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翠湖的歷史

翠湖的歷史

翠湖位於昆明市五華山西麓,是市區的中心旅遊景點。因四面綠水,四季翠竹,春夏柳,故名“翠湖”。南眺碧雞,北望蛇山,水光瀲灩,垂柳搖曳。“十畝蓮魚世界,半城柳佛塔”被譽為鑲嵌在昆明城內的“綠寶石”。元代以前,滇池水位較高,也屬於城外的小湖灣,稻田、菜園、荷塘較多,故又稱“菜海子”。因東北有九泉,匯成壹池,又稱“九龍池”。民國初年,這裏被改造成壹座花園,公園裏種滿了柳樹,湖裏種著各種山茶花,這才被稱為綠湖。

元代以前,翠湖是滇池潘家灣附近的壹個湖灣。李傳《翠海行》詩說:“昆明水三百裏,菜海與之融為壹體。漢代的龍穴……”從翠湖湧出的泉水直接流入滇池。

方國玉先生考證:“元初以前,滇池湖岸西堵山麓,其北、東、南三面,從碧雞關高霞村至棉泉山上鋪坪村,夏家窯團山南麓,梁家河村,嶺腳塘,潘家灣,土橋,官渡,海晏村,石寨山下金沙村,昆陽城邊。(見方國瑜《元史略·賽典赤傳》)

元十壹年(1274)賽典拜謁雲南中書省平章府,元十三年(1276)初,“昆明塘水塞城塞,大田棄,正方向終,命大理巡撫勸張李道交二千戰。(元趙子元《賽平章德政碑》)這是海口水利工程的第壹次清淤。

“至元二十壹年(1284),州變,郡不變。其地五百裏昆明池,夏必取城墻。張力道勸大理等地的農業使者,求其泉源,排其水,其地萬余頃,皆為良田。”(連《元史·滇地地理》)元代幾次大規模的水利工程,滇池水位下降,翠湖與滇池分離,成了美麗清澈的水。湖水“紅枯,土人種中國千葉蓮”,周圍“菜園半”,名為菜海子,又名翠海。在翠海東北的湖中,有九處水泉。"九泉而出,匯成壹池,故名九龍池."翠湖的水流入滇池。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傅友德、藍玉、木英在雲南征討,元朝最後壹個雲南王巴紮在滇池大敗,明軍平定雲南。洪武十六年(1383),傅友德和藍玉回到了南京,朱元璋的養子西平侯穆盈留在了雲南。洪武十九年(1386),慕英在昆明建磚城,將翠湖圈入城。洪武二十三年(1390),慕英模仿西漢名將周亞夫,派兵駐守,在翠湖西岸修建“柳影”和“栽柳馬”。清代《統誌·雲南誌·山川》載:“九龍池位於昆明縣城,其菜園半占,故又稱菜海子。稻田是平的,下面是荷塘。沿五華右側,貫穿城市西南,與盤龍江滇池匯合。明木家還有別的生意在上面,叫劉英。”慕英愛馬,經常在柳鶯河邊觀馬洗馬,所以翠湖出城的那條河就叫“洗馬河”。有壹首詩描寫穆時英的《柳影洗馬》:“柳暗花明又壹行,帶壹老。將軍思洗甲,沈駿生光。”清末,陳榮昌還寫過壹首詩《柳影洗馬》:“城中有雅府營。苻堅新馬,與榮舊兵。我願洗盡白骨,誓與動蕩抗爭。等沈駿滇池出來,塵土就平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1)六月十日,穆瑛卒,時年四十八歲,穆瑛長子穆春攻,翠湖劉瑛改為黔東南州公穆家別墅,垂柳垂柳間,露臺浮於水面。明代貴州穆公世襲,府邸在今天的勝利堂。翠湖的柳影是個“異商”,花圃附近的草海河畔有個“西苑雲水鄉”。

清順治十年(1653),大西軍“南安王”劉文秀回滇。清順治十三年(1656),南明帝李詠朱由朗入滇,封劉文秀為蜀王。劉文秀以劉英、穆氏為“蜀王”,又稱“南府”。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平西王吳三桂率清軍進攻雲南。12月,清軍在曲靖會師,李詠皇帝朱有郎逃往緬甸。順治十七年(1660),清廷命吳三桂駐滇鎮,吳三桂為“齊木的學堂”,五華山的李詠宮為“平西宮”。清康熙元年(1662),吳三桂李勇父子在五華山西麓金蟾寺。金蟾寺坡被稱為“迫坡”。清康熙三年(1664),吳三桂處理“劉文秀舊宅,因小”,再“填半菜海子,作新居”,“柳影壹帶滿寶亭”,“花木散盡,回廊石築”,新居石欄桿全是大理石浮雕,極盡奢華。清代李傳的詩《下海記》描述了吳三桂奢欲建新居的情景:“剛卸甲沒幾天,奉命選賢任能建宮。明帝的宮殿不是他想要的意思,但他教會了我和阿芳說再見。當軍令傳到部下,移山填海,只雕壹片地,雲就誕生了。十洲三島在哪裏?金屋藏嬌,嬌媚歌舞皆春光。花草芬芳馥郁,月夜酒有鱗。難數更驕更樂,有羅那麽大的鳥……”

清康熙十二年十壹月(1673),吳三桂打著“天下人皆招馬元帥”的旗號反清,赴湘。康熙十六年(1677),吳三桂兵敗洞庭,退守衡州(衡陽)。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衡州匆忙稱帝,國號“周”,國號“昭武”。康熙十七年八月,吳三桂在衡州突發疾病去世。其孫吳世貞繼位,改“弘化”。康熙十八年(1679),吳世璠14萬大軍被湖南清軍消滅。次年,吳世璠敗於滇,吳世璠以其名改名“洪華府”。鴻華府門外有壹座石橋橫跨西馬河,名為鴻華橋。至今,這條河被改成了下水道,“紅花橋”這個地名依然存在。

清康熙二十年(1681)10月28日,清軍“攻陷雲南,入城”,“紅花府”後改名為“城花圃”。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雲貴總督範將洪華府吳宅拆除,用木石材料重修西山太華殿。至今,大雄寶殿和太華寺縹緲樓前還保留著紅華府的大理石浮雕欄桿。清康熙三十壹年(1692),雲南巡撫王紀文在翠湖湖心島上修建了碧漪閣,後稱海心閣。“來雙樓”建在湖北的岸邊和湖邊。書法家屠雲為碧漪亭、來雙樓題字:“春醉蓬萊”“是堂觀”。

清朝雍正六年(1728),龍神祠...建“於城西門九龍池上,封為農得利龍王,內府造像送雲南,建祠以應景,致敬吉日。(清雍正《雲南通誌》)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雲南知府敦珠重修龍神祠,又稱黑龍寺。

清嘉慶元年(1796),昆明“同城同胞,獻禮觀音大師,捐金百兩,尊第壹院,立莊嚴金像,拜之。”小蓮倪世元(字雲璞)住在翠湖岸邊。“我早晚要路過此地,亭外已容不下我的膝蓋。所以我主張在西方捐錢填地基,蓋三間房是止步之地。顏永峰寺和尚於安,20歲住錫供香。把周圍的茅草屋買下來,選填得穩而廣,然後就成了地基。”工部右侍郎蔣玉璞(字庭)“慷慨捐錢...開始做材料,建了三個閣樓,前堂三個,前堂三個,後堂三個,後堂三個。”後來,朱“主張捐建馬王殿三塔,東廂房五間”。嚴南觀察到劉玉“捐建三雷廟、五龍廟三座,並作亭、爐、鐘、鼓”。前後殿,東廂房,都是金碧輝煌,鹹鹹的,殿宇煥然壹新。”“它的海心路從北到南綿延300多英尺。壹百多年來,這裏已經坍塌,狹窄低窪,雨水盛行,被淹沒。有北直易公之策,主張捐資增高增寬,半年之功,修耕平。"

倪世元、倪賢、方丈余安修建蓮花寺工程,歷時21年,嘉慶二十壹年,“丙子(1816)順利完工”(倪賢《丁健蓮花寺題詞》)。

清道光十五年(1835),雲貴總督阮元在翠湖沿“放生池”竹籬築堤,“自廟南至廟北”。後來在南北長堤上架起石橋,南有燕子橋,北有鶯鶯橋,中有蓮花橋。阮元還在翠湖修建了西軒船屋和連笑樓(註:連笑樓建於吳三桂),時任雲南巡撫伊利布有《海心閣放生池詩》序。序曰:“蓮花寺前龍潭深不可測,鱗次櫛比。每到冬天,濱海的居民都要坐船去捕魚,那些鱗大精的都脫不了身...就把池子三面的竹子砍下來做個70多尺的圍欄,蓄水護魚。”

伊利布,本名農心,黃岐人,清代嘉慶進士,歷任雲南騰越、永昌知府。道光五年(1825)任雲南總督,十五年(1835)任雲貴總督,十九年(1839)任兩江總督。

光緒十年(1884),雲貴總督岑於穎重修蓮花寺。淩詩逸寫了禪院的對聯:“十畝蓮魚世界,半城柳佛塔”。清光緒九年(1883),文人陳榮昌曾寫下九龍池八景,即“春樹小英,秋窗夜月,靜宅書聲,酒樓燈影,柳影洗馬,蓮花寺觀魚,青陽歇陰,青蓮聽雨”。

清光緒十七年(1891),鄭經書院在翠湖北岸成立。光緒二十八年(1902),撤銷經學院,建立雲南鐘會學派。清宣彤元年(1909),翠湖西岸建有明代劉英、清初吳三桂的雲南軍校。吳江堂修建期間,位於翠湖北岸的省城中學遷至黑龍寺,學校舊址改為雲南省圖書館。

晚清第壹經濟學家袁家固住在翠湖北岸時,日夜與翠湖為伴,有大量描寫翠湖的詩詞。《翠湖初秋》詩中說:“壹座柴、水、魚、山的城,湖心壹座亭,夜半時分。新秋,幾個人拾來,黃葉是無言的詩。”

民國八年(1919)年底,唐對翠湖東西長堤進行了整修,並在堤兩端修建了家庭“雙節坊”。“衛東”鐵橋豎立在大堤的東面,“定西”石橋豎立在大堤的西面。這條東西走向的大堤在湖中央與南北走向的大堤交匯。袁家谷有詩《翠湖堤上》:“左右樹逢綠城洞,淺深水起添塘水。雙堤車馬如海,我來系壹首詩。”

龍雲任雲南省主席期間,蓮花寺佛道泥塑於1932被破壞。1933至1934,按公園規劃重修蓮花寺,拆除寺觀三重院落坐北朝南的寺樓,重修胡鑫閣院落建築群,大門坐西朝東,院中正殿改為“戲臺”,胡鑫閣南北兩角各建壹座重檐八角閣。兩個八角形的亭子今天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