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中國體育與美國體育的區別

中國體育與美國體育的區別

1中美競技體育體制比較

從目的論的角度來看,我國的競技體育體制也稱為舉國體制,是在壹定的歷史時期以滿足國家和各級政府行為的政治需求諸如激勵民族精神或民族意識,體現制度優越性等方面的需求,同時受控於行為主體的階級化產物。因此,它更多的帶有政治化色彩,是壹種國家行政協調體制。從體制存在與發展的結構特點來看,我國的舉國體制是壹種三級訓練體制模式,內部組織結構分為初、中、高三種訓練層次,運行方式采用逐級遞升制,管理機構根據各省市行政區劃分,隸屬國家行政部門(體委)統壹主管。這樣的組織結構有利於統籌安排有限的體育項目資金,制定統壹的競賽法規,整合體育資源,同時有利於優化競技體育人才資源選拔機制,及時、有效的挑選優秀競技體育人才進入國家隊訓練,從而保證奧運爭光計劃的順利實施。從文化視野的角度來看,它本身體現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文化特征。

美國的競技體育體制是在長期的歷史時期內逐步形成的以滿足國家和各級經濟實體的經濟和文化需求諸如通過高水平競賽獲得經濟利益、追求刺激、宣揚個性、消除種族歧視等方面的需求,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自發產生的經濟化產物。因此,它更多的帶有經濟的色彩,其競技體育體制是壹種國家行政協調與社會自我協調相結合的體制。從體制存在與發展的特點來看,美國競技體育體制的內部組織結構以業余訓練為主,短期集訓為輔的訓練體制。特點是業余訓練形式多元化,競技體育項目布局與設置時代化,高水平競技人才選拔、培養、流動體系多元化;競賽體系多元化等。從文化角度來看,它體現著以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為核心理念的移民文化特征。

雖然,中美競技體育體制分別呈現單壹化與多元化的特點,但本質上都與其自身的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文化是精神、價值觀和知識的系統,是人類群體制度的體現,制度是用來構建壹種秩序、規則、以及規範上的精神與觀念的生存空間,來傳承與發展本民族的文化。 競技體育體制恰恰是體育文化的載體,並在不同民族、國家的歷史文化變遷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2中美主導文化特質比較

透析中國上下五千年璀璨文化,可以發現中華民族文化在註重宗法、家庭倫理關系的社會背景下,承載著“天人合壹、協合萬邦”的儒家思想和《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從而最終促成中華民族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愛國精神、形成了重情感、崇道德、尊祖宗、禮儀至上、自然質樸為內核的民族文化特質。這種民族文化特質對我國體育體制的存在與發展有壹定的積極影響,為了實現中國金牌零的突破,為實現中華體育的飛躍,多少運動健兒艱苦訓練,以大壹統為社會理想狀態,把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放在首位,甘願為更有實力沖擊金牌的運動員鋪路,保證舉國體制的良好運行。正是這種熾熱的愛國主義熱情深深的積澱在運動健兒的心中,才壹次又壹次創造著中國體育的奇跡,舉國體制在壹定的歷史時期閃爍熠熠光華的背後,也體現著中華民族深厚的精神傳統與文化內涵。但是,應該看到中華文化在長達五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是壹種以農耕文化為特色的大陸文化,它強調“節制與平均分配”,這種節制與平均分配在潛意識中或多或少阻礙著新時期競技體育職業化、商業化、產業化的進程。從文化的視野來看,我國的競技體育體制正是體現出了中華文化的這種特質以及這種特質所表現出的價值取向。

美國移民文化是以古代歐洲文化為起源,通過近代科學與工業革命形成了認識世界的知識體系與方法,註重理性思考與認知精神,廣泛推崇個人競爭、宣揚個性,以強調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為核心理念,最終形成各民族崇尚自我、好創新、不拘小節、重法治的民族文化特質。這種文化特質使得美國的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具有兼容性,從而呈現出多元化的形態。具體來說就是宗教信仰、人種群體、政治體制、傳統習俗多元化。這樣的形態為競技體育職業化、商業化、產業化的運作與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持,進而為美國的職業競技訓練體制的建立奠定文化基礎,並使其始終處在開放狀態,呈廣納百川之式。這些文化特質是我們在審視美國競技體育體制時不能忽視的問題。

3中美亞文化群:種族文化與民族凝聚力

作為擁有移民文化背景的美國,在長期種族歧視和隔離政策的影響下,使得很多面臨生活危機的黑人和社會底層的其他人種逐漸形成壹種主導意識——借助體育運動成為傑出的運動員來獲得金錢和地位,借以完成生物和文化的使命。正是這種主導意識形態滲透到運動訓練體制中,使得體制中的業余訓練形式在中學、大學中得以有效地開展,並具備了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正是由於美國白人自身的種族邏輯——印證本身種族的優越性,歧視其他種族,又進壹步加強黑人等其他人種的主導意識,使他們自覺、賣力地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因此,在許多競技運動項目中,白人的競技能力明顯處於劣勢,白人的種族邏輯在競技體育領域逐漸被消弱。更重要的是金錢與勝利是職業化訓練體制生存的根本,美國白人的種族排斥心理在巨大的利潤面前妥協,多元化的選拔取材渠道向著不同膚色但具有運動天賦的優秀運動員敞開,業余訓練與職業化構築了堅實的流動平臺,多元化的競技體育人才流動機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訓練體制模式逐漸確立。當體育運動被賦予消除種族歧視的神奇責任時,種族文化超越主導文化特質的核心作用,成為促成訓練體制呈現多元化形態的根本。

植根於幾千年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國文化在長期封建專制統治的壓迫下,逐步形成了具有映射自己國家與民族意識的文化心理模式,也就是“文化傳統”。 民族文化傳統具有高度的遺傳性,壹個民族的價值觀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民族精神、行為方式、語言等文化因子,在外部歷史社會環境的作用下,逐步形成壹種民族基因,世代相傳。以倡導“禮”、“讓”為核心,強調整體關系和群體關系相互和諧發展的儒家文化,是壹種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情操,也是經過長期的歷史文化沈澱而形成的中華民族文化基因,最終促成中華民族的強大向心力和凝聚力。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與剛健有為的進取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具體表現形式,正是這種內化的精神要素使得運動員在競技場上產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從而盡最大努力創造佳績。因此,民族凝聚力可以說是我國舉國體制產生和延續的重要文化因子。作為亞文群的民族凝聚力具有精神文化和社會實踐雙重屬性,是政治關系、經濟關系、社會關系等關系形態的集合體。經濟與政治因素是民族凝聚力長期穩定的基礎,民族文化的中間層次是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以及群體與群體之間聯結而成的關系形態,這些關系形態在物質資料生產、分配和消費過程中彼此合作或者相互影響,彼此合作與影響的程度越深,民族的凝聚力越強。計劃經濟時代,可利用的體育資源匱乏,各種關系形態在物質資料生產,分配和消費過程銜接不緊密的狀態下,很難發揮整體優勢,於是,我國的競技體育訓練體制完全由政府行使管理權,國家承擔絕大部分經濟義務,行政手段作為主要的管理手段,這樣便有效地整合、優化體育資源,以完成奧運會等重大國際賽事取得優異成績為目標,形成越來越多的人與團體聯結成的壹個相互依存的利益***同體,這種利益***同體的力量反作用在舉國體制上,進而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4文化視野中的中國競技體育體制模式保持與突破

4.1民族凝聚力的重構

從系統論的角度審視我國競技體育體制,可以發現,政治要素是其構成的核心,經濟要素仍然是其形成與發展的基礎,體育科技要素在訓練體制結構中起著先導的作用,民族凝聚力是訓練體制形成的自然紐帶。伴隨著政治、文化全球化趨勢,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接軌,我國傳統的、封閉狀態的舉國體制逐步在體育產業化、市場化、職業化和社會化過程中面臨重組,經濟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成為調控體育體制內部運行與外部融合的根本方式,從而適應全球化、體育產業化、市場化、職業化和社會化所帶來的沖擊。另外,作為體育產業中重要的生產要素-體育競技人才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性增強,建立健全體育競技人才流動體制將成為未來我國體育體制研究的焦點。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化的過程中,包括經濟關系、政治關系、社會關系等各種關系形態在物質資料生產、分配和消費過程中原有狀態和平衡被打破,需要重組,作為這些關系形態集合體的民族凝聚力的解構和重組必然導致競技體育體制的改革。重構的具體表現為:1)在市場中建立形成利益***同體。通過市場將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民族之間,港、澳、臺與大陸以及海外的炎黃子孫聯結成壹個有機的利益***同體,從而為民族凝聚力構築堅實基礎。這種民族凝聚力映射到競技體育體制上,便是處理好各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單位利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追求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增強競技體育項目管理中心合作協調系統的組織屬性,逐步將部分項目向協會制過渡,實現協會實體化。2)社會理想價值體系的統壹。現代社會中不同價值取向的主體,表現為不同的行為目標和行動方式,通過確立長期的、局部的、短期的行為目標反作用於主體,整合多種價值取向,從而形成統壹的社會理想價值體系,為民族凝聚力構建強大的內在動力。映射到競技體育體制上,便是通過對全運會競賽體制改革,帶動其他賽制,形成長期的、短期的、局部的網絡化競賽體制。在這種運行通暢的網絡化競賽體制下,重塑運動員的社會理想和價值取向,從而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與發展註入新的內在動力。

4.2異文化特質的吸收

美國的主文化特質決定著美國體育運動文化的經濟性,借助現代高科技手段,追求運動技術的不斷完善,從而實現更高,更快,更強的運動目標。中國的主文化特質決定著中國體育文化的生態屬性,講究自我境界的超越,個體行為以靜態的方式,融入到自然環境中,將思想、運動行為與自然情景協調壹致,從而達到合二為壹,天地合壹的境界。雖然從中美兩國主文化特質映射在結構上就表現形式不同,但是本質上都是身體的文化,這種同質異構的特征,為不同民族的體育文化間的交流創造了必要條件,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中美體育文化出現變遷,體育文化結構、形態發生總體性變化,但是,主導文化特質的差異性決定中美體育文化在碰撞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生沖突,需要經過適應、調整、吸納、融合,吸收有利於自己發展的有益成分,來保持本國體育文化的活力。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體育文化精神層面的對抗與融合必然會導致競技體育制度和體育行為方式的變遷。因此,以宣揚中華民族優良的精神傳統為核心,通過借鑒美國體育體制的運作體系,為我國體育體制註入新鮮血液,對促進我國競技體育體制的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5結語

從文化視野下審視中美競技體育體制,可以發現:中華民族的體育文化經歷幾千年的內部文化震蕩與發展,以民族凝聚力為傳遞紐帶,逐漸形成壹種動態平衡,傳承中華民族深厚的精神傳統,仍保持著大壹統的舉國體制模式,並發揮著獨特的功能和作用。而美國的文化作為壹種移民文化,因其亞文化群的種族文化根源的存在,使得他的體制始終處在不平衡狀態,呈現多元化形態,以保持其自身文化的穩定性。文化要素的差異導致兩國競技體育體制在結構表現形式上不同,但是,中美兩國體育文化的同源性——身體文化,又為兩國體育文化的交流,體制的相互借鑒提供了前提條件,全球化趨勢成為誘導因素,使得中美體育文化融合成為可能,經濟要素是動力源泉,最終促成中美體育文化出現大融合的局面。在融合的過程中,主導文化的碰撞,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促成了中華民族凝聚力價值體系的重構,民族凝聚力以及價值體系的重構又必然作用到競技體育體制及其行為方式上,加速競技體育體制及其行為方式的改變,中國競技舉國體制模式面臨著沖擊和前所未有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