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什麽是“公共世界”?什麽是“家在人間”?兩者有什麽區別?

什麽是“公共世界”?什麽是“家在人間”?兩者有什麽區別?

孟子發展了“天命有德”的思想,提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著名論斷。弟子有壹次問他,堯是否曾經把天下讓與舜。孟子說不是,因為天下的轉移不是個人意誌所能控制的,而是取決於民意,即“得民心,為天子”(《孟子·盡心》),然後他就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著名理論:“失天下者,失其民;失去人民就失去了自己的心。得天下之道,得民心,得天下;得民識道,得人心,得民。”孟子的“民心”論極大地突出了人民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它既否定了傳統上對君權神授的迷信,又刻意突出了人民的力量:君權高貴有力,卻是人民賦予的。所以,賦予君主權力的人是第壹權力持有者,也是最終權力持有者。顯然,孟子的“民心論”為“天下為眾人之天下”提供了直接而有力的思想基礎。

最後是“民本論”的支撐。中國古代民本思想極其豐富,其精髓有三個方面。

第壹,從國家的構成來看,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比如司馬光把人民比作“立國之本”,“人民是立國之本”(《珍惜時間》)。沒有地基,就蓋不起房子。同樣,沒有人民,當然也就沒有國家。人民是建國的前提。“大家都說:世界,國家。誰是世界?國家是誰?只是人。補充:

家園世界的名稱:家園世界

拼音:Jiātiān Xia

解釋:意思是皇帝把國家權力據為己有,世代互相攻擊。據說皇帝視國家為私有財產,代代相傳。

《禮記》和說,禹以前的社會是大同社會。當時所有的財產都是公有的(天下公有),根據它選舉領袖(選賢任能)。談到余以後的社會,指出國家財產變成了私有財產(天下為家),私有制變得合法,父死子繼是理所當然的事(大人認為是恩賜)。所以,家庭世界是歷史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西周時的口號“遍天下,是王之地,統領之地,是王之臣?”被進壹步提出,把天下所有的土地和臣民都視為王家的私有財產。

研究古代三皇五帝的歷史很難。按照儒家的理論,堯舜這位古聖,是整個世界的榜樣。人們有理由懷疑實際情況是怎樣的。但是,在沒有確鑿的反例的情況下,把古代聖賢的社會治理當成壹種理想也未嘗不可,哪怕其中可能有美化的成分。畢竟,在治理世界的三種方式中,“公共治理”是最被接受的。孫中山的“天下為公”也是這個意思。“治天下”也被認為是民主的體現,但古代社會的現實決定了古代民主和現代民主有不同的表現方式。由於交通、通訊、教育等方面的歷史局限性,不能因為古代沒有投票就說沒有民主。此外,民主並不簡單地等同於投票。

在人類歷史上,世界各地早就“家天下”,帝王之間的血緣繼承關系就是“家天下”的明顯表現之壹。但是,再大的家庭,面對復雜的社會管理,還是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所以古今中外所有的“家天下”都需要幫助。在封建制度下,“家天下”的幫助者是貴族。壹個為首的“王氏家族”和壹批世家大族結成了利益共同體。當然,這些利益共同體,因為都是世襲的,也會有利益沖突,從而形成相互制衡。中國古代的“家天下”更接近歐洲周朝的“家天下”。周分封氏族,目的是當受到威脅時,氏族首領會共同保護天子和共同利益。

秦朝以後,中國的“家天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從秦廢除了封建制度,“家天下”的幫手就不再是氏族諸侯了。秦、西漢初年,作為壹個過渡時期,“家天下”的幫手出現了不同的情況。秦國和秦王室需要的人才和官員是否符合“家天下”的利益,要由王室來判斷。它既有標準,又有很大的自由度。相比歐洲的“家是天下”,因為歐洲只能用貴族,選擇的自由有限。自秦國以來,大量平民因其才能得到王室的認可,升官發財,身居高位,是很正常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從秦國開始就非常重視在平民中選拔人才。雖然選擇的主體是皇室,但是平民改變自己的命運已經是可能的了。這壹成果比啟蒙運動時期的歐洲更為先進,也成為歐洲啟蒙向中國學習的重要內容。

西漢初期的“家天下”相對於秦朝是倒退的,但並沒有完全退到周朝。西漢初年封建諸侯大分封,形式上借鑒了周朝封建制度的分權。不同的是,周朝的封建諸侯都是宗族親戚,也被後人稱為宗法制。西漢分封了很多不同姓氏的諸侯。這些不同姓氏的王子,都是因戰功或其他突出貢獻而被王室認可的平民。漢武帝時期,廢除了諸侯分權的方式。如何實行“家天下”的管理,是中國歷史上的壹個重要轉折點。

周朝封建制度的壹個出發點是,為了皇帝的安全,宗族作為“家族”的壹員或幫手,從皇帝那裏分享壹些權利,成為相互交換的協議。由於秦國制定了壹整套法律制度,有效地將權力集中在中央政府,壹種新的制度改變了捍衛王權的方式。西漢初年,由於中央政權對秦制的延續,分封的諸侯們不僅沒有捍衛皇權,反而成了威脅。換句話說,在強大的中央集權面前,諸侯保護皇權“家天下”的意義已經喪失。如果說封建制度是由許多“小家庭”捍衛的,那麽中央集權就是世界上唯壹的“家”。這個唯壹的“家”顯然非常巨大。其實有兩個問題需要解決:壹是不威脅“家天下”,二是有效管理。

儒家的“官界”就這樣產生了。《官場現世》出現在秦朝,它脫胎於封建諸侯。在中央集權下,地方官員的權力類似於封臣。不同的是,第壹,地方官的好處不像諸侯壹樣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中央朝廷;第二,對於督撫來說,除了奸細之外沒有其他的監督制度,而對於地方官員則有專門的監督制度。所謂“秘書處”就是這種性質的官員。第三,督撫是世襲的,地方官員可以隨時更換。地方官員如此,“官界”的制度對於中央朝廷的官員也是如此。中央官員和地方官員的交流也由同樣的標準和制度來保證。

儒家的“治天下”原則繼承了秦朝的平民原則。除了妓女、演員、乞丐等特殊群體,絕大多數平民百姓都有充分施展才華的機會。但與以往的選官相比,有壹個重要的突破:選官不再完全是“家世”的偏好,而是在某種程度上有了客觀標準。在儒家理論中,這個客觀標準的首要條件是道德。壹個官員的道德品質要求他自覺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壹位,也就是把大多數人的利益放在第壹位。壹個熱愛人民、關心人民的好官,自然會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伴隨著道德意識,儒家的“官界”也有壹套制度保證官員與利益集團脫鉤,比如官員不得經商。經過壹段時間的探索,科舉制度最終確立了制度和標準的實用規則。與“居廉”、“小菊”相比,“科舉”既保證了官員的道德素養,又增加了知識素養的要求。

儒家統治世界的社會管理制度在很長壹段時間內都是最好的制度,到目前為止,它的許多有益成分在現代社會仍然發揮著作用。比如考試制度、文官制度、官員考核制度、監察制度、公文制度等等。啟蒙運動時期,中國的官制是在封建制度下傳入歐洲的,英國是移植和改良最成功的。英國能繼續成為世界霸主200年,和這個體系的吸收消化有很大關系。與歐洲傳統的總督制度相比,總督制度具有鮮明的封建貴族色彩。所以,執政者只需要維護“家天下”的利益,道德和知識素養沒有保障。另外,統治者只是被“家族和世界”賦予壹定權利的個人。有效實施社會管理,需要規範的公務員制度。儒家的“官天下”確實為此立下了汗馬功勞。按照現代理論的術語來說,儒家的“治天下”本質上是壹種間接民主,這也是它被大英帝國引進和借鑒的原因。如果我們看看英國民主的歷史,就會發現它壹直采用間接民主,後來被美國采用。

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統治世界”也有它的問題。中國古代的官職,很多都起源於世居的私仆、臣子。儒家的“官天下”延續了“家天下”官職的私仆、內大臣的元素。我們還是會把宰相稱為“大管家”,這其實是古代家仆、內大臣留下的痕跡。然而,儒家的“官方世界”從壹開始就處於“家庭世界”和“公共世界”的矛盾之中。

“官方世界”的出現,原本是為“本土世界”服務的。但儒家的理想是“治天下”,“修身、治國、平天下”明確表達了這壹理想。堯舜以天下為公的思想和行為成為古代儒家聖賢的典範。在“治天下”的理想指導下,儒家的“治天下”模式是清正廉明,以擺脫利益集團的操縱。而這種擺脫利益集團的清官,符合“家天下”的利益,所以也是“家天下”所需要的。即使在今天,清官的理想仍然是世界上不同政治的共同追求。反腐敗在世界不同的社會管理方式中是壹致的,是否有效是另壹個話題。

換個角度看,“家的世界”和“公的世界”的界限也是模糊的。不清楚王室的利益是否等同於國家或世界的利益。比如“紅塵騎公主,談笑風生”,就屬於把天下等同於皇族。它本應是壹個服務於世界的國家通信系統,成為壹個皇室成員實現私人願望的工具。相比之下,秦代李冰修建都江堰,實際上是造福於民。如果有人說,秦王室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讓百姓先富起來,再把百姓的財富集中到王室手中,都江堰也可以算是間接為“家天下”服務。這種解釋乍壹看是合理的,但細想之下,又如何解釋都江堰在秦朝滅亡後依然造福了不在秦朝的百姓並延續至今呢?因此,“家庭世界”和“公共世界”經常混在壹起。在某種程度上,儒家的“治天下”可以說是“治天下”理想與“家天下”現實的妥協。儒家的“官界”如何挑戰、制約、維護“家界”,下次再談。

陸雲。

家庭與世界:它是壹種“世襲”的社會制度,具體來說,就是父親傳給兒子。

相對而言,前者更有利於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