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管理 - 人們要去哪裏?土地流向哪裏?利益如何分配?-蘇南:破解土地整理三難-蘇南:破解土地整理三難

人們要去哪裏?土地流向哪裏?利益如何分配?-蘇南:破解土地整理三難-蘇南:破解土地整理三難

經濟發達的蘇南地區土地整理起步較早。1995以來,吳江、常熟、蘇州張家港、常州武進、無錫江陰等地以土地整理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為城鄉壹體化打下堅實基礎。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2008年以來,蘇南新壹輪土地整理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重點,以“良田建設工程”為依托,探索解決土地整理“三難”命題:人往哪裏去?土地流向哪裏?利益如何分配?2065 438+00 6月中旬,記者就此問題在江蘇鎮江、常州、蘇州等地進行了調查采訪。

-編輯

城鎮化要讓農民滿意。

“良田建設工程”讓農民“壹步進城”,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在城市找到了工作,定居下來。

如編織腳手架,建築工地如火如荼。當記者來到鎮江新區的施工現場時,不禁被這裏壯麗的施工場面所震撼。

“30棟多層和12小高層住宅已經封頂。今年年底將完成11,65萬平方米安置房。”指著拔地而起的樓房,鎮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景告訴記者:“未來三年,這裏將建成全省最大的農民安置房居住小區。"

據山河介紹,該居住區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將建設300多棟小高層和多層住宅,建設鄰裏中心、幼兒園、綠地等配套設施6.8萬平方米,集中安置18個行政村的7826戶農民,可容納4萬多人。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總投資近40億元。

“好家夥,這規模都快趕上北京天通苑了!”記者不禁感嘆。

如此壯闊的“大手筆”來自於“萬公頃良田建設工程”

以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為抓手,通過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積;通過將農村居民整村搬遷到現代城市地區,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通過大面積連片高標準農田建設,優化區域用地布局,實現“農田集中、居民點集聚、用地集約、效益集中”的目標。這是江蘇省在加快城市化進程中推進的“萬公頃良田建設工程”。據介紹,目前,全省20多個縣(市、區)正在試點。

鎮江新區“良田建設工程”項目區總規模為5.59萬畝。通過新區所轄3個鎮、2個街道、18個行政村的整村搬遷和土地綜合整治,可增加農用地8277畝,新增耕地3957畝,建成連片高標準農田近6萬畝。

很明顯,這壹系列政策都是政府設計的,農民成了被設計者。我們想聽聽農民的聲音,看看他們是怎麽想的。

記者走訪了丁崗鎮的壹些村民。記錄如下:

丁崗鎮劉村村主任聶明:我村有4000多畝地,前年統計撂荒800多畝。村裏95%的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村裏基本沒有純農民。留在家裏種田的也是“臉田”“懶田”,也沒指望賺錢。很多人邀請外國人來種植。土地種不好,放在那裏就尷尬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不推動變革,依靠農民推動的可能性不大。

去年,大家對“萬畝良田”建設工程熱情很高,壹期工程我們村完成耕地1000畝,增加了1/4的面積。拆遷的時候,每家每戶的宅基地都帶了壹個院子,從磚瓦到院子裏的果樹和菜園,政府都給了補償。承包的土地投入了,農民不種地,每畝地還能拿800元(年)。把多余的土地整理出來後,農民還可以參與二次分配。這樣實惠的東西當然是農民歡迎的。

張村村民王明華:我是壹個純粹的農民,已經種田快40年了。我家5畝地分了5塊地,下次種地還要走幾公裏。種地效益低,掙不了幾個錢。前幾年買了壹臺收割機,幫人種地,增加收入。我家老房子拆遷,政府補了近40萬。“上樓”(指搬新房)後,得到兩套新房,壹套給自己,壹套給父母,盈余65438+萬元。我夢想著用這些錢買個手推車和交通工具。

留村村民尹榮春:我家承包地加自留地,壹個***5畝6分田。兒子在鎮江公司上班,家裏的地之前都給了外地人。500元每畝純收入最高。現在家裏的田都流轉了,按照每畝(年)800元,每年給我家補近5000元。本來我的宅基地是225平米,院子6分。現在拆了,給我補償30萬。給我兩套新建的房子,壹套140平米,壹套85平米。兩套房子花了23萬,還剩6到7萬,夠簡單裝修了。我們自己住在大房子裏,我們打算租小房子。雖然樓裏空間小了點,但整體生活質量還是提升了。“萬畝良田建設工程”是我們農民的壹件大事。是壹步到位,至少縮短了壹代人進城的時間和成本。

通過現場采訪,我們感受到了尹榮春“壹步進城”的內涵和深意。這個現代化的生活社區,最大限度地考慮了農民工作、生活、學習、娛樂的便利;優先進行商業建設,引導消費,培育商業氛圍;每個小區都有物業管理用房、社區用房、地下室、人防、汙水垃圾處理等相關配套設施。設計者已經考慮到了所有可能的問題。更重要的是,90%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可以在城市就業。在未來,他們可以真正在城市生活和工作。

土地,流向集約

整合土地資源需要經濟實力,要審慎、理性、規範,減少“過程浪費”。

去年6月,常州金壇啟動了全省首個試點。壹年多來,“良田建設工程”這壹聚集資源、有序統籌城鄉、破解“雙保”困局的有效舉措穩步運行。它延續了多年前蘇南提出的“三個中心化”的理念,同時又有創新和發展。江蘇省該項目的負責人表示,現在的“集中”與過去不同。以前的小自然村拆遷並入行政村,行政村並入集鎮。“農民進城”的過程,就是多次拆房建房的過程。現在農民直接轉移到中心鎮,減少了“流程浪費”,實現了土地的最大節約集約利用。

在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夏明看來,突破現有農民分散居住、分散經營資源對生產力發展的束縛,改變原有資源的空間布局和配置,使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合理匹配,是城鎮化的目標取向。“未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業生產必然規模化、產業化、機械化,農村人口必然居住城鎮,減少村莊。把握城鄉協調發展的總目標,現實的路徑選擇應該摒棄權宜之計,少做無效投資,少走彎路。”江蘇省算了壹筆賬:通過實施“萬公頃良田建設工程”,建設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高標準農田2萬公頃以上,新增耕地600公頃以上。同時,實現工業向園區集中,居住向城鎮集中,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

相比壹些地方為了增加建設用地指標,不顧農民意願的急功近利,蘇南更為謹慎、理性、規範。

夏明:“良田建設工程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基礎工程,包含了壹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理念。通過資源集聚的聚集效應,提升壹產,扶持二產,繁榮三產,解決城鄉二元矛盾,推進城鄉統籌。”

鎮江市副市長李小平說:“保護耕地,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滿足產業發展和城市化的需要,成為政府推進‘良田建設工程’的綜合動因。當然,前提是時機成熟。鎮江非農產業比重已超過90%,大部分農民不再主要依靠種田增收。土地整理流轉出來的土地,可以快速滿足當地產業發展、城鎮化和農民就地就業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穩步推進。"

鎮江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黃奕說:“整合土地資源需要政府的巨額財政投入。如果人均GDP超過65438美元+0,000,可以考慮;如果人均GDP只有三四千塊錢,最好不要做。由於缺乏財力,政府很容易不自覺地從農民的土地上攫取利益,從而引發社會問題。只關註‘土地’而不系統考慮解決‘三農’問題是絕對不行的。"

蘇州市國土局局長張穩根說:“我們壹直強調,宅基地和村莊整理後節約的土地首先用於補充耕地和安置農民,其余建設用地只能在項目區內自行調劑消化,不允許跨區域置換。我們的目的是優化用地布局,而不是‘賣指標’。”

據了解,所有“萬公頃良田建設工程”試點方案都經過了專家評審、公示、聽證、省轄市政府初審、省國土資源廳審查等多道關口,項目區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開發整理規劃、基本農田保護規劃、 以及城鄉壹體化規劃,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建設用地不增加,農民利益不損害,土地法規不違反。” 其中,問題最多的掛鉤指標管理使用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相關文件執行,程序規範,試點有序。

農民的利益永遠是第壹位的。

保護農民土地權益、就業收入、保障收入、財產性收入——三項收入給農民“托底”。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要動農民的土地,首先要考慮如何保證被轉移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身份轉變有實惠。“壹路采訪,記者接觸的很多基層國土局長、項目負責人都這麽說。看來他們腦子裏真的有這根“弦”。

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土地。騰出的土地怎麽用,用在哪裏,土地增值收益怎麽分配,成了考驗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的試金石。

記者走訪的幾個城市都從三個方面制定了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明確政策:壹是在村裏設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將農民承包田、自留地的經營權以股份形式集中起來,統壹發包給專業公司經營,收益歸農民所有;二是整理後新增耕地確認給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收益按合作社章程分配;三是部分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用於建設標準廠房,實現集約發展和產業設施升級,收益仍歸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長洲新區“萬青良田建設項目”位於孟河鎮和西夏墅鎮,總投資約654.38+0.3億元,目標有三:建設高標準農田2.3萬畝,增加耕地面積2000畝以上;通過拆遷居民點和獨立工礦區,增加農用地1609畝;新建安置房53.88萬平方米,集中安置2個鎮12個行政村2700多名農民。

新區政府正在著力打造兩個平臺:投融資平臺和土地流轉平臺。以土地流轉為例,涉及的12行政村全部成立了具有法人資格的股份合作社。為保證土地流轉過程中農民權益不受損害,共分三章:壹是流轉資金不低於500元/畝(此標準按農民前三年的養殖收入計算)。二是建立增量機制,周期五年,增量20%。第三,國家給的所有政策補貼都屬於農民。也就是說,土地經營權流轉了,農民的收益權沒有變。

新區農業局局長範春溝說:“荒廢的土地變成了良田,多出來的耕地收益按照‘4-3-3’的比例分配,即40%歸村民,30%作為合作社的工作經費,另外30%作為風險備用金。在企業破產的情況下,合作社可以使用風險準備金來支付農民的收入。"

鎮江市副市長李小平說:“原來農民有自留地,不需要買菜吃。他進城,如果和市民壹樣的價格買菜,肯定不願意。我們想了壹個辦法,在改造後增加的耕地中安排壹定面積的蔬菜基地給新區的農民。還有,物業管理費不是農民交,是集體公共資產補貼;建立公共* * *社區,滿足農村婚喪喜慶等公共* * *服務需求。我列了20多個類似的問題,我都在夢想怎麽解決。總之,在農民向市民轉變的過程中,政府壹定不能當‘甩手掌櫃’。”

與壹些地方“圍著指標打轉”的“掛鉤”動機相比,蘇南基層政府更關註農民的土地權益和社會和諧。除了耕地“紅線”,農民權益保護底線構成了制約政府行為的另壹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未來我們會有壹塊就業收入,壹塊保障收入,壹塊財產性收入。有了這三筆收入,再加上政府社會福利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們農民的城鎮化之路將真的是壹條幸福之路。”農民尹榮春說。這種說法也表達了蘇南大多數農民的共同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