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歷代名人對曹操的評價

歷代名人對曹操的評價

曹操是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對曹操的評價,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歷代名人對曹操的評價篇1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壹面,他可以錯,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錯,有句 歇後語 就就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為得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此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體現,他不急於求成,知道韜光養晦,不掙壹時之得,深謀遠慮,可是智者千濾必有壹失,他的多疑之心無意是他吃敗仗之原因。

 他的野心亦能體現在他的生性殘忍,為報父仇,攻城屠殺百姓數萬,無辜的殘骸把汜水都堵的水泄不通。

 可是他的雄才大略依然為我們至盡傳誦。

 曹操是中國百姓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歷史人物。千百年來對曹操的評價褒貶不壹,譽之者為為命世英雄、毀之者稱其為逆賊奸臣。曹操有統壹北方的歷史功績,這是無法泯滅的歷史事實。在北方統壹的戰爭中,曹操發揮了傑出的才幹,官渡之戰奠定了統壹北方的基礎。說曹操是軍事家,這點我很同意。有的學者認為曹操是個詩人,我也贊同。因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樣的詩句不是壹般文人所能達到的文學意境。

 有的人認為曹操是政治家,我認為有些評價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殺百姓的暴行,公元193年,曹操借替父親曹嵩報仇,曾經血洗徐州和從雍、涼逃難來的手無寸鐵的百姓,戰爭是殘忍,而百姓是無辜的。他們不應該成為軍閥之間征戰的犧牲品。屠殺的黎民達到幾十萬之多,?泗水流之不暢?(《後漢書?陶謙傳》)足見當時殺人場面之慘烈。太殘忍了,這件事暴露了曹操內心深處的兇殘。也是曹操壹生最大的汙點。曹操也有鎮壓農民起義軍的罪行,曹操的雙手沾滿了黃巾軍的鮮血。其次,曹操個人作風也有很大問題,曹操這個人非常的好色,雖然?聖人?有雲:?食、色,性也?的高妙論調,但曹操為了女人確實到了瘋狂的地步。征戰張秀時霸占其嬸母,打呂布時強占其部將秦宜祿的夫人。雖然不是很壞,可在道德問題上,是應該予以譴責的。最後,曹操為了自己的權力?挾天子令諸侯?而屠殺了許多文臣武將。孔融、楊修、崔炎等對曹操有極大貢獻的手下也盡死其手。驗證了封建統治者能為我所用留之 不用則殺之的惡劣作風。可笑的是中國文壇所謂的巨子郭沫若先生竟然寫《替曹操翻案》這樣毫無價值的 文章 ,文章沒有正視曹操屠殺百姓的壹些列罪行而單方面鼓吹曹操實行的屯田,曹操的屯田實際上是壹種高度的剝削制度,不足後人效仿。我們國人所崇拜的魯迅認為曹操?至少是個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處?卻並未明言。任何極端的評價曹操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更加辨證公正的評價和認識曹操。

 歷代名人對曹操的評價篇2

 曹操是個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的藝術典型家,作為壹個陰謀家,他具有無窮的權勢和貪欲,與"仁義"的劉備形成鮮明的對照.他交織在陰險.奸詐.暴虐.多疑的性格中,大權在握,則為所欲為 ,與諸葛等人的形象是鮮明的反叛,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汗獻帝成了他的傀儡,故此被對手罵為"名為汗將,實為汗賊".但他有自己的雄才大略,其形象雖不為人喜愛,但也深刻的體現出當時的歷史環境!,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幹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晉國才能統壹天下,所以他是壹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壹道《求賢令》.

 曹操在令中壹開始就 總結 歷史 經驗 ,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壹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裏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壹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於有才幹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妳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壹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麽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他傑出才能和善於招攬人才,還在於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後,曹操並未壹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壹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據",並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 作文 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歷史上的曹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在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戰爭中崛起,在短短時間裏迅速擊敗了許多地方割據軍閥,完成了北方的統壹。之後,他積極推動北方的經濟生產,中國北方在魏晉時期能夠保持相對安定和富庶,曹操功不可沒。他統壹了北方,為晉朝的統壹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文學方面,曹操和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合稱“三曹”是東漢末年了不起的詩人和文學家。在詩歌方面,曹操代表了東漢末年詩歌的最高境界,而作文方面,曹操主張通脫,支持消除漢以來文章華而不實的弊病,從這兩個方面說,曹操也是位了不起的文學家。

 文學《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緊扣兩個字而寫,奸雄。《三國演義》把曹操和劉備作為相對的兩個極端。曹操具有出色的政治才華和軍事才華,保持了中國北方的安定和富庶,這些在《三國演義》中是得到了肯等的。但另壹方面,《三國演義》還塑造了他狡詐,多疑,殘酷和野心勃勃的性格作為反面角色進行批判和諷刺。

 戲曲中的曹操是反面 臉譜 化了的曹操。在戲曲裏完全否定了曹操的才華和對貢獻,把他塑造成了壹個貪婪,殘暴,野心勃勃,可怕又經常出醜的這樣壹個反面角色。

 曹操為什麽能稱雄,不可否認他頗有謀略,更可貴的是,他善於用能人,敬佩重用忠義之士,如果他只是壹個董卓之類的狂妄邪徒,他不會取得後面更大的成功。他愛惜人才,哪怕是他敵對陣營的人才,他都表現出極大的包容,他對關雲長,趙雲的喜愛,就是典型的例子;對郭嘉,典韋早逝的痛惜,甚至超出了對自己兒子的愛。他佩服的人,壹是忠義,二是智勇。對於那種賣主求榮的小人,即使是出賣原來的主子投降到他的陣營,他也會毫不留情予以處決。呂布有勇,但立場飄忽,曹操處決了他。陳宮是堅決反對他的,忠於原主,曹操為其忠義所感,處決時還親自送行,並有不忍之唏噓。可見他英明的壹面,並善惡分明。 當然,曹操身上也有壹些不值得提倡的東西,殘忍,多疑,不擇手段等等。客觀來看,他還是有不少可取之處。

 歷代名人對曹操的評價篇3

 第壹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這兩個人對曹操用人之道的評價,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統壹的。什麽叫知人善任?包括三個內容:第壹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那種類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這些人放在什麽位置上最合適。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壹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比方說我們壹再提到的崔琰和毛玠,他們的特點是什麽呢?作風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讓他們去主持組織部和幹部部的工作,選拔官員,果然他們兩個選拔推薦上來的那都是德才兼備的。再比方說棗祗和任峻這兩個人,這兩個人的特點是什麽呢?任勞任怨,曹操就讓他們去屯田,結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貫徹和落實,曹操獲得了豐厚的糧草和經濟基礎。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壹個特點,知人善任、唯才所宜。這個特點,連最討厭曹操的人,比方說寫《容齋 隨筆 》的洪邁,他也承認,洪邁對曹操的用人也有這麽壹個評價:“智效壹官,權分壹郡,無小無大,卓然皆稱其職”,就是說他不管安排什麽人做什麽事都非常地合適,都非常地稱職,這是第壹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推誠取信,用人不疑。

 這個是用人的壹般原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會用人的人都是這麽做的。但是曹操這裏有壹點特殊,特殊在什麽地方呢?就在於曹操第壹他身處亂世,亂世的特點是什麽呢,人心浮動,人際關系緊張,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和誠意,用曹操的話說這叫做“上下相疑之秋也”,大家都不信任,這是第壹個特點。第二個特點,是曹操的雙重角色,曹操這個人用周瑜的話說叫“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當然這個事情我們現在也不能肯定地說那曹操到底是不是漢賊了,至少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曹操在前期他還是想把漢王朝維護下去的,他後期的個人野心膨脹,變成奸雄,想取而代之。但是即便在前期曹操也未嘗沒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名義上是為漢王朝招納人才,實際上它是希望這些人才為他所用。但是這樣壹來,他又壹個優勢,他也有壹個劣勢,就是曹操的“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說“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又優有劣,優勢是什麽呢?他可以利用中央政府、大漢王朝、現任皇帝的名義,以及這個政府的官位、爵位、俸祿來招攬人才,比劉備比孫權要方便壹些;他的劣勢是什麽呢?就是他弄不清楚他招來的是為誰服務的,是效忠皇帝的還是效忠他的,搞不清楚,這就難免會有猜疑。第三個特點就是曹操陣營復雜,他這個陣營裏面有原來東漢王朝的官員,有新招聘和新選拔的官員,有曹操自己帶出來的人,也有別人陣營裏面的投靠曹操、投降曹操、投奔曹操的。那麽這些人之間也是互相猜疑,也就是說對於曹操來說,信任和誠意在這個時候、在這個環境、在這個條件下格外地重要。而曹操在這個時候作為壹個領導人,壹定要表現出自己的寬容和誠意。

 我們前面壹再講曹操對那些包括背叛他的人都那麽寬容,他對張繡,對魏種,對畢諶,還有對曾經惡毒攻擊他的人,比方說陳琳,對這些人這麽寬容,他是為什麽?他就是要向天下人表示,我曹操這個人確確實實是真心誠意地希望天下的人才都到這裏來為國家效勞,我是非常誠懇的,哪怕妳們背叛了我,我也不在乎,也不後悔,也不計較,甚至我也不懲罰,只要妳再來,他就是為了表達這個誠意。那麽這樣的壹種信任和誠意,他換來的是什麽呢?換來的是忠誠。比方說於禁,於禁是曹操自己親手從行伍當中提拔起來的將領。曹操第壹次南征張繡的時候,張繡不是投降了曹操然後又反叛了嗎,反叛的時候就打得曹操有點落花流水了,這時曹軍是很混亂的,但是唯獨於禁的這個隊伍非常地整齊,壹路整理著自己的隊伍,壹路敲著鼓,有秩序地撤退。撤退的路上碰到幾個其他人手下的士兵,衣衫不整狼狽不堪的樣子,於禁就問他們怎麽回事,他們說,我們被青州兵搶劫了,青州兵是什麽呢?青州兵就是投降曹操的黃巾軍,這個黃巾軍投降曹操以後曹操把他們收編為青州兵,曹操對他們特別寬容,這些人壹看曹操打敗了就起來作亂,就把曹操其他的隊伍搶劫了。於禁壹看這還得了,既然都是曹公的隊伍怎麽可以這樣做!然後隊伍開過去把青州兵整治了壹頓,再往回撤。這時候青州兵挨了於禁的整,就趕緊跑到曹操那兒告了於禁壹刁狀,等到於禁回到大本營的時候,上上下下已經是沸沸揚揚了,但是於禁仍然首先整頓好自己的隊伍,安下營寨,沒有及時去見曹操。當時就有人跟於禁說,青州兵都告了妳了,妳還不去向曹公說清楚,妳現在在安營紮寨幹這些事幹什麽?於禁說,敵兵在後,說來就來,我們不做好準備怎麽迎敵呢?公事要放在前面,我於禁的個人的進退榮辱要放在後面,再說了,曹公是何等英明的人,他怎麽會聽信讒言呢?安頓好部隊以後,做好了戰鬥準備以後,於禁才去見曹操,曹操大加表揚,說於將軍妳真是有古之良將的風度,太好了。這是什麽?信任換忠誠。

 *曹操在對待人才上能夠量才而用,並以相互信任架起了與人才溝通的最佳橋梁,因此曹操手下人才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所以曹操往往在失敗的邊緣能夠與眾將領齊心協力,***渡難關,尤其是在壹個爾虞我詐的亂世,這更顯出了曹操的誠意與寬容。可是寬容只是表現了曹操的人情,有人情味的軍隊就能夠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嗎?曹操又是依靠什麽樣的用人之道來樹立自己的權威的呢?

 曹操用人的第三個特點是:令行禁止,賞罰分明。

 曹操治軍是很嚴的,多次下達和頒布各種命令,要求嚴明軍紀。因為曹操很清楚,壹支沒有紀律的隊伍是不能戰勝敵人的。而且曹操還能夠做到以身作則。有壹個有名的 故事 ,可能觀眾朋友們都很熟悉,就是有壹次在行軍的時候曹操下達了壹個命令,不得踐踏農田,他要保護農民,誰的馬如果踩了麥田那是殺頭的罪,所以曹操的那些騎兵全部下馬步行,壹只手牽著馬,另外壹只手用武器,用戈啊什麽東西把麥子護住,小心翼翼地走。曹操自己沒有下馬,結果馬驚了,壹家夥跳到麥田裏面,曹操的馬踐踏了麥田。曹操馬上下馬,把軍法官叫來說,該當何罪?軍法官說,殺頭。曹操說那就請妳行刑吧。唉呦,那怎麽可以呢,反正古代有這個傳統,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法不施於尊者,統帥怎麽能夠殺頭呢。曹操說那沒有辦法,那就割壹把頭發吧,自己拔出劍來把頭發割了壹片扔在地上,表示受過罰了。這個故事是記載在壹部對曹擦很不友好的書裏面,這個書的名字叫《曹瞞傳》,用來說明什麽呢,說明曹操虛偽,奸詐,說妳下道命令說踩了麥田就要殺頭,結果妳弄個頭發下來。其實不然啊,曹操這個也是受刑的,叫髡刑,髡刑就是把頭發剃掉,因為古人認為這個身體膚發受之父母,是不可以放棄的,而且髡刑是帶有侮辱性的這樣壹個刑罰,所以他還是受了刑的,還是表現了曹操的執法嚴明。

 那麽曹操罰得重,賞得也不含糊。曹操獎賞部下有壹個特點,就是不像某些豪帥那樣,憑壹時的興致。我們知道軍閥混戰的時候會有很多所謂豪帥,壹仗打下來以後,這仗打贏了,來,來,來,哥幾個,分了,這個給妳,這個給妳,這個給妳,隨便拿,好像很豪爽,其實沒道理。曹操如果要獎賞壹個人,肯定有兩條,第壹,這個人壹定是立下了赫赫的功勞;第二,曹操的獎勵壹定十分到位,就是曹操給妳的獎勵壹定超過妳希望的那個份額,他加碼,他在獎勵妳的時候他考慮得周到,可能周到得連妳自己都想不到,曹操是壹個非常會做人情的人,他不做則矣,人情壹定是做得足足的。曹操作為壹個統帥,他有壹個過人之處,就是從來不和部下爭風頭、爭面子、搶功勞,他所有的功勞都歸於部下;第二個,他的獎勵絕不走過場,壹定讓妳實實在在地得到好處,曹操是壹個非常非常實在的人,正是這種實在的作風使得大家覺得跟著曹操確實是跟對了。

 第四個特點是:虛懷若谷,見賢思齊。

 曹操不和部下爭風頭、爭面子、搶功勞,這且不說,而且部下給他提意見,如果他沒有采納,犯了錯誤他壹定檢討,壹定把錯都攬到自己他過身上。當然在很多情況下曹操是虛心納諫的,這也是吸引人才的壹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作為壹個人才來說他固然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勞、智慧換取他應得的報酬,這是他的壹個希望,但是他更希望的是自己能夠施展才華,自己的建議、策劃能得到采納。我們讀史書可以看到,大量的這樣的記載,太祖聽之,從之,善之,當然也有不聽的時候,也有太祖不聽,如果不聽而決策錯誤,曹操壹定檢討。有壹次曹操打孫權的時候,曹操就做了壹個決定,就準備把淮南的老百姓都遷移到北方去,當時有個叫蔣濟的人就不贊成。曹操說妳看上次我跟袁紹官渡之戰的時候我就把白馬的老百姓遷移到延津,蔣濟說,曹公,現在這個情況和妳跟袁紹打白馬的時候不壹樣了,再說老百姓他都是戀土的,戀家的,誰願意搬來搬去,不要遷移他們。曹操不聽,不聽以後這些老百姓壹聽曹操要把他們遷移到北方去,呼啦啦都跑到孫權那兒去了。所以後來蔣濟去見曹操,曹操聽說蔣濟來了以後馬上出門迎接,然後呵呵呵地笑著,拉著蔣濟的手說,哎呀蔣濟,妳看妳看這事我弄得,我本來是想讓他們躲避壹下孫賊的,誰知道把他們都趕到孫賊那去了,妳看我幹的這事,檢討。而且我們還要學他壹點,就是檢討也用不著總是哭喪著臉,我們現在壹些當領導的犯了錯誤不願意檢討就是因為壹檢討好像就要痛哭流涕,深刻解剖自己,檢討也有各種感情,妳也可以笑著檢討,笑著檢討妳也不丟面子,接受妳檢討的人他也還是覺得妳是有誠意的。

 這就是曹操在用人方面的四個特點,根據這四個特點我們可以總結出八句話:

 真心誠意,以情感人;推心置腹,以誠待人;開誠布公,以理服人;言行壹致,以信取人;

 令行禁止,依法治人;設身處地,以寬容人;揚人責己,以功歸人;論功行賞,以獎勵人。

 *曹操作為壹個好老板,是非常會用人的,他十分清楚“爭天下必先爭人”。可是身處亂世,老伴選擇人才,人才也選擇老板,這就類似於今天的雙向選擇,因此爭取人才必須先征服人才的心。而易中天先生認為曹操能夠恩威並舉,並善於自我批評和將心比心,這難道就是曹操爭取人心的獨家秘訣嗎?那麽,曹操那麽多用人之術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玄機呢?

 其實重要的不是曹操怎麽做,而是他為什麽要這樣做,也就是說重要的不是用人之術,而是用人之道。“道”是什麽呢?道就是人性,就是人心。曹操用人之道的核心就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太了解人是怎麽回事了,他知道他的將士們跟著他出生入死是為了什麽,因此有“以功歸人,以獎勵人”。他知道人都是有弱點的,也都是有缺點的,因此有“以法治人,以寬容人”。他也知道人是理性的動物,人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通情達理的,因此有“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他還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有時候感情的維系比利益的維系更重要,更起作用,因此有“以誠待人,以情感人”。所以曹操了不起的地方,不在於他的術,那些具體的做法,而在於他的道,而在於他對人心、人性的透徹地理解和把握。

 有壹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就是官渡之戰之後,曹操繳獲了袁紹大量的圖書、資料、文件、書信,就發現其中有自己的人寫給袁紹的信。按照壹般人的反應,這是通敵的證據,這是背叛的證據,應該把這些信都拿出來壹個壹個地按圖索驥,把那些叛徒,把那些有二心的,把那些動搖分子,都給我揪出來,曹操沒有,曹操發現有這麽壹堆書信以後,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燒毀。曹操這個事情做的是太漂亮了,當時很多人不理解,就問曹操,妳為什麽要把這麽重要的證據都毀掉了?曹操說,哎呀,算了吧,說老實話我和袁紹作戰是以弱勝強,袁紹是強勢,我是弱勢,那個時候連我曹操自己老實說心裏都沒底,我都沒有把握能不能打勝這壹仗,何況大家呢?很正常嘛!曹操這手做得實在是聰明,聰明在什麽地方呢?他很清楚,當時的形勢就是他說的那個情況,那麽既然是那樣壹個情況,當時秘密和袁紹有來往的,肯定不是壹個小數,不是壹個兩個、三個五個,弄不好就是幾十個、上百個,這些人妳都清算,妳清算不了,既然清算不了,不如幹脆不清算,我不但不清算,我連把柄我都不拿在手裏,我當著妳的面我沒有拆封,我沒有看,我不知道有誰在勾結袁紹,我現在把證據全部燒毀,大家放心好了,只要以後妳跟著我曹某人,忠心耿耿,以前的事我不知道,人情做到底了。曹操很清楚,在這樣復雜的政治鬥爭當中,有些時候是要裝糊塗的,裝糊塗才能寬容人,寬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的天下,所以叫做老白姓有句話說“不啞不聾不做阿公”,有時候就是要裝聾作啞。洞悉人心、洞察人性已經不容易,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就更不容易,更為難得的是曹操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比方說他銷毀這些證據,他獎勵他手下的將領,他給自己的缺點錯誤做檢討,他感謝那些給他提意見的人,他做這些所有事情的時候,他做得坦誠,大氣,自然,實在,壹點沒有裝腔作勢的樣子,這就太難了。

 *曹操能夠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也就掌握了用人之道。曹操掌握了用人之道,也就知道了手下的人才最需要什麽。當曹操知道了人才的需求,也就知道了他能夠給予人才什麽。因此說到底,曹操的用人之道也就是他的做人之道,那麽曹操的做人之道究竟是什麽呢?

 曹操為什麽能做到這壹點呢?幾個原因,第壹點,曹操聰明,他知道壹個搞政治鬥爭的人,壹個在戰場上作戰的的人,全講真話那是不可能的,全講假話是行不通的,這樣壹個人必須把握什麽時候說真話,什麽時候說假話,對誰說真話,對誰說假話。對敵人,妳肯定要說假話,兵不厭詐嘛,妳不能說實話;但是妳對妳自己的謀士,他們可都是聰明人,那妳要說真話,妳說真話妳才能換取信任,妳換取了信任他才會盡心竭力地為妳出謀劃策,妳才能克敵制勝。曹操他能夠把握這個真假之間的這個度,這叫做聰明。

 第二個原因就是隨和,曹操這個人性格裏面有很好的壹面就是他是個性情中人,我們都知道曹操是個詩人,他身上既有軍事將領的素質,他也有詩人的氣質,他只要不是在正式辦公、正式作戰的時候,他為人是很隨和的,他會跟大家 說說 笑話,開開玩笑,打打哈哈,這樣他就有了壹種親和力。壹個做領導的,太嚴肅了不好,太嚴肅了,人家覺得妳不可親近;太隨便了也不好,太隨便了妳沒有威望,最好是像曹操這樣,需要威望的時候他是不怒而威,平時的時候他又親切隨和,這樣就使自己的下屬既尊敬他,又愛戴他,這個分寸,曹操也把握得很好。所以曹操經常把正經事用開玩笑的口氣來說,比方說他有壹個人在他敵人那邊,自己的父親被曹操下了大獄,曹操就給他寫封信說,令尊大人在我的監獄裏日子過得還不錯,不過呢,國家也不能老掏錢替人家的爸爸養老啊,妳看著辦吧,非常好玩兒。

 第三個原因,他的真誠,曹操是真心誠意、實實在在希望有很多人來幫助他,他確實感到自己壹個人是孤單的,是勢單力薄的,這是他的真話。曹操有壹首詩叫《短歌行》,裏面有這樣的 句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翻譯過來就是,青青的是妳的衣衿啊,悠悠的是我的愛心,只是由於妳的原因啊,讓我思念到如今。思念著誰?不是情人,不是小蜜,是能夠幫助他成就壹番事業的朋友,這個感情是真實的,所以第三個原因是他的真誠。

 第四個原因是深沈,曹操是壹個很深沈的人,我們去看壹下這首《短歌行》,他的開頭的句子是什麽呢?“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是很短的,我們應該利用這短暫的人生幹出壹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因此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朋友來幫助我。所以他的用人之道是站在這樣壹個對宇宙、人生的哲學思考的高度產生出來的,絕非壹般意義上的用人之道,所以曹操這個人是很隨和的,也是很深沈的。郭嘉對曹操有這樣壹個評價,叫“外易簡而內機明”,就是表面上看著他隨隨便便,實際上裏面內心深處很深很深,他可以和妳握手言歡,他可以和妳談笑風生,他可以和妳嘻嘻哈哈,他可以和妳勾肩搭背,但是請妳註意,當他和妳握手言歡嘻嘻哈哈的時候,他在觀察著妳,而且看人看得入木三分,他會把他對面的人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爛在肚子裏,然後他知道怎樣來對待妳,或者說怎樣來對付妳。

看了“歷代名人對曹操的評價 ”的人還看了:

1. 曹操的成功故事

2. 賣國求榮的主人公是誰

3. 三國誌讀後感7篇

4. 河南南陽武侯祠導遊詞

5. 論唐代的規範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