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萬州十年的某個地方的變化

萬州十年的某個地方的變化

今年是重慶直轄的第十個年頭。10年前,兩千多名全國人大代表把直轄這包“催化劑”交到了重慶人手中,那三千多萬巴渝兒女為之激蕩。 10年後,回顧昨天,我不由的想到,是什麽強有力地改變著這個城市?是誰在抒寫著這個城市的歷史?直轄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麽?作為直轄市的大學生,該怎樣為直轄市增光添彩?本文將從重慶的簡史、十年來的回顧、未來的展望以及作者的願景等幾方面為讀者講述重慶在過去十年的成就。

關鍵詞:重慶;直轄十年;發展;三峽;

壹、重慶的歷史沿革

重慶是壹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城。遠在兩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片土地上就出現了人類的生息繁衍活動;到新石器時代,已有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別居住著夷、 濮、苴、奴、賓、***、(rang)、(dan)等八個民族。正是這些最早的重慶居民,創造了重慶最古老的歷史文明。約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已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盟,統稱"巴"。

下圖簡單介紹了重慶的歷史變遷

辛亥革命後,1921年設重慶商埠督辦;1929年設市;1935年5月5日,國民黨政府頒令,將重慶升格為直轄市。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西遷重慶,於1937年11月定重慶為"戰時首都",1940年再定重慶為"陪都"。

二、新興的直轄市

1997年3月14日,全國人大八屆五次會議通過了設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賦予她進壹步發揮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龍頭作用、窗口作用和輻射作用,帶動西南地區和長江上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使命。40萬下崗職工、103萬移民、300萬貧困人口。這是重慶發展道路上必須翻越的三座大山。橫向比較,更讓重慶人清醒:上海、北京、天津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分別比重慶高5倍、3倍、2.9倍;重慶在直轄市中只有“三個之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窮。擺在重慶人面前的,是三大任務——建設長江上遊經濟中心、完成三峽工程百萬移民工作、搞好城市帶農村的試驗;是四大難題——移民、脫貧、老工業基地改造、環境汙染,這其中的每壹件對於巴渝兒女都是機遇也是挑戰。

而就在短短的壹年時間內,1998年的重慶已經讓人感受到這個直轄市的年輕與活躍:三峽工程壹期水位移民任務圓滿完成;110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經濟在結構調整中日漸活躍;城市建設更是異彩紛呈——橋多了、路寬了、街亮了,壹座座都市廣場盡顯現代氣息……就是這些讓人振奮的成就仿佛是在述說著重慶的未來,讓我們看到這個新興直轄市充滿生機的未來。

三、天塹變通途——十年交通發展

重慶,是壹座山城,山在城中,城在山中;重慶,是壹座江城,城建水旁,水穿城過。因為城市依山而建,道路彎多、坡陡、面窄,所以也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著稱於世。而這時,水運在經濟落後,技術落後時給重慶帶來的是交通的便利。壹代詩仙李白曾描寫到“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就是說明當時水運的便捷。隨著城市的發展,那寬闊的長江嘉陵江成為了阻撓重慶發展的絆腳石。1997年的時候,連接主城九區的大橋也只有4坐。交通,壹時成為了制約重慶發展的重要因素。

為了改變重慶的交通面貌,重慶人壹直在努力。2006年9月25日,重慶長江大橋復線橋正式通車。復線橋通車後,原有的重慶石板坡長江大橋與該復線橋均采取單向行駛,緩解了當地的交通壓力。據悉,目前重慶主城跨江大橋已達十四座,其中長江上六座、嘉陵江上八座。目前四座大橋在建,預計到2020年,重慶主城還將有十三座跨江大橋建成投入使用。因為我們重慶的地理條件很特殊,在修建橋梁當中成就了壹些世界之最,其中黃花園嘉陵江大橋連續鋼構長度世界第壹;巫山長江公路大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橋;正在建設的菜園壩長江大橋是世界上公路和軌道交通兩用拱橋中跨度最大的……隨著建橋工藝的提升、橋梁數量的增加,重慶的“橋梁之最”還將不斷湧現。 重慶市因橋梁而發展,因橋梁而生動。白天,車水馬龍從橋上經過,為城市傳輸著活力與精彩。入夜,壹座座大橋上流光溢彩的光帶和波光粼粼的江水組成壹幅幅光彩奪目的圖畫,更為山城夜色增添了壹派壯麗。如今的重慶人,把自己的城市稱為“橋都”。

重慶直轄,給重慶的發展註入了強大的活力.重慶人民建設熱情高漲,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重慶市委市府的領導下,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使重慶市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重慶人,感受最深的是交通的巨大變化,環城高速,成渝高速,渝萬高速,渝黔高速,渝合高速.相繼建成通車,向全國,向全世界打開了重慶的大門.目前重慶僅長江、嘉陵江上已建、在建的大橋已超過30座。 橋梁專家稱,重慶橋梁數量之多、種類之齊全,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橋梁的建成,高速路的建成,使八小時重慶,半小時主城區成為現實.輕軌較新線的建成通車極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使人民切切實實的感覺到交通便利帶來的方便。

四、突破山脊的阻礙——十年城市建設

1997年12月27日,解放碑步行街開街。當時,人山人海。重慶直轄前,解放碑所在的位置就是壹個轉盤。經過近10年的發展,解放碑已擁有3.6萬平方米步行街。而未來的解放碑步行街還將繼續“長大”。最終的面積,可能是6萬平方米左右。解放碑的發展,是大重慶的壹個縮影。

國務院在《關於重慶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中這樣寫到:重慶市的城市建設和發展應堅持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按照直轄市的建設要求,發揮中心城市作用,完善城市功能,把重慶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科學和教育事業發達、社會文明、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具有“ 山城”、“江城”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數據顯示,1994年重慶市主城建成區面積159平方公裏,人均建成區面積65平方米,2000年主城建成區面積175平方公裏,人均建成區面積70平方米,2010年主城建成區面積240平方公裏,人均建成區面積75平方米,2020年主城建成區面積300平方公裏,人均建成面積81平方米;外圍組團2000年總建成面積45平方公裏,2010年總建成區面積89平方公裏,人均建成區面積75平方米,2020年總建成區面積135平方公裏,人均建成面積83平方米。其中,根據市域城鎮及其區域形態發展水平的差異,將市域規劃為四個較大的區域形態:市域中心城市及其城鎮密集區、萬州城鎮群、涪陵城鎮群和黔江城鎮群。以特大城市重慶都市圈為中心城市的城鎮密集區,包括永川、江津、合川、長壽、榮昌、五座中等城市,大足、銅梁、綦江等十幾座小城市以及200多座小城鎮所組成;以萬州城區為中心城市,包括開縣、梁平、忠縣、雲陽等十多座小城市和200多座建制鎮所組成的城鎮群;以涪陵城區為中心城市,包括南川、武隆、墊江、豐都等幾座中小城市及90多座建制鎮所組成的城鎮群;以黔江縣城為中心城市,包括石柱、彭水、酉陽和秀山等幾座小城市和80多座建制鎮所組成的城鎮群。而主城的用地結構分為三片區,十二組團。嘉陵江以北為北部片區,包括大石壩、觀音橋、唐家沱三個組團;長江以東為南部片區,包括彈子石、南坪、李家沱三個組團;嘉陵江以南、長江以西為西部片區,包括渝中、大楊石、大渡口、中梁山、沙坪壩、雙碑六個組團。十二個組團繼續保持"多中心、組團式"的布局結構,組團與組團之間以河流、綠化和山體相分隔、既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系,使每個組團內的工作、生活用地大體做到就地平衡,十二組團***同組成城市空間布局的有機整體。

壹個功能分區合理、特色突出的重慶正在西部崛起。統壹規劃、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因地制宜,市政府將以滿足人民生活、生產、建設需求為目標,建立壹個統分結合、點面結合、城鎮結合,社會化、現代化的大都市。

五、騰飛的翅膀——十年經濟發展概述

重慶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國防科研生產基地,有較強的產業基礎,在全國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重慶有39個,資產存量大,配套加工能力強,工業在重慶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作出了重要貢獻。重慶直轄以來工業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實施“七個壹批”工程實現整體扭虧。從1996年起,重慶工業淪入連續4年的虧損之中。情況最嚴重的是1997年,全市國有工業企業虧損面超過60%,虧損額高達23億元。直轄之後,重慶工業兩眼向外圍繞市場,兩手向內圍繞提升競爭力,持之以恒實施了兩大系統戰役,從結構到理念實施大調整,大轉變,終於奮力攀出谷底,走向新生。為此,市委、市政府針對重慶工業的實際,實施了重慶直轄後的第壹大戰役——“七個壹批”:兼並破產淘汰壹批、債轉股搞活壹批、技術改造提高壹批、加強內部管理轉化壹批、軍民品分線解脫壹批、中小企業改制脫困壹批、扶優扶強壯大壹批。

第二階段:實施“三大基礎”工程優化產業結構。自2000年全市工業整體扭虧為盈後,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在“七個壹批”工作成效的基礎上,提出並實施了“三大基礎”工程,加大老工業的調整改造力度,對癥下藥,壹廠壹策,辯癥施治,工業利潤壹年壹步臺階,工業利潤相繼突破20億元、30億元,2003年更是突飛猛進達到86億元。這三大基礎分別是:建立合理的經濟結構;建立先進的技術進步體系;建立靈活的經濟運營機制。

第三階段:推進新型工業化不斷壯大重慶工業。2003年,新壹屆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及時總結經驗,清理發展思路,提出了“工業強市”的指導思想和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這“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是:第壹步,到2005年,富民興渝取得新的進展,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西部大開發在壹些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辦好“四件大事”取得重大成果,城鄉人民過上基本的小康生活,奠定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重要基礎。第二步,到2010年,富民興渝實現新的突破,經濟總量比2000年翻壹番以上,西部大開發見到明顯成效,基本完成“四件大事”,城鄉人民過上富裕的小康生活,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基本框架。第三步,到2020年,富民興渝邁上新的臺階,經濟總量比2000年翻兩番,西部大開發全面見到成效,城鄉人民過上富裕的小康生活,部分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全市綜合實力、整體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大大增強,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在此基礎上,為進壹步細化工作思路,統籌壹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2004年市委、市政府又在全市範圍內廣泛開展了加快推進重慶新型工業化的大調研,集思廣益,結合重慶實際,召開了市委二屆五次全委會,提出了推進重慶新型工業化“5444”發展思路(即:實現五大發展目標、發展四大重點產業、抓好四大戰略任務、實施四大保障措施),從而有力地推動了重慶工業的加速發展,全市工業增幅繼續攀升,運行質量持續提高,主要經濟指標再創直轄以來最高水平。

工業發展的同時,第三產業也發展迅速。10年前,許多人出差到外地,都會幫朋友同事帶些商品回來——— 因為壹些商品在本地很難買到;10年後,出差回來的重慶人卻不知道該給朋友同事帶點什麽禮物了——— 在山城琳瑯滿目的商場裏,很少有買不到的商品。有“西部第壹街”之稱的解放碑商圈早在2005年銷售就突破了200億元,繼續引領時尚潮流。觀音橋、解放碑成為中國著名商業步行街,萬州、涪陵、黔江等九個區縣和中心鎮的商貿中心建設加快。南濱路、北濱路、高新區信息通訊等壹批獨具特色、風格各異的商業特色街亮點紛呈。8年間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8%和7%,到2004年達到9221元和2535元。老百姓進壹步享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截止2003年底,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比1996年大幅下降12.2和7.4個百分點。

六、巨輪起航——展望重慶未來

在十年之前的1997年3月14日,八屆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了設置重慶直轄市。到現在為止,重慶直轄已經十年了。我們的經濟建設、人的精神面貌都發生深刻而巨大變化。重慶用10年證明了中央的直轄決策是正確的,西部開發的決策是正確的。在新的戰略定位下,破解三峽移民世界級難題,發揮直轄市功能,探索全國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科學發展之路,將是重慶在未來階段的重要任務。努力使重慶成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長江上遊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新型直轄市。第壹個十年才剛剛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