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羅目古鎮的古鎮得名

羅目古鎮的古鎮得名

自秦漢以來,峨眉迄今已有2600余年的人文史了。峨眉作為古蜀國地,羅目縣的最早出現,應是在秦惠王伐蜀(公元前316年),移秦民萬家以實蜀中之際。《太平環宇記》說:“秦(諧音涇)水臨羅目縣,‘秦水在縣(峨眉)西120華裏’”。可見秦水應是金口河,羅目縣應是峨邊沙坪壹帶,與峨眉接壤,主因是移民中的秦民思秦之涇水,乃呼金口河水為涇水以慰。

據《唐史》記載:唐麟德二年(公元655年),為安撫獠人,在縣(峨眉)東南90公裏置陀和城(今之峨邊沙坪)和置沐州、羅目縣。幾經沿革,到了宋代才移羅目縣治於今峨眉縣境內之羅目鎮。“山高謂之峨,水秀謂之眉”,峨眉山得名源於山形地貌,峨眉縣的得名源自峨眉山,也為羅目鎮的得名牽了線……

羅目鎮得名:據《嘉定府誌(山川)》記載:“羅蒙山”,縣(峨眉)南190余裏,《樂史》謂羅目舊縣北3裏,非今之羅目鎮去縣20裏者。按唐《地理誌》:儀鳳三年後置羅目縣,乃今之羅目鎮,非舊置之羅目縣(沙坪)也。又據府誌方輿誌(古跡)記載:“唐羅目廢縣”。取夷中羅目山為名(下有羅目河直入大渡河),羅蒙山與羅目山諧音,同壹史誌兩種說法,諧音之誤,細考何益。

青龍鎮得名:按《元和郡國誌》,隋開皇三年改平羌縣為峨眉,九年改峨眉為青衣縣,十三年以龍見引軍,又改青衣縣為龍遊縣。史書以峨眉沿革,顯現青衣與龍遊二縣中的青龍二字,是否以此定青龍鎮之名,難考。

民國年間,峨眉縣屬有鄉場十三處,鄉鎮公所十七處,青龍均名列其中,且是重點場鎮之壹。民間傳說,清代康熙皇上巡遊至青龍境內得病就醫於此,建醫王寺(胡村界上)紀之。這裏有條龍埂,龍頭在陽光村界上(今羅目中學),這裏的古羅目街應是“龍目”街的諧音,龍尾應是水井村界上的羅崗(龍崗諧音)。今之高橋、羅目兩鎮交界處,曾有寬2米的石拱橋,名“青龍橋”,是靈崖寺和尚趕青龍場采購生活物資的必經之地(今遺址尚存)。境內二峨山(道教名山)與白鷺山下,曾有壹座規模宏偉的石拱瓦木結構廊橋“龍鳳橋”(橋下有龍鳳頭尾護橋拱衛),壹塊長方型2.5米高的石碑,上書篆體大字“龍鳳橋”三字,神韻莊嚴,相傳為八仙之壹的呂純陽所書;橋傍有石獅護衛。當地人士說、雙福廊橋的模型是青龍廊橋“龍鳳橋”的橋型重建;龍鳳橋石碑移至“峨山工農兵水庫”作碑銘尚存。相關人士談到文物古跡時,全國和四川地域內,以青龍命名的地方有數十處,以羅目古鎮代之,實是不得已而為之,87歲的楊月恒老師說定名羅目鎮難以接受,建議以“龍鳳鎮”命名,取代“青龍鎮”之名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