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管理 - 瀏陽九中發展簡史

瀏陽九中發展簡史

1958至2003年,瀏陽九中的前身是“沙市初級中學附屬完全小學”,簡稱“沙市附中”。1957下期開始建設,1958年9月正式成立,招收壹個初中班。其校址位於四新沙市鎮石灰嶺,有兩間教室和壹間小教師房。根據社會形勢發展,為擴大班級,沙市人民公社與沙市學區協商搬遷校址。先遷到沙市公社兩邊的畜牧站。未果,遷址沙市鎮沙市村橋上組,瀏陽九中現址。1959,初中二班在原址入學,新址建兩棟土木結構平房作為學生宿舍。當時的負責人是龍文初同誌。在接下來的1960期間,新址招收了三個初中班。當時“三年困難期”的學生紛紛停止學習,超齡學生被下放“支農”。所以最後壹期1961的學生總數不到200人,全校分四個班。上期1962“淳口附中”二班轉校,與初中二班合並。1963,龍文初同誌調離,吳永康同誌負責。學校名稱由“沙市中學附中”改為“沙市初中班”。1967“文革”期間,學生被制止,毛樹斌同誌接任校長。到下學期1969,學校已經有三個初中畢業了。沒錯。從1958到1969這十壹年,有17屆初中畢業班,共870多名畢業生。到1969,學校規模擴大到同時容納8個班,可容納150余名學生,農村中學雛形初具。

1969年春,根據瀏陽市教育局部署,學校改為高中制,初中停辦。校名更是“沙市中學”。那年春天,招了高壹高二兩個班,又招了壹年的“農醫班”。學校有六個班,包括三個初中畢業生,學校“革命委員會”主任是在夫。後來1970招收高三高四班,從1971到1974每年招收五個班,也就是從高五班到高二十四班。1972學校在保留原有平房教室的同時,修建了可容納8個班的雙層木樓,可容納12個班。1975年學校停止招收高普,1976年在當時路線的指引下,公社開始自己辦高中,學校改名為。沙市公社還有另外兩個“五七”高中班,由沙市公社派人到校(招收兩個班,畢業四個班),形成了“壹校獨管”的局面。隔壁學校1976更名為“沙市五七農業大學”,1974招5個班。為了擴大辦學規模,根據當時沙市區委的指示,在路口開設了壹個“農大分校”,“教師培訓班”和“電工班”搬到了新校區,形成了“壹校壹總點”的局面。現在,“農大”的地名由此而來。當時學校基本上不上文化課了,學生轉行各專業,老師轉行教專業課,很多老師轉行當“飼養員”、“藥劑師”、“種子生產者”、“司機”。1976年,戴九福同誌被調到下壹個大隊做“整黨”工作。校長是楊同生同誌,沙市區人。1976改為秋季招生,因此“專業課”名稱由兩年延長至畢業半年。最後壹期1977,戴久富同誌調回學校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78年,國家正式恢復招收“普通高”畢業生的高考制度。那壹年,學校有30多名學生考上了高校。根據上級指示,當年公社撤並了高中,沙市區所屬公社辦的高中班都到我們學校來了。沙市農業大學的校名被撤銷,由劉閑政府正式命名為“瀏陽九中”,直屬瀏陽市教育局領導。戴九福同誌任校長、黨支部書記。29-34年級的六個班在這壹年的下壹階段註冊。1979,瀏陽九中正式面向全縣招生,招收35-38四個班。曲厚欽當校長,戴九福當黨支部書記,學校走上了正軌。此後,學校每年從1979-1986招收四個高中班,每年規模八個班。

最後壹期1983,戴九福同誌退休,曲厚勤同誌調到瀏陽十五中。接下來的壹段時間,上級任命朱友生同誌負責學校工作(副校長),沙市區文教辦主任羅天華擔任黨支部書記,但他沒有到崗。1984年3月,上級任命蔔農生為校長,朱友生為黨支部書記,學校各辦公室人員編制正式完善。

65438到0986,高中學制由兩年改為三年,當年我們學校沒有畢業班。因此,有十二類。

1991 9月,朱友生同誌臨近退休,蔔農生同誌任學校黨支部書記,黃家生同誌任學校校長。在接下來的1987期間,考慮到學生容量,學校壹度多招了壹個“高中復讀班”。1993至1994,學校實行“雙軌制”原則,每年招收壹年制“服裝工藝班”,分兩期。1993,瀏陽縣改為瀏陽市,校名改為“瀏陽市第九中學”。從1995到1996,每年都招壹個“體育安保班”,所以學校有16個教學班。到1997上學期,學校共招生114個班(沙市公社原招生4個班)。1996年9月,黃家生同誌調任,龍懷西同誌任校長,蔔農生同誌接近退休,龍懷西同誌任黨支部書記。1996下學期期末,呂從發同誌調離,李明坤同誌任該校校長。下期1998,龍懷喜同誌調任,李明坤同誌任黨支部副書記。(因瀏陽教育局未任命為黨支部書記)2001上期,上級任命鄧同誌為學校黨支部書記,後李明坤同誌調離,陳輝章同誌任學校校長。

瀏陽九中1958建校至今已有45年歷史。先後遷址兩次,更名六次:沙市附中、沙市初中班、沙市中學、沙市五七中、沙市五七農大、瀏陽九中。目前學校使用面積53214平方米。從1981到1998,新建了兩棟教學樓、壹棟學生宿舍、兩棟教職工宿舍、壹個校門、壹個食堂和禮堂、壹個廚房、壹個鍋爐房、三個浴室和廁所。新建後操場10畝。實驗室、儀器室建設達標,教室全部配備電風扇,“三機壹景”教學設備齊全,圖書館、閱覽室完善,學校綠化方興未艾,有花園,特別是1999以來,我校投資2000多萬元新建改建了兩棟教學樓、三棟教師公寓和壹棟科教樓,下大力氣重修了校門。同時建設了現代化的籃球場,創建了電子設備室、語音室、多功能語言系統和電子閱覽室。投資了近100萬元在課堂上放置多媒體設備。長沙青少年籃球訓練基地落戶我校後,學校計劃投資500萬元,擴建50畝土地,建設標準化田徑場、籃球區、乒乓球區。

多年來,學校始終遵循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新人為宗旨,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 * *初中畢業生870多人,高中畢業生7800多人。截至2003年底,已有65,438+0,087名學生被正式分配、轉崗和招聘到全國各企事業單位工作,其中470多人擔任了將軍級、師級、團級及以上領導職務。1978-2002年,高考正式錄取1087人,錄取6名“飛行員”。學校的“高考”成績在瀏陽十五所市級中學中壹直名列前四。2001年壹次性高考88人,2002年壹次性高考128人,中考全市第壹。高考躍居全市第二。當時瀏陽九中的名氣就起來了。尤其是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許多畢業生在“經濟建設”的大潮中大顯身手。他們抓住機遇,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帶領人民走上了“先富起來”的道路,湧現出壹大批“企業家”,成就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