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論文案例分析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論文案例分析

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是前提,是相輔相成的。以下是我整理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論文案例,供大家參考。

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論文1

論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企業在經營活動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不同的風險,除了不可控的風險,大部分是可控的。通過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和規範操作程序,可以建立更加科學的風險控制體系,同時加強內部監督也可以規避風險,將風險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關鍵詞企業管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

壹、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定義

企業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由董事會、管理層及其員工共同實施。是以合理保證企業戰略、經營效果、財務報告、資產評估等基本目標的實現為目的的控制活動。其本質是保證企業基本目標在合理範圍內的實現。企業風險管理是壹個過程,由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於企業各個層面的戰略制定和活動,旨在識別可能影響企業的各種潛在事件,根據企業的風險偏好進行風險管理,為企業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障。內部控制?總體框架”,提出風險管理的控制要素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等。可見,任何企業面臨的環境都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氣壓應在掌握客觀外部環境的基礎上,通過壹定的控制方法制定控制流程和措施,以實現企業的目標。

二,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內在關系

風險管理的目的是預防風險,及時發現風險,預測風險可能產生的影響,盡量將不利影響控制在最小程度。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采取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依據主要由風險決定,甚至完全由風險因素決定(在某些極端情況下)。維護投資者利益、保全企業資產和創造新價值是內部控制或風險管理的基本職能。企業內部控制作為企業制度的壹部分,其目的是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可靠,防止經濟欺詐,保護財產安全,同時保護企業的聲譽,以免造成經濟損失。在新的技術和市場條件下,內部控制促進了風險管理對內部控制的自然擴展。

企業內部控制的動力主要來自風險管理。當企業進行風險經營時,內部控制制度就成為壹種必要的、高效的、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因此,企業風險管理體系應達到的狀態是滿足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要求。換句話說,風險管理是內部控制概念的自然延伸,新技術和市場將內部控制推向風險管理。總之,在企業的實際運作中,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是密不可分的。

三、企業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和經濟的快速增長導致現代企業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大。市場化程度越高,企業風險的表現越明顯。可以說,企業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企業風險主要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外部風險主要是指許多外部因素,如國家法律、正常變化、市場供求或競爭力等。內部風險主要指企業的資源配置、行業地位、業務流程、財務能力、價值取向、崗位職責、激勵機制、管理者的團隊精神等。

四。對重大風險企業可以采取的內控管理措施

無論是企業自身發展還是面對風險和挑戰,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已經成為壹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企業只有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並嚴格執行,才能達到防範風險的目的。本文所指的內部控制主要包括人、財、物和信息。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壹)實施內部控制原則和要素,確保有效的風險管理

企業內部控制的原則是指全面性、重要性、平衡性和適應性。要素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即內部環境要素(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和權責分配、內部審計機制、人力資源政策和企業文化)、風險評估要素(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控制活動要素(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制度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經營分析控制和績效評價與控制)、信息與溝通要素。在實踐中,企業應經常檢查制定的規章制度、流程和工作要求是否符合四項原則和五項要素的內涵,有利於確保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二)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完善用人制度。

企業容易出現相關制度和流程缺失,人員沒有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和流程,或者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自身素質不高,這些都會導致企業用工風險的提升。因此,充分調動企業人力資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中必須解決的問題。首先,要建立嚴格的招聘程序,保證良好的導入;其次,要定期組織理論和實踐培訓,保證良好的質量;最後,要制定更加合理科學的獎懲激勵機制,保證良好的分配。

(三)加強財產安全管理,確保企業利潤。

加強財產管理就是加強存貨、能源、固定資產的理化管理。存貨風險主要是指各種原因造成的存貨毀損所造成的損失。壹旦庫存出現危機,也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方向或現金流。壹些企業的財產物資內控管理太慢,制度不能落實,造成庫存物資的毀損、報廢和短缺,給單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為了降低企業的風險,必須完善物資和財產的內部控制管理,加強定期盤點、賬戶核查、登記明細、財產保險、監控監督等工作,確保財產安全,促進企業有效運行,實現企業更好的發展。其次,要嚴格執行資金授權審批制度,在節約資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使用資金。企業的資金流主要用於采購、付款、銷售、收款等。要制定剛性的管理制度,要求各職能部門的職能和職責,保證員工能夠按照相應的管理規定執行,保證資金安全。

(四)員工履行職責,完善風險管理的實施。

企業層面的內部控制共分為十八個規範指引,進壹步細化了五個要素,對企業的規範運作起到了非常細致的指導作用。每個指引都明確了風險點以及如何控制潛在風險,是企業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關鍵參考內容,也是企業必須堅持的規範性內容。但更重要的是,無論是風險管理還是內部控制的實施,最重要的是人的執行力,所以企業實施風險防範管理體系最關鍵的因素是參與意識和全員素質的提高。

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論文2

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如何設計合理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並持續有效地實施,已成為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實踐中的重點和難點。本文針對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系,探討了我國企業應如何完善內部控制,加強風險管理,以有效防範各種風險,減少損失。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內部審計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強烈沖擊,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持續蔓延,市場環境更加動蕩,經營風險增加,這也促使企業思考如何加強風險管理。

壹.風險管理

風險表現為損失的可能性。風險管理是企業識別、評估和應對各種經營風險的過程。企業經營風險不可避免。企業應根據發展和業務拓展的不同階段,積極開展風險管理,盡可能降低風險,有效減少可避免的損失。

內部控制是指公司治理、管理層和全體員工為合理確保公司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率和有效性、資產的安全性以及對法律法規的遵守而設計和實施的政策和程序。作為每個企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壹部分,良好的內部控制是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之壹。加強內部控制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風險行為防範能力,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2009年發布的《2009年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白皮書》統計結果顯示,內部控制越好,投入資本回報率越高,加強內部控制有助於提高投入資本回報率。

目前,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市場環境的不規則性更加突出,許多企業正處於轉型期,各種不確定因素加劇。因此,中國企業迫切需要完善內部控制,有效防範和應對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

二,中國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現狀

1.管理層內控觀念淡薄,員工不參與風險管理。

壹些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理解存在偏差,認為內部控制只是企業內部各種規章制度的簡單概括。他們錯誤地認為內部控制只能起到員工日常管理的作用,沒有充分認識到其在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性。部分企業內部控制可操作性不強,風險管理水平較低。他們通常只重視對風險的應對,而忽視對風險的防範,導致企業發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增加。殊不知有效防範風險比事後想辦法補救和糾正更有利於減少企業的損失,主動提前防範風險比事後處理風險更容易。

壹些企業沒有樹立全員參與風險管理的理念,認為風險管理只是公司治理和管理的事,與普通基層員工無關。沒有讓壹線員工參與風險管理,通常會導致難以發現風險管理的薄弱環節,難以防患於未然。讓企業的每壹個員工在工作時都考慮到風險因素,從源頭上防範風險。

2.內控設計存在缺陷,風險管理機制不完善。

傳統的內部控制設計僅局限於對財務信息真實性和可靠性的監督管理,往往忽略了財務風險以外的其他風險。合理的內部控制設計應考慮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如市場風險、財務風險、法律風險和投資風險。企業應抓住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所有關鍵控制點,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內部控制,防止企業管理層出於欺詐目的而淩駕於內部控制之上,或屈服於外部壓力因素(如時間或成本),內部控制可能出現規避和失效。

3.缺乏有效的風險監管措施

安全系統的有效實施需要有效的監督和合作。有效實施設計良好的內部控制,才能真正達到防範風險的目的。因此,內部控制監督是重要的風險管理措施之壹。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忽視內部控制的監督體系,尤其是缺乏壹個可量化的風險管理體系。例如,內部審計是風險監管的重要手段。但由於內部審計工作不具有強制性,也無法對外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審計報告;因此,我國內部審計工作長期被忽視。很多企業要麽沒有建立內部審計制度,要麽內部審計沒有真正發揮監督管理作用。比如從崗位設置來看,大部分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基本與其他職能部門平行,大部分中小企業甚至沒有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從現有崗位的企業來看,這種機制往往使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因為管理制度的制約,無法獨立、客觀、真實、公正、深入地開展工作,導致很多內部審計流程流於形式,工作也缺乏應有的地位和威信,使得如此有效的內部控制機制成為?內部人控制?機制。

第三,完善內部控制,加強風險管理

1.加強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培訓,提高職業能力。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包括會計在內的現有員工的知識結構、專業能力、法律觀念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對於企業來說,員工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專業能力和專業技能,但現有的員工往往無法完全具備這些能力。提高員工的風險意識和專業技能,是企業應該補上的重要壹課。企業應根據人員現狀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員工教育培訓,並註重內控管理模式,體現相關培訓的系統性和有效性。只有提高全體員工的職業意識和基本職業技能,提高他們理性對待企業和工作的能力,才能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提高整個企業隊伍的職業形象和職業技能,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註重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建設。

在壹些企業中,員工因為缺乏對公司和工作的合理態度而浮躁不安。建設風險管理型企業文化的目標是培養員工積極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倡導誠實守信、敬業創新的團隊精神,樹立現代管理理念,重視內部控制,強化風險意識。在加強從業人員職業素質培訓的同時,還應開展誠信教育,增強其自律能力。努力建立以誠信為基礎的企業文化,既能保證企業合法合規經營,又能防止員工的不道德行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且,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助於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給企業帶來無形的收益。

3.規範內部控制,加強風險管理。

規範企業內部控制是壹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反映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根據相互制約、相互牽制的原則,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即合理設置管理機構和崗位,明確員工的權利和責任,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同時使企業的風險管理制度化、程序化。但管理者在設計監督管理時,必須從人性化的角度考慮,防止管理制度設計過於苛刻,妨礙正常的生產經營。同時,針對壹些具有特殊風險的事項或交易(如重大投資支出等。),需要建立相應的專項內部控制,防止其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

企業應制定有利於自身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政策,在考核體系中獎懲結合,將員工薪酬與企業風險管理績效相結合,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風險管理,建立全面的風險內控組織體系,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員、全過程的風險管理體系。

4.加強內部監督,糾正偏差。

企業應當以風險管理為中心,將風險管理過程貫穿於日常經營管理的各個階段,建立以風險管理為核心的內部控制,並建立識別、監督、分析和評價風險管理的崗位責任制。特別是在企業發展戰略、組織架構、經營活動、業務流程和關鍵工作發生重大調整或變化的情況下,加強對企業風險的監管是非常必要的。努力構建結合內控的可量化風險預警機制,提前制定風險管理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全方位、全過程地進行風險管理,及時發現、識別和評估風險,積極應對風險,掌握管理的主動權。企業還應結合內部監督發現的實際情況,定期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並及時糾正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同時進行必要的整改。

企業應當保證內部審計機構、人員配備和工作的獨立性。大力推廣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方法,內部審計機構應結合內部審計監督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如果企業能夠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尤其是關鍵控制點,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結論

很多商場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成功的企業離不開良好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面對當今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面臨的風險無處不在。然而,中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仍明顯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入世後,企業需要學會主動承擔風險和管理風險,將建立內部控制框架與企業風險管理結合起來,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建立風險管理屏障,有效防範風險,積極應對風險。

參考資料:

【1】王建和。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J].中國西部科技。2005 (6): 21-22。

[2]楊光:論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09 (6)

[3]趙敏。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整合的路徑選擇[J].2008(7)

[4]李菁。COSO企業內部控制框架與風險管理思想[J].天津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8 (1)

[5]張曉唯。COSO框架對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啟示[J].2009(12)

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論文三

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由於財務風險的客觀必然性,企業應積極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防範和應對風險,通過對企業現有和潛在財務風險的科學分析和評估,找出關鍵風險因素,建立財務風險防範體系,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確保企業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財務風險成因,內部控制措施

壹,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1.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公司治理結構是指公司內部股東、董事、監事和經理之間的關系。目前,公司治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董事會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監事會的作用十分有限。如果董事會和監事會不能履行相應的職責,經理層將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衡,從而損害公司和股東的利益。

2.財務決策機制缺乏科學性和預見性。

許多企業沒有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存在憑經驗、憑主觀做出決策的現象,往往導致決策失誤,並會對財務收入和資金回收產生不利後果。比如,企業決策者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可能很難獲得充分有效的信息或者獲取信息的成本很高,往往市場調研不深入,科學論證不充分,使投資過於盲目,從而蒙受巨大損失。此外,目前大多數企業沒有建立財務風險預警、防控體系,財務決策缺乏預見性。

第二,財務活動過程中風險的形成

1.融資風險

企業可以通過債務融資和股權融資來籌集資金。不同融資結構的選擇直接影響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的高低。債務可以使企業迅速籌集到所需資金,但同時債務對還款期限、還款方式以及資金的價格即利率都有規定。如果企業在自身經營過程中沒有有效使用募集資金,現金流會出現問題,無法按時足額償還債務,將面臨信用下降、股價下跌甚至破產的風險。同時,債務融資的成本受到利率政策、通貨膨脹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這些企業無法完全控制自己。股權融資通常是指企業通過增發股票來籌集資金,涉及發行股票的數量、發行時機、融資成本等。當投資者投入的資金不能產生預期的投資收益時,投資者就會拋售股票,導致股價下跌,企業再次融資更加困難,融資成本提高。影響股權融資風險的因素有股權融資規模、企業資本結構、企業經營狀況、資本市場環境等。

2.投資風險

企業為了保證和擴大經營規模,會利用現有資金進行投資以獲取投資收益,而投資收益的獲取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企業管理者不進行科學的投資分析和決策,就會導致盲目擴張或失去發展機會,使投資占用的資金達不到利用效益,反而會影響現金流,導致企業的利潤水平和償債能力不確定。

3.資本回收風險

資金回收風險主要來源於結算資金回收時間和金額的不確定性。如果客戶因經營不善拖欠應收賬款,資金不能按時足額收回,必然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損失,影響企業資金周轉,資金鏈斷裂,缺乏再生產的資金。這時,企業勢必會采取其他方式籌集再生產所需的資金,這會增加企業的財務成本,造成財務狀況的惡化。嚴重的話,還會導致企業破產。

4.收入分配風險

收益分配是指企業凈利潤在企業留成和投資者之間的分配,兩者之間存在權衡關系。如果企業給投資者的回報過高,必然導致留存收益不足,影響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相反,如果企業增加留存收益,減少對投資者的分配,就會挫傷投資者的積極性,影響企業的聲譽和價值。因此,收益分配的方式、時間和金額的不同權衡和選擇給企業價值帶來了不確定性。

5.宏觀經濟和國家政策

宏觀經濟和國家政策是外生的,企業只能被動適應。危機,危機,在風險到來之前我們就應該知道,在風險到來之後,我們就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在風險中抓住機遇,化解金融風險。

三。財務風險的內部控制措施

引發金融風險的因素既有外部的系統風險,也有內部的非系統風險。對於企業來說,系統風險是不可控的,但非系統風險是可以通過分析內外部因素的變化,采取科學有效的內部管理措施來防控的。

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機構完善與否是決定企業管理水平的根本,也是企業能否有效控制各項經營和財務活動的關鍵。為了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需要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制度安排中科學地配置公司的控制權。既要保證股東大會的最終控制權,又要保證董事會的獨立決策權和經理層自主經營管理的權力。要從企業實際出發,建立適應企業自身行業和規模特點的科學有效的激勵和監督機制,既保護所有者利益,又賦予經營者充分的經營自主權,調動其積極性,保證企業管控有效運行。

2.建立科學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

金融風險的形成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它有很長的潛伏期。企業可以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對潛在的財務風險進行監控和預警,從而督促管理者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應對財務危機,將風險降到最低。因此,企業應綜合分析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成長能力、現金流量等財務指標和公司治理等非財務指標。不同的企業應根據影響其財務風險的不同關鍵因素,建立適合自己企業的財務危機預警模型。財務人員應時刻關註和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為基礎,結合經營計劃等相關資料,運用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對財務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壹旦發現某些預警指標異常,企業應及時查找原因並采取對策,避免和減少風險損失。

3.適度負債,防範融資風險。

債務具有財務杠桿作用,它不僅能給所有者帶來財務杠桿利益,還會因企業經營不善、利潤下降而給所有者利益造成更大的損失。因此,企業應適度負債,防範融資風險。具體來說,首先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和資金周轉情況,合理預測資金需求,適度舉債,通過計算資金成本和分析各種融資方案的風險,選擇風險低、資金成本率低的融資方案,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註意短期負債和長期負債的合理搭配。其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強流動資金的投資和管理,盤活現有資產,加快閑置設備的處置,確保債務的及時足額償還。

4.科學決策,防範投資風險。

企業在投資過程中,應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掌握充分有效的投資信息,重點關註項目投資的必要性、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通過預測各種方案的未來回報,如投資回收期、回報率等,排除高風險低回報的方案,保證投資決策的科學性。企業也可以進行合理的投資組合,既敢於進行風險投資以獲取超額利潤,又要克服冒險主義和盲目投資,盡可能控制風險,分散風險。只有提高決策者的決策水平,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需要的項目和效益更好的項目中,才能充分發揮資金的效率,實現企業的盈利。

5.建立科學合理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防範資金回收風險。

資金回收的壹個重要風險點是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的使用可以增加企業的利潤,但並沒有形成企業的現金流入。相反,由於利潤增加,相關稅收支出增加,現金流出速度加快,現金流量凈額減少。因此,對於應收賬款的管理,首先,根據客戶不同的財務和信用狀況,采取不同的銷售方式和結算方式。其次,定期分析賬齡,密切跟蹤應收賬款的還款情況,制定合理的催收政策,控制風險,減少壞賬損失。最後,對於可能出現的壞賬損失,要提取壞賬準備,彌補風險損失,防止資金回收風險幹擾企業正常經營活動。

6.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防範收入分配風險。

留存收益是保證企業再生產的重要資金來源,企業內部要留存壹定的收益,但同時收益分配的信號傳遞功能也不容忽視。收益的分配方式、時間和數量往往向投資者傳遞壹些信息,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企業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時,不僅要考慮收入對再生產的意義,還要考慮收入分配政策向投資者傳遞的信號對企業未來融資的影響。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的戰略目標,根據當前的實際利潤和穩定性,合理分配投資者和留存企業的收益比例,以保證企業再生產的資金需求,穩定投資者的信心,從而降低財務風險。

參考資料:

[1]盛艷梅,徐露凡,張彥軍。中國企業金融外包的風險分析及防範措施。價值工程。205438+0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