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我想以後從事記者這個職業,但不知道該怎麽辦

我想以後從事記者這個職業,但不知道該怎麽辦

記者的職責與任務,可以說是多方面的。這裏主要談三點:第壹,敏銳地去發現事實;第二,忠實地去報道事實;第三,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敏銳地去發現事實〕

事實客觀存在,但有些事實要去發現它、把握它,則需要壹雙敏銳的眼睛。正如法國美學家羅丹說的,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可能是發現美的眼光。

我國著名記者、新華社社長郭超人曾說過:“什麽樣的人當不了記者?什麽樣的人能當記者?什麽樣的人能當好記者?大多數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妳想不到做不到,就當不了記者;大多數人能想到能做到,而妳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當記者,但不壹定是好記者;唯有大多數人想不到做不到,而妳能想到能做到,那麽妳就能當壹個好記者。”

我國著名的老壹輩記者肖乾也說過,新聞記者“同坐在沙發上沈思的政治家或歷史學家畢竟不壹樣,他是個哨兵,甚至是個偵察兵”。

敏銳的眼光背後,是壹個勤於思索、善於思考的大腦。國外新聞學著作裏曾引用過這樣壹個事例:

壹位新來報館的年輕記者,總編輯叫他去采訪某先生和某女士的婚禮。他事先對此次采訪做了種種設想和較充分的準備。但是,當那天他走到新郎家門口打算進去采訪時,看門的卻告訴他:婚禮不舉行了,因為新郎跑了。於是這位年輕記者垂頭喪氣地回到報館,向總編輯報告自己采訪失敗的消息。總編輯聽罷,拍案叫道:新郎跑了,不比原來的婚禮是更大的新聞嗎?妳為什麽不馬上采訪?這壹說,那年青的記者才恍然大悟。

這壹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善於思考,缺乏敏銳的目光,即使是新聞與妳擦肩而過,妳也發現不了,更是捕捉不到。

敏銳地去發現事實,還應當包括對事實的認識要比別人更善於透過現象見到本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優秀記者胡占凡,在采訪中曾了解到這樣壹些事實:在杭州,有兩個大款為了鬥富顯闊,在眾目暌暌之下,比賽燒人民幣,每人燒掉兩千多元,只是哈哈壹笑。

有個“大腕”,扔下30萬元買只哈巴狗,眼都不眨壹下牽上就走。

還有個“大款”,看到別人用6萬元壹桌的宴席請他,他竟“啪”地打開密碼箱,甩出了30萬元請了壹桌。

有所學校的壹項調查顯示:53.9%的學生把“賺錢多”作為擇業的頭條標準,北京壹些中學生唱“世上只有鈔票好,有錢的孩子像塊寶……”

胡占凡認識到,這些現象的背後都是“拜金主義”在作怪,應當向這種現象敲響警鐘,便采寫了《拜金主義要不得》、《再談拜金主義要不得》等文章,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給人們很大的觸動。

因此,敏銳地去發現事實,透過現象捕捉事物的本質,是記者的職責與任務中應有的之義。

[忠實地報道事實]

記者最為重要的職責和任務,就是采寫報道。記者是讀者與事實之間的橋梁。

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阿爾溫·托夫勒在他的名著《第三次浪潮》中將人類的文明史分為三個時期:第壹次浪潮農業階段,第二次浪潮工業階段,第三次浪潮即我們今天所處的信息革命階段。

我們每個人都會深深地感覺到,我們每天都處於新聞媒體的包圍之中。我們已經習慣了“秀才不出門,天下事全知”的生活方式;對於新聞媒體,我們已經深深地依賴它們給我們提供信息。試想,如果記者給人們提供壹條虛假的新聞,將會對社會產生多麽不良的影響,因此,忠實地報道事實,應該成為記者的神聖職責和義不容辭的任務。

忠實地報道事實,是新聞工作本質決定的。李大釗曾說過:“現在的新聞,就是將來的歷史。”著名學者吳晗也說過:“歷史工作者是記錄昨天的歷史,新聞工作者記錄今天的歷史。”

我們知道,歷史是容不得半點弄虛作假的。尊重事實,秉筆直書是我國史官的優良傳統。如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右卿崔杼殺害了國王齊莊公齊光,崔杼命令太史以得傳染病而死來記載齊莊公的死。太史不從,直書崔杼弒君,因此激怒了崔杼而被殺。崔杼又命令太史的弟弟改寫,不從,又殺之;再令其二弟改寫,又不從,又殺之。最後輪到三弟,依然據事直書。他認為這是史官職責,失職求生,不如死去。史官這種忠實於事實的做法,對於新聞記者是很有影響的。我國已故著名的新聞工作者任白濤在《應用新聞學》中就說過:“筆可焚而良心不可奪,身可殺而事實不可改。”

忠實地報道事實的含義是雙層的。淺層的含義是,記者應當努力將事實的基本要素、基本數據核實準確;深層的含義是,記者應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挖掘事實的本質。

80年代末期,我國某地農民買桑塔納小轎車,某地農民買飛機、修跑道。這些事實本身是準確的,但在當時農村畢竟還是鳳毛鱗角。有些記者以此大做文章,並由此得出“中國農民現在已愁有錢無處花”的結論。顯然,這不是對事實實事求是的報道。從全國農村數億農民的情況來看,壹些窮山僻壤的農民連溫飽問題都未真正解決,不少地方還要扶貧救助。記者以偏概全,既容易導致讀者對新聞報道的懷疑,也容易誘發讀者產生逆反心理。

由此可見,只有記者把忠實地報道事實當成神聖的職責和任務,讀者才能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門,天下事全知”。

[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按照馬克思的說法,“報刊按其使命來說,是社會的捍衛者,是針對當權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無處不在的耳目,是熱情維護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喚萬應的喉舌。”顯然,成為人民的喉舌,同樣也是馬克思對新聞記者的期待。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統治階級與人民的利益是分離的,所以,報刊應當成為“當權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而我們今天所處的社會,黨和人民的利益是壹致的,新聞記者理應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正如劉少奇在《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中所說:“妳們的筆,是人民的筆,妳們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這壹點,我國老壹輩新聞工作者、新華社記者馮森齡的事跡很值得學習。1978年馮森齡任新華社陜西分社社長,上任後不久去延安采訪。壹進延安,他看到很多農民在街頭討飯,心中極為難受。曾經以小米和奶汁養育過革命戰士的延安鄉親,如今還未解決溫飽問題。這些對這位老記者觸動很大,他決心為此鼓與呼。馮森齡曾因為堅持真理講真話吃過不少苦頭,但他不考慮個人得失,連續寫了《延安有很多農民上街要飯》、《延安很多農民去年口糧不足二百斤,大家深切懷念毛主席在延安的日子》等文章,引起了政府重視。省委書記王任重很受感動,不少中央領導同誌流著淚看完了這些文章。1978年底,國務院火速給延安撥款2000萬元,並且從1979年開始,每年撥款援助5000萬元。陜西省成立了“陜北建設委員會”。1984年,馮森齡也因此被評為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馮森齡這種不計個人得失,敢於充當黨和人民“代言人”的做法,是每個記者應有的職責和任務。

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記者有責任把自己在第壹線了解到的情況如實地反映給有關部門。在我國,對壹些不宜公開發表,或暫時不能公開宣傳,但對黨和政府部門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情況,可以以“內參”的形式反映。“內參”就是內部報道、內部參考。在實際工作和社會生活中,“內參”起著特殊的重要作用。

“內參”的意義在於:可以直接反映各種重要情況,為領導機關了解“民情”和社會動態,調整或制定政策以及采取有關措施,提供有用的參考;對壹些很難解決的問題,通過“內參”的途徑反映上去,能夠盡快得到解決或妥善處理;可以為人民群眾說話,排憂解難,可以鞭打邪惡,伸張正義;對某些暫時拿不準的新做法新經驗,可先寫內參,領導認可後再發表,如此等等。可見內參的確是下情上達,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徑,記者要充當好黨和人民的耳目和喉舌,除了寫好報道外,對這壹形式也應充分掌握,見機行事。

參考資料:

/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