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關於黃河的成語

關於黃河的成語

您好,樓主,下面這個網站從春秋時期到現代所有有關黃河的諺語全部在上面,點擊即可,多的實在粘貼不完,自己看吧!/hhwh/zhuanti/hhshici.html

還有壹個網站很豐富http://202.108.249.145/f?kz=631654

“河走溫縣城,倉頭猛壹窮”;

“孤柏嘴著了河,駕部唐部忘往外挪”

“不到黃河心不死”

"黃河百害,惟富壹套。"

是非吹入凡人耳,萬丈黃河洗不清。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撞南墻不回頭

黃河黃,長城長,英雄百戰走四方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阮籍《詠懷》)

黃河九曲天邊落,華嶽三峰馬上來。(黃滋《送李佑之赴陜西參議》)

黃河萬裏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李白《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同上)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裏觸龍門。(李白《公無渡河》)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李白《北風行》)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劉禹錫《浪淘沙九首》 )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幾簸自天崖。如今直上銀河去,直到牽牛織女家

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

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

吳會書難達,燕臺路正長。

男兒久為客,不辨是他鄉。

覽百川之洪壯兮,莫尚美於黃河。

潛昆侖之峻極兮,出積石之嵯峨。

登龍門而南遊兮,拂華陰於曲阿。

淩砥柱而激湍兮,逾洛汭而揚波。

體委蛇於後土兮,配靈漢於蒼穹。

貫中夏之能甸兮,經朔北之遐荒。

歷二周之北境兮,流三晉之南鄉。

秦自西而啟壤兮,齊據東而畫疆。

殷徒涉而永固,衛遷濟而遂疆。

趙決流而卻魏,嬴引溝而滅梁。

思先哲之攸嘆,何水德之難量。

關於黃河的詩詞歌謠

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等大量文學經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產生在黃河,它們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

李白詩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贈《裴十四》)

王之渙曰: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登鸛雀樓)

王維詩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使至塞上)

“艄公號子聲聲雷,船工拉纖步步沈。運載好布千萬匹,船工破衣不遮身。運載糧食千萬擔,船工只能把糠饃啃。軍閥老板發大財,黃河船工輩輩窮。”

“壹條飛龍出昆侖,搖頭擺尾過三門。吼聲震裂邙山頭,驚濤駭浪把船行。”

“三氣周瑜在江東,諸葛亮將臺祭東風。祭起東風連三陣,火燒曹營百萬兵。”黃河船工祖祖輩輩生活在黃河上,漂泊在木船上。他們對黃河了如指掌,把船只視為家珍。在與黃河風浪搏鬥的生活實踐中,船工們創作出了豐富多采、獨具特色的黃河號子。聲聲號子,抒發了船工們復雜的感情,反映出他們的喜、怒、哀、樂、憂、怨、悲、歡。黃河船工號子,伴隨著船工的勞動,是船民生活的旋律。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這是唐朝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九首》詩中的第壹首中的前兩句。後兩句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

浪淘沙

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裏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涼洲詞》王之渙

黃河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願驅眾庶戴君王,混壹車書棄金玉。

黃河二首

作者:杜甫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願驅眾庶戴君王,混壹車書棄金玉。

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

作者:韋應物 年代:唐 體裁:未知 類別:未知

夾水蒼山路向東,東南山豁大河通。寒樹依微遠天外,

夕陽明滅亂流中。孤村幾歲臨伊岸,壹雁初晴下朔風。

為報洛橋遊宦侶,扁舟不系與心同。

註釋: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韋應物從尚書比部員外郎出為滁州刺史。他在夏末離開長安赴任,經洛陽,舟行洛水到鞏縣入黃河東下。這詩便是由洛水入黃河之際的即景抒懷之作,寄給他從前任洛陽縣丞時的僚友。

詩人順洛水向東北航行,兩岸青山不絕,漸漸地,東南方向的高山深谷多了起來,而船卻已在不知不覺中駛入黃河了。於是詩人縱目四望黃河景物。這是秋天的傍晚,滾滾黃河與天相連,天邊隱約可見稀疏的樹木在寒氣中枯落。夕陽映照在洶湧的河水中,忽亮忽暗地閃爍不定。那種清廓的景象,使他想起了幾年前在伊水邊看到的那個孤零零的村落,自經安史之亂,殘破蕭條已甚。往事不堪回首,而眼前雨霽晴展,北風勁吹,只見空中有壹只孤雁向南飛去。此刻,詩人的心情如何?他告訴洛陽的僚友們說,他的心情就象《莊子·列禦寇》中說的那樣:“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他覺得自己既非能幹的巧者,也不是聰明的智者,而是壹個無所求的無能者,無所作為,無可憂慮,就象這大河上的船,隨波逐流,聽任自然,奉命到滁州做官而已。顯然,這是感傷語,苦澀情。他的僚友們會理解他的無奈的憂傷,不言的衷曲。

唐德宗從建中元年即位以來,朝政每況愈下,內外交困,國庫空虛,賦稅濫征,軍閥割據,民不聊生。韋應物了解這壹切,為之深深憂慮,然而無能為力。此次雖獲壹州之任,亦是榮升之遇,有可作為之機,但他懂得前途充滿矛盾和困難。因此只能徒具巧者之才,空懷智者之憂,而自認無能,無奈而無求。也許他的洛陽僚友曾給他以期望和鼓勵,增添了他的激動和不安,所以他在離別洛陽之後,心情壹直不平靜,而這黃河秋天傍晚的景象更引起他深深的感觸,使他無限傷慨地寫下這首詩寄給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