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公司 - 開辟北方新航路背景、條件、過程和意義。

開辟北方新航路背景、條件、過程和意義。

1,歷史背景

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歐洲人開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從而發現了美洲大陸。這壹事件在歷史上曾被稱為“地理大發現”。歐洲人開辟新航路並非歷史偶然,有著深刻的社會經濟根源。

(1)15世紀以後,隨著封建經濟的迅速發展,商品貨幣關系開始從內部侵蝕封建自然經濟的基礎,瓦解了封建制度,促進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當時的商品交換非常廣泛,需要大量的資金。此時,西歐貨幣已經從銀本位制轉變為金本位制。黃金和白銀都是歐洲國家間國際貿易的支付手段,地位非常高。因此,人們認為擁有金銀就是壹切,黃金可以為靈魂打開通往天堂的道路。所以西歐各個社會階層,尤其是商人和資產階級,都非常熱衷於追求金銀,但是歐洲大陸出產的金銀有限。當時,壹本在歐洲廣為流傳的書《馬可·波羅遊記》(凱爾·波羅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年輕時,他隨叔叔去了中亞、印度和中國做生意。當元世祖在中國朝廷做官時,他在中國生活了十七年。回國後,他參加了威尼斯和熱那亞之間的海戰。威尼斯戰敗,凱爾·波羅被捕入獄。他在獄中口述了自己在東方所見所聞,被比薩作家羅斯蒂·盛記錄整理成書,廣為流傳。該書對印度、東南亞和中國的財富做了誇張的描述,進壹步激發了歐洲上流社會分子到東方淘金的熱情。

(2)從東到西有三條路:壹條是陸路,從中亞沿裏海、黑海到亞洲;兩條海上路線,即從海上到波斯灣,再經過兩河流域到地中海東岸的敘利亞,或者從海上到紅海,再從陸路到埃及亞歷山大港。15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崛起後,占領了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不久又占領了克裏米亞,控制了東西方的傳統貿易路線,對來往於地中海地區的歐洲商人進行勒索和刁難。所以送到歐洲的貨物數量少,價格貴,而歐洲上層階級把亞洲的奢侈品視為必需品,高價購買。這種貿易造成西歐進入超市,大量黃金外流。於是西歐的貴族、商人和資產階級急於繞過地中海東部,開辟另壹條通往印度和中國的路線,直接從亞洲獲得大量奢侈品。

(3)西歐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為發現新的海上航線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15世紀,西歐出現了適合在海上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中國四大發明之壹的指南針,是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的,此時已被廣泛使用。歐洲人用它來確定地理位置和確定航線。隨著科技的發展,古希臘的地球圈理論被越來越多的知識界人士所接受,其中佛羅倫薩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托斯卡內利最為堅定。從地球是球形的假設出發,他認為向西航行可以到達印度和中國,並繪制了壹張粗略的世界地圖。總之,15世紀天文地理知識的進步和世界各地航海經驗的積累,使得歐洲航海家敢於遠離海岸,在他們從未去過的海洋中航行,從而導致了新航線的成功。

2.新航線的開通

葡萄牙人是第壹個探索通往印度的路線的人。從15世紀初開始,在專制王朝的支持下,葡萄牙貴族沿著非洲西海岸南下淘金,並於1415年占領了非洲西北角的休達城。20世紀70年代,葡萄牙人到達加納,發現那裏有豐富的黃金,後來被歐洲人稱為黃金海岸。上世紀80年代到達剛果和安哥拉,每次起航都帶回很多貴重物品。這種情況對西班牙人是壹種刺激。為了與對手競爭,西班牙正在另壹個方向尋找通往印度的路線。由此,開辟了通往歐美的跨大西洋航線,發現了美洲大陸。根據圓的理論,意大利人哥倫布認為從大西洋向西航行可以到達印度,西班牙國王采納了他的意見。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於12年10月2日抵達巴哈馬群島的小島瓦特林島。他以為去的地方是印度,把遇到的土著叫做印第安人,然後繼續向南飛去古巴和海地,3月1493返回。

就在哥倫布遠航期間,意大利人阿梅裏奧?魏參觀了南美洲的東北海岸。回國後,他繪制了最新的地圖並出版了航海故事。在書中,他總結說,這個地方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陸。後人以他的名字將新大陸命名為“美洲”,但哥倫布最先到達的位於南北美洲之間的島嶼後來被稱為西印度群島。

哥倫布的航行和發現在歐洲產生了巨大影響,推動各國掀起了新的海外擴張浪潮。葡萄牙不甘落後。早在1486年,葡萄牙人迪亞斯就航行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7,Da?伽馬率領船隊沿迪亞斯所走的路線繞過好望角,沿非洲東海岸北上,於5月22日1498抵達印度卡利庫特港。新航線終於成功開通。伽馬滿載香料和絲綢返回葡萄牙,凈利潤是航海費用的60多倍,在歐洲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尤其是西班牙貴族。

1519年9月,在國內無人問津的葡萄牙人麥哲倫加入了西班牙國王的行列,開始了環球航行。到達南美洲東海岸後,船隊沿著海岸向南航行,穿過南部海峽——後來被稱為麥哲倫海峽,向西進入壹片海洋。因為壹路上風平浪靜,船員們稱之為太平洋。1521三月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試圖征服該群島,但被當地居民殺害。其余船員經過印度洋,向北繞過好望角,於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人類首次環球航行宣告成功。

3.早期殖民征服和掠奪。

新航路開辟和新大陸發現後,原始積累時期的新興資產階級、沒落貴族和商人在各個朝代的支持下,紛紛湧向亞非拉進行殖民征服和掠奪。葡萄牙和西班牙先於其他歐洲國家進行征服和掠奪,兩國將最先到達的地方宣布為自己的領土。結果,兩國就領土發生了爭執。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出面幹預,雙方於1494年6月簽訂條約,在佛得角群島以西2220公裏處劃出壹條從北極到南極的分界線,稱為“教皇子午線”。條約規定,這條線以西發現的非基督教土地屬於西班牙,屬於東方。當麥哲倫航行到摩鹿加群島時,關於該島的歸屬出現了矛盾。1529年,雙方又在薩拉戈薩訂立條約,在摩鹿加群島以東17度處再劃壹條分界線。根據這兩個協議,西班牙幾乎壟斷了美洲,而葡萄牙將亞洲和非洲置於其勢力範圍之下,這是世界歷史上第壹次殖民分治。

哥倫布到達美洲後不久,西班牙人開始占領美洲大陸。16世紀前十年,首先占領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島,在聖多明各、牙買加、古巴和波多黎各建立殖民據點,隨後進壹步占領廣大的中南美洲。到16世紀中葉,除了葡屬巴西,整個中南美洲大陸基本都被西班牙人征服了,其中對墨西哥和秘魯的征服最為典型。(科特茲和皮薩羅的征服)

西班牙人征服中南美洲後,在那裏建立了殖民政府,派出總督直接統治,隨後西班牙人大量移民。到1574,總金額達到15萬。西班牙貴族、僧侶、商人和其他冒險家占領了那裏的土地,成為大地產的所有者。土地的原主人成為農奴或奴隸,殖民者在種植園和金銀礦推行奴隸制,殘酷壓榨和剝削印第安人,導致印第安人口銳減。比如1503年西班牙入侵牙買加,1548年島上居民幾乎滅絕。到16世紀中葉(1541),估計消滅了西班牙殖民地的15萬印第安人。

因為大量的印第安人被折磨殺害,美國勞動力嚴重短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十六世紀開始,殖民者開始從非洲販賣黑人,將他們作為奴隸運送到美國。16世紀約有90萬名黑奴從非洲被運送到美洲,17世紀約有275萬,18世紀約有700萬。到20世紀70年代,被販賣到美洲的黑人數量已經達到15萬,加上奴隸狩獵和販賣造成的死亡,非洲損失了大約6000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