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物業公司 - 祖國發展信息300-400字。

祖國發展信息300-400字。

青藏鐵路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的多項鐵路歷史紀錄。

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今日投入試運行,創下中國乃至世界多項鐵路紀錄。

青藏鐵路,西寧至拉薩全長1956公裏,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線最長、氣候條件最惡劣的高原鐵路。

在世界高原最具挑戰性的工程上,中國的鐵路建設者們破解和克服了“三大難題”:凍土、高寒缺氧和生態脆弱的嚴峻挑戰。

自2001年6月29日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開工建設以來,鐵道部按照由北向南逐步推進、分段施工、分段鋪軌的總體安排,於2001年在格爾木至王琨段開工建設,世界最大的高原鐵路架橋基地在南山口建成,凍土工程試驗段開工建設,首戰告捷。

2002年,唐古拉山以北凍土工程和西藏部分重點工程開工,軌道鋪設至王琨站,取得了關鍵突破。

2003年,開工建設“無人區”和唐古拉山南,完成唐古拉山路基工程和北橋隧道,全面攻堅之年大獲全勝;

2004年,路基、橋涵隧道基本完成,在海拔4700多米的安多建成了世界最高的架橋基地,結束了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促進了當年的全面成功。

2005年,站前工程全部完成,鋪軌架梁完成,全線決戰在手,為建設世界壹流的高原鐵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6年3月1日,青藏鐵路貨物列車工程運行試驗速度目標達到每小時100公裏。5月1日,旅客列車(不載客)工程運行測試目標達到時速100公裏,部分區段達到時速120公裏。7月1日全線試運行,速度線要求凍土區100公裏,非凍土區120公裏。

青藏鐵路總投資超過330億元;全線* * *完成路基土石方7853萬立方米,橋梁675座,近16萬延米;涵洞2050座,水平延米37662米;有7條隧道,長9074米。

同時,青藏鐵路在凍土、衛生防護、環境保護、質量保障等方面的攻關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青藏鐵路7月1日投入試運行,有望成為沿線“無人化”管理的世界級高原鐵路。

三峽工程造福人民。

在世界能源日益短缺,人們重視河流開發和保護的今天,三峽大壩的出現,再次顯示了決策者的遠見卓識。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澆築至設計高程185米,提前9個月完成主體工程。這項跨世紀的偉大工程,創造了許多世界第壹,開始顯示出防洪、發電、航運的綜合效益。

防洪:抑洪驅畜,興安瀾。

洪水壹直是長江中下遊人民的“心頭大患”。豐富的糧棉油基地,人口密集的村鎮,密集的工礦企業,近8000萬的人口,長期受到長江洪水的困擾。尤其是荊江險段,隨著泥沙的不斷淤積,在汛期將成為水位高出河道兩岸地面6米~ 10米的“懸河”。

修建三峽工程截斷巫山余雲的第壹個出發點是根治長江洪水,促進中下遊的可持續發展。當三峽水庫達到1.75米時,防洪庫容高達221.5億立方米,防洪效益及其相關的環境效益十分顯著:

——如遇“千年壹遇”或類似的1870特大洪水,可利用荊江等分洪區的分洪工程,防止荊江南北兩岸、洞庭湖區、江漢平原發生毀滅性災害。

——荊江河段防洪標準可由“十年壹遇”提高到“百年壹遇”,即三峽水庫調蓄後,荊江分蓄洪區和其他分蓄洪區不得開閘。

——提高控制城陵磯以上洪水的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庫和武漢附近的分蓄洪區,可以防止武漢汛期水位失控,對武漢防洪起到保障作用。

——減少洪水對洞庭湖區的威脅。三峽工程可以減少汛期流入洞庭湖的洪水和泥沙,有效降低洪水威脅,也可以減緩泥沙淤積速度,延長洞庭湖使用壽命。

——提高了長江中下遊防洪的可靠性和靈活性。如遇特大洪水需要動用分蓄洪區,三峽水庫將對洪水進行攔截,為人員轉移爭取時間,避免分蓄洪區人員傷亡。

壹項調查數據顯示,按照1992的價格水平,三峽工程多年防洪的平均直接經濟效益為每年22億-25.2億元。除了直接的經濟效益外,還可以避免堤防決口造成的人員傷亡、鐵路幹線中斷、災區生態惡化、疫病流行、災民安置、家園重建等連帶損失。

根據三峽水庫今年汛期的調度計劃,僅2006年,三峽水庫在需要時至少可以提供72.9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雖然這壹調洪能力僅為三峽工程建成後總調洪能力的1/3左右,但已超過荊江蓄滯洪區的調洪能力。

發電:電出高峽平湖,河山半照。

華東、華中經濟發達,但能源長期短缺,電力壹直靠“北煤南運”維持。電力資源的嚴重短缺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

中國是世界上水電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壹,可開發量3.78億千瓦,年發電量1.92萬億千瓦時。然而,近十年來,我國水電比重每況愈下,水電占發電總裝機的比重已降至14%,遠低於22%的世界平均水平。作為壹種清潔環保的生態產業,水電與火電的不平衡發展顯示了我國自然資源保護和利用的不合理性。

三峽工程總裝機容量654.38+0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這相當於建壹個年產5000萬噸原煤的超大型煤礦或年產2500萬噸的超大型油田,相當於10個裝機容量200萬千瓦的大型火電廠和相應的運煤或運油的鐵路。無論從總裝機容量還是多年平均年發電量來看,三峽水電站在壹定時期內都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

三峽水電站面向華中、華東、廣東,供電距離在400 km ~ 1000 km的經濟輸電範圍內。三峽水電站全部投入發電後,可將華中、華東、華南電網連成壹個大的跨區域電力系統,獲得區域間移峰填谷、水電站補償調節、水電廠容量互換等效益。只有華中和華東兩大電網聯網,才能實現300萬至400萬千瓦的非高峰效益。同時也具備了連接華北、西北、西南形成全國聯合電力系統的條件。

三峽水電站的環境效益更是無法估量。與燃煤發電相比,每年可以少排放很多二氧化碳、1萬噸壹氧化碳、37萬噸氮氧化物、上百萬噸二氧化硫和大量粉塵廢渣,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造成的環境汙染和酸雨的危害。

航運:渠化順川江而下,天塹變通途。

長江素有“黃金水道”之稱,歷來是連接我國東南沿海和西南腹地的交通大動脈,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內河航運體系。但在三峽大壩修建前,宜昌至重慶航道仍處於通航條件極其復雜的自然狀態,水流湍急,淺灘密集,只有1.500噸的船隊才能通過。

據統計,上述航道長約660公裏,共有139處灘險。此外,沿線還有27個河段無法夜航或只能單向夜航。尤其是下川江河段,航道年單向通行能力僅為654.38+00萬噸,不足壹條江南運河的貨運量,極大地制約了“黃金水道”的發展。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南地區對外物流交流猛增,川江原有航運條件已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三峽工程位於葛洲壩上遊,與葛洲壩聯合運行,將渠化川江下遊,徹底改變川江航運條件,航運效益顯著:

——工程建成後,水庫回水至重慶,形成深水航道,平均水深70米,最大水深170米。水庫的平均寬度約為1100米,比水庫修建前寬了約1倍。半年多來,庫區航道可變為深水航道,保證了萬噸級船隊從武漢到重慶的直達,使該航道年單向通過能力由654.38+00萬噸提高到654.38+00萬噸。

——大幅降低運輸成本,發揮水運優勢。三峽工程建成後,由於長江中上遊航道和水條件的改善,將推動船型和船隊向標準化、大型化方向發展,每馬力拖航能力提高近10倍,船舶運輸油耗降低70%,綜合運輸成本降低35% ~ 37%。

——有利於庫區港口、航道建設和航標管理。在自然情況下,重慶至宜昌航道壹年內洪水和低水位最大波動幅度達60米以上,給港口航道建設和航標管理帶來很大困難。三峽工程蓄水後,水位波動在30米以內,水深增加,水域擴大,可以取消所有的扭灘站,大大減少了灘險整治、清淤和維護的費用。

——大力促進長江上遊支流航運發展。三峽工程可與重慶以上的長江幹流小南海工程、烏江大溪口工程、嘉陵江井口工程相銜接,進壹步發展長江幹流及幾條支流的航運業。據介紹,三峽工程蓄水後,庫區大寧河、香溪河等中小支流通航裏程將增加約550公裏。

深圳經濟特區建設的時空印記

1982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1979 65438+10月31,招商局正式入駐蛇口,獨立開發運營蛇口工業區。當年8月,蛇口工業區開始建設第壹個碼頭。

1982年,為了激勵工人,袁庚想在蛇口碼頭張貼鼓舞人心的標語。當時他認為的原文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法律,顧客就是皇帝。”轉念壹想,我把最後兩句刪掉了。即便如此,這個口號在當時還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因為它觸及了計劃經濟的平均主義。有人諷刺說,袁庚是“拼命要錢”。

1984年,小平在深圳考察時第壹次參觀蛇口碼頭。袁庚向小平匯報情況時說:“我們有個口號叫‘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小平說:“是啊!”給予壹語雙關的肯定。從此,這句口號的正義終於走到了盡頭。

1984

深圳速度

1981,剛成立壹年的深圳特區,要建壹座堪比項的摩天大樓。設計圖上,這是壹座53層的摩天大樓,高度為150米(頂層是旋轉餐廳,後來成為著名的“鄧公廳”)。53樓是什麽概念?1981年,中國最高的建築是南京金陵飯店,高37層。

為了趕工期,承包商中建三局決定采用“滑模方案”。當時國內還沒有這麽高的建築采用滑模方法的先例。中建三局的“滑模”試驗接連失敗。1983年9月,項目甲方深圳物業公司發出最後通牒。好在當時中建三局已經找到了失敗的原因,實驗很快就成功了。之後施工越來越順利,創造了“三天壹層”的建築奇跡。4月30日,1984,國貿大廈正式竣工。

“深圳速度”不僅指建設速度,還指深圳在創業時期的超高速發展。20世紀80-90年代,深圳的開拓時期是在小平南巡前後。這期間,全市GDP年均增長35%左右,9年突破6543.8+000億,5年突破500億。

1995

開始新的事業

1992之後,隨著改革開放的全面開花,深圳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特區不特區”的說法由此產生。1992 65438+2月24日,光明日報發表《全國都在發展,深圳該怎麽辦?長文。

1994,爆發了壹場關於特殊政策的爭論。學者胡鞍鋼撰文指出,公平競爭是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原則之壹,中央政府不能率先破例在某些領域實行優惠政策或提供壟斷。他主張取消各種減稅和優惠政策。深圳立即反擊,雙方妳來我往。這場爭論持續了壹年半。

1995年召開的深圳市第二次黨代會向全市人民發出了“二次創業”的號召。深圳提出了產業調整的基本方針,即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導向,以先進產業為基礎,以第三產業為支柱的發展方針。

2005年

惠及深圳

6月65438+10月65438+2005年3月,深圳召開市委三屆十壹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要徹底摒棄傳統的發展觀,在未來25年向全國貢獻“惠及深圳”的發展模式,實現從“速度深圳”到“惠及深圳”的歷史性跨越。

深圳勇敢地自我了斷。目前,深圳的發展已經明顯受到“四個不可持續”的制約。如果我們不改變發展模式,很快就會出現環境危機。時任深圳市委書記的黃麗滿表示,深圳將不再註重單純的GDP排名,不再去拼總量、速度、規模和別人的排名,而是更加註重發展的效益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