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精算師協會李達安:讓中國精算教育達到國際水平

精算師協會李達安:讓中國精算教育達到國際水平

記者 王小平

1983年,在香港服務於美國友邦保險公司的李達安受命接待了來友邦學習精算的兩名內地精算師,他沒有想到自己從此與中國精算教育結緣。

 時至今日,由於其對內地精算教育不懈地推動,精算界人士有人尊稱李達安為內地精算教育的宗師、泰鬥,對此,他非常堅決地加以否定,並如數家珍地說出美國天普大學段開齡教授、北美精算協會前會長英格漢姆和南開大學前校長滕維藻教授等對精算教育發展的貢獻,而不願意過多地談自己。

 5月9日,中國精算師協會正式成立,李達安被推舉為中國精算師協會教育考試委員會主任。最近在香港、北京往來穿梭的他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表示,協會的成立可以集中行業的力量,調動行業的資源,更好地提升精算教育的整體水準。能夠看到二十年的努力終於開花結果,他說自己非常開心。“不久我將從供職近40年的友邦退休,就可以將精力全力以赴放在中國精算師考試體系的完善上。”李達安希望能有更多人關心中國精算師的培育和成長。

 精算師 中國保險業的稀缺資源

 在我國,精算師是被專業、精英、高薪等詞匯包裹著、籠罩著金色光環的壹群人。而在這種現象背後,是我國精算師培養面臨嚴重供給不足,物以稀為貴。

 “中國的精算師確實存在著很大的市場需求缺口”,“如果要到發達國家每百萬人口至少有精算師20位的水平,中國還需要26000位精算師。”

 據保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表明,從1999年保監會首批認證43名中國精算師以來,到目前***產生了111名中國精算師和640名中國準精算師,還有約200名國際認可的精算師及壹些精算工作者。與中國保險業的發展規模相比,精算師的人數不僅是遠遠不夠,而且大部分精算師是近年才取得精算師資格,他們的從業時間短,經驗不足,技術還不成熟。

 但對這些數字,李達安表示,也可以樂觀地看。“現在很多外國精算師也參與到國內保險業發展,中國精算師力量已經比較強大,說小不小。300多人精算師規模在數量為全球第四名,加上香港地區是第三名,中國精算師隊伍已有壹定的實力。”

 精算教育 我們的差距在哪裏

 “我認為,很多保險公司的領導沒有體會到精算師的重要。”李達安說。

 李達安認為:內地在精算人才培養上有些先天不足。壹方面,很多高校雖然開設了精算課程,但目前還沒有哪個學校成立精算系。而在國外以及香港地區,有些高校都設有精算系。從我國目前精算師考試體系看,“與國際上北美、英國、日本等四大體系相比,我們起步晚,差距大,而目前從業精算師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參與到體系建設,導致體系的不完善。二是教材上有缺陷。”李達安告訴記者,歐美的精算考試框架最近10年間已更改兩次,而中國的精算考試舉辦9年了還在壹個框架裏。李達安強調,“另壹方面,壹些保險公司的老總對精算人才培育不夠重視。”

 從統計數據看,目前國內市場已有110個左右的保險主體,很多公司應該需要精算人員,但事實並非如此。很多公司在招聘時都說明需要有經驗的精算師,因此,精算專業本科生從學校畢業很難找到工作。“精算師的培養,保險公司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精算師價值 保險公司的“看門狗”

 在幹了壹輩子精算的李達安眼中,怎樣才是壹個好的精算師。李達安脫口而出:“看門狗,遇到‘賊’和公司運作不規範時便要‘叫’,警示危險。”

 所謂保險產品其實賣得是壹張紙。李達安解釋,精算師的價值在於他能計算出這張紙賣多少錢才合適,未來10年、20年後公司的盈虧依賴精算師的把關。作為精算師,不僅要對公司股東負責,也要對保戶、監管部門負責。當三方利益沖突時,如何拿捏很重要。李達安表示:“靠經驗和操守,有妥協、有堅持。”三方需要平衡才會和諧,因此光強調保費收入,不看準備金是否足額提取和償付能力,公司經營就會出問題。他強調:“我敬佩有職業道德的精算師。”

 中國精算師的本土優勢

 據了解,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與北美精算師資格考試保持了密切合作,但相比較北美壹門課程動輒上千元的考試費用,中國精算師考試要便宜得多。而去年末,按照中國保監會對總精算師制度的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凡是通過中國精算考試的人在內地保險公司擔任總精算師時,可再參加總精算師考試。因此,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越來越受到重視。

 針對壹些保險公司偏好聘用外國精算師的現象,李達安很直率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對中國精算師情有獨鐘。有些保險公司聘請外國精算師作為總精算師,認為可能留給外界的形象會好壹些,但從技術角度來講,中國精算師未必比外國精算師差,相反他們對中國的法規、會計制度、市場的認知了解更多壹些。”

 “希望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能得到國際認可”,李達安說,這也是他作為中國精算師協會教育考試委員會主任的努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