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公司 -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差異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差異

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的差異;

兩地的引領作用不同。

長三角的企業老總普遍認為,珠三角沒有“領頭羊”,即“領頭羊效應”在珠三角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但在長三角,“領頭羊效應”非常明顯。

很明顯,長三角是龍頭城市帶動兩個副中心,南京和杭州。大家都很清楚這種模式。珠三角可能是多中心格局,以香港為壹個中心,深圳為壹個中心,廣州為另壹個中心。但是,這三個中心之間未來的互動取決於經濟發展趨勢和政府政策。

兩地思維方式不同。

長三角和珠三角最大的區別就是兩地思維方式差異很大。由於珠三角毗鄰香港等東亞地區,管理和思維模式前衛,勇於冒險,創新務實。長三角尤其是上海,企業聰明精準,很難有大膽創新的做法。

不同的天賦水平

廣東老板或有錢人多,上海白領和職業經理人多。廣東民營企業多,上海跨國企業多。但由於廣東人喜歡“單幹”,不太依賴政府的力量,更多的是依靠市場,所以很難看到企業聯合起來做大的現象,很少有企業走出廣東走向全國。而在上海,政府的幹預程度更大,經常有政府指示下的聯合合作。換句話說,珠三角的企業更喜歡縱向發展壹個東西,做深了再橫向發展。長三角的企業喜歡橫向發展東西,就是先做大再做強。

長三角與珠三角的競爭與合作點

人才競爭

現實表明,珠三角人才儲備不足正成為珠三角經濟帶未來發展最重要的隱患。與此同時,凝聚著眾多高附加值產業人力資源的長三角,也在為如何為高素質人才提供更多發展空間而焦慮。人力資源的需求和引進成為兩地競爭和發展的基礎。

格蘭仕集團副總經理盧榮發的老同事陳依群認為,雖然長三角聚集了大量人才,但珠三角商業市場環境濃厚,人才交流頻繁,在用人方面獨具特色。

萬和集團副總裁呂楚龍也表示,雖然長三角在人才儲備、文化底蘊等方面高於珠三角,但珠三角的企業領導善於用勤奮彌補錯誤,思想開放,人才的競爭成為* * *發展的關鍵。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院長王芳華教授指出,上海出白領,善於管理。珠三角是壹個善於創業的老板。如果兩地的人才能夠互補,就會形成強大的發展力量。王芳華還表示,隨著經濟全球化,企業要發展,首先要國際化人才,這樣企業才能面向國際化。企業要從國際人才市場的角度去尋找國際頂尖人才。珠江三角洲的企業也需要雇用更多的國際人才,尤其是在海外營銷方面。但總的來說,兩地在國際化人才的戰略培養上還是有差距的。

產業競爭與合作

隨著全球制造業中心向中國轉移的到來,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分工越來越明顯。從外資企業的角度來看,如果想做鞋或者玩具,就把工廠設在珠三角,但是如果想做芯片等技術產品,就把工廠設在長三角。

GE水電設備中國區前總裁程家傑直言不諱地說出了對珠三角目前產業格局的誤解。珠三角的企業在日化產品上做得非常精細和完善,可以和國際水平競爭,在汽車工業和重工業上也有壹定優勢。然而,由於珠江三角洲對技術競爭戰略並不十分清楚,許多公司的R&D中心已落戶上海。珠三角給人的印象還是以價格競爭為主,更多的人是在有限的空間內爭先恐後,而不是跳出來走聯盟之路。

格蘭仕副總裁余也認為:“廣東企業的集聚度不夠,散、亂、小,整體水平較低。因此,在規模、設備、人才建設等方面與國際企業競爭仍顯不足。”

事實上,仍以勞動密集型工作為主的珠三角經濟鏈,在中國大經濟產業格局中已經開始分化。借助香港和東南亞的影響力,在勞動密集型的優勢下,珠三角成為全國消費品和出口補償貿易的“領頭羊”。

程家傑認為,隨著互聯網應用的普及和知識經濟的社會化,知識應用的掌握將縮小行業間的距離,特別是在珠三角基礎設施建設、重工業、物流等政策的引導下,尤其是在廣州,珠三角和長三角行業間的互補競爭將成為主要發展趨勢。

平臺並發

從經濟發展的速度來說,廣東是比較快的,有活力的;上海相對穩定全面;面對市場機遇,廣東企業家善於把握市場機遇;上海企業家在投資方面更加謹慎。“廣東務實,上海靈活”在評論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發展時,王芳華教授指出了兩地企業最大的區別。

余認為:“上海是大政府小企業,廣東自由競爭的氛圍比較濃厚。珠三角對市場商機非常敏感,但在超前時代的意義上還不夠。要和國外大公司競爭,必須集中資源,企業要從‘競爭’狀態走向‘競爭’狀態。同時,於表示,對企業品牌和信譽的認識是兩地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在名牌企業的發展上,廣東和上海有很多好的品牌,但離世界名牌還很遠。因此,構建品牌平臺的競爭與合作,細化產業鏈分工,將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此外,產成品與戰略產品綜合服務機構總裁陳認為,珠三角與長三角的合作急需壹個平臺,房地產行業的互通可能會帶來新的合作商機。目前國內房地產行業主要有三種模式:廣東模式、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廣東的模式遠遠領先於上海。珠三角的房地產是20年前發展起來的,上海房地產的發展也就這10年。上海還處於從珠三角引進管理和設計經驗的階段。同時,兩地的理念也不同。珠三角的企業追求的是目的,長三角的企業探索的更多的是過程。從經濟效益來看,他們更推崇珠三角的風格。因此,兩地房地產行業的交流更加必要。

企業對企業對話

長三角企業看珠三角

長三角的企業對珠三角的投資熱情不是很高。長三角的企業認為對珠三角不是很熟悉,有些行業落後於珠三角,不會進入,比如房地產、建築,珠三角的市場相對成熟,機會沒有新開發的長三角大。但與此同時,也有企業認為有興趣投資珠三角,因為珠三角對外貿易額大,市場空間大。

當被問及如果從海外回國會選擇投資長三角還是珠三角時,40%的人選擇長三角是因為熟悉地理環境,建立了良好的人際網絡。此外,相比較而言,長三角在金融、信息、文化交流等環境因素上都優於珠三角。而且長三角資源豐富,把握商機的幾率會比較高。有人認為兩地旗鼓相當,會根據投資行業進行投資選擇。

珠三角企業看長三角

珠三角的企業認為人文環境和文化背景比較好,處於起飛初期,發展潛力大。他們都有意進攻長三角地區。同時也把進攻長三角作為企業全國發展的重要戰略之壹。

此外,當被問及如果從海外回國會選擇投資長三角還是珠三角時,33.3%的人選擇了珠三角,因為整體投資環境好,政策上有優勢。66.7%的人選擇了長三角,因為它正處於發展階段,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潛力。總的來說,長三角尤其是上海的政策相對規範,創造了比珠三角更好的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