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公司 - 泰寧縣社會

泰寧縣社會

解放前,泰寧是壹座古老的小山城,街短路窄。城內街道多為老宋式街道,中間是石頭,兩邊是鵝卵石,崎嶇不平。居民住宅多為明清時期建造的磚木結構、土木結構的老房子,戰後已是壹片廢墟。解放後,市區只有1多平方公裏,房屋破舊不堪。解放後,黨和政府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將城內主要街道加寬加長,並在主要街道兩側新建了壹些商店和辦公樓,同時重點建設學校和醫療單位。

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泰寧縣不僅把老城區的廢墟、雜地、危房建成新的居民區,而且向郊區延伸,在前荒地上建起了工廠和居民住宅。市區和郊區的街道和建築已經連接起來,市區面積擴大到6.2平方公裏,比老城區高了5倍。原來長約300 ~ 500m的幾條主要街道,現在已經擴大到1500 ~ 2000m以上,原來6 ~ 7m寬的街道也拓寬到12 ~ 19m。鄯善河邊,種上了遮蔭樹,種上了綠草和香花。建設湖濱公園、兒童樂園、花卉苗圃;建築、露臺、亭臺、樓閣、長廊、水榭、噴泉,造型各異,形成環江公園路。此外,還建立了羅峰山森林公園、水南橋頭、青蓮街小公園。讓雪松溪畔成為人們下班後娛樂休閑的地方。市區拓寬街道道路15條,總長17.75公裏。山西河上原有的5座連接市區的橋梁,除廢棄的浮橋和南橋外,均為破舊的木橋,並分別修建了7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橋和單雙拱石橋。農村地區的街道和房屋建設也有了很大改善。解放前,農村的街道多是鵝卵石路和土路,農民的房子多是土木結構的老房子和茅草房。特別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建立鄉蘇維埃政府的革命老根據地龍安、大埔等鄉鎮,被國民黨反動派兼並得滿目瘡痍,許多房屋被燒毀,農民不得不蓋草房安家落戶。隆安、大埔、大田等鄉鎮的草房非常少見,新建築比比皆是。

據1987不完全統計,全縣農村住房面積82萬平方米,革命老區11鄉鎮新建住房6277套。農村道路也得到了改善。隆安、大田、大埔、新橋等鄉鎮拓寬了道路,鋪上了水泥或瀝青路面,農民的居住和行走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2009年,圍繞建設新農村“20字”方針,不斷完善“6+3”工作機制,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年共投入建設資金1058萬元,支持建立以“四條示範路”為重點的41個試點村,完成通水和19個行政村。全年完成土地整理和農田綜合改造446.67公頃,實施“煙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30個;全省第壹次新農村建設現場會就在這個縣召開,“家園清潔行動”被列為全省先進典型。生態文化旅遊城建設深入推進,和平中街南段改造、LED夜景工程、沁水花園等項目順利竣工投入使用;紅軍紀念廣場、明霞花園、香樟園和汙水處理廠開工建設;金湖候船中心、金湖賓館、泰寧賓館、大金湖漁村等壹批旅遊設施已建成投入使用,風洞大壩建設進展順利。宋廣二期等房地產市場有序發展,城市居住條件不斷改善;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8元,增長23.3%;農民人均純收入4995元,增長11.7%。朱口鎮、梅口鄉分別通過國家級、省級環境優美鄉鎮驗收,銀山村、水吉村通過全省首批國家級生態村驗收。泰寧縣雖然出了幾個宋代的狀元秀才,人文也興盛過壹陣,但長期受封建壓迫統治,利息高,地租剝削重,民不聊生,民生艱難,更不用說文化教育了。清朝以後,教育仍然極其落後。清末民初,新式學堂紛紛建立,全縣只有10人取得大專文憑。解放前夕,全縣只有壹所初中和七所中心小學,初中生80人,小學生326人。初中教職工9人,小學39人。65438-0985年,全縣中心小學“四率”(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普及率)達到省級二類標準,被省定為“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縣”。到1986,達到省級壹等標準,成為“基本不識字縣”。1987年,全縣小學普遍實現“無”(無危房)和“兩有”(教室、課桌椅),被評為全省集資辦學先進單位。1988年,全縣有幼兒園1所,附屬幼兒園13所,幼師59人,幼兒3241人。全縣有小學296所,教師1024人,學生134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72%。中學數量也從解放初的1所增加到4所,有10個學區設有初中班。* * *現有教職工537人,學生6227人(其中高中12,31,初中4996人)。解放以來,全縣培養初高中畢業生23900人。1977恢復高考後,全縣送430名本科生和327名專科生上大學。在發展全日制中小學教育的同時,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也得到了發展。1988年,全縣在職幹部474人參加各類大中專,140人已畢業。

2009年,農村義務教育“兩免壹補”資金506.5萬元,高考成績連續7年位居全市前列。泰寧壹中壹流學校,通過省級預檢。民國時期,地處偏遠山區的泰寧縣科技人員非常少。只有歐陽勇,醫術上的歐陽靖,農業上的黃誌普有名。此外,全縣從事農業試驗和科技推廣的農技人員不多,中醫私人診所的醫療衛生人員也不多。民國26年(1937)成立衛生所,只有兩個醫生。到民國三十年,醫療衛生人員***11。

解放後,泰寧縣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農林、工業、醫療衛生等各種專業學校的畢業生都被分配到泰寧工作。同時,通過各種培訓班培養初級和中級農業技術人員。1958,泰寧縣有初級農技人員28人,氣象水文技術人員8人。1961,全縣科技人員增加到48人。

1978普查中,省、地、縣屬單位科技人員645人,其中縣屬單位306人,岷江水電工程局272人,前進機電廠40人,獨立大隊7個,郵局2個,林業汽車修理廠15,地區工程隊3個。全縣集體所有制單位科技人員102人,其中全民所有制科技人員84人。

據1982年4月統計,全縣從事科技、管理、文教、醫藥衛生等工作的科技人員有1341人。其中中級職稱30個,助理職稱152個,職員職稱208個,未評職稱951個。截至1984年底,全縣有職稱科技人員497人,其中中級職稱34人,助理職稱179人,處級職稱284人。全縣科技人員總數約占全縣總人口的5‰。據1986年2月統計,全縣有職稱科技人員473人,其中工程師12人,農藝師、畜牧獸醫17人,主治醫師4人,助理工程師59人,助理農藝師、助理畜牧獸醫、農業經濟師42人,醫生、護士、藥師48人,助理會計師、統計員。114醫士、護士、藥師;有27名會計師和統計員。1991年末,全縣有高級職稱科技人員14人,中級職稱科技人員308人,初級職稱科技人員1259人。

由於山區生活艱苦,泰寧縣科技人員外流嚴重。據1984統計,從1980到9月1983,轉出65人,轉入15人。據1986統計,有111人什麽都沒學到,其中有職稱的有38人。

2009年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稱號,成為三明市首個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雷公藤產業培育及關鍵技術示範推廣”被列入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泰寧縣是福建省最早建立“三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的縣之壹。縣文化館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的輔導中心,全縣三級文化網絡初具規模。鄉鎮文化館有“五室”(書報閱覽室、娛樂室、電視錄像放映室、展覽室、攝影室)和“壹欄”(宣傳欄)。91個行政村建有文化室。此外,還有28個文化個體戶。縣圖書館有1.10000多冊,1988,31500人從圖書館借過書。圖書館經常舉辦讀書會,為有特殊需求的讀者提供570冊專業資料。1988縣博物館接待省領導、港臺同胞、縣內外幹部4323人。被文化部命名為“天下第壹劇團”的梅林戲班,已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珍貴的南方地方戲曲、原始粗獷的儺舞、橋燈等民俗。

2009年,廣場文化和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攝影作品《壹家人》獲第十二屆國際攝影藝術展金獎,填補了三明國際金獎的空白。解放前,設在縣城的公立醫療機構只有1個,床位4張,醫務人員8人。全縣醫療事業主要依靠壹批民間中醫和城鄉20多家中藥店的坐堂醫。由於缺醫少藥,疫情時常發生。解放後,人民政府接管了原縣衛生院,逐年購置衛生設備,增加醫療衛生人員。到1988,全縣共有衛生機構37個,其中縣屬醫院、中醫院、防疫站、婦幼保健院4個,鄉鎮衛生院11個,行業及其他部門醫療機構20個,個體工商戶、村衛生室135個,醫療衛生網點遍布城鄉。全縣有衛生技術人員310人,村醫療點和個體醫務人員146人。每個醫療機構有380張床位。過去缺醫少藥的情況壹去不復返了。許多危害人民健康的傳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健康水平日益提高。據衛生部門統計,解放前,泰寧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0多歲,本縣人的平均壽命是67歲。32歲,其中68名女性。59歲,男66。04歲。

2009年,新農合制度進壹步完善,籌集各類社會保障資金6000多萬元。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參保率以及失業救濟基金和退休養老金繳費率均達到100%。城鄉低收入人群實現全覆蓋,對城市低收入家庭和特困家庭實行臨時價格補貼和救助,對城市低收入群體實行廉租房和救助。兩個衛生院改造升級、30個村級衛生院標準化建設、縣中醫院綜合樓改擴建、縣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所組建工作順利完成,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進壹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