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漢族是怎麽來的?

漢族是怎麽來的?

漢民族,以先秦時期的華夏民族為核心,在秦漢時期形成了統壹的民族。到1840,在封建帝制下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展。從1840到1949,在反帝反封建鬥爭中取得了新的發展;65438年至0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逐步發展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社會主義國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並六國,在“大壹統”中,中華民族也從分散走向統壹。秦始皇建立秦朝後,采取了壹系列措施來統壹和穩定中華民族,如推行郡縣制,規定“書籍用同壹種語言書寫”,統壹貨幣、度量衡,“車在同壹條軌道上”“同路同行”,修建長城等。中國歷史上第壹次建立了統壹的專制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在民族團結的條件下,漢族形成了統壹的民族。

秦統壹後,仍沿用華夏的族名。而山東(廬山以東)原屬六國的人,在秦朝都是“貴州首領”。秦國雖然短暫,但西域(包括現在的新疆)和匈奴到漢朝的民族仍稱中原秦人。漢朝從西漢到東漢延續了400多年,為漢朝的名稱和中華民族的名稱提供了歷史條件。

另外,漢朝是壹個強大的國家。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把漢朝的軍隊稱為“漢兵”,把漢朝的使臣稱為“漢使”,把漢朝的人民稱為“漢人”。於是,在漢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空前頻繁的交流中,如溝通西域、征伐匈奴、平西羌、招降朝鮮、服務西南夷、收編福建、南粵等,漢朝的名字被其他民族稱為中華民族的名字。呂思勉說:“漢民族的名稱始於劉邦稱帝之後。”?

東漢以後,中原大亂,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四分五裂,封建割據,紛爭戰亂四起。在大分裂、混戰、動蕩中,各民族或部落四處遷徙,北方的匈奴、鮮卑、烏宛、氐、羌等相繼進入中原,史稱“五朵野花”,江漢地區的壹些蠻族也湧入中原。

在中原,漢族與匈奴、鮮卑、烏丸、氐、羌、蠻族雜居。而北方的漢人大量南遷;歷史上被稱為“南渡”的漢族和南方少數民族或部落,如蠻族、黑話和遼,共同生活在長江和珠江流域。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被漢族同化,失去了民族特色,成為漢族的壹部分。

擴展數據:

歷史上有幾次漢族人口從黃河流域、淮河以北向長江以南、珠江流域遷移。秦統壹六國時,大量關東豪族遷居關中,西漢時期也有類似的移民活動。但當時的經濟發展決定了黃河中下遊各縣是全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

舉個例子,如果把縣縣分成兩部分,北部占當時戶籍人口總數的80%左右,南部占20%左右。從東漢末年開始,民眾開始南遷,到西晉末年,黃河流域的民眾大規模南遷到長江中下遊、長江上中遊和漢水流域。

南北朝以後,人口繼續南遷,使得長江流域人口不斷增加,但仍然沒有改變北方人口分布多於南方的狀況。但如果把隋末南方各郡的人口總數與西晉相比,長江流域和嶺南地區的人口增加了壹倍以上。

唐末五代,北方人口再次南移。到了北宋末年,金兵在南方犯罪,出現了第二次人口南遷的高潮。南方人口大增,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洞庭、鄱陽湖、太湖周邊,以及長江、珠江三角洲。

這些地方成了人口密集區,人口密度高於北方各州。除了上述兩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還有其他幾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東晉以來南方經濟發展迅速。到了宋朝,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了南方。到明清時期,南方的人口密度不僅高於北方,而且漢族總人口也超過了北方。

漢族經歷了幾千年的遷徙和與中國各民族的遷徙,從而形成了集中分布在松遼平原、黃河、淮河、長江、珠江流域最發達的農業區和城市,與邊疆地方民族交錯混雜的分布特點。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相當壹部分漢族人移居海外。他們中的壹部分人在移民國家紮根發展,成為當地華人,另壹部分人保留了中國國籍,成為散居世界各地的華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