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管理 - 中國傳統文化問題

中國傳統文化問題

1.學習中國文化的方法、途徑和意義

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明博大精深。作為中華民族的壹員,學習和傳承中華文化尤為重要。尤其是當代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提升期。如何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為我所用,成為壹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在大學生在學習內容的選擇上越來越多元化,但隨之而來的是專家學者長期詬病的問題。大學生極度忽視對自身文化的學習,文化素養越來越差。但據我觀察,並不是我們大部分學生對學習中國文化沒有興趣和熱情,而是總是采用壹種低效的學習方法,甚至可能導致對文化意義的誤解。對於非中文專業來說,平時接觸中國文化的課程多為公共選修課。在大學課程體系中,這些課程的教學模式多為“概論+通史”。期末考試的機制往往圍繞著這個模式。在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下,考試是學生平時學習的指揮棒,這就造成了我們很多人只學習緒論和通史的知識,而忽略了對原著名著的閱讀。不讀經典,我們的學習只能是膚淺的、表面的,有時甚至會受到壹些觀念的影響。當然,更難把握中國文化的深層精神內涵。

因此,我認為大學生在學習中國文化時應該采用“經典閱讀”的方法。目前很多教育界的專家也提出了類似袁典的閱讀,即提倡閱讀經典著作(如四書、詩經、老子、莊子等。)是中國文化思想的源頭。這個範圍似乎有點小,可以擴展到歷史、哲學、藝術等很多領域,也就是說,無論我們研究中國文化的哪壹個方面,都不能籠統地去理解。即使學習,也要閱讀這方面的經典原著。不讀《史記》、《漢書》,怎麽能學習中國的歷史?不讀《論語》和《道德經》,怎麽能真正理解影響了中國人性格形成的儒道哲學呢?這就好像我們英語專業的學生每天只看完整本的《英美簡介》,而不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和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的英文原版,所以無法真正理解西方的社會文化心態。

我讀的中國文化經典不多,但感覺受益匪淺,也通過“經典閱讀”找到了壹些學習中國文化的方法。當我們開始“經典閱讀”的時候,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古文閱讀的問題。中國很多原著經典都是用古文寫的,讀起來真的很難,很費勁。有些同學選擇了放棄或者讀這本譯著,仍然避免了直接接觸經典。我們不應該因為費力費時就放棄。相反,我們應該在各種參考書的幫助下,耐心地逐字逐句地研究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對經典原著的內容有了了解,也逐漸熟悉和了解了古文字本身。畢竟,古文字和古文在中國文化中也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古文的解讀是我們必須突破的壹個環節。否則,我們在閱讀和欣賞唐詩宋詞等優美的散文,又如何領略其文字的魅力。其次,在閱讀原著經典的同時,要把作品放在時代和整個文化的背景下,由點及面地學習。孟子有句話:“背他的詩,看他的文章,卻不知他是誰。”?它基於它的世界。“閱讀經典作品只是‘經典閱讀’學習的第壹步。還要有意識地研究作者和時代背景,把作品與整個中國文化聯系起來,把握其思想內核。這樣就很容易融合文史哲,對中國文化的認識也會更加系統。還有就是要學習經典,把經典和對現實生活有意義的東西聯系起來。在央視的《百家講壇》中,北師大教授於丹的做法值得借鑒。她正在講“於丹經驗”系列,我通過自己對《論語》原著的學習和思考,將2500年前孔子的儒家智慧與現代現實生活相結合,找到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契合點。其實通過閱讀,我發現我們祖先的很多智慧是超前於時代的,對我們現實生活的指導意義不亞於現代人的總結。所以只要妳善於發現,中國的文化絕對是妳思想的百科全書。

中國文化的基因是每個中國人與生俱來的,但這種文化基因的積極作用只有後天培養才會明顯。所以學習中國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其意義不僅來自個人知識,更來自民族文化。

曾經做過壹個調查,顯示參加工作的畢業生中,有很大壹部分認為學習中國古典文學對自己影響很大,因為中國古典文學特別能培養高雅的氣質和品位。有句話說:“我滿腦子都是詩和書。”閱讀文學經典不僅是讓我們了解中國文化的繁榮,更重要的是滲透傳統文化因素,培養壹個文明國家應有的人才素質。閱讀歷史學家和哲學家的經典,會讓我們從深層的思考和思考中了解中華民族和民族文化,從骨子裏體現民族文化的風範;從宏觀上把握我們民族的思維深度和思維方式,知道是什麽,知道為什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從民族文化的角度,美國學者亨廷頓曾說,21世紀的世界沖突是文明的沖突。他的理論影響很大,有很強的預見性和合理性。自清朝中後期以來,中華文明壹直處於劣勢。經過壹個半世紀向西方的學習,我們的價值觀和文化構成可以進壹步提高。但其中很多都被嚴重扭曲了,表現在西方的是非觀上。如果不久前有人提出廢除中醫,那就是對西醫的迷信,對中醫文化的無知。在文學方面,孔評論說,美國的故事是用漢字寫的。也就是說,我們的作家純粹是在博采眾長,並沒有從傳統文化中尋求資源。諾貝爾文學獎的痛苦可以作為壹個例子。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提倡“讀經運動”和國學。從表面上看,人們開始重視傳統文化,但在深層,中國的傳統文化已經流失得如此嚴重,有識之士痛心疾首。現在的年輕人從小在快餐文化中長大,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讀經典並不要求我們對經典非常熟悉,而是要求我們通過閱讀中國文化最重要的載體——書籍,對中國文化有壹個理性的審視和客觀的認識,從而至少在東西方文明的碰撞中不迷失方向,做出理性的思考。不要在意東方文化,不要借鑒西方文明。學習中國文化的最大意義就在於此;拾起被我們拋棄的民族文化自信,讓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平等碰撞,在碰撞中取長補短。

真正的英語專業學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人,積累了本民族文化,吸收了西方文化。我們現在接受的教育讓我們更傾向於接受西方文化,所以強調中國文化的學習勢在必行。這不僅是為了提高我們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生活質量,更重要的是在兩種文明和多元文化之間架起壹座橋梁。

2.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積累並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偉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現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居安思危、知足常樂、崇尚禮儀等特點。中國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於“和”字。

(1)呵呵的詞源和思路

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和諧,就含義本身而言,“和”就是和諧、安寧、和睦;“合”就是結合、合作、融合。“和”是實現“和諧”的途徑,是“和諧”的理想實現,是人類自古以來壹直為之奮鬥的自然、社會、人際關系、身心、文明等諸多要素之間的理想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和崇尚和諧的意識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天人合壹”是指人與自然的和諧;二是“中庸”,指的是人際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天人合壹”旨在承認人與自然的統壹性,反對二者分離。“中庸之道”強調在處理事物關系時要把握壹個度,以避免對立和沖突。倡導“以和為貴”、“以中為貴”的和諧意識,有利於處理現代社會的各種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在中國,以博大精深的和諧文化為基礎的追求社會和諧的理念源遠流長。老子提出“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認為道包含陰陽兩個對立的方面,萬物包含陰陽,陰陽互動形成和合。這是宇宙萬物的本質,是天地萬物存在的基礎。《論語》?學》:“禮之用,和為貴。“以和為貴,作為處事敬禮的最高境界。其他如墨子、管子、荀子等先秦諸子,也討論過“和”或“和”。“和”的概念基本形成於先秦時期。隨著“和”觀念的形成,中國的原始文化經過百家爭鳴,逐漸“和”形成了儒道兩大顯學,並在漢代接受了主張“因緣和合”、“和而不同”的印度原始佛教文化。因果和諧論成為佛教的重要理論,在歷史上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後,“和”的概念被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三家普遍使用,成為其自身目的的核心概念。同時也被其他文化流派的思想家廣泛接受和廣泛運用。西漢時期,董仲舒為適應“大壹統”杜會發展的需要,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實際上,他以儒家為本位,兼收道、法、陰陽等多種思想,主張禮法結合,明顯受到燕齊文化的影響。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往往抱著壹種天人合壹的偉大理想,覺得外界壹切新奇新鮮的事物都可以融合協調。這是中國文化精神最重要的特征之壹:文化上的沖突只是暫時的變化,要求和解是常有的事。人們認為,西方文化似乎更具沖突性,而中國文化則更具和解性。中國文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最能調和,讓沖突各方都能包容,共存,互相調適。西方人的分愛接近他的性欲,而中國人的和愛也接近他的性欲。註重和諧是中國文化乃至中國人的特點。

(2)人與自然的和諧

“天人合壹”是中國古代人處理自然與精神世界關系的基本理念。其突出特點是:人是自然的壹部分,他遵從自然規律,人性是天,道德原則與自然規律相壹致,人生理想是天人合壹。中國古代人認為,自然過程、歷史過程、生活過程和思維過程本質上是壹樣的。這壹思想特征貫穿了“天人合壹”觀念起源和演變的基本過程,貫穿了古代哲學、科學和藝術。

老子說“人隨地,地隨天,天隨道,道隨自然”(《老子?25章)認為有四個宇宙,其中壹個是人類居住的。人以地為法,地為法,天為法,從壹個側面確立了人與天的相互關系。莊子主張“天人合壹”,“莊子?盛達說,“棄物不出力,留命不虧,夫形全精,與天為壹。”棄世忘生,使身體健全,精神飽滿,從而達到與自然融為壹體的自然無為的境界。“周易?文言文明確提出了“與天地和諧,與日月和諧,與四季和諧,與鬼神和諧,先天與非自然,後天”的思想。到了漢代,董仲舒甚至以“人之副天”的觀念為基礎,建立了占蔔的卦系。”春秋故事?陰陽之意曰:“天道亦有氣怒,悲樂之心與人和。與類結合,天人合壹。”在宋代理學中,“天人合壹”的思想更加成熟、精煉和完善。張載直接提出了“天人合壹”的命題;“正蒙?程明說:“儒家因明而誠,因明而誠,故天人合壹,學可成聖。"

中國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提出了“天人相應”的命題,強調人與天地相對應,與四時相合,與天地為壹。天人同構,人體小宇宙對應天地大宇宙。書中列舉了諸如“天是圓的,頭圓到可以回應;天有日月,人有兩只眼;地有九州,人有九招;有風暴,人有情緒,等等。

在美學上,“天人合壹”這壹和諧的詩意聯結的思想深深地浸透了中國古代審美境界理論,使中國古代人特別強調人生境界和審美境界的統壹。其次,調和辯證法在“和”文化中的普遍運用,使中國的審美智慧特別註重理解和處理壹系列具有對應性、整合性、辯證性、和諧性的美學範疇的發展和框架。有人指出,中國古代美學的基本特征(如強調真與善的統壹、理與理的統壹、人與自然的統壹、有限與無限的統壹、認識與直覺的統壹等。)和中國古代的審美理想(如儒家對“和”的追求,道家對“奇”的追求,佛禪對“圓”的追求)都是“和”文化在審美層面的詩意發展和邏輯延伸。這說明中國的詩性智慧和審美意識與“和”文化有著特殊的親和力和關聯性。“和”文化是中國古代詩歌智慧的根源。

③中庸之道

中庸是“和諧文化”待人接物的具體準則。在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人生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目標。

中庸最早見於《論語》。孔子說:“中庸也是德,有過之而無不及!”人民新鮮了很久。”(《論語?永業)他的“五美”論,其實講的是中庸之道:“君子利而無本,工而無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武而不猛。”(《論語?姚嶽》)

什麽是“中庸”?按照如松的說法,不偏不倚意味著恒常不容易被平凡化。儒家文化的這種中庸思想塑造了中國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國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人格境界。面對現實生活中許多具體的兩極選擇,人們試圖在對立的兩極之間有效地找到壹個平衡的支點,使對立的雙方統壹起來。在生活實踐中,保持中心,不走極端,成為古代中國人的生活信條。在今天的語境下,“中庸”就是正確把握度,協調各種關系,以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和不斷進步。中庸的真諦在於:堅守正氣,求中庸,求公正,超越壹切。

國與國之間的和諧是和諧文化的另壹種實踐。“和為貴”、“與鄰為善”、“國與國之間的和諧”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傳統道德基礎。從中國先秦時期老子主張大國要謙讓(“大國要謙讓”、“大國要謙讓”),到西漢董仲舒主張“與四國議和”,到唐代,曾祖父李淵主張對鄰國“仁恕之道”,等等。和睦相處,消除戰禍,“化幹戈為玉帛”壹直是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和現實目標。在這種和諧的文化中,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很少使用外國軍隊。

和而不同是和諧思想的壹個特征。所謂“與真實生物和諧,不變則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不和。”“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間的搭配、融合、平衡達到最令人滿意的程度的壹種狀態。比如音樂,當五個音調的音高慢慢達到完美時,就叫和聲;再比如飲食,五味搭配得很好,也叫和諧;再比如身體,這裏陰陽平衡飽滿,也叫和諧;再比如美德,這是古代五大美德之壹。可以看出,這種和諧的狀態有三個特點。

第壹,是至善的狀態;第二,是不同事物之間的完美關系;第三,這幾類東西在和諧的關系中保持原有的個性,沒有放棄個性,統壹形成壹堆火柴棍。和而不同,“和”與“相似”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保留了各自的個體屬性。

4.1.中國古代建築概述

建築是指供人們進行生產、生活或其他活動的房屋或場所。它不僅具有壹定的實用價值,而且反映了壹定歷史時期的文化。在中國古代,人們講究“道”,意為上有道,下有器。建築學從來不被視為學術,技術是師徒相傳,主要靠實地操作和口述。文人很少關心建築,木書也很少。再者,中國以農為本,崇尚節儉,視建築為“建規模大,浪費人和錢”。對於新穎巧妙的建築,贊多過贊。這些建築觀點影響了中國建築的發展。中國的建築在很長壹段時間內發展緩慢,但又極其靈活,超穩定,說明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有壹個相對穩定的建築發展觀。中國古建築的獨特風格源於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學習古建築必須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2.中國古代建築風格

雖然中國的古建築類型很多,但可以歸納為四種基本風格。

2.1紀念款

大多體現在具有特殊含義的禮制祭祀建築、陵墓建築和宗教建築中。其特點是簡單的群體組合,突出的主體形象和象征意義,對整個建築的尺度、造型和意義有壹些特殊的規定。例如,古代唐明的碧勇、帝王陵墓等等。

2.2宮廷風格

多體現在宮殿、宅邸、衙門以及壹般的佛寺、道觀。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豐富,主次分明,群體中各建築大小組合恰當,符合人們正常的審美標準;單座建築造型比例嚴謹,尺度適宜,裝飾華麗。

2.3住宅風格

主要體現在壹般住宅中,包括大廳、商店等人們最常使用的建築。其特點是序列組合與生活緊密結合,尺度宜人不曲折;內斂的建築,簡約的造型,精致的裝修。

2.4花園風格

主要體現在私家園林,包括壹些皇家園林和山寺。其特點是豐富的空間變化,建築的尺度和形式不拘壹格,色彩典雅,裝飾精美;更重要的是,建築與花草樹木、山川融為壹體,自然風光融入建築之中。

3.中國古代建築中的易學文化。

中國在西周時期就提出了“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為壹”,認為人是自然的壹部分,人與天地萬物是壹個有機的整體,也就是我們提倡的“天人合壹”。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種天地之道,就是我們所說的風水理論。風水理論探索建築的位置、朝向、布局與自然、人類命運的和諧關系,拒絕人類行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註重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感應,從而創造了中國特有的城市布局、建築形態和建築景觀,因地制宜,既美觀又科學。

3.1“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把世間萬物分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木生火,水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與金克木,水生火,木生土,火生金,土生水。西方屬金,東方屬木,北方屬水,南方屬火,中間屬土。木是綠的,火是紅的,土是黃的,金是白的,水是黑的。在建築布局上,南為前,前為火,北為後,後為水,前為宮,後為寢。東方為木,木為文,西方為金,金為武。因此,文化宮“文華殿”設置在東面,兵器宮“武英殿”設置在西面。按照這個思路,商朝的文武百官也是設在東西兩側。

拋開其迷信部分,風水學對環境的選擇、陽宅和陰宅的定點和朝向、房屋形式的分析等方面的論述和主張,反映了現實生活的利弊,是被實踐證明了的有效的經驗總結。在風水理論中,建築選址體現的壹個原則就是“以比取勝”。是建築在施工前,通過對地形、地貌、水土等的綜合觀察和比較。,選擇最好的地方建造。在風水學理論中,建築選址的最佳地形是背山、面水、向陽,以建築南北向為最佳。山區不僅排水方便,水土保持,而且有利於阻擋冬季寒冷的北風。“風水之法,水為上”,近水可以獲得生活用水的便利條件,同時在夏季可以形成涼爽的南風。面朝太陽,可以獲得良好的日照、有利的天氣、有利的位置,必然是有利於人們安居樂業的風水寶地。所以中國古代的宮殿、住宅、寺廟都是按照這個原則選址的。比如北京故宮的總體布局,北面是燕山,南面是永定河。洛陽,周朝的王城,北臨匡山,南接洛河。用環境規劃建築,使建築融於環境之中,“順其自然”的建築理念是中國建築區別於西方建築的壹大特色。天時、地利、人和,勾勒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3.2“陰陽學說”

在整體布局上,采用了對稱的形式,結合了風水理論中“陰陽學說”的哲學思想。楊洋的理論將宇宙萬物分為陰陽兩大類,認為萬物的形成、發展和變化在於陰陽的運動和轉化,陰陽的運動和轉化是不斷發展和延伸的,並進壹步解釋了自然界和社會中的壹切現象。陰陽的每壹方都以對方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沒有陰,陽就不能存在,沒有陽,陰就不存在。壹個事物或現象的兩個對立的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它們是壹個統壹體。陰陽理論中,太陽為陽,背日為陰山為陽,水為陰,左為陽,右為陰,男為陽,女為陰。故宮的主體建築位於北京的南北中軸線上,宮殿在前,寢宮在後。前宮比後宮大。它的順序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幹青宮和坤寧宮。太和殿是陽中之陽,皇帝寶座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保和殿是陰中之陽,坤寧宮是陰中之陰,皇後居住的地方。陰陽學說中,阿拉伯數字中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所以“太和殿”的畫室設計是11,臺階寬度是60.1米,兩者都是晴天。太和殿和保和殿的禦道上分別有9龍9獸作為裝飾,門上有9橫9豎9981個門釘作為裝飾。整個宮殿有壹個半房間。數字“九”是最正數,象征至高無上和永恒。

用現代科學的眼光來看風水理論,它包含了自然的美學原理、人類的思維和對環境科學的理解,古代文化藝術的精髓就藏在其中。因此,我們應該繼承祖先留下的風水文化中可取的部分,吸收對現代文化和生活有益的部分。同時,要認清風水中迷信和不科學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4.中國古代建築中的儀式文化。

因為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以“禮”為基礎的。這種觀念在古建築建造中的反映就是“自相似”現象。儒家把“禮”作為所有人行為的最高指導思想。禮制秩序不僅對君主與臣民的關系有嚴格的規定,而且對父子、兄弟、夫妻、男女、老幼的倫理秩序也有明確的規定,因此根據禮制秩序制定的規劃建設制度也對府邸和民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1優序體系

大宅“前堂後室”的布局,四合院“北室為尊,兩廂為次,座上賓”的位置順序,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尊卑的等級制度。在中國古代建築群體中,單體建築之間的關系不僅是由視覺要求決定的,也是由等級的社會現實決定的。在壹個家庭中,根據親友關系,形成以父母為核心的扁平化人際網絡;在壹個建築群體內部,建築因其服務對象的不同而按照這種人際網絡逐層推進,相應的大小、朝向、裝飾也不同,這就使建築群體成為理想政治秩序和倫理規範的具體體現。在整個組合中,主從的區別特別明顯,單個建築只會體現其在主建築參照物中的位置。在建築上,通過增加相應的等級限制來區分不同等級的建築,如開間的數量、鬥拱的配置、顏色的範圍等,這在古代壹直沿用。很多文獻記載了建築等級的例子。如《禮記·禮記》關於宗廟制度:“皇七廟,三昭三木,皇七廟;諸侯五廟,二趙二穆,太祖五廟;大夫三殿,壹昭壹畝,與太祖殿三;石義寺;庶人《祭寢》論堂秩制度:“天子堂秩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秀才三尺”。更有推崇“鐘”的人:“鐘正無邪,禮厚”(《嶽論》),以“鐘正無邪”“均衡對稱”的建築單元和群體布局,表現出尊卑之別,秩序和諧,而軸線上的主要構成因素則不偏不倚,營造出高貴的氣勢。這些都是以“等尊嚴、等平等”的方式表達建築禮儀的精神,這是禮儀理性的制約。

4.2城市營地系統

中國古都的規劃和建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集中體現。它的選址、建造、造型都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的觀念意識,並受到當時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制約。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禮制始於周朝。從格局上看,都體現了《匠人》中“匠人治國,初九裏三門九經九緯,經九軌,左祖右社,面向後市,城面向壹人”的思想。後世建造的城鎮雖然沒有嚴格遵循這壹體系,但其布局並沒有超出這壹體系的規定模式。古代治國的制度就是經營城市的制度。由於其思維方式源於禮制思想,所以在不斷的朝代更替中,它仍能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古都的建設。以宮殿為中心的首都規劃結構壹直沿用到明清時期。元代建都奠定了北京的規劃格局,中國古都幾千年來壹直遵循這種格局。宮城坐北朝南,形成貫穿數裏的南北中軸線。這是整個城市規劃結構的主軸。作為首都的基調,其他設施都是按規矩來安排的。所有道路系統都以南北軸線為基準,經緯度清晰。道路無論主次,都是東西南北走向,道路方方正正,看不到輻射。這組方方正正的街巷構成了整個城市環境,人類的壹切活動都被禁錮在內斂的院落裏。在中國老城區的大街小巷很難找到壹個放大的城市廣場,這和歐洲城市很多廣場的布局完全不同。這不是功能決定的,而是幾千年倫理道德的意誌所賦予的影響,與墻的封閉空間不謀而合,這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審美價值。中國古都城市的環境受到儀式的制約,街道橫平豎直,整齊劃壹,城市中的環境空間缺乏變化,色彩也受到禮儀制度的制約。除了皇家的房子,人們不允許用顏色裝飾房子。整個城市街區的小巷都是陰沈沈的,襯托出宮城的紅墻黃屋頂。除了集中的“城市”,城市的生活空間,普通人只能在自己的院落裏活動,沒有其他公共活動的場所。很少發現街區的方形,這是中國禮儀制度的結果。中國古代城市的規劃從整體環境到建築都是由相互分離的單元組成的。這些主從單元串聯起來,形成壹個連續的有節奏的院落群,與中軸線串聯。每個院落都是相對獨立的,但是遠遠的就能看出它的整體性。每個院落及其建築形式、數量、朝向都代表著使用者在家庭中的地位,建築群是不同院落的有序組合。然後,基於同樣的原則,不同的建築組合起來,以便形成壹個城市。既然在古代建築中體現人文禮儀制度傳統很重要,那麽“區分人與群”既是人際關系的組織原則,也是建築關系的組織原則,“家國同構”既是人際關系的結構特征,也是建築關系的結構特征。經過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國人習慣於遵循舊制度作為正統的象征,因此他們缺乏傳統的開拓精神和科學探索精神。其實對於現代中國建築師來說,傳統文化應該說是壹種基礎,而不是壹種束縛。他們應該用現代中國人獨特的觀察和思維方式創造中國的建築,表達他們對建築空間的中國情懷和理解。當代建築師研究傳統,是為了探索傳統的本質,爬上這壹步,進而走向更高的境界。

我只找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