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管理 - 歐洲和外國媒體眼中的李鴻章遠東之行

歐洲和外國媒體眼中的李鴻章遠東之行

“敬、憐、哀”李鴻章戰後的歐美之行

這些西方媒體對120年前李鴻章的報道,很多都是在國內首次披露的。

他在歐洲受到“盛大歡迎”,甚至在美國受到“冷遇”。在日本,他堅持住在船艙裏。

他是德法媒體眼中的“神秘人”,還是美國媒體眼中的“尊貴長者”?

西方媒體對李鴻章的報道大多集中在甲午戰爭前30年的洋務運動和《馬關條約》簽訂後李鴻章在清朝外交活動中的斡旋。甲午戰爭期間,外媒對李鴻章關註甚少。或許是因為西方媒體從各國利益出發,並沒有過多討論李鴻章在戰爭中的作用和得失,而是更關註李鴻章乃至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尤其是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對李鴻章外交努力的評價和預測大多充滿同情。如《畫報》在1901 11 16上對其死訊的報道中寫道:“可以說他代替了丞相衙門,負責處理與蠻族的政治和商業關系,在最艱難的對外談判中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靈活的斡旋能力。有人直接說他狡猾。在遠東,他的名字、作用和斡旋往往與重大國際事件緊密聯系在壹起,許多重要協議中都可以找到他的簽名。”

20年前,西方媒體和梁啟超的評論在某種程度上不謀而合——“尊重李鴻章的才能”、“珍惜李鴻章的知識”、“珍惜李鴻章的經驗”。

甲午戰爭後僅壹年,1896年3月,因戰敗內疚感而長期失意下崗的李鴻章,因朝廷“聯俄抗日”的政治需要和俄方的“點名要求”,被任命為清廷赴俄訪問代表。身穿黃色夾克的李鴻章,寓意“前程似錦”。自從踏上歐洲大陸,他就從未停歇,壹直向西。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英國、美國、英屬加拿大的歐美之行,其實持續了將近7個月。

“李鴻章在歐洲已經兩個多月了,但他並不著急。在中國慘敗給日本人之後,他似乎想為他的國家報仇。壹路走來,他琢磨,比較,判斷。自從參加了新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加冕典禮後,他訪問了俄羅斯、德國和比利時。現在,他已經在法國呆了幾天了。所到之處,他都仔細研究西方國家的軍事組織,研究最先進的武器。他在愛麗舍宮會見了法國總統富爾,並作為嘉賓觀看了7月14日法國國慶日的閱兵式。”18967 6月19日法國《小巴黎人報》報道。

幾天後,7月26日,另壹家法國媒體《蕭日報》報道:“李鴻章心情不會好,尤其是最近的甲午戰爭。在他的皇帝獎勵他壹件象征信任和榮譽的黃色夾克後,他剝奪了這件夾克。雖然李鴻章這次是穿著黃夾克去拜訪,但我們無法猜測他回國後是否還會繼續穿這件衣服。德國人壹方面為李鴻章組織了盛大的節目,壹方面掌握了采購訂單,隨時準備向他出售德國的武器彈藥和教官。李鴻章對接待很滿意,下單時卻無動於衷。在中國,他通過翻譯與總統和許多政府內外的政治家溝通。和他聊過的人都誇他,他也沒發現什麽重要話題。衣服上有水晶紐扣的大人,不願意解開紐扣,敞開心扉。法國將小心對待所有尊貴的客人。希望李鴻章回國後能記得我們的盛情款待。值得期待,但沒必要期待。”

李鴻章似乎讓歐洲人“無法理解”。但據《哈珀周刊》報道,8月底,李鴻章抵達美洲大陸後,受到了“敞開心扉”的理解和歡迎。

“他黃色夾克和帽子上的孔雀羽毛讓人覺得好笑和好奇。接下來的幾天,人們越來越發現這位長者的偉大,自然也越來越尊敬他。壹般認為,李鴻章的美國之行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國來說是劃時代的,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轉折點。也有人認為,如果李鴻章年輕25歲,中國將脫胎換骨。但從這個角度,我們很容易看到這次訪問的悲劇性因素。毫無疑問,這次訪問也見證了中華文明的終結。為了救國,中國必須犧牲古老的制度。”當時《哈珀周刊》報道,“自1824年法國拉斐特侯爵訪美以來,這個國家從未接待過李鴻章這樣的貴客。就算把威爾士親王訪美也算在內,這麽說也不過分。畢竟,威爾士親王只是因為他的出身而成為壹個有權勢的人。他訪問美國時還很年輕,但他是壹個友好的使者。相比之下,李鴻章因其非凡的成就而與眾不同。作為特使,他帶著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對最年輕的國家的問候訪問了美國。李鴻章也是中國第壹次被“長輩”稱為貴客。出於中國人對逝者的尊重,李鴻章對已故格蘭特將軍的崇敬,使他的訪問更具感情色彩,無疑給美國人民帶來了壹些安慰。這在壹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麽美國人會歡迎這位享有“伯爵”、“太傅”、“直隸總督”等頭銜的長者。伴隨著熱烈的歡呼,奇跡般的人群和熱情的問候。在紐約的最後壹天,李鴻章去了布魯克林,然後接受了壹名美國記者的正式采訪,隨後與斯特朗市長舉行了正式會晤。在布魯克林,他對聯合俱樂部很感興趣,尤其是剛剛豎立在俱樂部門前的格蘭特將軍雕像。在采訪中,他借機表達了自己對《排華法案》的不公平看法。他說,從經濟角度來看,這種行為確實是不為人知的舉動,但從政治角度來看,似乎與這個不斷宣稱自由的國家不符。雖然他的話很溫和,但實際上是指責。第二天早上,他去了費城,結束了他的紐約之行。"

1996年9月14日,李鴻章乘坐壹艘美國輪船離開加拿大溫哥華回國。據說船停靠日本橫濱時,李鴻章要轉另壹艘船,日方早已在岸上準備好住宿。但李鴻章“發誓絕不曬太陽”,堅決不肯上岸。在船上過了壹夜,黎明時分乘招商局的船“廣利”號回國。那晚的風雲人物想都沒想過和平。

8月4日,1894,倫敦新聞畫報,標題是《東亞戰爭壹觸即發:中國運兵艦上的場景》。圖片左上角的第壹個人是漢納根。這幅畫生動地描繪了清軍在高升號的細節。

漢納根甲午戰爭中的外國面孔

在著名的中日甲午戰爭高升號事件中,有壹張張洋的臉值得記住。

在《倫敦新聞畫報》8月4日1894的頁面上,有這樣壹張圖片。這是7月23日到25日之間的壹天,1894。在開往仁川的高升號運兵船的艦橋上,兩名清軍將領、壹名英國船長和壹名神秘的德國“私人客人”——那個留著胡子的男人——正在眺望遠方。他就是馮·漢納根,在國內被朋友們稱為“韓大人”。

漢納根出生在壹個德國軍人家庭。1879年德軍退伍後,經天津海關稅務處德翠林介紹,在天津軍械學校任教官。後來受到李鴻章的賞識,擔任他的軍事顧問,幫助他組建北洋水師。他用德國的技術和設備設計建造了旅順的金山堡和阿哈瓦堡。

許多歷史學家和日本調查報告認為,當時在高升號以“私人名義”隨清軍1200人前往朝鮮的漢納根,實際上是受李鴻章委托前往雅山幫助清軍修築堡壘,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準備。1994年7月25日上午,高升號被壹艘浪速船擊沈後,漢納根潛入水中,獨自遊向豐田章男,找到壹艘漁船,轉移到仁川港。在那裏,他說服德國軍艦“希爾達”號駛往豐田,營救遊上岸的清兵。後來,壹艘英國軍艦也參與了救援,被困在島上的200多名幸存官兵獲救。

李鴻章對此心存感激,授予漢納根華陵連長軍銜,並加入北洋水師任總教官、副提督。漢納根立即參加了指揮黃海戰爭,並受了重傷。此戰之後,漢納根向清廷做了陳述,認為黃海海戰是因為“中國海軍八年未添新船,最近外國新式艦炮全部失敗,而日本艦炮全部嶄新,故未能取勝”。建議清政府向智利、德國、英國購買快船,雇傭外國水兵隨其來華,組建全軍,並委婉地請求清廷任命自己為全軍提督。盡管清政府聽取了這些輕率的建議,但未能付諸實施,漢納根離開了北洋水師。

但他並沒有離開中國,而是為清廷策劃了壹整套新軍訓練計劃,也就是後來袁世凱的新軍!

實際上,甲午戰爭期間北洋艦隊共有8名外籍雇員。

“巨人之戰”——西方人眼中的中日時刻

“日本人壹直等到月亮完全被遮住,15艦才離開艦隊,向港口進發。他們躡手躡腳地繞過中國的裝甲艦艇,知道自己已經完全進入了中國艦隊和炮臺的火力範圍。其中壹艘魚雷艇靠近定遠,發射了兩枚魚雷,全部命中目標,定遠立即開始下沈。頃刻間,軍港大亂,清軍開始醒悟,但為時已晚。所有的日本魚雷艇已經形成了包圍圈。清軍的裝甲船和炮兵連猛烈開火,擊沈定遠艦的魚雷艇在冰雹轟炸中解體,8名船員被淹死。只有壹艘日本魚雷艇毫發無傷地躲過了清軍的炮火。”

這是《哈潑斯周刊》5月1895報道的甲午戰爭阿哈瓦中的壹幕。西方媒體用自己的立場和觀察記錄了這場戰爭。

1994 10 6月13日,英國畫報在黃海海戰後評論北洋艦隊司令:中國的丁元帥必敗無疑,丁元帥是中國海軍司令,也是中國陸軍為數不多的可以依靠的人才。丁元帥高大英俊,面容端莊,過人的才華使他在相當年輕的時候就當上了大官。在政治上,他屬於中國的改良派,同意用歐洲的科學體系來推動國家的進步。他在黃海海戰中的英勇與那些怕死的中國艦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tha

1994年8月,美國《匹茲堡快報》這樣評價中國的軍隊:與士兵的軍事素養相比,士兵的數量已經變得微不足道,尤其是在技術、冷靜和勇氣決定壹支軍事力量質量的今天。三十年前,士兵的作用只是把子彈推進槍膛,然後掃壹掃。當時數量上的優勢可能會抵消對手在勇氣和軍事訓練上的部分優勢,但即便如此,僅有5000名英軍士兵也足以入侵北京。

很少有人會關註甲午戰爭中的中國戰俘。4月27日,1895,英國畫報詳細描述了這樣壹幕。

“中國囚犯被帶到東京,當34名中國囚犯抵達日本新橋時,他們在黎明前就在這裏等待觀看的日本人。日本人迎接他們的方式是大聲笑,向他們扔石頭,起哄,咒罵,向他們扔石頭。雖然警方提前準備了幾輛公交車,但在護送犯人換乘公交車時,還是費了很大力氣才阻止住狂躁的暴徒。押送犯人的車輛然後去了火車站。中國就這樣被火車運到了東京附近的櫻花之鄉佐倉。”甲午戰爭期間,1000多名中國戰俘最終回到祖國,其中數十人葬於異國。

以2月28日中國英文報和紫林西報1894 1894為結論,這是壹場充滿展覽效應的戰爭。短短幾個月,東部兩大巨頭完全互換了位置。壹直被視為東方世界霸主的中國,被發現是頭上披著狼皮的羊;而日本,這個似乎從來沒有被我們仔細註意過的國家,突然成為了我們的大國之壹,不管我們願不願意看到它的加入。如果說日本人不知不覺在我們西方世界獲得了令人欽佩的地位,那麽清政府及其官員的腐敗正在我們的眼皮底下埋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