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移民中介 - 《瘋狂動物城》有什麽好的?

《瘋狂動物城》有什麽好的?

想象力天馬行空,玩笑無處不在,人物細膩,細節精確到頭發,還有對教父和毒師的致敬...當然,最值得壹看的還是電影講述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迪士尼不再滿足於講壹個“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傻傻甜甜的夢想故事來哄孩子,而是演變成了壹個被成年人理解的政治寓言:

權力是如何通過偏見實現的,以及偏見變成“多數人的暴政”的潛在危險

個人認為《《瘋狂動物城》》很有可能成為劃時代的作品,這讓我想起了奧威爾的代表作《動物莊園》。

本文有劇透。

1.

這個故事發生在瘋狂動物城。在這裏,食肉動物(人口10%)努力克服千百年來的野蠻天性,與食草動物(人口90%)和平共處,創造壹個烏托邦式的動物天堂。

從表面上看,這個城市是動物向往的。在城市系統中,不同種類的門、通道、房屋和其他生活裝置是根據每種動物的體形和習慣精心設置的,顯示了對各地不同個體的尊重。

但“現實世界並沒有廣告語說的那麽美好,而是復雜而殘酷的。”

在完美的表面下,“瘋狂動物城”正湧動著偏見的暗流。食草動物對食肉動物DNA中遺傳的野蠻本性深感恐懼,認為最好給它們都戴上口套;食肉動物不滿食草動物的不信任。

故事的主角、鄉村兔女朱迪從小就飽受偏見的折磨。朱迪的夢想是成為歷史上第壹個兔子警察,但她的父母認為兔子“種胡蘿蔔”似乎更現實。

同鎮的狐貍也嘲笑朱迪的警察夢,認為她只是壹只“笨兔子”。

後來,朱迪通過努力終於成為了壹名警察,但她仍然要面對種族和職場的雙重偏見(這裏甚至可能存在性別偏見)——老板牛主任認為犀牛大象之類的警察比較靠譜,至於壹只兔子,她只能在大街上貼罰單。

作為偏見的受害者,朱迪試圖在她的作品中消除動物之間的偏見。在解決14起失蹤動物案件中,朱迪還與食肉動物尼克·福克斯成為搭檔,建立了相互信任的關系。

不幸的是,偏見和暴力壹樣,隱藏在人們的心裏。妳以為自己不是壹個有偏見的人,其實未必。

朱迪拯救了城市中失蹤的十四只動物,成為了城市英雄。在發布會上,朱迪說出了作為壹個食草動物隱藏在內心的恐懼和偏見——“食肉動物會很野蠻。”

動物城壹陣騷動,食草動物的偏見集體爆發。食肉動物面臨著極其危險的處境,就連好朋友尼克·福克斯也受不了朱迪,離開了她。

朱迪意識到她犯了壹個大錯,並後悔了。她辭去了警察的工作。

但在動物消失的背後,卻隱藏著壹個巨大的陰謀——原來這些食肉動物的野蠻化是人類造成的——不,是動物。

楊副市長看似無害、誠實、樂於助人,實際上是壹個腹黑的陰謀家。

她先是利用食肉動物的野蠻來除掉她的政敵獅子市長,並計劃利用食草動物的集體偏見來形成“多數人暴政”的局面,將所有食肉動物趕出動物城,建立壹個純食草動物的烏托邦...

看起來眼熟嗎?類似希特勒的方法。

當然,朱迪最後反擊成功,化險為夷,我就不贅述了。

羊沒有想象中那麽老實,兔子沒有想象中那麽笨,狐貍也沒有想象中那麽狡猾。

誠實,愚蠢,狡猾,往往來自妳我心中的偏見。

2.

有很多美國電影從敘事角度關註偏見(或歧視),最著名的大概是2004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撞車》。

《撞車》以洛杉磯這個多種族、多文化的城市為背景,反思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種族歧視和文化偏見。

這種根深蒂固的非理性偏見往往是國家、群體和個人之間相互仇恨甚至訴諸暴力的禍根。

在美國歷史上,社會偏見被政客利用引發暴力(政客通常會同時利用“偏見+誤導信息+集體非理性”這三個要素來動員民間暴力)、南北戰爭、排華法案(1882)、麥卡錫主義、對亞裔移民的明示限制(1965)...

事實上,種族歧視和文化偏見的幽靈壹直在美國社會揮之不去,從未真正散去。幸運的是,從政府到民眾,從正式立法到文學作品,美國人從來都不害怕反思偏見和由偏見引發的暴力。

這種反思在社會上達成了某種認識——無論妳是政治家還是學者,作家還是演員,只要妳說出針對少數民族、女性、少數群體的歧視性語言(比如同性戀),就會立刻招來全社會的譴責。

這種深入的討論和反思,為社會編織了壹張安全網——不容易出現壹個政治人物登高吶喊,群眾響應,用多數人的暴政來摧毀少數人的自由的局面。

就像《撞車》中,最終個體的認知會自動糾正偏頗的行為。

正如美國社會反對亞利桑那州政府通過修建“隔離墻”排斥墨西哥非法移民壹樣。

3.

需要警惕的是,偏見在我們的社會中同樣普遍存在。

比如地域偏見。

城裏人和鄉下人,上海人和外地人,北京人,河南人,東北人...每個地區的人都被統壹貼上壹個汙名的標簽,然後用這個標簽不假思索地概括所有問題。

上壹次是“哈爾濱天價魚”事件中部分網友對“東北人”的非理性攻擊。

網上流傳的世界地圖,玩笑和偏見並存。網上還有很多更惡毒的中國偏見圖。

和職業偏見。

以前壹般說農民工怎麽樣,現在職業偏見更細了,比如醫生怎麽樣,法官怎麽樣,城管怎麽樣...每壹個職業都被炒作成具體的惡行,法官不公,醫生收紅包,城管打人,然後用炒作的結論粗暴對待每壹個個體。

最近,馬彩雲法官被槍殺後,壹些網民基於主觀臆測對她進行人身攻擊。

至於階級偏見就更普遍了,恨官仇富的情緒彌漫網絡。

比偏見更可怕的是拒絕反思。

事實上,有偏見的頭腦更容易被信息和人為誤導。因為有偏見的人“解讀壹個模糊的信息,只看自己想要的。”

他們不僅不反思,有些人還以此為榮。壹旦熱點事件發生,立即從妳心中的偏見出發,不加思考、不加分析地迅速排隊,然後在網絡上展示妳的語言暴力——不要小看網絡暴力,它可能是現實世界暴力的預演。

壹旦偏見成為壹種社會力量,它就包含了壹些危險。就像歷史上發生的,那些被打倒的“黑五”、“知識分子”、“右派”...當然也不全是壞人,很多人後來都改過自新了。

壹個健康的社會,公共生活的基本框架應該是“個人自由+法治”,而不是“偏見+暴力”。如果我們不能學會反思,我們只能學會祈禱。

為過去的偏見和暴行祈禱,而不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