文氏族人和16名家丁,逃到了黃松崗的鶴仔園(現在的根竹園,在公明鎮境內),其後人後來又遷到福永嶺下村。

鎮內世居者以文氏為多。

燕川村是歸德鹽場陳氏後代的壹個分支所建,村前是沖積平原,村後青山環抱,宋時,燕川的莞香就非常有名。

關於村名的來歷,壹種說法認為,得於村前的山川河流。

另壹種說法,則如張博士所說,“燕川”村名很可能是因陳氏某個祖先的別號而得來的。

沙浦、沙浦圍村,因為河湧較多,且多沙,所以地名帶“沙”。

它們都是以蔡姓人家為主,壹種傳說是,今天羅湖區蔡屋圍的祖先就是從沙浦圍村過去的。

張博士還解釋,“浦”指水中沙洲,也是“埔”字的別寫,有碼頭之意,而這兩個村落位於茅洲河邊,歷史上曾建有茅洲渡,所以得名。

公明墟:公道光明

1929年,公明墟建立,這個相對年輕的墟市,是宗族糾紛的結果。

曾觀來先生當年在編撰《寶安縣誌》時,了解到公明建墟的來龍去脈。

他告訴記者:明朝天順年間,在現在將石村的附近,就有了周家村墟;到清嘉慶年間,出現了白龍崗墟,也就是今天的薯田埔村的前身,還有永長墟(在今松崗羅田);清光緒年間,原來的白龍崗墟附近,又出現了豐和墟。

其中,以豐和墟最為興旺。

後來,因為這幾個宗族之間發生糾紛,在樓村武舉人陳海神、合水口村麥曉孫的倡議下,於1929年,在合水口與上村的交界處,按照香港元朗墟的模式,建公平墟,取意“買賣公平”,又叫義和圩(即移和圩)。

1931年改名公明墟,取“公道光明”的含義。

“觀瀾”:原名“官難”

觀瀾原來叫“官難”。

曾觀來先生告訴記者,在建立觀瀾墟之前,附近的居民趕集都到附近的清湖墟,後來,東莞知縣派人勘定了觀瀾墟的地址,它坐落於新安、東莞兩縣之間,而新安、東莞各自都在墟內設置了地方治所,當官的互相牽制,所以,老百姓都叫此墟“官難”,以為壹種諷喻。

後來,壹位很有名氣的風水先生叫鄧坤的,雲遊到這裏的河東岸,看著波瀾壯闊、綠水盈盈的河水,大贊好風水,從此留戀此地,每天清早坐在河邊“觀望波瀾”,並在這裏建了觀音廟,取名“觀瀾”,於是“官難”墟也就改名為“觀瀾”。

石巖:石頭的傳說

地處風光秀麗的羊臺山北側山腳下的石巖,是個古老的居民點,遠在北宋時期,已有居民在此居住生活,清嘉慶年間,這裏開始建墟。

石巖的名稱來歷,與壹個古寺有關。

記者聽曾觀來先生介紹,石巖原叫“烏石巖”,這裏有個天然的大石洞,供奉觀音,洞中央有壹大石座,供奉的人燃放鞭炮,投擲在石座上,見石座呈現褐黑色,就說是顯靈,於是將大石洞稱為“烏石巖廟”。

後有人在此修建廟宇,名為“慈石古寺”,有石級通到大門,牌樓上書“烏石巖”。

“烏石巖墟”因而得名,後來改為石巖。

抗戰時,“石巖慈石古寺”還是抗日遊擊隊的聯絡點。

石巖有個“應人石”村,其村名也跟石頭有關。

這塊石頭“形似仙姑”,呈朱紅色,又叫“仙姑化石”。

《新安縣誌》有這樣的記載:“仙姑化石,在羊臺山,石面四時紅艷又名應人石”。

記者在當地,還聽到這樣壹個傳說:應人石原來只有壹半,擋在山洞口,村人感覺奇怪,就呼喊另壹半石頭,喊著喊著,那另壹半石頭竟真飛來了,而且與原來的半塊完全密合成完整的壹塊石頭,大家就叫它“應人石”。

現在,只有“應人石”地名,石頭已經不存在了。

龍華賴屋山村無人姓賴

龍華賴屋山村,卻沒壹戶人家姓賴,這還有壹個悲慘的故事:

早年,這裏的村民都姓賴。

有壹個豪紳,村民暗裏叫他為“螃蟹”。

他竟立下“規矩”:凡在村內經過的新娘,都必須在他家留宿壹夜方可放行。

若不從,是外村路過的,就派家丁強行搶奪;是本村的則打上門去,直鬧得這家家破人亡。

有壹天,壹位新娘乘轎途經,“螃蟹”照例派人劫新娘行暴。

不料,那新娘是東莞壹帶土匪頭子的親戚,土匪頭子得知此事後,連夜糾集幾十名土匪下山,血洗賴屋山村,惡貫滿盈的“螃蟹”橫屍花廳,可憐全村百姓也倒在血泊。

據說,只有個接生婆躲過滅頂之災,她挑著壹對剛降生的雙胞胎男嬰,躲進山洞,後乘黑夜逃出,挑著兩個啼哭的孩子壹直走到坪山才歇腳,就在此落戶。

現在龍崗坪山鎮不少姓賴的居民就是他們的後代,而賴屋山村從此只剩個地名,盡管後來陸續有了人家,只是再沒壹戶姓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