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關於電路和模擬電子技術的思考400字

關於電路和模擬電子技術的思考400字

復旦開始讀微電子學模擬芯片設計專業的研究生已經八年了,期間聽了很多國內外專家的意見。最近應朋友之邀,寫了壹些感想,與大家分享。

記得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因為打算研究傳感器,去了復旦大學逸夫樓的ASIC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讀研究生。現在想起來這個實驗室的名字,意味深長,但我當時是惘然的。電路和系統好像是兩個概念,兩個層次。我的壹些同學是電子和信息系統專業的研究生。當時我知道他們是“系統”,而我們設計的是模擬“電路”,所以自然偏向於電路。模擬芯片設計初學者總是很羨慕花裏胡哨的電路,尤其是這個領域最權威的雜誌《JSSC》(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以前很愛看。當時下定決心要讀近20年的文章,把奇書通讀壹遍,總盼著什麽時候能把壹篇文章灌進去。當時國內在這個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很少,就算我在國外讀博士,能在上面發壹篇文章也是極好的。

我讀研的時候,導師是鄭增玉教授,當時李蓮老師已經退休了。逸夫書屋每周都邀請李老師來指導。鄭老師治學嚴謹,女中豪傑。李老師是我國模擬電路的開拓者,現在被許多公司聘為專家或顧問。李老師1987年寫的壹本書(運算放大器設計);即使現在看來也是經典。李老師和鄭老師是同班同學,所以他們很親近。自然,和同學們相比,我很幸運能得到李老師的指點。李老師和鄭老師給我的培訓方案是:從運放開始。我記得我剛開始從壹個小電流源開始設計。當時的感官設計是通過模擬來調整參數。但我會永遠記得李老師語重心長的壹句話:運放是基礎,運放設計好了,剩下的就好辦了。當時我還不太懂。同學的題目都是AD/DA、PLL之類的“高端”東西,而李老師和鄭老師卻讓我做“原始”的模塊。我在(固態電子)(國內垃圾雜誌)上發表過的唯壹壹篇論文就是軌到軌放大器。做的過程中很郁悶,也很羨慕同學的項目,但是覺得李老師和鄭老師說的總有他們的道理,所以特意看了運營和播音方面的文章,基本都看了近20年。當時我以為自己很懂這個,後來工作後才發現自己還沒懂。所謂理解,就是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否則,再多的知識往腦袋裏塞,也是死的。但是,運算放大器是模擬電路的基石,只有基礎紮實,才能蓬勃發展。只有經過兩位老師的努力才能理解。總的來說,在復旦,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鄭老師嚴謹的治學風格和李老師的言傳身教。

碩士畢業後,我去找工作。當時,有幾個報價。我的哥哥guma是李老師的關門弟子,他推薦我去陶昕理工大學。他說有個天主教魯汶大學的博士叫常中原,人很好。我聽從了哥哥的建議,去了。陶昕被IDT以8500萬美元收購,成為中國第壹家成功的芯片公司。霍華德采訪了我。c .楊,該公司創始人之壹的總經理。霍華德是俄勒岡州立大學的醫生,也是PLL方面的專家。面試的時候他讓我畫壹個帶米勒補償的兩級放大器。我非常熟練。他說妳臉上有壹個零點。我很驚訝。我從未聽說過它。它在霧中。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世界上最早由霍華德提出的。等效模型中有壹個電阻。他自己把它命名為楊氏電阻。當時出於禮貌,我壹直點頭。但他們還是很滿意,所以還是進去了。我呢,面試唯壹的遺憾就是沒見到常中原。也許他出差了。

進入陶昕後,我下定決心準備專攻某壹專業。因為本科和研究生喜歡物理、數學、哲學,所以在這些上面花了壹些精力。下班後,妳得真刀真槍地幹。每天上班模擬和下班後瘋狂看英文原版書。第壹本書是拉紮維寫的,現在很流行。讀三遍。我覺得很有收獲。那時,在陶昕,初生牛犢不怕虎。應該說還是幹得不錯的,所以得到了常總的賞識,被他評為公司最有潛力的人。偶爾經常來指點,別人都羨慕。事實上,我記得我經常在聊天中學到的東西。他說模擬電路設計有三個境界:第壹是能夠手工計算,也就是說電路實際上要手工計算,仿真只是證明手工計算的結果。二是計算後思考,把電路變成直觀的東西。第三是創造電路。我大體上遵循了三部曲。我仔細算了壹下拉紮維書後面的習題。在公司的項目中,我也是先嘗試手工計算放大器的參數,然後與仿真結果進行對比。久而久之,我的手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壹些小信號的分析計算感覺很舒服。這裏有壹個小插曲。曾經在壹個項目中,保護回路的交流模擬總是不穩定,所以總是無法調整。這裏加了電容,那裏加了電阻。試了幾次都不行,就找了常總。因為這個圈很大,感覺就像盲人摸象。常總過來,三下五下兩下就定了。他仔細看了看,然後推導出壹個公式,並找出了主極點和帶寬的表達式。通過這件事,我很佩服常,也知道了直覺的力量。所以,以後看書的時候,我會仔細推導書上的公式,然後直觀的思考信號流,不到直觀不罷休。經過壹年多的時間,我終於對放大器有了透徹的了解,我覺得我學會了。過了之後,我發現我什麽都懂了。最後得出結論,放大器有兩個難點,壹是頻率響應,二是反饋。所謂電路直覺,其實就是從反饋的角度去思考電路。每次我在書上或JSSC分析壹些“奇怪的”電。

路走完了,大家都會感嘆:反饋,反饋!然後把分析結果寫在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