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在昆山方言的發展過程中,誰對其唱法進行了重要的改革?

在昆山方言的發展過程中,誰對其唱法進行了重要的改革?

在昆山腔的發展過程中,魏良輔對其唱法進行了重要的改革。明代嘉靖、隆慶年間,住在太倉的魏良輔等人對昆山話進行改革,充分發揮其自身“流麗遠”、“最聽人話”的特點,使之成為“變聲如絲”的新聲(清代張大富《梅花草堂筆記》)。當時叫“昆曲”,也叫“水磨調”、“冷盤調”。

魏良輔是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革新家、昆曲鼻祖。為昆山腔的藝術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被後人尊為“昆曲始祖”,在曲藝界也被譽為“曲藝聖人”。著有《曲律》(名《南詞概論》),是研究昆曲唱腔和南北曲派的重要著作。

擴展數據:

昆山腔是中國傳統戲曲音樂的壹種形式,屬於南戲四大劇種之壹。然而,浙江的海晏戲、余姚腔的益陽戲和江西的益陽戲已經衰落和消失。只有昆山腔流傳了600年,流傳於世。

昆山方言源於昆山地區,有其社會生活基礎和歷史經濟因素。自唐宋以來,各種歌舞伎藝術在昆山盛行。南宋龔《中吳傳》曰:“昆山縣西二十裏,有壹村名綽墩,故代代相傳;這個黃的墓,至今村民們都很會搞笑,會諷刺。”

宋理宗的《玉峰年譜》記載,村民們用“越吉”向神靈獻上禮物,才華出眾。元代昆山商業經濟的發展也是昆山腔形成的主要原因。當時昆山的柳河口(婁江流入長江的地方)是國際貿易的航運中心,有個航運倉庫,叫“六國碼頭”。受海外貿易的啟發,六合鎮成為“東南大埠”。

明初,鄭和七下西洋,都是以航海為目的。這就導致了昆山工商業交流的便利,元末明初開始流行昆山話。

百度百科-昆山腔

百度百科-魏良輔