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管理 - 臺灣省房地產發展史

臺灣省房地產發展史

我們的記者曹聖潔在北京報道。

在談到臺省遠雄集團這兩年在京的發展時,趙用了“跌跌撞撞”兩個字來形容。趙是臺灣遠雄的子公司集團北京分公司的副董事長。

遠雄作為臺灣省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壹,已經連續五年占據臺灣省年銷售額第壹的位置,但是

更多的業內人士對和記黃埔、新世界等香港開發商比較熟悉,對臺灣省內開發商卻知之甚少。事實上,遠雄在1995進入內地,目前在上海、北京、昆山等地有投資,並在重慶、大連等城市積極尋找機會。

去年底,遠雄集團董事長趙騰雄公開表示,集團將大步進軍內地房地產市場。2004年,北京和上海的銷售額將達到6543.8億新臺幣(約25億人民幣),預計2005年的年銷售額將超過200億新臺幣(約50億人民幣),超過同時期臺灣的規模。在高度區域化的房地產行業,遠雄能實現這個目標嗎?會在內地做出怎樣的布局?

奪取土地的痛苦

臺灣省遠雄集團成立於1969,從建築行業起家,10年前為了分散投資風險,開始多元化經營。目前擁有房地產、航空運輸倉儲、人壽保險、休閑旅遊四大產業。1999,集團在臺灣省上市。

65438-0995,趙騰雄通過控股子公司袁鐘集團在新加坡投資設立袁鐘房地產開發(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拉開了進軍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序幕。由於臺灣省長期以來沒有向大陸開放房地產業,趙燦只能采取這種迂回的方式,即通過袁鐘集團在大陸間接投資。據記者了解,臺灣省廳相關法規直到去年才解禁。

目前,Far中國總部設在上海,但趙騰雄表示,到2005年,發展重點將轉移到北京。“從政策層面來看,未來很有可能把總部設在北京,雖然我們才剛剛起步。”趙對說道。之所以說“剛起步”,是因為袁鐘進入北京比上海晚6年,上海公司的利潤再投資到北京。

土地資源作為房地產開發的第壹生產要素,是“三資”企業面臨的第壹個瓶頸。對於袁鐘來說,土地征用也成為其在京發展的最大障礙。2002年8月,中關村核心區海澱新苑1-3號地塊掛牌交易,這也是北京第壹塊公開掛牌出讓的土地,標價2.7億元。奇怪的是,當時北京只有袁鐘壹家企業投標。結果,毫無懸念。北京袁鐘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獲得了這塊土地。

“我來北京後,後來認識的很多朋友告訴我,中關村的房價高到沒人出價。事實上,妳可以用同樣的價格得到更好的土地。但是我們當時並不知道有更好更便宜的獲取土地的方式。從成本的角度來說,我們確實很遺憾,但從長遠來看,我們可以推出‘遠中國’這個品牌。”趙對記者說。

中關村項目雖然賺不到錢,但各項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目前,該項目正在申請工作許可,預計今年3月正式開業。袁鐘打算把它建成壹個名為“袁鐘悅來”的酒店式公寓。

在此之前,2001年,北京袁鐘以協議方式競得原北京第二電纜廠壹塊面積僅4.8萬平方米的土地。這塊土地位於劉家窯環島東側,由袁鐘在此全資開發的“築夢園”住宅項目於去年9月入市。對趙來說,這個小項目只是“問路”,是在京發展的“熱身”。到去年年底,按戶數算,項目賣了50%左右。

或許是因為拿地不容易,遠中對土地的重視程度超過了很多本土開發商。據趙介紹,公司的前期部門每周都要提交壹份關於整個市場招標情況的報告。同時,通過收購項目公司拿地的方式也在遠方嘗試,與部分項目公司的談判即將塵埃落定。“就規模而言,我們希望購買20萬平方米以上的土地。”

尋求合作

目前,袁鐘在北京的項目全部采用獨資開發運營的模式,在上海的項目也大多如此。事實上,該集團壹直傾向於在臺灣省單獨開發和運營,其發展模式類似於萬通董事長馮侖提到的香港模式,即從獲取土地資源到規劃、設計、銷售、規劃、建設、客戶服務和維護管理。這種模式與美國強化專業分工的模式大相徑庭。在袁鐘進入上海房地產市場後,它也將這種模式帶到了過去。除了成立開發公司,還在上海成立物業管理公司和房屋咨詢公司,拓展房地產上下遊產業鏈。

由於房地產行業地域性強,異地擴張往往受阻。與當地有實力的地產商聯合開發項目,是很多外地開發商最現實的選擇。比如美國漢斯與國內多家房企合作開發“公園大道”,香港置地與萬通合作開發“新城國際”,都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選擇與當地開發商合作,不僅可以獲得土地資源,還可以在整合營銷層面獲得最低的成本反饋。

去年10年底,遠雄集團邀請大陸最大的房地產公司鐘芳集團來臺交流。據媒體報道,遠雄集團欲借助鐘芳集團在內地房地產行業立足,雙方建立戰略聯盟的計劃正在實施中。“兩個多月前,鐘芳去了臺灣省,這是我們第壹次接觸。上次我們邀請他們純粹是技術交流,沒有具體談合作模式。目前,我們在北京和鐘芳的領導正在進壹步溝通。雖然我們也在尋找大家可以用不同方式合作的點,但這需要壹個過程。”趙對說道。

除了中房集團,袁鐘在兩年前進入北京市場之初就尋求與資本合作。由於雙方在壹些問題上存在巨大分歧,會談迄今未取得實質性成果,但袁鐘沒有選擇放棄。

大陸攻略

“我們在內地的發展速度比我們預期的要慢。”趙這樣評價袁鐘近年來在內地的發展速度。1998住宅市場開盤後不久,內地房地產迎來新壹輪“牛市”,業內人士認為這輪“牛市”至少5年不會結束。如此巨大的市場,誰會視而不見?據了解,目前臺灣省十大地產商正在窺探大陸,部分開發商正準備伺機進入。

但在大陸開發項目的臺商有壹個奇怪的現象:那些在大陸做得好的企業,並不是以臺灣省的房地產為主,也就是說,大部分都是“外行”。

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遠華在內地的發展滯後?趙認為,首先,趙騰雄董事長壹開始對大陸市場的依賴並不大,其次,還有人才的問題。由於長期沒有合適的人派往內地工作,人才本土化步伐緩慢,直接影響了袁鐘在內地的布局。

去年年底,趙藤雄在媒體面前說“2005年袁鐘在大陸房地產市場的年銷售額將超過200億新臺幣”,可以證明他在大陸的投資價值觀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此外,袁鐘正在加快人才本地化的進程。目前,北京袁鐘的總經理是本地人,未來部門主管將任命大量本地人。但是,用本地人不代表本地化。關鍵是看企業文化能否與當地文化融合。

“我們在北京的發展至少比上海快三倍。未來兩三年,我們會有更大的動作。”趙對說道。盡管如此,要在短短兩年內實現趙騰雄設定的目標,難度還是很大的。記者了解到,2003年上海袁鐘銷售額達到6543.8+0億元,而北京袁鐘銷售額達到6543.8+0多億元。如果2005年年銷售額達到50億元,就意味著這兩年其年銷售額將增長4倍左右。趙文佳認為,這只是趙騰雄董事長的壹個期望,要實現這個目標至少需要5年時間。

趙對內地房地產市場相當樂觀。他認為,內地房地產市場可以分為幾個大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壹個中心城市,周圍是壹些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每個中小城市都有自己的運營形態和生活鏈條。所以,無論是進入壹、二、三、四甚至五線城市,都會有很多機會。早在三年前,袁鐘就訪問了大連、重慶、天津等城市。待其在內地的盈利模式成熟,培養了本地人才後,會有選擇地進入這些城市。

投資損益

"袁鐘在發展中有哪些經驗和教訓?"面對記者的提問,趙坦率地說,遠東發生了很大的危機。

1986年,袁鐘在美國投資並找到了合作夥伴。然而,後來發現合夥人並沒有按照當初的約定行事,他們發現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十年過去了。袁鐘在這十年中投入的2000萬美元損失了壹半。趙認為,投資失誤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前期調研,對當地市場的無知,過於相信別人告訴他們的或者認為有些事情可以用同樣的經驗來做。

在浪費了10年和10萬美元之後,美國的項目終於走上了正軌。目前,有三四個項目正在進行中,年銷售額約為9000萬美元。

真正給袁鐘致命壹擊的發生在1992。那壹年,袁鐘和他的合夥人* * *在臺灣投資了壹個大項目,總投資約20億人民幣。在實施過程中,合作夥伴因各種原因退出,導致袁鐘現金流不暢,我們不得不采取割肉放血的措施,讓企業活下去。

在趙看來,有些成本是必須付出的,有些則是實施過程中人為因素造成的。有了這些教訓,袁鐘在大陸投資會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