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管理 - 歷史教科書上著名的中國名將:拓跋宏,北魏孝文帝,其實是個戰爭狂人。

歷史教科書上著名的中國名將:拓跋宏,北魏孝文帝,其實是個戰爭狂人。

北魏的歷史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熟悉。初中歷史教材在介紹南北朝歷史時,只重點介紹了東晉十六國的淝水之戰和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孝文帝給人的印象,大概是壹個謙謙君子,對中華文明充滿了真摯的感情。但是,從所有的歷史事實中,我們會發現,這位極其熱愛中華文明的漢化改革名將,骨子裏依然有著遊牧民族的好戰血液。也正是在孝文帝統治時期,南朝曾經堅不可摧的防線被打開,南朝對北朝的防禦形勢發生了質的變化,基本奠定了北朝北強南弱的局面。壹、遷都洛陽:孝文帝其實是壹舉兩得。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執政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正是在他的命令下,拓跋鮮卑皇室全部改漢姓。太和十八年底(公元494年),經過幾年的醞釀,孝文帝正式下令將都城從平城遷至洛陽。他以征伐南齊為借口,率領所有大臣和軍隊來到洛陽,正式宣布遷都的命令。在以往的歷史敘述中,大家似乎都有偏離歷史事實的地方。看來孝文帝南征是借口,遷都才是真正的目的。其實這完全誤解了孝文帝。先簡單回顧壹下孝文帝即位以來的經歷。孝文帝的身世其實比較特殊,因為壹個人:文明太後馮。馮是的皇後,是獻文帝的第壹個母親(非親生母親),也是孝文帝的第壹個祖母。這個馮太後是個鐵娘子。溫平早逝後,她撫養年幼的獻文帝並掌管自己的事務。賢文長大後壹度重返政壇,但兩人性格上的差異逐漸暴露。此外,獻文帝對馮太後的寵幸男寵非常不滿,趁機殺害了李毅和李富,引發了皇帝之間的巨大矛盾。馮太後於是用毒辣的手段,先是逼迫獻文帝讓位給年僅五歲的拓跋宏,然後又用秘密手段殺死了獻文帝,自己再次向朝廷請辭。馮太後執政期間,官俸制、三長制、均田制相繼推行,政局穩定,國力增強。太祖死後,幾十年持續不斷的政治動蕩終於結束,北魏開始恢復擴張野心。雖然孝文帝非常害怕這位著名的祖母,但他基本上繼承了馮太後在18年期間對內本地化和對外擴張的鐵腕政策。因此,他在領導政府後,立即全面推進漢化政策,同時在軍事上延續了馮太後時期向南朝擴張的意圖。太和十八年,孝文帝南遷洛陽。其實他不是利用南征打煙幕,而是真的想壹舉兩得。他不僅將政治中心移至洛陽,還指揮漢(江)北和附近的淮北軍隊對南朝發動猛烈進攻。那麽為什麽孝文帝選擇在親政僅三年,漢化改革的關鍵時刻發動大規模戰爭呢?二、第壹次親征:孝文帝野心如此之大,孝文帝南征其實是受到了南朝內亂的影響。494年,南齊皇帝蕭賾駕崩,他的兩個兒子相繼被西昌王蕭鸞廢殺。蕭鸞為明帝即位。自從蕭鸞即位後,恐怕宗室子弟會揭竿而起,攻擊他,所以他會先下手,把武帝的後代都殺了。同時宗室會互相殘殺,也會導致壹部分人受到懲罰,朝野每個人都會感到不安全,政局動蕩。孝文帝借此機會發動了進攻。實際上,在太和四五年,也就是馮太後當政的時候,北魏就趁著南宋和李朝的機會,沿著淮河發動了進攻。由於齊國皇帝高第的有效組織,北魏軍隊沒有占到任何便宜。齊高第和齊武帝在位十余年,政局相對穩定,北魏也沒有軍事上的機會,局勢逐漸穩定。這時,南齊的政治混亂卻因這個好機會而稍稍亂了壹下。南北戰爭的焦點是什麽?孝文帝南征的總目標是什麽?北魏與南朝的對抗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壹階段是晉末宋初。漢武帝北伐丁可、河南、關中、青齊,北魏只能維持河北壹隅,是壹個南強北弱的時期。第二階段是元嘉與吳泰的對抗。北魏與劉崧在河南和清啟發生了壹場激烈的戰爭。分兩階段的胤嘉北伐以失敗告終。劉崧失去了河南的大部分領土,北魏逐漸向淮河推進。甚至在的三次元賈北伐失敗的時候,北魏皇帝拓跋燾也反攻了,打到瓜步城。第三階段是孝宣武時代的全面進步時期。北魏以前,山東半島和河南南部完全被宋明帝內亂和宋齊更替所占據。但在南齊的頑強抵抗下,難以穩定占領淮河壹線。尤其是淮河上遊,南朝占領益陽地區,時刻威脅著河南腹地。北魏主要有兩個目的。壹個是徹底打破西線淮河防線,將軍事壓力推向江北。二是消除南朝在韓翔的影響,徹底解除南朝對河南的威脅。太和十八年,溫文爾雅的孝文帝張牙舞爪,對南方發動了長達四年的瘋狂進攻。第壹次南征發生在遷都洛陽之後。南齊永州刺史曹虎下詔襄陽投降,孝文帝立即派四軍分別攻南鄭、襄陽、益陽、中壢。其中以南鄭、益陽為主要方向。南朝泗州府益陽對河南的威脅最大。於是,北魏投入十余萬人,包圍益陽,展開猛烈進攻。南齊皇帝蕭鸞指示益陽履行職責,並增派部隊增援益陽。北魏軍事準備不充分,被齊軍內外夾擊所敗。南鄭還派出部分守備部隊進攻北魏,企圖奪取漢中。但由於北魏在西線兵力有限,雖然由名將袁瑛主持進攻,但仍由南齊大將梁武帝·蕭炎的弟弟蕭藝指揮,倉皇潰敗。襄陽方向因為情況不明,魏軍沒有進攻,鐘離方向因為南齊派兵反擊,都陷入了僵局。孝文帝率領包括許多非戰鬥人員在內的30多萬人從洛陽來到行宣城(今河南省汝南縣)。會後率軍沿淮東至壽春、中壢。南齊不斷派兵騷擾,但由於北魏軍隊騎兵較多,在野戰條件下無法達到任何效果。孝文帝也不想收兵,攻打南齊的堅城。他到了壽春城外的八公山,爬了山作了詩,然後就走了。大概是懷念傅劍在的時候的場景吧。到了中壢後,孝文帝突然下令諸軍圍城,仿佛要從這裏突破淮河防線,效仿梁武帝直攻建康的奇跡。但由於準備不足,孝文帝不得不率軍返回北方。第壹次南征基本結束。這次遠征,孝文帝下了大決心,擺開了大攤子,從漢中到綿北,從淮河上遊到中下遊,綿延千裏。但由於準備不足,加上南七反應快,壹直沒有太大進展。三、第二次南征:削小口出重拳,吞太和北郡二十壹年。孝文帝充分總結了第壹次南征的教訓,經過精心準備,再次親征。這次遠征的特點非常突出:壹是目標集中,只打綿北各縣,目的是奪取豫南,緩解洛陽面臨的國防威脅。二是強大,發動了20多萬軍隊。這個數字是真實的部隊人數,不像第壹次那樣包括非軍事人員。綿北縣指的是哪些地方?勉是漢水,漢水北部南朝是永州,向北延伸到南陽,離洛陽很近。孝文帝壹發兵就包圍了南陽和新野,並投入重兵分割包圍。南齊明帝忙於平定內部宗室勢力,對綿北的管理不夠重視。他沒有主動威脅洛陽,也沒有投入足夠的力量堅守。所以當北魏軍隊雷霆出擊時,齊軍根本無法應對。齊明帝派中央皇軍北上救援,但水遠渴近,將壽陽和李中調到前線守北牽制北魏。經過激烈的戰鬥,魏孝文帝攻占了綿北五郡,把南朝永州州壓縮到襄陽,打開了通往長江流域的門戶。第二次北伐的成果相當突出。以南朝永州部南陽為中心的地區,直到陳楠滅亡都沒有恢復。北魏得以經營南陽,以此為前進基地,多次威脅襄陽乃至潁州、荊州。東面的益陽三關也失去了側翼掩護,南朝鞏固防禦局面越來越困難。然而,孝文帝的戰略目標仍然沒有實現。取綿北不取益陽,半百裏。與此同時,淮河中下遊南齊強大的戰鬥力仍然讓北魏無所適從。尤其是南齊豫州刺史裴樹業帶領壽春的人越境反擊,壹度把楊過城打得幾乎站不住腳。這是北魏軍隊很頭疼的問題。四、第三次南征:孝文帝中路崩。在他第二次南征結束時,南朝又發生了政治動蕩。齊明帝死後,他的兒子蕭寶娟繼位。太和二十三年,南齊為穩定局勢,派領軍名將埃德溫·拉謝爾達率中央皇軍至建康,再次前往綿北,領兵約四萬進行反擊。埃德溫·拉西耶達有長期鎮守樊城的經驗,與魏軍多次交戰,屢戰屢勝,在齊明帝時代深得信任,是中央最高級別的將領,威望非凡。他率軍以示南齊必勝的信心。陳先達從襄陽出兵南陽,很快攻占了馬娟和楊順。北魏派袁鷹抵抗,卻被埃德溫·拉西耶達擊敗。孝文帝聞訊大怒,下令嚴懲袁瑛。綿北各縣的地位不言而喻。如果被埃德溫·拉奇爾達拿走,以後就很難拿回來了。權衡之下,孝文帝不顧病痛,率領十余萬大軍從洛陽南下,親自與埃德溫·拉西耶達作戰。齊軍人數遠不如魏軍,加上之前攻城耗費了大量兵力,根本無法抵擋孝文帝帶來的新生力量。經過壹場激戰,陳先達的軍隊被打敗了。他棄軍南逃,兵力損失二三萬,基本喪失戰鬥力。魏軍本來可以嘗試進攻襄陽和樊城,但是孝文帝連續奔波勞累,最後無力承擔。沒過多久,他就在吊城病逝了。魏軍不能再繼續進攻南方了。孝文帝執政短短九年,卻在壹線戰場度過了四年多。他雖然從根本上推動了鮮卑貴族漢化,但也對南朝充滿了深深的敵意。他的三次南征,深刻地改變了南北對峙的局面,為長江中遊的南朝打開了大門。孝文帝的繼承人宣武帝袁科看到了孝文帝南征的豐功偉績,不遺余力地繼續侵華戰爭。所以北朝獲得了自太祖以來從未有過的戰略優勢,可以說源於孝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