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龍山寺的建築藝術

龍山寺的建築藝術

山門又稱牌樓,系四柱三間歇山重檐式建築,門柱上刻有孫科所撰“龍象為佛門法力表征杯度錫飛救世***宏菩薩願,山川萃員嶠人文盛美風淳俗厚化民深體聖賢心”石刻。

廟埕鋪面

由長條花崗巖鋪成,石材取自當年移民渡海來臺時,壓穩船艙用的“壓艙石”,材質為泉州花崗白石。

凈心瀑布

凈心取自佛教大度經“人本無相,相由心生”,瀧水奔騰,飛泉澈清,朝登佛門,先凈其心,心靈凈化,悟道慧根,具足相好,莊嚴其身,意指入廟門鼻聞桂花香,耳聽流水聲,心境自然平靜下來,再參香禮佛,以表虔誠之心,此建築於1996年完工。

三川殿屋頂形式 中央正脊擡高,與兩側斷開,凸顯出其華麗,為“斷檐升箭口”式。

龍、虎廳屋頂形式

後方屋中央擡高,但不與兩側斷開,稱為“三川脊”式;前方的小拜亭,屋頂有四片屋坡,稱為“歇山”式。

山川正脊裝飾 以“剪粘”技法做成“雙龍護珠”。剪粘是以鉛線作骨、灰泥塑形,再剪下色彩鮮艷的陶片或玻璃片,黏在外表而成。內容為“八仙過海”。

前殿立面開間

開間是兩個可承重的柱子或墻身之間的距離。三川殿有五開間、龍虎廳各三開間,前殿總***十壹開間,與壹般五或七開間相較,是罕見的堂皇氣派。

網目鬥栱

鬥呈方或圓形,栱呈長條狀。網目鬥栱是每兩組鬥栱呈45度搭接,連成壹片用來支撐屋頂,綿密如網、華麗耀眼有防震作用,是臺灣寺廟首次出現的做法。

吊筒與豎材 吊筒又稱垂花,可支撐檐梁,常雕成吊籃或垂花;豎材位於吊筒外側,可遮飾榫接處,此處雕成“老子騎牛”。

梁枋彩繪

梁與枋都是檐下用來支撐屋頂的長條狀木材,常繪有濃麗的彩繪,題材以歷史故事或花鳥山水為主。

木雕

除了有承重功能的梁枋、鬥栱、吊筒等不可深雕,其它檐下木雕都極盡雕琢之能事,像這個鬥栱下的小木雕,刻成笑顏逐開的洋人造型,雙手抓緊帽沿做撐持狀,十分生動有趣,亦刻有穿和服之日本人。

銅鑄龍柱 是全臺唯壹的銅鑄龍柱,龍身朝下,龍頭碰到底部海浪又扭身昂首,力道十足。柱身上還有許多造型有趣、表情生動的“封神榜”人物,是難得的傑作,系洪坤福和李祿星作品。

中門對聯

“龍舸度迷津發大慈雲只要眾生回首,山門開覺路入歡喜地更進十住安心”。由康有為所書,首字嵌入廟名,並表達出佛寺渡人的特色。

抱鼓石

以青鬥石雕成穩定門柱的構件,為鼓破龍出雕刻去,左為“蒼龍教子”,右為“雙龍搶珠”,頗教育意義,下方雕有文官手持“旗、球、戟、磬”,表達“祈求吉慶”的心願,石鼓後左雕刻“馬上見喜”,右雕刻“封侯受祿”,讓您進廟門,滿載而歸。

石雕窗 內容取材自三國演義,以透雕法“內枝外葉”雕成。左窗由上到下的故事分別是:古城會、孫權決計破曹操、許褚裸身戰馬超,右窗亦有劉備赴甘露寺的故事。

腰堵石雕

石雕窗下壹幅窄窄的石雕,位置約在腰間,稱腰堵。這是以深浮雕法“剔地起突”,刻出博古架及花瓶等書房擺設,象征平安吉祥。

八卦竹節窗 窗框為八卦形,窗欞用石雕成竹節,並附有花卉。窗欞必須是奇數,代表“陽”;其間隔為偶數,代表“陰”,表示陰陽調和。八卦代表吉祥,竹節代表平安,窗戶四周雕有四只蝴蝶,“蝴”諧音“福”,“蝶”諧音“耋”,八十歲的長者稱耋,表示長壽之意。

西式小山墻

臺灣在日治時大量引進西方建築,而龍山寺匠師來自對外貿易極盛的泉州,在此出西方建築的小山墻,反映了時代背景。

拱門 龍虎廳入口做成拱形,是受到西洋建築的影響。拱下的柱子尚附有柱節,做法別出心裁。

龍門右石雕窗

螭虎團成的香爐中雕刻著戲曲故事,頗得“爐裏乾坤”妙趣。此處雕刻戲曲“孟麗君脫靴”,也有人認為是“繡襦記”中李亞仙,或“送銀燈”的才子佳人。

龍門左石雕窗

香爐四周刻有仙童騎鶴,手執圓球或令旗,亦為“祈求吉慶”之意,香爐裏的故事是“呂布戲貂蟬”。

櫃臺腳 又稱“地牛”,即墻身底部的收頭,壹般多雕成螭虎圖形,這裏雕成雙鯉魚,象征“鯉魚躍龍門”,十分生動。

書卷石階

入口處的石階,做成向外打開的書卷形,含有歡迎訪客的意思,造型引人入勝。

龍門對看堵石雕

左右相對的墻,稱對看堵,這裏以線雕法“水磨沈花”雕成,線條向內凹沈,圖案呈面狀卻仍有凹凸立體感,必須把鑿子磨的不利不鈍再刻,極費功夫。這裏邊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另壹邊是“樵夫系鞋”。動作逼真而有美感,是極上乘的作品。

門神 三川殿***有六尊門神,姿態高大威嚴。中央兩扇繪韋馱及伽藍,是佛寺常見的護法;左右***四扇的是四大天王:提劍的增長天王、操琴的持國天王、拿傘的多聞天王和握蛇的廣目天王,象征“風調雨順”。

三川藻井

以不斷向中心集中的鬥栱,交織成網狀的天花板,又叫“蜘蛛結網”。此藻井為八角形,鬥栱滿布彩繪,光燦奪目;承托藻井的象座及豎材,雕工精湛,十分可觀。

郊商獻匾

高掛在左右的梁架上,有清代中期艋舺著名的商業組織“泉郊”和“北郊金萬利”的獻匾,可印證龍山寺在艋舺經濟上的中心地位。“郊”類似今天的商業公會組織,泉郊是對泉州貿易的團體,北郊則專做大陸北方港口貿易。

後側龍柱 壹對青鬥石雕成的龍柱,龍身轉折盤繞、龍首氣勢雄健,是泉州溪底派匠師蔣細來的傑作,龍柱上彩繪金箔,顯示當時居民富裕的生活。

觀音爐

中庭上置有壹個大香爐,每日由義工擦拭得大放光明,爐上刻有四個荷蘭憨番擡爐,有表示過去臺灣為外國統治不滿心態的移情發泄作用。

左右護室

護室有連接動線的功能,內部作為服務處。屋脊平直,為“壹條龍”式;高度最低,以凸顯中軸線上的殿堂。護室上建有華麗的鐘鼓樓,是龍山寺的特色。

邊門壁堵 左邊是龍堵,龍首碩大威嚴,翻騰於雲紋之間;右邊是虎堵,猛虎瞪著誇張大眼,頭下尾上表示“猛虎下山”,這是1920年保留至今的交趾陶作品,為洪坤福最著名的作品,具有歷史保存價值。

禦路

在正殿月臺下方,刻有雲龍禦路,龍右手拿印,左手握珠寶,象征有權有勢,過去封建時代皇帝入廟必經之路,雲龍旁有鰲,鰲即狀元為新科狀元入廟必經之路,臺北孔廟禦路無鰲,因臺北未出狀元,故官建的廟宇不能有鰲。

中殿屋頂形式 在有四面屋坡的屋頂上,再加壹層屋頂,稱為“歇山重檐式”,是南方寺廟中最尊貴的作法。

中殿戧脊裝飾

屋頂上呈45度下斜的屋脊稱為戧脊或規帶,正殿上下屋頂***有八個戧脊,都以剪粘做裝飾。上層四個做成展翅飛起的鳳,下層四個做成昂首回望的龍,與飛鳳相對。飛鳳位於較尊貴的上層,正呼應了龍山寺主奉女神的特質。

中殿龍柱 中央兩根龍柱,柱身上下各盤壹條龍,稱為“翻天覆地式”,旁邊透雕神兵神將,雕工精細繁復,龍柱下刻有鯉魚躍禹門。

中殿花鳥柱

粗大的老梅樹盤繞柱身,枝丫間棲息小鳥,姿態各異。下有壹只大鳳凰,氣宇不凡,寓意“百鳥朝鳳”。

中殿回廊壁堵書法石刻

正殿四周由柱列撐起壹圈通道,仿佛可以騎馬暢行,稱為“走馬廊”。外壁堵上滿布書法石刻,草書狂放、隸書端雅,值得細賞,註意尋找,還有梁啟超的詩詞呢。

中殿回廊石雕窗 正殿左右各有壹扇八卦窗,是兩位匠師的對場作品。由四角浮雕蝙蝠圍繞著八卦窗,有“賜福”之意。窗內再由四只螭虎團成中央圓圈,刻畫著“麻姑獻瑞”,另壹扇則是“松鶴仙翁”。回廊上刻有“憶當年紅羊浩劫我佛泰然自在”以作歷史見證。

中殿藻井

正殿內的大藻井是圓形,周圍以八個龍頭栱支撐,內部綿密的鬥栱層層上升,呈順時鐘旋轉,技巧十分高妙,1920年王益順設計藻井鬥栱系順時針方向旋轉,1954年重修時卻成為現在的逆時針旋轉,不管如何,象征佛教主張人生輪回之意相同。

釋迦牟尼佛塑像

表情慈悲莊嚴,是日治時出身艋舺的雕刻名家黃土水的作品,二次大戰時也遭炸毀,現物是1989年由行政院文建會以原模翻制五尊,其中壹尊贈送龍山寺永遠保存。

後殿 後殿主祀媽祖,並供奉其他大小神明,以滿足民間各種需求。神明眾多,是龍山寺的特色之壹。建築上文昌殿因火災燒毀在1982年重建,1997年媽祖殿、關帝殿因梁柱腐蝕重修,1999年6月30日完成。

後殿壁堵石雕

壁面刻有“紅毛番吹法螺”,雕工生動,表示有請洋人看守廟堂,以反映出中西接觸初期,民間對外人不滿的心情。

後殿人物柱

亦為泉州石匠所雕,柱名“郊遊紀趣圖”,其間人物百態千樣,騎馬、系鞋、脫下鬥笠、張口長嘯,動作逼真而輕松有趣,是極具特色的石柱,慢慢尋找,人生四暢也在裏面。

後殿正背裝飾 屋頂正背系於民國八十六年重新以交趾陶片剪粘,除雙龍外,中間系財子壽剪粘,象征廟內供奉道教神明。

後殿神明

龍山寺後殿供奉道、儒教諸神明,媽祖廳神明擺設男左女右,後殿神明擺設左文右武,完全合乎禮制,各神明司掌不同,分工合作,香火鼎盛。

鐘鼓樓

“暮鼓晨鐘”即指寺廟在早晚誦經時,敲鐘打鼓以收攝心神。此鐘鼓樓的屋頂為六角形、三重檐,屋坡成反曲線,形如頭盔或轎子頂,所以稱“盔頂”或“轎頂”式,是臺灣首次出現的作法,後來蔚為風行,中正紀念堂即此壹例。

地下公廁 臺灣的生活環境,廁所衛生最令人詬病,如何將現代化設備溶入古跡文化,龍山寺地下廁所率先做到了,龍山寺地下廁所興建於民國八十年,地下***分三層,最底壹層為化糞池,第二層為維修室,最三層為廁所,男女分開,地面設置殘障廁所,通往廁所的階梯是大理石做的,墻壁貼上暗紅色壁磚,外表與古跡頗為配稱,內有空調設備及臨時發電機,連自來水龍頭都是自動偵測分段式沖水,且有專人管理,不愧為全臺模範公廁。

虎門右石雕窗

香爐裏的故事是“李白解表”。李白識得番文,被唐玄宗召見解讀番邦呈書,並手草番文回答。李白見昔日羞辱

虎門左石雕窗

他的太監高力士、太師楊國忠在旁,便奏令兩人托靴磨墨,然後自己酩酊大醉解番表,自得其樂。 虎門左石雕窗

香爐裏的故事是“三娘教子”。薛家第三夫人王春娥丈夫從軍,遂靠織布與子度日。其子背書不成,被訓後出言頂撞,三娘氣將織機割斷,義仆在旁勸解,其子從此發憤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