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社保查詢 - 無地社保意味著什麽?

無地社保意味著什麽?

1.什麽是失地社會保障?

失地社保是指承包地、宅基地、荒山庭院等。農村農業家庭和個人的土地征用是由於國家建設機場、鐵路和公路的戰略規劃。此外,出於城市發展的需要,當地政府在計劃中征用了農民的承包地、宅基地和附屬設施,以貨幣化的方式對農村居民進行補償。征地補償中留出壹部分給那些失地農民買“失地農民社保”(同靈活就業社保政策)。各地政府制定了失地農民社保相關征收細則,60歲以上男性壹次性領取,社保年限15全額繳納,養老金入賬領取。(男60歲以上,女55歲以上),個人身份變更為社區管轄,戶籍性質變更為城鎮居民。和被拆遷房屋面積,給予被拆遷房屋安置到社區生活。

第二,失地社會保障和農村社會保障有什麽區別?

1,農村社會保障,實際上是針對所有農村戶口的居民,主要包括農村醫療保險(現在的新農合)和農村養老保險(現在的農村60歲養老保險),是政府主導,個人自願參加的農村居民保障制度。但是,目前由於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農村繳費在我們這邊還是單獨繳納。比如去年6月23日去村委會,是分別交新農合和農村養老金,分別在220元和300元!

2.失地社會保障是指農村地區失去土地的青壯年農民。征地補償款應先支付給“失地農民社保”,繳費年限為15年。他們可以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繼續續約,或者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當他們達到法定年齡時,他們可以憑身份證在當地社保中心申請退休。同樣,他的農村居民轉為城鎮居民戶口,拆遷房屋得到補償,安置在“拆遷房屋安置小區”。

雖然都是農村農民,但由於失去了土地,得到了政府政策的補償,他們的失地農民身份實際上已經變成了城市居民。戶口變更後,已失去農民身份。退休養老金是根據個人賬戶余額,再計算基礎養老金(核算公式同社保),兩者之和為:退休養老金。本人之前參加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辦理失地社保退休手續後,再次向當地社區申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退還100%。

(1)被征地農民身份認定應符合以下條件:

(1.1)依法批準征地後人均耕地面積低於0.3畝(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的農業人口。

(1.2)征地時年滿16周歲且未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提供能證明其被征地農民身份的原始材料,包括戶籍、征地協議或合同、承包責任制土地承包合同等。

(2)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程序:

參保農民填寫《鶴城規劃區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申報表》(壹式四份),並附以下材料到當地村委會或社區居委會。

(2.1)第二輪土地承包合同復印件(花名冊、證書)。

(2.2)征地協議復印件。

(2.3)本人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

(2.4)5張2寸彩色照片,背景相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征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地應當依法按時足額支付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補償費,安排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

征用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並公布該地區的綜合地價確定。區域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人口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至少每三年調整或重新公布壹次。

征用農用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以外的土地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後搬遷、改善居住條件的原則,對農村村民房屋進行公平合理補償,尊重農村村民意願,通過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補償,並對因征收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給予補償,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的房屋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征收、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費不滿十五年的,可以繳費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因病或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傷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