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重慶涪陵好不好 具體介紹壹下

重慶涪陵好不好 具體介紹壹下

涪陵區情

壹、涪陵區情

1、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6°56’—107°43’,北緯29°21’—30°01’之間。地處長江、烏江交匯處,素有渝東南大門之稱,是烏江流域20多個縣市區的物質集散地。

2、幅員面積:總面積2941.46平方公裏。

3、歷史文化:涪陵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先王陵墓多葬於此而得名。2000多年前,巴圍存此設郡,秦、漢、晉時設枳縣,自唐以來壹直為州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為涪陵地區,轄10個縣,1995年撤地設涪陵市(地級),下轄兩區壹市三縣,l998年重慶直轄後改設涪陵區。

3、地形地貌:以低山淺丘為主。

4、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

5、年降水量:1072毫米。

6、河流:14條。

7、水、電、氣:水資源豐富,電力工業超前發展,地方電網自成體系,電力供應自給有余,天燃氣充足。

8、港口:23個。

9、年吞吐量:客運1162萬人,貨運212萬噸,大型新建集裝箱碼頭已投入使用。

10、機場:距江北國際機場80公裏。

二、經濟社會

1、綜 合

國民經濟快速增長 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為192.27億元,比上年可比增長17.6%,增速較2006年提高4.2個百分點。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22.81億元,增長11.6%;第二產業增加值104.12億元,增長21.9%;第三產業增加值65.34億元,增長13.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為18966元,增長17.5%。全區生產總值壹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別增長14.6%、14.6%和16.1%,呈現高開高走的良好態勢。企業效益提高,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67億元,比上年增長71.4%。財政收入增長創十年新高,全區財政總收入達到29.50億元,增長43.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37億元,增長74.3%。三大工業園區建設全面提速,招商引資的大平臺、大舞臺基本搭就,九大專項工作和百項重點工程都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項目推進年”活動成效顯著。

經濟結構出現新變化 2007年,在全區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0.3:52.8:36.9調整為11.9:54.1:34.0,在三次產業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工業化進程穩步推進,工業優勢更加突出,實現工業增加值92.73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8.2%,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全區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實現增加值104.4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4.3%,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

和諧社會建設加快推進 社會事業明顯進步,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年***有19項科技成果獲國家、市、區科技進步獎,累計產生效益13.3億元,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4%。教育結構不斷優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兩基”成果鞏固提高,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8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4%,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4年。城鄉公***衛生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不斷健全, 建成市級規範化鄉鎮衛生院23所,市級規範化鄉鎮衛生室63個,實施了七類疫苗免疫接種,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通過市上驗收,新農合參合率達79.4%。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686人,重點指導和幫助5165名下崗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1.3個百分點,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年末社會從業人員為64.10萬人,其中城鎮從業人員23.50萬人,分產業看,壹、二、三次產業從業人員分別為24.10萬人、16.60萬人和23.40萬人。全年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人員達26.40萬人(含在本鄉鎮內),其中到區外務工15.10萬人,占57.2%,勞務總收入21.50億元,增長18.2%。

物價水平創十年新高 2007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7.4%,比上年上漲7.4%,為199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從八大類消費價格指數構成情況看,食品價格比上年上漲19.9%,煙酒價格上漲1.3%,衣著價格下降1.4%,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1.2%,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0.8%,交通與通訊價格下降2.2%,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1.4%,居住價格上漲5.1%。

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濟總量偏小,農業基礎薄弱,第三產業發展後勁不足,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就業壓力較大,物價上漲過快等。

2、農 業

2007年,全區農村經濟增長加快,特色農業基地建設力度加大,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鄉鎮企業快速發展。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 2007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159721公頃,比上年增長2.7%,其中稻谷播種面積 32932公頃,下降3.7%。油料種植面積3138公頃,增長7.9%。蔬菜種植面積14898公頃,增長8.1%。糧食生產實現恢復性增長,總產量43.84萬噸,增長27.5%,其中稻谷產量21.07萬噸,增長21.7%。蔬菜產量30.04萬噸,增長9.2%;青菜頭產量105.36萬噸,增長10.7%;肉類產量8.11萬噸,增長17.9%;禽蛋產量2.14萬噸,增長25.1%;蠶繭產量0.44萬噸,增長18.6%;水產品產量1.20萬噸,增長37.1%。全年出欄肉豬85.50萬頭,增長2.2%;出欄家禽920萬只,增長7.2%。

農業結構更加優化 2007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5.09億元,比上年可比增長26.0%,其中種植業產值17.43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9.7%;畜牧業產值14.53億元,占41.4%;林業產值0.73億元,占2.1%,漁業產值1.11億元,占3.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29億元,占3.7%。在種植業產值中,糧食占37.5%,比上年下降4.1個百分點;蔬菜占42.3%,上升3.2個百分點。在畜牧業產值中,生豬及豬肉產值占53.6%,上升5.2個百分點;家禽占33.9%,下降3.4個百分點。糧豬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43.0%,比上年上升3.4個百分點。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 全年水利建設投入資金7150萬元,修復水毀工程260處,整治病險水庫2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5平方公裏。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0830公頃,比上年增加220公頃,旱澇保收面積11040公頃,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37.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9.2%。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 2007年各級政府和社會資本向農村投入資金達到16.30億元,其中政府投資4.80億元。切實加強了新農村建設,全年解決5.9萬人、6萬頭牲畜安全飲水,農村安全飲用水人口達到49.25萬人,比上年增長13.7%。農村公路改造升級937公裏,其中鄉鎮公路255公裏,村道路682公裏。新建農村沼氣池7782口。3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和43個推進村建設順利推進,2007年有2個示範村和4個推進村通過了重慶市特色村達標驗收。

鄉鎮企業快速發展 全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146.79億元,比上年增長56.9%;鄉鎮企業實現增加值39.25億元,比上年增長61.2%;實現營業收入149.89億元,增長81.3%;實現利潤5.77億元,增長1.4倍;鄉鎮企業年內實際入庫稅金3.43億元,增長47.2%。

3、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增勢強勁 2007年末全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5戶,比上年增加28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擁有資產283.54億元,從業人員4.99萬人。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04.69億元,比上年增長3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87.01億元,比上年可比增長25.0%。14戶重點工業企業繼續發揮骨幹支撐作用,實現產值149.6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73.1%。

工業主要產品產量穩定增長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原煤生產量37.73萬噸,比上年下降15.6%;發電量 17.4億千瓦時,增長6.6%;化肥產量82.75萬噸,增長15.9%;水泥產量124.79萬噸,增長9.1%;榨菜產量28.32萬噸,增長30.1%;卷煙產量26.89萬標箱,增長5.3%;軟飲料26.26萬噸,下降2.%;電解鋁5.26萬噸,增長11.5%;中成藥2.25萬噸,增長12.1%;精制食用植物油產量9.26萬噸,增長14.9%;摩托車配件3.37億元,增長36.3%;配混合飼料6.34萬噸,增長38.1%。

工業經濟效益水平不斷提升 2007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產值199.34億元,比上年增長32.7%,產品產銷率達97.4%;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93.59億元,增長32.4%;實現利稅29.87億元,增長39.5%;企業虧損面17.4%,比上年下降3.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08.3%,比上年提高34.4個百分點。14戶重點工業企業實現利稅26.69億元,增長34.5%,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稅總額的89.3%。

建築業發展提速 全年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56.64億元,比上年增長40.6%,實現增加值11.4億元,可比增長17.6%,增速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建築企業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64.0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0.8%;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64.67萬平方米,增長11.0%。

4、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總量進壹步擴大 2007年,在“項目推進年”活動推動下,掀起了新壹輪投資熱潮,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突破80億元,達84.19億元,比上年增長37.6%,創設區以來最高水平。分產業看,壹、二、三產業投資分別為0.51億元、50.19億元、33.49億元,增長70%、85.7%和下降1.1%;分地域看,城鎮投資75.91億元, 增長36.6%;農村投資8.28億元,增長47.4%。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施工項目156個,建成投產項目80個。非國有經濟投資比重上升,全年非國有經濟投資達34.72億元,增長56.6%,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達 41.2%,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電力、交通、水利、通信、城建等基礎設施投資22.64億元,比上年增長3.6%。

工業投資比重提高 全年工業投資49.83億元,比上年增長85.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比重為59.2%。其中14戶重點工業企業完成投資18.74億元,增長18.5%,占全部工業投資的37.6%。中化涪陵化工完成投資11.16億元,建峰化工、亞東亞集團、娃哈哈、川東造船廠、榨菜集團等壹批項目***完成投資7.58億元。李渡、龍橋、白濤三大工業園區作為發展的主平臺,加快建設步伐,全年***引進項目51個,完成工業投資33.69億元。

重點工程建設實施順利 全年70個在建重點建設項目實際投資額63.06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74.9%,增速比上年提高29.2個百分點。“項目推進年”確定的24個重點工業項目中,9個竣工項目完成投資額11.8億元,其中辣妹子現代食品工業園、東升鋁業新型鋁合金、亞東亞變壓器搬遷擴產、建峰化工三聚氰胺、川東造船廠特種船舶產業化等項目建成投產運行;6個續建項目完成投資19.6億元;9個新開工項目完成投資4.8億元。

房地產開發恢復性強勢增長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7.61億元,比上年增長30.0%,增速比上年提高25.8個百分點,新壹輪房地產開發熱潮正在興起。重慶壹批知名房地產開發企業相繼在涪陵落戶,已開盤的樓盤有金科廊橋水岸、中慧第壹城、濱江國際花園等。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 163萬平方米,增長17.1%;商品房竣工面積29.16萬平方米,與上年持平;商品房銷售面積 42.30萬平方米,增長17.0%;商品房空置面積21.16萬平方米,增長12.1%,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積1.45萬平方米,增長48.6%。全年二手房交易火爆,交易面積達108.75萬平方米,是新房銷售的2.5倍。

5、國內貿易

消費市場持續升溫 2007年,全區消費品市場購銷兩旺,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37億元,比上年增長18.4%。分地域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3.52億元,區以下零售額21.85億元,分別增長23.8%和11.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7.95億元,增長17.6%;住宿餐飲業零售額7.29億元,增長23.9%;其他行業零售額0.13億元,增長16.9%。

限額以上零售額比重提高 全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實現零售額19.55億元,比上年增長38.2%,占社零總額的比重為35.3%,比重比上年提高4.6個百分點,限上企業的高速增長成為拉動社零總額快速增長的主要力量。重點流通企業和商品交易市場快速發展,其中銷售額在億元以上的流通企業9戶,銷售額在3億元以上的流通企業3戶,銷售額在5億元以上的流通企業1戶。2007年全區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達90.95億元,增長46.7%。

6、對外經濟貿易和旅遊

外貿進出口總額再邁新臺階 2007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3.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5.4%,其中出口1.05億美元,增長19.9%;進口2.2億美元,增長44.3%。全區有68戶企業(本年新增5戶企業)獲得外貿自營出口經營權,出口產品主要有:苧麻染色布、船用艙口蓋、榨菜、麻棉布、復合肥、磷酸壹銨、苧麻布、電解錳、罐頭食品、凍豬肉、非合金鋁條等。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全年新簽訂和續建招商引資項目315個,到位資金47.8億元,其中新簽項目257個,協議資金290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8.7億元。拉法基、霍尼爾、東方希望、華蘭生物、美心集團、金科集團、廣廈集團、大全集團、北方集團等壹批大企業、大品牌成功落戶涪陵。全年實際使用外資1076萬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金額987萬美元。

旅遊業穩步發展 全年區內接待國內外旅遊者88.4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2%,其中接待國外及港澳臺同胞旅遊者1056人次。旅遊總收入2.5億元,增長14.9%。年末實有三星級以上飯店5家,星級農家樂7家。區內有國家壹級文物白鶴梁,國家級森林公園武陵山森林公園,有省級名勝小溪風景區、區級旅遊景點雨臺山風景區,還有周易園、望洲公園、石夾溝、禦泉河景區等景點。

7、交通和郵電

交通運輸業加快發展 2007年,全區全社會貨運量1845萬噸, 比上年增長32.1%,貨運周轉量147.14億噸公裏,增長40.1%;客運量2855萬人, 增長6.2%,客運周轉量7.41億人公裏,增長2.8%。港口貨物吞吐量達1064萬噸,增長33.6%。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2.72億元,比上年可比增長14.6%。

全年交通運輸業建設完成投資7.88億元(不含農村公路),***實施交通工程建設項目16項。年末公路通車裏程達到3632公裏,比上年新增公路通車裏程39公裏,其中二級以上公路達到258公裏,增加30公裏。自2003年全區啟動農村公路改造升級以來,到2007年末累計完成農村公路改造升級974公裏,其中鄉道公路255公裏,村道公路683公裏。

郵電通信業穩步增長 全年郵電業務收入3.68億元,增長2.0%,其中固定電話業務1.18億元,增長2.4%;移動電話業務收入2.16億元,下降0.2%。年末全區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69.45萬戶,比上年增加5.52萬戶,其中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4.65萬戶,凈增0.15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4.8萬戶,凈增5.37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為22部/百人,移動電話普及率為39部/百人。年末互聯網寬帶用戶達3.62萬戶,凈增0.35萬戶。

8、財政、金融和保險

財政收入創歷史新高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29.5億元,比上年增長43.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37億元,增長74.3%,財政支出26.16億元,增長28.6%。鄉鎮級地方財政收入2.14億元,增長44.6%。

金融業提速發展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81.63億元,比年初增長 22.1 %,增速提高6.8個百分點,全年新增存款33.32億元。其中企業存款55.62億元,增長54.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99.18億元,增長7.4%。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13.08億元,比年初增長13.2%,與上年的負增長相比提高18個百分點。其中短期貸款63.98 億元,增加 2.82 億元;中長期貸款46.02億元,增加12.14億元。金融機構全年盈利4961萬元。

保險事業迅速發展 全年各保險公司***計承保總額789.08億元,比上年下降14.0%;保費收入5.10億元,增長39.0%,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44億元,增長69.4%,壽險保費收入3.66億元,增長30.2%;各類保險賠款1.90億元,增長1.9倍。

9、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事業成效顯著 2007年,“科教興涪”戰略深入實施,全年實施各類科技項目89項,***有19項科技成果獲國家、市、區科技進步獎,累計產生效益13.3億元。同時,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加快,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4%;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07年末全區各類科技人員3.74萬人,其中高級職稱0.2萬人,中級職稱1.3萬人;區級獨立科研機構3個,市級技術中心5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民營科技機構31個,14戶重點工業企業建立了技術研發中心。全年***實施國家、市、區科技項目89項,落實科技經費1762萬元,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45億元。全年申請專利80件,新增授權專利57件,分別比上年增長20.0%、15.0%,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金額8.79億元。鄉鎮科技工作機制探索取得實質性進展,2007年全區新建鄉鎮科技管理站39個,安排落實80萬元經費重點支持了7個示範科技管理站工作,有效地推動了基層科技工作的開展。

教育事業再上新臺階 年末高等教育學校3所,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學校1所。3所高校年末擁有教職工1528人,其中專任教師1025人,全年招收學生5821人,在校學生達到31139人。全區普通高中10所,全年招生7757人,年末在校學生19144萬人,高中入學率達87%。2007年全區有6030名考生參加高考,***計上線4907人,上線人數居全市第7位;高考錄取4645人,高考錄取率為77.0%。各類職業中學12所,招生9237人,年末在校學生16228人。全區普通初中51所,當年招生1.70萬人,年末在校學生4.72萬人,初中毛入學率達122.8%,初中三年完成率為98.4 %。普通小學151所,全年招生0.97萬人,年末在校學生7.19萬人,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9.0%,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全區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8.4年。

全區教育信息化水平進壹步提高,中小學實現遠程教育“校校通”,“兩基”水平鞏固提高,並獲得重慶市推進“兩基”工作成就獎。農村成人教育不斷擴大,全年開展實用技術培訓10.5萬人,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590人。民辦教育不斷發展,全區***有民辦教育機構141所,在校學生(幼兒)2.22萬人,占全區在校學生(幼兒)的12.7%。

10、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實現新跨越 2007年末,全區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46個,博物館1個,公***圖書館2個,公***圖書館藏書61.3萬冊。成功承辦重慶直轄10周年涪陵分會場慶典活動,參與重慶電視臺《多謝四方眾鄉親——涪陵行》大型文藝會演。全區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5%;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5%。有線電視用戶24.58萬戶,增加0.6萬戶,其中寬帶網用戶9.04萬戶,數字電視用戶從無到有,年末發展到772戶。

年末有檔案館1個,館藏檔案25.52萬卷(冊),其中資料檔案1.42萬冊,照片檔案121冊,聲像檔案63盒,印章檔案855枚。開放各類檔案4.33萬卷(冊),利用檔案總計6016卷次。

衛生事業繼續發展 年末全區有醫療衛生機構219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4個,疾病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衛生機構擁有床位總數2905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2805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457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1619人,註冊護士846人。農村衛生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進展順利,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的鄉鎮43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達64.18萬人,比上年增加12.15萬人,新農合參合率達到79.4%,比上年提高14.5個百分點。

體育事業取得新成績 涪陵體育場建成投入使用以來,全民健身運動得到廣泛開展,全年舉辦群眾運動會500次,***30萬人次參與。全年在市級以上各類運動會獲獎183枚,其中金牌65枚,銀牌56枚,銅牌62枚。

11、資源、環境與城市建設

全區轄區面積2941.46平方公裏,年末耕地總資源10.53萬公頃,比上年下降0.2%,其中常用耕地6.70萬公頃,下降0.4%。森林面積達到1037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達到35.3%。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全年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2.3億元,比上年增長5.9%,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14.6%。年末城鎮人口達到52.82萬人,增長3.5%,城鎮化率(城鎮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52.1%,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城區面積擴大到35.9平方公裏,比上年增加了2個平方公裏;城市道路面積236萬平方米,新鋪裝22萬平方米,城市道路總長度達到136公裏,比上年增加11公裏;城市日供水能力達到18.6萬噸,增加3.4萬噸,供水管道長度達到532公裏,全年供水總量1510萬噸。新增城市公***汽車7輛,年末城市公***汽車達到158輛,出租車648輛;新增城市園林綠地面積81公頃,達到769公頃,新增城市公***綠地面積16公頃,達到21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36.5%,城市人均擁有公***綠地6.89平方米。

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 全年完成環境汙染投資7721萬元,環境汙染治理項目54個,工業汙染治理項目13個,完成投資6162萬元。全年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為3496萬噸,比上年下降24.4%,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90.8%。工業二氧化硫去除量3.53萬噸。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93.4%,比上年上升11.4個百分點。

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取得有效成果 城區大氣二氧化硫含量、酸雨頻率、環境噪聲和總懸浮顆粒物含量下降。全年實測大氣二氧化硫年日均值為0.074毫克/立方米;全年酸雨頻率為80.3%。道路交通噪聲為67.7分貝,區域環境噪聲為55.9分貝,下降 0.1分貝;城區月均降塵4.32噸/平方公裏,下降1.4%。大氣總懸浮顆粒物含量為0.087毫克/立方米,減少0.012毫克/立方米,下降12.1%。城市汙水和垃圾處理率分別達到83.6%、100%。

生態環境進壹步改善 全年***完成天然林管護7.67萬公頃,退耕還林項目投資4481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5平方公裏。全年造林面積1333公頃,比上年增加320公頃,幼林撫育面積3400公頃,四旁綠化植樹250萬株,完成義務植樹250萬株,對2006年18.5萬畝退耕還林工程進行了檢查驗收。全年***采伐林木3.32萬立方米,占年度限額的65.1%。全年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率為100%,成災率為零。

12、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取得新進展 2007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為113.45萬人,比上年增加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0.83萬人,非農業人口32.62萬人。分性別看,男性人口58.20萬人,女性人口55.25萬人,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5.3。全年出生人口16223人,人口出生率為14.43‰;死亡人口5853人,死亡率為5.20‰;自然增長率為1.41‰,下降2.06個千分點。全區年末常住人口為101.4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2.82萬人,農村常住人口48.63萬人。全年有2812人獲得國家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兌現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金249.82萬元;落實獨生子女死亡傷殘扶助金3.12萬元,***有52名獎勵扶助對象受益。

居民收入增長較快 全年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9861元,比上年增加3579元,增長2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02元,增長14.1%,其中:工薪收入8524元,增長10.0%;經營性收入1972元,增長37.5%;轉移性收入1264元,增長33.6%。最低收入戶人均可支配收入6346元,比上年增長43.4%;最高收入戶與最低收入戶的人均收入比(以最低收入戶為1)由上年的4.34:1縮小為3.62: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499元,增長22.6%,其中工資性收入1414元,增長24.3%;家庭經營收入1862元,增長24.8%;轉移性和財產性收入223.3元,下降0.7%。

居民消費結構繼續升級 全區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8906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人均醫療保健支出508 元,增長10.3%;交通和通訊支出932元,增長9.4%;旅遊消費支出75元,增長38.3%。城市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6.95%,比上年上升0.34個百分點。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家用電腦62臺,空調120臺,微波爐58臺,移動電話202戶,分別比上年增長29.2%、5.3%、9.4%、3.1%。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8.8平方米,增加了2個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335元,增長13.5%。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54.2%,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彩色電視機81.7臺,電話機53.7臺,移動電話機84.3臺。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36.3平方米,增加0.4平方米,增長1.1%。

社會保障體系加快建設 2007年五項保險參保人數達30余萬人次。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6萬人,比上年增長2.2%,其中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32萬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6.75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0.06萬人,增長60.7%;參加工傷保險人數4.50萬人,增長3.9%;參加失業保險人數4.70萬人,增長5.7%;參加生育保險人數4.31萬人,增長12.0 %; 2007年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7074人,增加2746人,年內農村低保政策啟動實施,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的達24466人。

13、移民和扶貧

移民工作紮實推進 到2007年末累計完成移民工程投資44.57億元,當年完成投資0.94億元;累計完成生產安置農村移民3.35萬人;累計復建房屋388.55萬平方米,當年復建房屋0.28萬平方米。

扶貧工作取得實效 2007年有4100人農村貧困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特困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700元。年內6991戶、15753人農村絕對貧困戶全部納入農村低保。爭取各類扶貧資金投入3295萬元,其中無償扶貧資金1495萬元,信貸扶貧資金1800萬元,全年***投入2080萬元用於農業產業扶貧項目。

註:

1.本欄目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涪陵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戶口登記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戶口不在本地但已經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戶口待定的人口。計算公式為:常住人口=戶籍人口—戶口在本地但已經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戶口不在本地但已經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戶口待定人口。本欄目內容所使用的2007年常住人口數為本年度人口抽樣調查推斷數據。

(該資料由區統計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