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舟山的別名

舟山的別名

康熙禦書“定海山”

--------------------------------------------------------------------------------

2007-06-13

清康熙元年(1662),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收復了被荷蘭人侵占達三十八年之久的中國領土臺灣。鄭成功去世後,其子孫鄭經、鄭克塽為首的鄭氏集團統治下的臺灣成了同清政府長期對峙的獨立王國。清政府為了斷絕鄭氏集團糧餉和軍用物資的供給,坐困鄭氏集團,令其不戰而降,對鄭氏集團實施經濟封鎖,其措施就是遷界移民,北自天津南至廣東,沿海岸線釘定界樁,嚴禁壹切船只出海貿易、捕魚。沿海及各島嶼的居民內遷30-50裏,在沿海壹帶形成壹個無人區。舟山也不例外,島上所有居民均遷入內地。二十年後,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收復臺灣,海宇廓清,浙江巡撫趙士麟、總兵孫惟統奏請展復舟山。二十五年五月,總兵黃大來會同督撫上疏,題請在舟山設立縣治。康熙皇帝以為“舟”是動的物體,動了就不太平,倒不如以“定”為好,“海定則波寧”,從此可以“金城湯池,永建不拔”,於是改舟山為定海,並禦筆親題“定海山”三字。第二年設立縣治,又賜名“定海”。原來的“定海”則更名為鎮海。知縣繆燧敬奉禦書於二十八年擇學宮東偏地建樓三楹,上懸禦題寶額,永鎮山海。該樓多次毀於臺風,光緒年間重修,目前在昌國路定海二中東側修復的禦書樓,系光緒間原貌,現為舟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康熙二十七年所建的定海縣含富都、蓬萊、金塘、安期四鄉,其中“富都鄉為附郭大嶴”,轄區最大,系縣署所在地。康熙《定海縣誌·縣治圖說》是這樣描述的:“夫大海滔天,中洲突起,環五百裏之廣而扼沖設縣。衙山抱於東隅,鎮鰲峙其西北,南以關山為內案,北以雙髻為門屏,以地勢言之,洵瀛海壹要區也。”衙山在定海城東,俗稱鰲山,山上原建有奎光閣和文筆塔。此山山體不大,現已夷為平地蓋了房子。關山是定海道頭的東嶽山,它和鎮鰲、雙髻兩山現仍屹立在定海城的南、北兩端。這段話極言定海地勢之雄偉、險要。

“定海”,是官方為舟山所取的第三個名稱。舟山從開始有第壹個名字到康熙賜名定海,相隔九百余年。期間頗多周折,誠如誌書所言:“定邑海中孤嶼,千余年來屢廢屢復,與時代相為盛衰,而前後殊名,古今異跡。”很早以前,舟山群島因孤懸海上,交通不便,內地的統治者無暇顧及,很長時間沒有給舟山取正式的名字。據《左傳》載,公元前五世紀,吳越交戰。起先,越王勾踐戰敗。勾踐臥薪嘗膽,發憤圖強,二十年後反敗為勝,攻占了吳國土地。勾踐“請使吳王居甬東”。杜預註解:“甬東,越地,會稽句章縣東海中洲也。”“甬東”、“句東海中洲”當時就成了舟山的稱呼。《左傳》上說,勾踐“請使吳王居甬東”。夫差“辭曰:孤老矣,焉能事君?乃縊,越人以歸。”當時夫差並未應勾踐所請到舟山,大概覺得這樣做太失面子了,羞憤之下便自殺了。可是定海民間傳說,夫差來過舟山,定海的吳榭鄉是他的落腳點。吳榭鄉所以叫“吳榭”,就是因為那裏有壹間供夫差住的木屋。那木屋四周的門窗可以隨意裝卸,故而稱“榭”。吳王住的榭叫吳榭,該地因此而得名。還說,後來“吳榭”廢圮了,人們在原地基上蓋了座庵堂,名“伏龍庵”。《左傳》說夫差自縊不會沒有根據,定海民間傳說也不是空穴來風,定海確有“吳榭”地名。也許當初為接待夫差的到來,定海臨城確鑿蓋過準備供他住的房子,結果夫差自殺了沒有來成。到秦朝,秦始皇“以吳越地為會稽郡”,所以稱舟山為“會稽郡南”;兩漢至五代梁陳,置鄮縣,舟山又稱作“鄮縣東境”;隋代,隋文帝並余姚、鄞、鄮三縣入句章,舟山又叫“句章東境地”;唐初,析句章,置姚州、鄞州,舟山為“鄞州地”。直到唐開元二十六年(738),舟山才開始有了正式名稱。當時,朝廷準采訪使齊澣所奏,將原屬鄮縣的地域分做奉化、慈溪、翁山、鄮縣四個縣,舟山就叫翁山縣。這是官方第壹次為舟山取名。

“翁山”名稱的來歷按照歷代縣誌的說法,東晉道教理論家葛洪曾在定海吳榭鄉伏龍庵修煉得道,人稱葛仙翁。為了紀念他,人們把吳榭與洞嶴兩鄉交界的壹條浦稱作“翁浦”,附近的壹座山稱作“翁山”。翁山縣就因此而得名。葛洪(約281至341),字稚川,自號抱樸子,著有《抱樸子內篇》、《抱樸子外篇》、《神仙傳》等書,既是道教理論家,又是醫學家、煉丹術家。兩晉以降,道教盛行,皇帝大臣都熱衷於修道煉丹,葛洪在當時可謂名聲顯赫。據誌書載:南宋乾道年間耕者在翁山下撿到壹只銅鼎,“無足而有耳,耳亦不穿。中可容鬥余,而底之埃墨猶在。以歸進士陳節,謂煉丹之遺器。”意思說這只銅鼎就是當年葛仙翁煉丹的遺物。康熙朝定海縣令繆燧有《翁浦山》詩:“耕者得銅鼎,無足而有耳。知是還丹具,葛翁煉於此。置縣名翁山,浦也以為氏……”說的就是這回事。近年來,舟山學者對翁山縣因葛仙翁而得名這壹說法提出了異議。理由是葛洪所著《抱樸子》壹書中說:“古仙者之樂,經登名山為上,而以海中大島嶼若會稽之東滃洲之類者次之。”《抱樸子》是葛洪寫的,他不會將自己煉過丹的地方稱作“翁山”、“滃洲”,可見翁洲之名早在葛洪在世之前已經存在。據翁氏《六桂族譜》載:“昭王庶子謚,字庶任,封於翁山,因賜姓翁,是為翁氏之元祖。”周昭王在公元前九百多年,翁山名稱的出現就更早了。由此看來,翁山因葛仙翁而命名的說法難以成立。翁洲、翁山之“翁”與葛仙翁之“翁”不存在內在聯系。“翁”與“滃”在古文中是通借字,“滃”的本義指“雲氣起”,指“水盛貌”。舟山島孤懸在大海之中,雲蒸霞蔚,水氣蒸騰,看上去呈“水盛貌”,故而古人稱作“翁洲”、“翁山”。此種說法成立與否,尚待進壹步考證。翁山縣建立後,蓋起了衙門,辦起了學堂,兵備吏治也趨於正規。既設縣治,就得有城池。起先,城築在?河。後來據傳?河壹帶的“土輕”,移至鎮鰲山下。這是定海歷史上第壹次建城,據宋寶慶《昌國縣誌》載:“城周廣五裏”。定海舊城大概從那時開始基本成形。

事隔三十三年,至唐大歷六年(771),臨海人袁晁揭竿起義,連陷浙東諸州縣,壹度占領翁山,翁山縣因此被廢。此後三百年間,舟山又沒了正式名稱,而被叫作“鄞州地”。直至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當時的鄞縣縣令王安石上奏朝廷,提出重新在舟山設立縣治。朝廷準王安石所奏,以為舟山群島“東控日本,北接登萊,南連甌閩,西通吳會,實海中之巨障,能以昌壯國勢。”於是便賜名“昌國縣”。這是官方賦予舟山的第二個正式名稱。當時的昌國縣轄富都、安期、蓬萊三鄉。元豐二年(1079),割定海縣(今鎮海)之金塘給昌國。這樣,昌國縣的轄區擴大為四鄉。在宋王朝統治的318年間,昌國縣人口增至41000余人,經濟和文化都得到空前的發展。全縣開設了岱山、曉峯等五個鹽場,寶慶年間,每年鹽的收購量達122400擔;在教育方面,興辦了翁洲、虹橋、岱山三所書院,培養了不少人才。

舟山在宋、元兩代,大部分時間是比較安定的。只是在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進犯臨安,宋高宗趙構避難至昌國,住了七八天,得知越州失守,又慌忙逃往溫州、臺州。金兵攻陷舟山,不見康王,在海上追出三百余裏,遇風暴和宋軍的阻擊,才沒有追下去。據傳,康王趙構到舟山時住在城西紫皮嶴。後來他回到臨安登上皇位,將紫皮嶴改名為紫微嶴。南宋景炎元年(1276),元軍攻克昌國。元至元十五年(1278),此時昌國居民已有22600余戶、126000余人。朝廷頒詔,升昌國縣為昌國州。增設城門六所:東曰東江門,西曰西門,南曰南門,北曰上榮門,西南隅曰舟山門,東北隅曰艮門。明洪武二年(1369),復改昌國州為昌國縣。以為昌國地處海東,不能無兵守禦,於是在昌國設衛所。“衛”是明代軍隊編制名稱。昌國衛與縣同級。為加強防務,重新修築城墻。新築的城墻高2丈4尺,址廣1丈,周圍1216丈,長達9裏。辟東西南北四門:東曰豐阜,南曰文明,西曰太和,北曰永安。城門建有樓穴、水門,在東南兩門置吊橋。城上有雉垛2673個,警鋪60處。城外開渠築濠,自東南至西長1260丈,北面與山相接。後來定海城的城墻大致與明時所建的規模相仿。

明洪武十九年(1386),壹場災難降臨到舟山百姓頭上。當時有個征南將軍湯和奉皇帝差遣來東南處置防務,他部下的兩個指揮在秀山島幹預當地居民的民事糾紛,被人打死了。湯和牽怒於舟山百姓,在朱元璋面前誇大其辭地說:“昌國居民外結倭寇,內多盜賊”,是“不可教化之頑民”,是“邊防之大患”,執意要撤廢縣治,驅遷島民。朱元璋聽信了湯和的話,於洪武十九年下詔撤廢昌國縣,所有島民悉數驅遷到內地。紫微人王國祚赴南京面見皇帝,力陳舟山島民不可遷之理由。朱元璋以為既然妳們那裏有田地可供耕種,應準許島民散處,只是兵民壹起要加強防範,以免寇擾。有了皇帝這句話,舟山居民才沒有全部被驅遷,留下城區四裏內的547戶、8085人,其余46島居民全被趕往內地。遭驅遷的舟山人流離失所,異鄉客地謀生艱難。留下來的也不好過,困在城中受官兵管著,不能隨意行動。隨著昌國縣撤廢,昌國衛遷往象山石浦,舟山島上只留中中、中左兩所。“所”有千戶所、百戶所之分,留在島上的當為百戶所,每壹所有官兵120人左右。明正統八年(1443),戶部侍郎焦宏以城大兵少為由,裁撤東北隅的城墻2裏,存7裏30步。給四城門重新命名:南文明門,濠橋外木柵曰迎恩;東豐阜門,外木柵曰賓暘;西太和門,外木柵曰西安;北永安門,外木柵曰北固。城墻西北跨鎮鰲山,東抱霞山,其余皆在平地。

隨著歲月流逝,海禁逐漸松弛。遷往內地的舟山人紛紛返回故鄉,有些內地人也搬到舟山來謀生計,到明嘉靖年間(1522 —1566),舟山又有居民6005戶、13653人。不幸的是舟山人在明壹代壹直不很太平,起先是驅遷,接著是海盜勾結倭寇劫掠騷擾。最嚴重的壹次是嘉靖年間王直等人勾結倭寇屢次進犯金塘烈港、舟山岑港和普陀山,與官兵對抗。自嘉靖十九年(1540)起至三十六年(1557),時間長達17年。最後,在總督胡宗憲、總兵戚繼光、張四維、俞大猷和盧鏜的合力追剿下,才將寇患蕩平。

在昌國縣和昌國衛均被廢撤的年代裏,“舟山”這壹名稱便流行開來。“舟山”的名稱不是官方欽定,而完全來自民間。舟山名稱的來歷,壹說是舟山島的形狀像條船,島上又多山,故而叫“舟山”。這條“船”頭朝西,尾朝東,故而島的西端有“岑椗莊”,島的東端有“舵嶴莊”。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編的《乾道四明圖經》“昌國縣津渡篇”說:“舟山渡,去縣南五裏,趨城由此出,山形如舟,故名。”這裏說山形如舟,不是島形如舟。比較確切的是元代《大德昌國州圖誌》的說法,該書載:“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原來島南邊有座山,像鳥兒的翅膀橫枕海濱,舟船都到這裏來停泊,於是這座泊舟的山就成了“舟山”。久而久之,由山及島。“妳的船開到哪裏去?”“到舟山去。”“舟山”自然而然地成了整個島的名稱。至於“岑椗”、“舵嶴”這些莊名,都是從“舟山”這壹島名附會出來的。既然島叫舟山,前面應該有“椗”,後面應該有“舵”,於是就有了“岑椗莊”、“舵嶴莊”。那麽“枕海之湄”像鳥兒翅膀壹樣的山指哪座山呢?元明時,現在的定海人民南路是壹條很開闊的浦,海水壹直淹到道隆山下,即現在的人民南路與東海路交義口。當時的船只小經不起風浪,越往裏靠越安全,道隆山下顯然是理想的泊船處,所謂“舟山”,指的就是這座道隆山。後來海口逐漸南移,壹直移到東嶽山下,因此也有人把東嶽山當作“舟山”。道隆山實際上是壹座不起眼的小山丘,山上原建有道隆觀,故而歷代誌書又稱作“觀山”。這座不起眼的小山,在舟山歷史上很有點名氣。傳說宋建炎三年,宋高宗被金兵追擊逃至昌國。金兵追至道隆觀不見高宗,用刀砍柱,有血濺出,嚇得金兵急忙退去。明嘉靖年間王直投降在觀山建受降亭。道隆觀大約毀於清朝末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道隆山那裏建造房子,山被夷為平地。

到了明末清初,部分明末遺臣擁戴魯王朱以海為“監國”,逃亡到舟山。他們要把舟山當作反清復明的基地;而清王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必須除了這心腹之患。於是,舟山成了他們爭奪的焦點。魯王自清順治六年(1649)到舟山,兩年後失敗逃往廈門。清兵攻占舟山,大學士張肯堂等數十名明末遺臣有的自盡,有的戰死。被清兵屠殺的舟山居民約有18000余人。清兵於九月初二中午開始屠城,直殺至深夜。民間傳說,清兵號令屠城以明晨收兵。殺至半夜,滿城火燒通紅,竺家弄壹些人家養的雄雞壹齊叫起來,清兵以為雄雞報曉天要亮了,屠城的時限已到,便都回營安歇,定海城的部分居民才免遭劫難。後來,定海竺家弄壹帶居民立下壹條不成文的規矩,逢年過節,雞鴨鵝之類均可宰了吃,惟有公雞不殺,以報答它當年的這壹聲叫。

距清兵進城十年之後,舟山人再壹次遭受遷徙之苦,那就是前面提到的康熙朝的大驅遷。幸虧這次驅遷時間不長,前後***二十年,康熙二十二年,舟山展復。二十五年,康熙賜名“定海”,從此,舟山又有了欽定的第三個名字。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建定海城池。據清光緒《定海廳誌》載:“循舊址築之,周圍1216丈,城高1丈,址廣1丈5尺。羅月城四,城身48丈4尺。雉堞1280,高4尺。仍東南西北四門,不立門名。門上飛樓4座,每座3間。窩鋪38座,每座1間。其南設水門1座,外為濠”。康熙朝修城以後,嘉慶、道光兩朝又經砌築葺補。最後壹次修築城墻是在同治十年(1871),修城身210余丈、城垛1206個、左右石梯兩處,加高北城3尺。並建了窩鋪、盤詰廳、了望樓等。

舟山從唐代首建翁山縣,到清康熙宣布重開海禁,第三次建縣,歷時948年。其中設縣治理347年,廢縣棄管約400年,不準人居住,任其荒蕪長達200年。先後經歷了兩次撤廢、兩次驅遷,壹次屠城,以及鴉片戰爭時期的兩次英兵入侵和抗日戰爭時期的八年日寇統治,真是飽經憂患,歷盡滄桑!這些歷盡艱難、自強不息的舟山人,造就了海島特殊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