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公司 - 煙臺的歷史是怎樣的?

煙臺的歷史是怎樣的?

煙臺的歷史是怎樣的?煙臺歷史悠久。

夏朝,東夷人立國;商朝,後來國的所在地;西周初,建立了萊子;秦朝,先是齊郡,後是膠東郡;西漢時,建立膠東;東漢時,設東萊郡;唐代,建立鄧州、萊州;宋代仍設鄧州、萊州;明代萊州為萊州府,隸屬山東省中書省。清代鄧州府、萊州府遷至煙臺;民國初年,廢府州,設膠東觀察員。1938至1942,成立膠東行署;1948,煙臺市人民政府成立;1955,設立文登、萊陽專員辦;65438至0958,萊陽特別暑期學校改為煙臺特派員公署;1978更名為煙臺地區行政公署;1983撤銷煙臺地區行政公署,成立煙臺市人民政府。

煙臺歷史悠久。它是人類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區之壹。在煙臺市芝罘區西南部,距海岸約1.5公裏處,是壹個7000年前的小港灣,以海釣和農業生產相結合為主要生計的白石人在這裏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

白石寨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石斧、鐵鍬、石網掛件、三角足盆形鼎、骨針等器物,具有膠東沿海的文化特色。骨器打磨相當精細,骨針接近後來的鋼針,說明當時的磨、織、縫技術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長島縣出土的文物表明,這裏是5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壹。距今4000多年至2500多年前的夏商周時期,煙臺沿海地區是東夷人生活的重要地區之壹。

東夷人不僅有發達的漁業和鹽業,而且有活躍的商品流通。在長島出土的壹件陶器上,刻有七八個太陽,反復描繪太陽發出的光,說明東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陽的祖先。

煙臺歷史悠久。它是人類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區之壹。在煙臺市芝罘區西南部,距海岸約1.5公裏處,是壹個7000年前的小港灣,以海釣和農業生產相結合為主要生計的白石人在這裏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

白石寨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石斧、鐵鍬、石網掛件、三角足盆形鼎、骨針等器物,具有膠東沿海的文化特色。骨器打磨相當精細,骨針接近後來的鋼針,說明當時的磨、織、縫技術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長島縣出土的文物表明,這裏是5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壹。距今4000多年至2500多年前的夏商周時期,煙臺沿海地區是東夷人生活的重要地區之壹。

東夷人不僅有發達的漁業和鹽業,而且有活躍的商品流通。在長島出土的壹件陶器上,刻有七八個太陽,反復描繪太陽發出的光,說明東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陽的祖先。

煙臺歷史悠久。它是人類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區之壹。在煙臺市芝罘區西南部,距海岸約1.5公裏處,是壹個7000年前的小港灣,以海釣和農業生產相結合為主要生計的白石人在這裏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

白石寨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石斧、鐵鍬、石網掛件、三角足盆形鼎、骨針等器物,具有膠東沿海的文化特色。骨器打磨相當精細,骨針接近後來的鋼針,說明當時的磨、織、縫技術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長島縣出土的文物表明,這裏是5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壹。距今4000多年至2500多年前的夏商周時期,煙臺沿海地區是東夷人生活的重要地區之壹。

東夷人不僅有發達的漁業和鹽業,而且有活躍的商品流通。在長島出土的壹件陶器上,刻有七八個太陽,反復描繪太陽發出的光,說明東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陽的祖先。

煙臺是人類繁衍最早的地區之壹。在煙臺市芝罘區西南部,距海岸約1.5公裏處,是壹個7000年前的小港灣,以海釣和農業生產相結合為主要生計的白石人在這裏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

白石寨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石斧、鐵鍬、石網掛件、三角足盆形鼎、骨針等器物,具有膠東沿海的文化特色。骨器打磨相當精細,骨針接近後來的鋼針,說明當時的磨、織、縫技術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長島縣出土的文物表明,這裏是5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和4000多年前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壹。距今4000多年至2500多年前的夏商周時期,煙臺沿海地區是東夷人生活的重要地區之壹。

東夷人不僅有發達的漁業和鹽業,而且有活躍的商品流通。在長島出土的壹件陶器上,刻有七八個太陽,反復描繪太陽發出的光,說明東夷人是非常崇拜太陽的祖先。

煙臺是中國環渤海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位於山東半島東部,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煙臺下轄5區1縣和7個縣級市,總面積13700平方公裏,總人口63O余人,其中市區人口15O余人。

煙臺是壹個美麗的港口城市,也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旅遊勝地。這裏的年平均氣溫約為12度,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

在900多公裏的海岸線上,有許多名勝古跡,如蓬萊閣,秦始皇東巡的遺址,馬洋島,每年吸引數百萬中外遊客。煙臺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著名的漁業基地、水果之鄉和中國重要的黃金產地。

煙臺是中國十大商埠之壹,交通通訊便利,已進入“全國投資硬環境優秀城市”行列。20世紀80年代以來,煙臺經濟壹直保持高速增長,成為中國沿海壹座充滿活力的城市。

到1995,全市GDP在全國城市中排名18。煙臺的科學教育。

煙臺有哪些輝煌的歷史?煙臺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壹,是環渤海經濟圈和東亞地區的國際港口城市、購物中心和旅遊城市。

煙臺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漁業基地之壹,盛產海參、對蝦、鮑魚、扇貝等70多種海珍品。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水果產區,煙臺蘋果、萊陽梨、大櫻桃等馳名中外。是中國重要的黃金產區,黃金儲量居全國第壹(縣級市招遠、前列萊州),占全國的1/4以上,其他可供開采的礦藏有30多種。

秦始皇三次東征的地方,中國現代郵政的發源地。

榮獲聯合國人居獎,全國文明城市,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亞洲唯壹的國際葡萄酒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2009年中國最美城市。

第三,煙臺歷史名人丘處機(1148—1227),是真正的道家老師。字密,號長春。鄧州棲霞杜賓村人。1224年(元太祖十九年),丘處機回到燕京,奉命掌管天下道教,住在天昌寺(今白雲寺)。同年,丘處機舉行敕令,釋放漢人和女真奴隸三萬余人。他還通過加入全真教拯救了壹大批漢族士人,全真教可以免除官吏。從此,全真教興盛,丘處機的名聲也達到了頂峰。改廟為道、佛、道者不計其數。在元代,秋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和中國文化的獨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郝懿行(1757—1825),山東棲霞人。生於清高宗二十二年,卒於玄宗道光五年,享年69歲。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進士,掌戶部。二十五年,補江南司。走壹條沈默的線,但不說出來,就會膩在講經典。房子的墻壁暗淡無光,院子裏經常長滿蒿,走路也很平靜。他的妻子王昭元也參與了經學史的研究。當時是以“高郵王父子,棲霞郝夫婦”為宗旨的寫書人。義興的著作有《文集》12卷、《抄本》6卷、《諺語民間傳說》18卷、《蜂記》1卷、《燕子春秋》1卷、《海厝》1卷、《宋鎖語》1卷、《訓》1卷、《爾雅義疏》18卷、《春秋註》12卷、《山海經註》12卷。

琪宇(1609——1702),本名武樂,山東棲霞唐家泊村人,反清英雄。

牟宗三(1909—1995),山東棲霞人。理學八大家之壹。中國現代學者、哲學家、哲學史家,現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之壹,被稱為當代新儒家的集大成者。1927年進入北大預備學院,兩年後升入哲學系。1933畢業後,先後在華西大學、中山大學、金陵大學、浙江大學等學校任教,主要教授邏輯學和西方哲學。65438-0949年赴臺灣省,先後在臺灣省臺北師範大學、東海大學任教,教授邏輯學、中國哲學等課程。1958年,唐君毅、許、共同發表了現代新儒學的綱領性文章《中國文化告知世界宣言》。65438年至0960年赴香港,先後在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任教,講授中國哲學和康德哲學。1974退休後,成為新亞學院全職教授。1976年受臺灣省“教育部”邀請到臺灣省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學。1987被香港大學授予榮譽文學博士。1995四月死於臺北。

張偉1956 11山東龍口人,原籍山東棲霞。1976高中畢業後,回到家鄉參加農村的工副業。1978年考入山東煙臺師範學院,中文系(現魯東大學)。1980畢業後,在山東省檔案局工作,在省檔案局工作了四年,從事歷史檔案的編纂和研究工作。1984調入山東省文聯從事專業創作。歷任棲霞縣寺口橡膠廠技術員、工人,山東省委辦公廳檔案編研部幹部,山東省文聯專業作家、車間副主任,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萬松鋪書院院長;兼任山東師範大學煙臺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山東省龍口市政府副市長、市委副書記、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青年文化體育委員會主任等職務。

4.煙臺的歷史起源於煙臺市,因煙臺山而得名,歷史悠久。

煙臺山,原本不為人知,在古代是壹座荒山,三面環海,海拔53.5米,面積7.07公頃。因為地處北海岸,當地人稱之為“北山”。明洪武三十壹年(1398),為防倭寇襲擾,在岐山北麓修築岐山,保衛千戶之城,同時在北山設置鐵墩,又稱狼煙墩、烽火臺。發現敵人,白天升起煙,晚上升起火,簡稱煙臺。

這就是壹些當地人所說的“鐵山”、“煙臺山”。清同治五年(1866),在今煙臺山以西修建了海關碼頭,並在東海關的鐵墩上修建了燈塔和旗桿,指揮進出碼頭的船只。

從此,煙臺山也被稱為“拉琪山”。燈塔東側有壹塊“煙臺石”。

由於四季氣候的變化,煙臺每年“七九月開河,八九月燕子來”。“八九月”時節,成群的燕子從南方飛來,聚集在這裏築巢繁衍。當地人稱煙臺山為“煙臺山”。

19結尾,“北山”、“拉琪山”、“煙臺山”、“煙臺山”混在壹起。1905年,煙臺山修建燈塔,命名為“煙臺山燈塔”。

此後,其他名字逐漸消失。到了20世紀30年代,這裏被統稱為煙臺山,成為後來煙臺市的象征。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芝罘島、上步區(東至廣東街、西至海防營、南至鎖城、北至海岸)改為芝罘區、煙臺區,歸浮山縣管轄。這是第壹個以煙臺山命名的行政區。

1913、煙臺區改為原浮山縣煙臺特區,又稱煙臺警察特區。1934年春,山東省政府成立煙臺特別行政區,直屬於山東省政府管轄。

1945年8月24日,煙臺第壹次解放,煙臺市人民政府成立。煙臺名字的由來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5.煙臺的歷史起源於煙臺市,因煙臺山而得名,歷史悠久。煙臺山,原本不為人知,在古代是壹座荒山,三面環海,海拔53.5米,面積7.07公頃。因為地處北海岸,當地人稱之為“北山”。明洪武三十壹年(1398),為防倭寇襲擾,在岐山北麓修築岐山,保衛千戶之城,同時在北山設置鐵墩,又稱狼煙墩、烽火臺。發現敵人,白天升起煙,晚上升起火,簡稱煙臺。這就是壹些當地人所說的“鐵山”、“煙臺山”。清同治五年(1866),在今煙臺山以西修建了海關碼頭,並在東海關的鐵墩上修建了燈塔和旗桿,指揮進出碼頭的船只。從此,煙臺山也被稱為“拉琪山”。燈塔東側有壹塊“煙臺石”。由於四季氣候的變化,煙臺每年“七九月開河,八九月燕子來”。“八九月”時節,成群的燕子從南方飛來,聚集在這裏築巢繁衍。當地人稱煙臺山為“煙臺山”。19結尾,“北山”、“拉琪山”、“煙臺山”、“煙臺山”混在壹起。1905年,煙臺山修建燈塔,命名為“煙臺山燈塔”。此後,其他名字逐漸消失。到了20世紀30年代,這裏被統稱為煙臺山,成為後來煙臺市的象征。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芝罘島、上步區(東至廣東街、西至海防營、南至鎖城、北至海岸)改為芝罘區、煙臺區,歸浮山縣管轄。這是第壹個以煙臺山命名的行政區。1913、煙臺區改為原浮山縣煙臺特區,又稱煙臺警察特區。1934年春,山東省政府成立煙臺特別行政區,直屬於山東省政府管轄。1945年8月24日,煙臺第壹次解放,煙臺市人民政府成立。煙臺名字的由來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6.為什麽煙臺歷史悠久煙臺歷史悠久。早在65,438+00,000年前,人類就在城市中繁衍生息。

煙臺古稱中中,後改為芝罘,以芝罘山命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中國後,三次東遊,每次都去芝罘島。

明朝洪武三十壹年(1398),為抵禦日寇入侵,在東南沿海地區設置威海、寧晉、靜海、成山,並設若幹驛站,以煙臺為“岐山驛站”。當時靠海的北山上建了壹個狼煙碼頭,有個警察“白天提煙,晚上生火防範。”

狼煙碼頭又叫“烽火臺”,俗稱“狼煙臺”。後來這座山被稱為煙臺山,煙臺因此得名。

7.古代煙臺有哪些名人?1,丘處機。

丘處機(1148—1227)人稱長春子。棲霞市賓都裏人。馬丹陽、譚處端、王漁洋、劉處玄、郝大通與道教全真派創始人之壹的孫不二(女)並稱為“北齊真”。

2.戚繼光

戚繼光(1528-1588)字敬,號南唐,後號。明代傑出的軍事家和民族英雄。

3.王

王(1845-1900),浮山縣古賢村(今煙臺開發區)人。1880年(清光緒六年)進士,翰林院授編審,到國子監獻酒。中國近代著名金石學作家,甲骨文的發現者和愛國者。

4.郭賢德

郭賢德(1835—1920)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1860畢業於美國傑斐遜大學。1862年秋,進入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神學院,被長老會派遣到中國傳教。郭賢德夫婦3月到達煙臺1864。到煙臺後,克服語言、居住、生活、疾病等各種困難,逐漸適應煙臺的生活習俗,創辦了煙臺長老會,首任牧師。郭賢德於1920年卒於煙臺,在煙臺度過了56年。

八、山東煙臺文化背景及生活習慣山東就不用說了!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山東人豪爽熱情。煙臺也是個好地方,至少環境不錯。我在這裏住了4年半。就是對煙臺人印象不好,尤其是本地人!首先,發誓!壹個幾乎沒有文化的城市!魯菜的發源地,可以吃!!!!!!!!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圖)2008-3-24中國最佳魅力城市(圖)2008-3-24國家園林城市(圖)2008-3-24國家園林城市(圖)2008-3-24全國文明口岸(圖)2008-3-24衛生城市(圖)2008-3-24 2005聯合國人居獎(圖)2008-3-24全國文明城市2008-3-24國際葡萄呵呵,最後壹句是我個人觀點。煙臺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東經119° 34 ' ~ 121° 57 ',北緯36° 16 ' ~ 38° 23 '。

東臨威海,西接濰坊,西南接青島,北瀕渤海、黃海,反方向是遼東半島,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構成了中國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最大水平距離214km,最大垂直距離130km。全市土地面積13745.95平方公裏,其中市區面積2643.60平方公裏。全市海岸線長702.5公裏,島嶼長206.62公裏。

煙臺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壹,是環渤海經濟圈和東亞地區的國際港口城市、購物中心和旅遊城市。煙臺下轄芝罘、福山、穆平、萊山4個區和長島縣,龍口、萊陽、萊州、蓬萊、招遠、棲霞、海陽7個縣級市。

地形煙臺是丘陵地區,丘陵平緩,溝壑縱橫。山地占總面積的36.62%,丘陵占39.7%,平原占20.78%,窪地占2.90%。

低山區位於城市中部,主要由大澤山、艾山、羅山、雅山、磁山、歌山蘆山、珊溪山、昆崳山、黃愚山和趙虎山組成。山體多由花崗巖構成,海拔500多米,最高峰是昆崳山,海拔922.8米。丘陵區分布在低山區及其延伸部分周圍,海拔65,438+000-300m,地勢平緩起伏,坡度平緩,山谷淺而寬,山谷內洪積發育,土層深厚。

由於煙臺市降水充沛,空氣濕潤,氣候溫和,低山丘陵壹年四季郁郁蔥蔥,風景如畫。春天,山青水秀,花香四溢;夏天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秋天,果林紅葉滿,五彩繽紛;隆冬時節,它被銀裝素裹。

市內水文條件,河網較為發達,中小河流眾多,長度在5公裏以上的河流有1、21條,其中流域面積在30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有7條,分別是烏龍江、大沽河、大沽河、王河、何潔河、湟水河、新安江。主要河流被昆崳山、雅山、艾山、羅山、大澤山形成的“膠東屋脊”分割,由北向南流入大海。

烏龍江和大沽河向南流入黃海。大沽夾河、新安江向北流入黃海;黃水河、何潔和王河流入渤海。其特點是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漲跌急,屬於季風性降雨源頭河流。

沖積平原厚實肥沃,盛產蘋果、櫻桃、梨和葡萄。氣候特點煙臺依山傍海,氣候宜人,冬季無嚴寒,夏季無酷暑。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約12攝氏度。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旅遊避暑勝地和休閑勝地。

海域島嶼分布概況煙臺海岸線長909公裏,北、西北瀕臨渤海,東北、南瀕黃海。有63個島嶼,有大大小小的基巖,像鑲嵌在大海中的璀璨珍珠。

面積較大的有芝罘島、南長山島、馬洋島,有居民的島嶼有15個,分別是長島縣的南長山島、北長山島、大黑山島、小黑山島、廟島島、宅吉島、大秦島、秦曉島、南皇城島、北皇城島。海水的特性沿岸表層水溫的變化比外海更明顯、更大。年平均水溫在11~14℃之間。

海水年平均表層鹽度約為28~31‰。萊州至龍口沿岸為不規則半日潮,龍口至穆平和海陽沿岸為規則半日潮。

海岸地貌主要分為巖石海岸和沙質海岸兩種類型。它西起萊州市虎頭崖,東至穆平東山以北。為曲折的石質海岸,海蝕地貌明顯,其余多為沙質海岸。海岸和島嶼相得益彰,海美、光美、山美、名勝古跡多。這是壹個避暑勝地。

煙臺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重要的漁業基地之壹,盛產海參、對蝦、鮑魚、扇貝等70多種海珍品。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水果產區,煙臺蘋果、萊陽梨、大櫻桃等馳名中外。是中國重要的黃金產區,黃金儲量居全國第壹,占全國產量的1/4以上,其他可供開采的礦藏有30多種。地名來源於煙臺名和煙臺山。

明朝洪武三十壹年(公元1398年),為防止倭寇入侵,當地軍民在臨海北部山上設立烽火臺,又稱烽火臺。發現敵情後,白天升起煙,晚上升起火,這是警報信號,所以簡稱煙臺。

煙臺山得名,煙臺城得名。歷史沿革煙臺,東夷古國。

夏朝,東夷人建國(今萊州市橫西)。商、西周、春秋為賴之地。

戰國屬齊。秦朝屬於齊國。

漢朝是東萊郡。金是東萊國。

南北朝為東萊、長光郡。隋是萊州。

唐置鄧州、萊州。宋元是它造成的。

明清為鄧州、萊州。1858年6月,清政府與英法等國簽訂《天津條約》,將碧螺洲等10處作為通商口岸。

1861 5月,清政府批準煙臺改通商口岸,並於8月22日任命直隸為王琦候補知府。

九、煙臺原名鄧州——今蓬萊。

據《明史》記載,1398年(明洪武三十壹年),為加強海防軍事建設,防止海上海盜不斷入侵,朱元璋批準建寧海威(今牟平區)為煙臺最早發祥地,早於1420年(明永樂十八年)在北京修建的紫禁城。在修建“岐山守千戶”的同時,在其北部山頂(今煙臺山)修建了“瑯琊臺”,被當地人(當地人)稱為“煙臺”,被傳為煙臺最初的源頭。

對此,有兩點疑點:壹是至今未發現確定為煙臺起源的石刻和文字資料;第二,當時“狼煙碼頭”遍布中國沿海邊疆,同樣不能稱為“煙臺”。那樣的話,恐怕“煙臺”並不是無處不在,而似乎只是壹個推論。“岐山守千宅”建成後,其疆域屬浮山郡管轄,於1131(金天會九年)建立。

清朝建立後,於1664年(清康熙三年)下令廢除“岐山守千府”。此後,軍隊變成了平民的土地,原來的千戶和副千戶被貶到了庶人。官兵們被解除武裝,從事農業、工業和商業。同時,原“岐山守千宅”更名為“岐山府”、“鎖城”、“鎖城”,周邊13個村落被浮山縣劃為東北“岐山社”。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在知縣羅勃編的《浮山縣誌》卷壹地理圖中可以看到,浮山沿岸有14個“瑯琊臺”,自西向東13個都標為“臺”,除了最東邊的部分(今煙臺山)近80年後,在1762年(第二十七年) 浮山縣令何樂山所編的《浮山縣誌》中有“石舫”(指煙臺山北部的“自然奇觀”),煙臺山(指煙臺山)上又出現了“煙臺”二字,但這次提到的是“煙臺”二字。

第二個字“煙臺”的出現,拉開了煙臺被正式確認的序幕。早在明初,芝罘灣的幾個漁民就共同集資,在西南河北河口(今北街群眾藝術館舊址)以東修建了三間茅屋供奉海神,後在清朝雍正年間進行了小規模的改建擴建。

這壹時期,芝罘灣已成為邊區郊區南北海上交通和漁船的重要避風港口。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在本地及外地商人、船工的投資下,海神廟擴建為“天後宮”,百姓稱之為“大神廟”。

當時廟前主街和市場發展很快,形成了“主街”(後改名為北街),郊區稱為“海上”,後改名為“煙臺街”。以大廟為中心的“海上”和“煙臺街”的稱謂壹直流傳到上世紀40年代。

據說當時有人在木牌上寫了“煙臺街”三個大字,釘在北大街新華書店對面壹家店鋪的墻上。所以“煙臺山”“煙臺街”是當時公認的地名。

1859 165438+10月9日(清鹹豐2009年10月15日)正式成立“煙臺局”,開始征收船稅和貨物稅。煙臺雖未正式命名,但“煙臺局”的設立已得到清政府的初步確認。

1860年6月8日(清鹹豐十年四月十九日),法國侵略軍入侵芝罘港,在未開壹槍、未進行任何抵抗的情況下,以3000余兵力登上煙臺山。據《籌辦洋務的故事》記載,山東巡撫虞雯兩個月內13次親臨朝廷,報告了法國侵略軍在煙臺集結兵力、擴充裝備、宿營、劫掠民船、偵察訓練、驗槍等侵略行為。他幾十次提到“煙臺”“煙臺泰山”“煙臺海口”“煙臺地方”。

(2)煙臺市,因煙臺山而得名,歷史悠久。煙臺山,原本不為人知,在古代是壹座荒山,三面環海,海拔53.5米,面積7.07公頃。因為地處北海岸,當地人稱之為“北山”。

明洪武三十壹年(1398),為防倭寇襲擾,在岐山北麓修築岐山,保衛千戶之城,同時在“北山”設置鐵墩,又名狼煙墩、烽火臺。發現敵人,白天升起煙,晚上升起火,簡稱煙臺。這被壹些當地人稱為“鐵山”和“煙臺山”。

清同治五年(1866),在今煙臺山以西修建了海關碼頭,並在東海關的鐵墩上修建了燈塔和旗桿,指揮進出碼頭的船只。從此,煙臺山被稱為“拉琪”。

燈塔東側有壹塊“煙臺石”。由於四季氣候變化,煙臺“七九月開河,八九月燕子來”。八九月份,成群的燕子從南方飛來,聚集在這裏築巢繁衍。

當地人稱煙臺山為“煙臺山”。19結尾,“北山”、“拉琪山”、“煙臺山”、“煙臺山”混在壹起。

1905年在煙臺山修建燈塔,命名為“煙臺山燈塔”。此後,其他名字逐漸消失。

到了20世紀30年代,這裏被統稱為煙臺山,成為後來煙臺市的象征。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芝罘島、上步區(東至廣東街、西至海防營、南至鎖城、北至海岸)改為芝罘區、煙臺區,歸浮山縣管轄。

這是第壹個以煙臺山命名的行政區。1913煙臺區改為原浮山縣煙臺特區,又稱煙臺警察特區。

1934年春,山東省政府成立煙臺特別行政區,直屬於山東省政府管轄。1945年8月24日,煙臺第壹次解放,煙臺市人民政府成立。

煙臺地名的歷史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