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福建省晉江市是個怎樣的城市

福建省晉江市是個怎樣的城市

晉江是全國著名僑鄉,與金門僅隔5.6海裏。全市陸域649平方公裏,海岸線長121公裏。現轄6個街道、13個鎮,***386個行政村(社區)。本地人口103萬,外來人口常年保持在70萬左右。“十戶人家九戶僑”是晉江最富特色的人文現象,僑胞和港、澳、臺同胞200多萬人,號稱“海內外300萬晉江人”。1992年撤縣設市,2001年被福建省列為中等城市。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分別居全國百強縣(市)第17位、第6位,經濟實力連續14年保持“福建省十強縣(市)”首位。 改革開放以來,晉江大力弘揚“誠信、謙恭、團結、拼搏”的晉江精神,充分發揮僑臺優勢,解放思想、愛拼敢贏,從“三閑”(閑人、閑房、閑散資金)起步,“三來壹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過渡,走出了壹條依靠民營經濟和產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以發展產業集群來提升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的發展路子。晉江模式成為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四大模式(晉江模式、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珠三角模式)之壹。1978年至今,晉江經濟總量翻了8番多,相當於平均三年翻壹番。其中,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978年為1.45億元,2006年為492.5億元,年均增長17.5 %;財政總收入1978年為1500萬元,2006年48.6億元,年均增長22.1 %;農民人均收入1978年為107元,2006年為8068元,年均增長16.7 %。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民營經濟發展日益成熟。全市現有壹般納稅人資格企業11953家(外商投資企業2194戶、內資企業9759戶)、個體工商戶12936戶,只有10多家國有企業(其中國有工業企業4家)。2006年,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075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97.3%,國有工業企業產值僅30億元,占2.7%。全市民營企業上繳稅金37.4億元,占全市財政總收入的77%。可見民營經濟在晉江的主導作用。可以說,改革開放後的晉江發展史,壹定意義上就是壹部民營經濟率先探索、克難破障、走向成熟的歷史。沒有民營經濟的發展,就沒有晉江經濟的崛起、社會的進步和體制改革的深化,也就不會有城市化的加快、工業化的提升和現代化的實踐。 產業集群整體素質提升。晉江有紡織服裝、制鞋、陶瓷石材、食品、輕工玩具等五大傳統產業和車輛機械、精細化工、生物制藥、紙制品、新型材料業等五大新興產業,年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90%以上。紡織服裝業擁有企業3300多家,從業人數20多萬人,其中規模企業401家,產值289.96億元(2006年數據,下同);行業中以休閑男裝企業居多,年產茄克6千萬件,占世界茄克總銷量的1/5。制鞋業擁有企業3000多家,從業人數19萬人,其中規模企業302家,產值212.61億元;運動、旅遊鞋占全國旅遊、運動鞋總產量的40%,占世界總產量的20%。陶瓷建材業擁有企業580多家,從業人數4萬人,其中規模企業160家,產值97.73億元;外墻磚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65%,琉璃瓦基本壟斷全國市場。食品業擁有企業359家,從業人數2萬人,其中規模企業36家,實現產值49.27億元;行業總產值占全省食品工業總產值壹半以上,糖果產量占全國總產量20%。制傘業擁有企業近200家,從業人數2.1萬人,其中規模企業41家,產值37.46億元;年雨傘產量近3億把,年產量、出口量分別占全國的18%、26.7%。這些產業集群中,擁有規模企業(產值500萬元以上)1248家,產值897.81億元,單體平均產值達7194萬元。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196家、超5億元企業32家、超10億元企業5家,擁有216家全國大中型工業企業(其中8家大型工業企業)。傳統產業持續向好,新興產業發展提速,產業龍頭企業支撐帶動作用增強,對區域經濟貢獻度有所提升。 區域品牌效應更加突出。晉江市委、市政府先後在1995年、1998年和2002年實施了“質量立市”、“品牌立市”和打造“品牌之都”的戰略,積極引導企業貫標認證、爭創名牌,推進自主技術、自有品牌的“兩自”型企業發展。先後制訂質量振興綱要實施計劃、品牌發展規劃及若幹優惠政策,對獲得國家和省級品牌的企業進行重獎,對企業開展專業認證、提升管理水平進行階段性的扶持。近幾年***撥出1.01億元,重獎技術創新及名牌培育成效顯著的企業。在政府的引導下,企業創牌熱情十分濃厚,我市已逐步形成了品牌企業梯隊,實現了企業品牌與產業品牌與城市品牌的逐級帶動、互動***贏,品牌數量居全國縣(市)前列。現有中國馳名商標79枚、中國名牌產品24項、中國出口名牌產品2件,國家免檢產品76項,區域品牌13項;5個品牌入選亞洲500強,10個商標入選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3個品牌入選中國行業標誌性品牌;靈源萬應茶入選全國首批“中華老字號”;安爾樂、勁霸、安踏、靈源醫藥等4個品牌入圍首批300家“全國重點保護品牌”;6家企業成為國家標準起草單位、10家企業成為行業標準起草單位。今年以來,我們把握國內資本市場發展的新機遇,抓住省證監局、發改委實施“晉江突破”的有利時機,因勢利導,穩妥推進企業改制上市工作,加強政策業務指導、把關。現有上市公司9家,上市後備企業37家。預計到2010年,全市上市企業將達20家以上,形成證券市場的“晉江板塊”。 自主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出臺建設創新型晉江的決定,大力推進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自主創新。科技工作,實現了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五連冠,每年都實施100多個科技項目,培育了技術創新型企業73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35家)。組建企業技術開發機構70家(國家級技術中心2家,省級技術中心16家),培育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63家,成立各類質量檢測機構7家。恒安、安踏公司分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145項、47項。建立全國第壹個縣級博士後工作站,設立專家活動中心、留學人員創業園,引進中高級人才近4000名(博士後37名),50多家企業與86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人才智力機構建立合作交流協議。 外經外貿水平不斷提高。把晉江經濟開發區、泉州出口加工區作為招商選資的重要平臺和主要載體,著力創新招商方式,充分發揮在外晉江人優勢,實施“回歸工程”,鼓勵企業增資擴營,把招商工作重點轉移到產業鏈配套、新產業形成和服務貿易業拓展上來。成功引進太古復合材料、金杯印刷、冠科電子、金保利能源、晶藍電子等新興產業項目簽約落戶。歷年累計批準外商投資企業4126家,投資總額110.85億美元,合同外資88.86億美元,實際到資47.05億美元,引進外資量約占全省1/9。2006年全社會出口商品總值達37.9億美元,自營出口7.85億美元,外貿依存度62%。擁有自營出口超500萬美元企業45家(超千萬18家),3個出口免驗產品(寰球、特步、紅瑞興)。安踏、七匹狼、九牧王、寰球、361度、恒強等企業在境外設立品牌店。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和技術合作關系。積極籌建菲律賓“晉江經濟貿易合作區”。 城市建設有序推進。完成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中心市區控制性規劃覆蓋率達85%。城市化水平46%。自來水日供水能力47.4萬噸。建有熱電廠(年可發電5億度)、垃圾焚燒發電廠(年可發電1.2億度)及壹大批輸變電站。公路密度以百平方公裏265公裏通車裏程居全國前列,城市“暢通工程”達國家壹等管理水平。4D級泉州晉江機場居全國通航機場第37位,成為幹線機場。擁有2個萬噸級碼頭及壹批配套碼頭,福廈高速公路及在建中的泉三高速公路、福廈高速鐵路穿境而過。今年來,按照“壹城兩鎮三組團”發展布局,有序推進中心市區、城鎮、新農村建設步伐。中心市區方面,“壹帶四區”(即,建設世紀大道兩側繁榮帶,連接國際會展中心、企業總部商務區、泉州大橋南片區、行政中心,形成城市形象標誌性區域)新的城市發展軸正在形成。城鎮建設方面,按照城市組團,規劃並啟動了壹批產業園區、專業市場、現代居住小區、星級酒店等項目建設。新農村建設方面,全面推進“百村示範、村村整治”、“家園清潔行動”、“百企聯百村、***建新農村”活動,湧現出僑資帶動型、企業帶動型、市場帶動型、商業運作型、集體推動型等新農村建設成功模式。 和諧建設富有成效。經濟發展的同時,教文衛體各項事業、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工作協調推進。教育工作,以優秀等級通過福建省政府“迎督創強”督導評估,取得“教育強市”申報入場券;全市14所公辦普通高中全部進入省級達標校行列;對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學生全部免收雜費;對全市小學代課教師實行合同制管理。文體工作,成功舉辦同壹首歌、CBA聯賽、世界男模特大賽等大型文藝活動。市體育中心被確定為國家羽毛球隊訓練基地。榮獲 “全國體育先進(縣)市”、 “全國文化先進縣(市)”、“全國城市衛生檢查先進城市”、“全國民間戲劇之鄉”,市文化館、圖書館入選國家壹級館。衛生醫療工作,醫療救治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衛生執法監督體系不斷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所有街道;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額度提高到80元,第壹、二批參合率達88.54%,結報補償人均金額1345.7元,居全省前列。環境整治工作,去年我市環保投入9.28億元,今年繼續推進以泉州南岸近海水域汙染治理為重點的整治工程,承擔了33個項目,總投資6.27億元。垃圾資源處理項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社會保障工作,對低保戶、“五老”困難戶等實施十種大病實施醫療救助;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250元;積極化解豬肉等食品類價格上漲的影響,對全市城鄉低保家庭每人壹次性補貼50元,並將低保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15元。落實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在去年4個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試點的基礎上,再啟動5個試點;加強企業用工服務,設立欠薪保障調劑金(目前累計1000萬元),對來晉務工人員作出“三不”承諾(決不讓壹名來晉務工人員的子女上不了學,決不讓壹名來晉務工人員因惡意欠薪領不到工資,決不讓壹名來晉務工人員維不了權);啟動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實施城鎮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制度;慈善事業蓬勃發展,今年募集資金1.38億元(累計2.80億元)。 今後壹段時期,我市將緊緊圍繞勇當海峽西岸經濟區排頭兵目標,按照省委“四個重在”要求,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力推進“十壹五”規劃和“111662”工程(即,到2010年力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在2005年基礎上翻壹番、財政總收入10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市區建成區面積達60平方公裏、市區人口達60萬人;實施強鎮帶動戰略,把陳埭、安海兩鎮打造成為全國壹流強鎮),按照“壹城兩鎮三組團”發展布局,充分發揮“五大優勢”(區域經濟優勢、港口海洋優勢、民營經濟優勢、文化優勢、僑臺優勢),著力“六大提高”(提高工業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民生保障水平、環境質量水平、人的全面素質、政府服務績效),努力建設民富市強、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制造基地、商貿中心、濱海港口城市,推動晉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支撐帶動海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